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后陵社区隶属于马官桥街道办事处,东靠天柱山,西至炮兵学院,南临农业大学,北到沈吉铁路。
[自然情况]
后陵社区由两个楼房区和四个平房区组成。面积1.9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914户、8644人;社区共55栋楼、179个单元,平房1297户,划分4个网格。网格设置有“一长四员四组织”:网格组长、网格管理服务员、网格居民自管员、网格单位协作员、网格管理督导员。党员先锋组、管理服务组、居民自管组、单元协作组。社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自管党员56人;拥有5个社会组织、80名志愿者。
[区域优势]
后陵社区地域内有沈阳科丰牧业有限公司、沈阳金科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祥云餐饮有限公司、双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法人单位90家,工业企业比较集中。后陵社区毗邻福陵后山,拥有“古井”等满清文化的遗址,民风淳朴,历史悠久。
[功能范围]
后陵社区通过网格化划分,全面掌握网格内的人、地、物等相关情况,并实施有效管理;梳理网络内特殊人群,提供特色化、精细化、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发现、上报、解决问题;有效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事务。
[办公电话]
社区联系人:张帆
联系电话 88760872
社区地址:沈河区古井路109-2号
信息来源: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10103022 | 110000 | -- | 查看 后陵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后陵社区 |
[地理位置] 后陵社区隶属于马官桥街道办事处,东靠天柱山,西至炮兵学院,南临农业大学,北到沈吉铁路。 [自然情况] 后陵社区由两个楼房区和四个平房区组成。面积1.9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914户、8644人;社区共55栋楼、179个单元,平房1297户,划分4个网格。网格设置有“一长四员四组织”:网格组长、网格管理服务员、网格居民自管员、网格单位协作员、网格管理督导员。党员先锋组、管理服务组、居民自管组、单元协作组。社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自管党员56人;拥有5个社会组织、80名志愿者。 [区域优势] 后陵社区地域内有沈阳科丰牧业有限公司、沈阳金科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祥云餐饮有限公司、双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法人单位90家,工业企业比较集中。后陵社区毗邻福陵后山,拥有“古井”等满清文化的遗址,民风淳朴,历史悠久。 [功能范围] 后陵社区通过网格化划分,全面掌握网格内的人、地、物等相关情况,并实施有效管理;梳理网络内特殊人群,提供特色化、精细化、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畅通诉求渠道,及时发现、上报、解决问题;有效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事务。 [办公电话] 社区联系人:张帆 联系电话 88760872 社区地址:沈河区古井路109-2号 信息来源: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网 |
农科院社区 |
[地理位置] 农科院社区隶属马官桥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陵路84号,东至马宋路、西至东大营街、南至沈抚路、北至炮兵学院南侧。 [自然情况] 农科院社区成立于1999年6月,辖区面积1.2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住宅45栋,共有居民2167户,3914人,辖区内有3个机关事业单位及1个农业技术学校。社区党组织下设4个支部,有党员83人、低保户39户66人,残疾人36人,60岁以上老年人595人,90以上老年人22人,下岗失业人员136人,在册退休328人,个体工商121户。社区办公房面积496㎡,社区工作者11人,残疾人专干1人。 [区域优势] 社区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治安良好、居民安居乐业。农科院社区先后获得“沈阳市书香社区”、“沈阳市体育局“十一五”期间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沈阳市-委员会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先进单位”“、”沈阳市平安社区”、“沈河区三星级社区”、“区先进工会”、‘’马官桥街道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功能范围] 农科院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政务服务中心,设有社区党建、就业服务、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企业安全、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等服务窗口,以党建为统领,健全组织、强化队伍、发展载体、创新活动、做实服务,提升“书香社区”特色文化品牌,推动辖区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发展。 [办公电话] 社区联系人:郑跃杰 联系电话 31024300 社区地址:沈河区东陵路84号 信息来源: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网 |
农大社区 |
[地理位置] 农大社区位于东陵路120号,沈河区东部,东至三环,西至马宋路,南至东陵路,北与后陵社区相接。 [自然情况] 农大社区面积1.22平方公里,居民2526户,6089人;学生1600户,7568人;流动人口849人;残疾家庭39户,41人;低保家庭10户,18人;老年人1100人左右,占社区总人口20%以上。共有56栋住宅楼,分山上、山下两个小区。农大社区成立于1999年,隶属于马官桥街道办事处,现有办公用房一处,面积420平方米,产权归沈阳农业大学。三个活动广场,一处老年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面积1000平方米,与沈阳农业大学资源共享。一处日间照料站,现在三个床位。农大社区现有社区干部14人,残疾人专干1人。社区现有公益岗位人员6人,分保洁、居家养老、社保监督三个岗位。专职保洁人员3人,负责山下小区卫生。社区党组织现有党员133人。社区现有残疾人42人,现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245人,其他中90岁以上老年人25人,社区现管理420人退休职工。 [区域优势] 农大社区依托沈阳农业大学,建立两个志愿者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区党员志愿者。农大社区现有老年合唱团、乒乓球协会、书画协会、乐队、舞蹈队、健身操队等群团组织。农大社区以创建民主自治为自身特色,让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组建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康乃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内的-服务,也是“金手杖”工程的主体。 [功能范围] 农大社区设有计生服务、治安调解、民生诉求、就业保障、综合服务、综合救助等服务窗口。近两年,农大社区先后获得市无-社区、市安全社区、区终身教先进集体、区关工委六好创优活动先进集体、“四就近”工作示范社区、区三星社区。 [办公电话] 社区联系人:赵秀丽 联系电话 88487030 社区地址:沈河区东陵路120号 信息来源: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网 |
