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 锡林浩特市 >> 希日塔拉街道 >> 赛罕社区

赛罕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赛罕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赛罕社区简介

  赛罕社区简介
  赛罕社区位于希日塔拉街道办事处中部,草原公园西侧,东至额尔敦路,西至重庆路,南至察哈尔大街,北至那达慕大街,面积约0.415平方公里,辖区内驻有13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居民842户,人口2105人。社区党支部有党员118名,其中流动党员3人,下设党小组7个,志愿者服务队5支,“两新”组织145个。社区现有工作人员7名,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0%以上。
  在上级领导、居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 预计2010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赛罕社区服务中心,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集政务公开、社区服务、群众文化、科学普及、市民求助、信息网络和物业管理为一体,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原则,承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事必办、有困必助”,引进并逐渐实行有偿服务和低偿、无偿服务相结合的便民利民产业化动态模式,满足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愿望,营造方便、舒适的社区生活环境。社区服务中心硬件设施设有服务大厅、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多功能活动中心、爱心超市、温馨党员之家、卫生服务站、劳动保障站、残疾人康复站、物业服务部等设施。社区服务中心根据居民生活的实际需要,重点围绕辖区居民及社区单位,开展便民利民、数字信息化培训、图书借阅、市民学校、文体娱乐、体育健身、帮困救助、志愿者服务、职介服务、残疾人活动、家政服务等服务项目。利用辖区草原公园的优美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室外文艺活动,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办事处的殷切关怀下,赛罕社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被市委、政府,街道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先进单位”。社区团支部在2009年被评为“全盟五四红旗团支部”。我们将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恭候各界人士光临指导。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52502001 011000 -- 查看 赛罕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赛罕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赛罕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赛罕社区

  赛罕社区简介   赛罕社区位于希日塔拉街道办事处中部,草原公园西侧,东至额尔敦路,西至重庆路,南至察哈尔大街,北至那达慕大街,面积约0.415平方公里,辖区内驻有13个行政、企事业单位,居民842户,人口2105人。社区党支部有党员118名,其中流动党员3人,下设党小组7个,志愿者服务队5支,“两新”组织145个。社区现有工作人员7名,平均年龄3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0%以上。   在上级领导、居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 预计2010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赛罕社区服务中心,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集政务公开、社区服务、群众文化、科学普及、市民求助、信息网络和物业管理为一体,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原则,承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事必办、有困必助”,引进并逐渐实行有偿服务和低偿、无偿服务相结合的便民利民产业化动态模式,满足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愿望,营造方便、舒适的社区生活环境。社区服务中心硬件设施设有服务大厅、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多功能活动中心、爱心超市、温馨党员之家、卫生服务站、劳动保障站、残疾人康复站、物业服务部等设施。社区服务中心根据居民生活的实际需要,重点围绕辖区居民及社区单位,开展便民利民、数字信息化培训、图书借阅、市民学校、文体娱乐、体育健身、帮困救助、志愿者服务、职介服务、残疾人活动、家政服务等服务项目。利用辖区草原公园的优美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室外文艺活动,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办事处的殷切关怀下,赛罕社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被市委、政府,街道党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先进单位”。社区团支部在2009年被评为“全盟五四红旗团支部”。我们将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恭候各界人士光临指导。   

巴彦社区

  巴彦社区简介   巴彦社区成立于2002年,位于市区西南,辖区面积1.57平方公里,总户数5756户,总人口12663人,其中低保户57户,97人。巴彦社区地处新旧城区交汇处,新建小区及单位较多,管辖范围较广,现有住宅小区20个,驻区单位2个,部队1个,企业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门诊5处,幼儿园4所,商业网点357家。社区党支部现共有党员174人,党小组15个,志愿者队伍4支,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5名。   在市委、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2009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巴彦社区新阵地,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选址于锡林浩特市广达欣城小区内。阵地内设便民服务大厅、星光老年之家、警务室、市民学校党员活动之家、图书阅览室、妈妈管理学校、卫生服务站(计划生育药局发放站)、综治维稳工作站、文体活动室、舞蹈健身室、档案室、爱心超市经常性捐助站等服务机构,具有多功能的服务特点,实现了劳动就业、社会救助、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社区治安、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全覆盖。   巴彦社区秉承服务至上的理念,始终坚持“高效、便民、公正、透明”的办事原则,不断探索和采取有效便捷、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满足群众不同层面的需求,得到了广大居民及上级单位的一致认可,先后被授予“巾帼文明岗”、“卫生示范单位”、“西苑绿色社区”、“关工委市级示范单位”、“实绩突出领导班子”;被盟委组织部授予“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社区”、“全盟规范化先进党组织”;被锡林浩特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社区”;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今后的社区建设与服务工作中,巴彦社区将一如既往,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与服务体制,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为建设服务型品牌社区而不断努力。   

