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河村位于多伦县城北35公里处,海拔1300-1400米,地貌以高原丘陵为主,年平均降水量150-400毫米,平均气温0℃-3℃,无霜期95-100天左右。全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147户,501人。耕地面积0.4897万亩,草牧场面积20万亩,林地面积28万亩。标准化育肥牛暖棚32座,青贮窖50座。现有奶牛179头,肉牛1879头,羊412只,马43匹,猪178头。等级公路10公里。村级卫生室1处,文化活动室1处。党员20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0岁,初中学历的占83%,高中学历的占17%。其中女2人,占“两委”班子人员的33%。村境内水资源丰富,有天然野生次榆树林,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迅速,是农村增收的另一渠道,因此以马铃薯种植、肉牛养殖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旅游业的结合区。2010年人均纯收入6300元。
村内集体经济情况:招商引资中介资金5-6万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52531200 | 027300 | -- | 查看 滦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榆树林村 |
榆树林村位于多伦县城北15公里处,海拔1300-1400米,地貌以高原丘陵为主,年平均降水量150-400毫米,平均气温0℃-3℃,无霜期95-100天左右。全村总面积39.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259户,1218人。耕地面积0.9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0.308万亩,草牧场面积1.48万亩,林地面积1万亩。标准化育肥牛暖棚81座,青贮窖92座,蔬菜拱棚3座,日光温室1座。现有奶牛122头,肉牛1410头,羊340只,马120匹,猪420头。等级公路10公里,沙石路10公里。村级卫生室1处,文化活动室1处。党员39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9岁,初中学历的占78%,高中学历的占11%,中专学历的占11%。其中女1人,占“两委”班子人员的11%。全村以种植西芹、胡萝卜、甘蓝等露天蔬菜和肉牛育肥为主导产业,并建立了蔬菜种植协会,形成了蔬菜种植规模化示范基地。2010年人均纯收入5900元。 村内集体经济情况:无 |
滦河村 |
滦河村位于多伦县城北35公里处,海拔1300-1400米,地貌以高原丘陵为主,年平均降水量150-400毫米,平均气温0℃-3℃,无霜期95-100天左右。全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147户,501人。耕地面积0.4897万亩,草牧场面积20万亩,林地面积28万亩。标准化育肥牛暖棚32座,青贮窖50座。现有奶牛179头,肉牛1879头,羊412只,马43匹,猪178头。等级公路10公里。村级卫生室1处,文化活动室1处。党员20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50岁,初中学历的占83%,高中学历的占17%。其中女2人,占“两委”班子人员的33%。村境内水资源丰富,有天然野生次榆树林,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迅速,是农村增收的另一渠道,因此以马铃薯种植、肉牛养殖和旅游业为主导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旅游业的结合区。2010年人均纯收入6300元。 村内集体经济情况:招商引资中介资金5-6万元。 |
大河口村 |
大河口村位于多伦县城东12公里处,海拔1300-1400米,地貌以高原丘陵为主,年平均降水量150-400毫米,平均气温0℃-3℃,无霜期95-100天左右。全村总面积157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378户,1373人。耕地面积1.38万亩,其中水浇地0.9万亩,草牧场面积10万亩,林地面积1.7万亩。标准化育肥牛暖棚23座,青贮窖90座,沼气池17座。现有奶牛92头,肉牛3761头,育肥肉牛100头,羊500只,马5匹,猪572头。沙石路9公里。村级卫生室1处,文化活动室2处。现有党员35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9名。“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6岁,初中学历的占67%,高中学历的占33%。其中女2人,占“两委”班子人员的22%。全村以马铃薯、胡萝卜种植和肉牛养殖为主导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农牧结合区。2010年人均纯收入5700元。 村内集体经济情况:现有集体耕地100亩,马铃薯贮存窖1座,年收入5-6万元。 |
三道沟村 |
三道沟村位于多伦县城东南30公里处,海拔1300-1400米,地貌以高原丘陵为主,年平均降水量150-400毫米,平均气温0℃-3℃,无霜期95-100天左右。全村总面积117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423户,1657人。耕地面积1.172万亩,其中水浇地0.04万亩,可利用天然草牧场4.5万亩,林地面积0.02亩。标准化育肥牛暖棚7座,青贮窖10座。肉牛2300头,奶牛84头,羊951只,马360匹,猪400头。有沙石路8.5公里。村级卫生室1处,文化活动室1处。党员31名,预备党员2,入党积极分子2名。“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3岁,初中学历学历的占78%,高中学历的占11%,小学学历的占11%。其中女2人,占“两委”班子人员的22%。村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天然莹石矿和珍珠岩厂。全村以蔬菜、马铃薯种植和肉牛育肥为主导产业,是典型的农牧业结合区。2010年人均纯收入5400元。 村内集体经济情况:无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