福陵社区 |
[地理位置] 福陵社区位于东陵公园西部,沈水北岸,与著名的棋盘山风景区接壤。 [自然情况] 福陵社区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由楼房区、木桥平房区、原种场、河套种植区四大板块组成,现有居民3335户,7763人,居民中少数民族569人,其中:主体少数民族(满族)533人。福陵社区现有社区干部15人,少数民族4人。 [区域优势] 2013年,总面积3千多平方米的福陵满族特色社区改造项目被列为全区“五大文化特色社区”改造项目之一。在原有社区功能基础上增设日间照料站、综合排练厅、图书阅览室、多功能会议室,开设满族特色博物馆,修整文化广场及景观小广场等。设立了满族文化创作与研发平台——“四室一中心一学校”(“满韵清风”民俗民艺工作室、民间故事与游戏研究办公室、满族联谊会马官桥分会工作室、社区荣誉室、满族文化活动交流中心以及满族语学校)。 福陵社区于2010年打造了沈河区唯一的服务型品牌社区、马官桥街道唯一的五星级社区;2013年被市政府评为民族示范先进社区。 [功能范围] 社区设有200平方米的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社区党建和社区就业服务、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企业安全、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等20个多个项目实行全程代办服务,平均每天为居民办事近50件。 [办公电话] 社区联系人:黄来英 联系电话 88488870 社区地址:沈河区东陵路157号 信息来源: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网 |
东大营西社区 |
[地理位置] 东大营西社区社区位于沈河区马官桥街道办事处东大营街22号,南侧东大营十巷、东侧农展馆和炮兵学院、西侧高官台、北侧炮兵学院。 [自然情况] 社区是由7个居民小区组成的社区。辖区面积1.7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400户,8343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自管党员117人,在职党员431人。拥有三个社会组织。1241名志愿者,地域内有65016部队、65114部队、65151部队、沈司第三干休所、沈司工程设计院、辽宁省行政学院等6家单位。东大营西社区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以社区工作站为抓手,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支撑的组织架构,社区共划为4个网格,91栋居民楼,289个单元,网格设有:“一长四员,四组织”:网格组长,网格管理服务员,网格居民自管员,网格单位协作员,网格管理督导员,党员先锋组,管理服务组,居民自管组,单位协作组。 [区域优势] 社区是一个单位型社区,在社区硬件建设上,得到驻社区65016部队、沈司第三干休所及省行政学院的大力支持,社区四个网格都有独立网格办公室。 [功能范围] 1、管理功能:管理生活在社区的人群的社会生活事务。 2、服务功能: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 3、保障功能:救助和保护社区内-。 4、教育功能:提高社区成员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 5、安全稳定功能: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的重要职能是为社区成员提供社区服务,如文化体育服务(组织文艺表演、举办体育活动、组织外出旅游、组织青少年校外活动,等等);卫生保健服务(指导计划生育、免疫接种、打扫公共区域,等等);治安调解服务(守楼护院、调解家庭和邻里纠纷、法律咨询、办理户口,等等)。 社区内建有社区文化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法律援助站,并成立了百灵艺术团、腰鼓队、舞蹈队、秧歌队、启航诗社等具有特色的群众文体活动队伍。 [办公电话] 社区联系人:郑秀成 联系电话 28879584 社区地址:沈河区东大营街22号 信息来源: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网 |
东大营社区 |
[地理位置] 东大营社区得名于它的地理位置,社区处在沈阳炮兵学院院内,东至金家街,西至东大营街,南至农科院,北至沈吉铁路。 [自然情况] 东大营社区成立于1999年,隶属于沈阳市沈河区马官桥街道办事处,由沈阳炮兵学院和总参谋部军训部沈阳离职干部休养所两个驻军单位组成,是一个单位型社区。小区面积辽阔,占地1.92平方公里,社区由五个小区组成,分别是炮兵学院小区、花都小区、炮干小区、美林逸墅小区、东方御景小区。社区划分为四个网格,17个责任区,现有社区工作者18名,公益性岗位3名,残联专干1名。社区党委下设四个党支部,自管党员214人,并成立了党员义工志愿者队伍、义务巡逻队和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团体。辖区共有157栋住宅楼,6852户,11300余人,商业网点126个,幼儿园1所,学校1所。社区办公用建筑面积约1240平方米。 [区域优势] 东大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兵营。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即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兵营,其后是张学良将军创办的东北讲武堂。解放后,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朱瑞炮校、军委炮校、高级炮校和炮兵科学技术研究所的所在地,历史上称这里为沈阳的东大营,故取名为东大营社区。多年来,东大营社区在区、街的指导下,先后获得了“绿色社区”、“双拥模范社区”、“文明社区”、“高标准示范社区”、“平安社区”等荣誉称号。 [功能范围] 一楼设有市民服务大厅、社区警务室、调解室、日间照料间,二楼设有图书阅览室、双拥博览室、多功能彩排厅、乒乓球室、多功能会议室、档案室等,可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0。小区整体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化覆盖率达40%,达到了花园式社区标准。社区党委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坚持大双拥的工作理念,突出双拥特色,努力打造双拥文化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幸福社区而努力。 [办公电话] 社区联系人:王敬党 联系电话 28878608 社区地址:沈河区东大营街31号67栋 信息来源: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政府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