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东村概况
我村位于桦南县北部的山区,西临老201公路1.5公里,北临佳木斯市郊区, 398户,1585口人,11838亩耕地,风景优美,村容整洁,村风纯朴,物产丰富。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为工作路径;以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环境建设为工作重点。以省设计院为我村设计的经济发展规划、村屯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为目标,带领和团结全村村民,加大建设力度,使我村集体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在农村基础产业发展方面,组织青年团员组建了蓝莓合作社,已经开始结果,效益可观。黄牛和绒山羊发展迅速,至2011年养殖业和蓝莓收入占全村经济收入的45%.,有大型收获机械和整地机械18台套,家庭轿车和大中型货车10台,全村农业收入650万元,年产玉米300万斤,水稻150万斤大豆50万斤,甜菜、马铃薯、白瓜等杂粮150万斤。农民人均收入8960元,三年人均存收入年增长15%以上。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0822205 | 154000 | -- | 查看 卫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红新村 |
红新村位于金沙乡政府所在地西4公里,距县城35公里,与本乡前金沙村、东民主村、长征村接壤,辖3个自然屯,全村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73亩,686户,2689人,劳动力738人,自来水入户率95%,有线电视入户90%。全村依托地源优势大力发展生猪、牛、羊、大鹅等畜禽养殖业,及大豆、玉米等种植业。 |
工农村 |
工农村概况 工农村位于金沙乡南1公里,现有土地面积10973亩,324户,总人口1203人,村内住房240户,砖瓦房150户,泥草房90户,五保户2户,村内路长6000米,沙石路6000米,2011年安自来水入户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98%,近几年计划全村铺水泥路。 |
卫东村 |
卫东村概况 我村位于桦南县北部的山区,西临老201公路1.5公里,北临佳木斯市郊区, 398户,1585口人,11838亩耕地,风景优美,村容整洁,村风纯朴,物产丰富。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为工作路径;以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环境建设为工作重点。以省设计院为我村设计的经济发展规划、村屯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为目标,带领和团结全村村民,加大建设力度,使我村集体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在农村基础产业发展方面,组织青年团员组建了蓝莓合作社,已经开始结果,效益可观。黄牛和绒山羊发展迅速,至2011年养殖业和蓝莓收入占全村经济收入的45%.,有大型收获机械和整地机械18台套,家庭轿车和大中型货车10台,全村农业收入650万元,年产玉米300万斤,水稻150万斤大豆50万斤,甜菜、马铃薯、白瓜等杂粮150万斤。农民人均收入8960元,三年人均存收入年增长15%以上。 |
治山村 |
治山村概况 一、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桦南县北部的山区,西临老201公路,北临佳木斯市郊区, 262户,852口人,9455.6亩耕地,风景优美,村容整洁,村风纯朴,物产丰富。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为工作路径;以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环境建设为工作重点。以省设计院为我村设计的经济发展规划、村屯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为目标,带领和团结全村村民,加大建设力度,使我村集体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在农村基础产业发展方面,依托省鹿业协会,组织青年团员组建了马鹿养殖合作社,现存栏马鹿117头。挂靠北药集团成立了五味子种植合作社一个,已经开始结果,效益可观。黄牛和绒山羊发展迅速,至2011年养殖业和五味子收入占全村经济收入的45%.,有大型收获机械和整地机械8台套,家庭轿车和大中型货车10台,全村农业收入650万元,年产玉米300万斤,水稻150万斤大豆50万斤,甜菜、马铃薯、白瓜等杂粮150万斤。农民人均收入7960元,三年人均存收入年增长15%以上。 二、发展情况 2006年我村被县政府确定为扶贫开发村,2007年又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历经4年的努力,现在村内所有道路2.5公里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路边沟近5000米全部是水泥U型槽。新打一眼深水井,自来水入户率100%。有四个商业服务点。新建节能、保暖住房38户,砖瓦房率达到75%以上,有三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建设了一处占地3000平方米的群众健身文化活动广场,并安装了4盏广场灯。