那达慕社区

  那达慕社区简介   希日塔拉街道办事处那达慕社区成立于2002年,社区面积500平方米。社区党支部有党员112名,党小组10个,志愿者队伍6支,“两新”组织137个。   社区现有工作人员9名,2008年7月社区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结构:秦斌,年龄38岁,大专文化程度,医学专业,社区书记、主任;周晓艳,年龄31岁,大学文化程度,电算会计专业,社区副主任(分管计生工作);其木格,年龄35岁,大专文化程度,师范教育专业,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图亚,年龄33岁,中专文化程度,师范教育专业,社区民政工作人员;薛春燕,年龄32岁,大学文化程度,行政管理专业,社区计生工作人员;包铁柱,年龄33岁,大专文化程度,行政管理专业,社区综治工作人员;郭炜,年龄36岁,中专文化程度,医学专业,社区武装工作人员;张晓婷,年龄22岁,大专文化程度,涉外文秘专业,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成员平均年龄34岁,文化程度均为大专以上,每位工作人员都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那达慕社区始终秉承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探索便民利民的新途径。2007年5月建成了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根据群众不同层面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有效便捷地服务群众。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便民大厅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计划生育服务窗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窗口、司法信访窗口、民政窗口、咨询窗口、综合窗口等六大窗口。2008年,社区以规范年建设为契机,累计投资30余万元,建成“六室三站两栏一校一厅一场地一中心”,实现了“硬件提档、软件升级”,安装了电子显示屏、液晶电视,配备电脑6台,并连接宽带,工作人员将社区办理的所有业务全部录入微机,建立数据库,实现行政服务网上办事“四级联动”。    那达慕社区始终坚持“高效、便民、公正、透明”的办事原则,宁可自己麻烦百次,不让办事群众麻烦一次。通过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服务,那达慕社区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曾被自治区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称号,连续三年被市委评为“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那达慕社区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设施完善、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   

乌兰社区

  乌兰社区简介    希日塔拉街道办事处乌兰社区成立于2002年,位于城区繁华地段,东起额尔敦路、西至新华路、北起锡林大街、南至察哈尔大街,辖区占地面积0.39平方公里,辖区现有居民小组28个,共有居民1223户,3156人,驻辖区单位11个,其中幼儿园1所,学校1所,社区支部党员146人,其中社区在职党员1人、离退休党员113人、纯居民党员8人、下岗职工党员23人、流动党员1人,党小组15个,志愿者服务队5支,社区在2008年换届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现有工作人员7人。    社区党建工作在街道党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党支部一班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认真落实《希日塔拉办事处2008--2010年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规划》,工作中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搞好整改工作,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等长效机制。在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为规范社区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领导班子完善了党支部党员教育、居委会、工青妇、关工委、武装、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劳动就业、文教、卫生、老龄、社保、志愿者服务队等工作制度及职责,在工作中严格按制度办事。    社区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服务。针对辖区商业网点和居民,社区制作了“148免费服务咨询卡”,极大的方便了居民与社区的联系,社区同时为辖区育龄妇女发放了免费体检卡,充分发挥了社区劳动平台作用,及时发布劳动信息,并为社区232名下岗职工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征集就业岗位350个。结合“九进”社区活动,开展了“文明社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社区成立党员、团员、夕阳红、青年、维稳5支志愿者服务队,提高了居民自我服务意识。    在今后的社区建设与服务工作中,乌兰社区将一如既往,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与服务体制,满足居民的不同需要,为建设“服务健全、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而不断努力。   

新华社区

  新华社区简介   希日塔拉街道办事处新华社区成立于2002年,位于希日塔拉办事处西北部,东起乌兰社区,西至滨河路,南起察哈尔大街,北起锡林大街,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辖区总户数1589,总人口4354,商业网点46个。社区现有工作人员8人,2008年7月社区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社区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均为大专以上,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新华社区响应市委、办事处号召,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华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目前在社区直接管理党员63名。   新华社区始终坚持“高效、便民、公正、透明”的办事原则,宁可自己麻烦百次,不让办事群众麻烦一次,努力将我社区打造成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服务型社区。通过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服务,新华社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在社区管理机制方面,凡遇到社区重大事宜时,社区居委会都组织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形式讨论决定,有效地实行了民主自治,维护了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新华社区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健全、环境优美、治安良好、设施完善、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在今后的社区建设与服务工作中,新华社区将一如既往,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与服务体制,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为建设新型社区而不断努力。   


赛罕社区特产大全




赛罕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