购置了篮球架等10余套健身器材和凉亭一处,建设了60平方米的村民图书阅览室和农民文化活动室,图书资料近6000册,配有远程电教设备。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手机普及率达到90%左右,有40多户安装了电脑。维修了近百平方米的办公室,新建了120平方米的标准的卫生所和计划生育服务室,有两名具备资质的医务人员和一名计划生育专职人员。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8%,90%的农民参加了新农保,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和中学辍学率不超过1%。青壮年无文盲。符合条件的困难村民76人28户都办了低保,三户五保户得到了政府供养。 通过集中整治,使村内环境管理实现了常规化。道路两旁植树3000余株、栽植花卉近2000株,护村林8000余株,四旁绿化率98%。所有街道都安装了路灯,村中心河道架起了20米宽的便民钢铁结构桥。围墙和栅栏整齐率达到60%以上,庭院整齐率95%左右。现在村内街道平整,排水畅通,庭院整洁,禽畜圈养,实现了村庄白天美化、晚上亮化。 |
长征村 |
长征村概况 长征村位于金沙乡的西北部,南靠民主村,北部与金沙鹿场相邻,金沙林场位于我村西部,距乡政府14公里,原201国道从村内通过,地貌属半山区,全村共有农户421户,1961口人,其中;农村散养五保户12户,共计14口人,耕地14476亩,其中水田4000亩。林地4700亩,全村共有砖瓦化住房246栋占总数的78%,人均居住面积24平方米,人均存收入8100元。村建有35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一处,村民在农闲时间自发组建98人参加的佳木斯快乐健身五步操。全村自来水入户率98%,有线电视入户率98%,固定电话入户率80%,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拥有移动电话,家用电脑已开始步入普通农户家庭,现在已有68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8%,劳动力转移,长期在外地打工245人,临时外出务工192人,合计437人,收入450万元。 |
东民主村 |
东民主村村级概况 东民主村位于桦南县西北部50公里处,金沙乡所在地西北部10公里处,北至佳市郊区群胜乡陡沟村,西至哈尔滨市依兰县愚公乡杨树村,东至金沙乡红新村,南至土龙山四合村。全村四个自然屯,全村715户,2451口人,现有土地面积22355亩,村内住房460户,砖瓦房270户,泥草房190户,五保户7户,村内主路是水泥路,自来水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5%,近几年计划全村铺水泥路。粮食作物主要以大豆,玉米,水稻。 |
红权村 |
红权村村级概况 红权村位于桦南县西北部35公里处,金沙乡所在地东北部1公里处,三自然屯,全村576户,2185口人,现有土地面积21507亩,村内住房399户,砖瓦房223户,泥草房176户,五保户4户,村内主路是水泥路,自来水入户率85%,有线电视入户率88%,近几年计划全村铺水泥路。粮食作物主要以大豆 玉米。 红权村与红新村、工农村、卫东村、治山村、长征村、东民主村、红城村、前金沙村、红丰村相邻。 |
红城村 |
红城村基本情况 桦南县金沙乡红城村位于金沙乡政府东3公里,距新G11高速公路及复线2.5公里,是省级四星级社会主义建设示范村,全村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77亩,其中水田3689.2亩,下辖8个村民小组,724户,2513人,劳动力798人。现在该村已形成以稻米生产加工、农产品流通为主,畜牧产业为辅的村域经济,自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核心,以改善居住环境为抓手,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根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现已全部完成村内水泥道路硬化7.8公里,达到了雨天出门穿拖鞋。 |
前金沙村 |
前金沙村概况 桦南县金沙乡前金沙村位于金沙乡政府西2公里,距新老201国道公路及复线7公里,全村面积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75亩,其中水田1968.5亩,下辖8个村民小组,451户,1789人,劳动力578人。现在该村已形成以稻米生产加工、农产品流通为主,畜牧产业为辅的村域经济,自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核心,以改善居住环境为抓手,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根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红丰村 |
红丰村位于桦南县北部金沙乡,是金沙乡政府所在地。 385户,1236口人,10358亩耕地,风景优美,村容整洁,村风纯朴,物产丰富。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要求,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为工作路径;以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环境建设为工作重点。以省设计院为我村设计的经济发展规划、村屯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为目标,带领和团结全村村民,加大建设力度,使我村集体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