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村村级概况
全村人口,1780人,476户,土地面积8008亩。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带头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稳产高产,收入逐年增长,工商运建服各业经济效益上涨迅猛,人均宊破6000元。
在今后三年内,党支部村委会坚定信心,继续加大村经济发展力度,一是利用近靠县城背靠松花江的地理优势,建设规模化采沙场,产值三百万元以上。二是招商引资,建立蔬菜产加销特色园区,并完善现有的蔬菜及各种农产品的保鲜储存设备,产值在二百万元以上。
我村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多年,生产农户二十多户,每户经营温室大棚3栋以上,面积达1500平方米,总经营面积12000平方米,年总产值240万元,纯收入140万元。如今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技术生产观念不断更新,科学种植,打造绿色品牌,向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0826104 | 154000 | -- | 查看 和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悦东村 |
悦东村村级概况 悦来镇悦东村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桦川县城内,北邻松花江,西与敬夫村隔路为邻,东、南两侧均有环城路围绕,是典型的城中村。 全村共有360户,总人口1629人,其中劳动力780人;总耕地面积7045亩,另有林地150亩,2010年人均收入8200元。 悦东村党支部根据悦东村的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规模化经营为主导,提出了发展绿色大米产业、扶持养殖大户,走合作经营的思路。自2008年以来,村党支部积极动员、组织农户种植绿色水稻,打造绿色品牌,效益明显。今年全村共种植绿色水稻1200亩,预计增加经济效益20万元。在村两委的积极沟通、协调下,悦东村于2010年成立了桦川县宇博水稻专业合作社,从水稻的种植、管理、加工、销售一体化管理,注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为组织成员提供咨询服务,已体现出到明显的效果。悦东村原有养猪大户5户,零散养殖户7户,存栏最不足400头。由于个体经营,生产成本大,市场信息把握不准,难以抵御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在村两委的帮助下,2011年悦东村又成立了桦川县悦来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规模化经营,统一化管理的合作模式。如今,该合作社有生猪存栏700余头,年收益35万元左右,合作经营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主动要求加入这两个合作社。 在搞好特色经济的同时,村两委积极向上协调、争取资金30万元,建成一个约900平方米的小型休闲广场,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修建白色路面2公里,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维修办公室300平方米;安装路灯5盏,保障了村民交通安全。 多年来,村党、政领导班子积极带领村民开展“双文明”活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心全意致力于为民服务,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成绩和效果显著。2011年悦东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同时被镇政府授予农业生产先进村称号;悦东村党支部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称号。 今后,悦东村将继续打造绿色水稻品牌,不断扩大绿色水稻种植面积,并依托桦川县宇博水稻专业合作社的优势,争取早日使我村的绿色大米走出本省,把品牌做大、做强。明年,我村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计划再修建一个大型休闲广场,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丰富广大村民的文化生活。 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悦东村两委班子一定会带领大家共同建设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谒诚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到我村考察、观光。 |
万升村 |
万升村村级概况 悦来镇万升村位于三江平原,松花江畔,佳抚公路穿身而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我村已与桦川县城连成一体,全体400户,1602 人,党员31名,总耕地面积8208亩,人均5.1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5150元。 万升村党支部根据万升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特色水稻种植,扶持养殖大户的思路,今年组织农户种植粘水稻和黑水稻共2500多亩,预计增加经济效益30多万元,村党支部多方协调帮助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养猪大户安臣原养猪500头,在村党支部的扶持下,现养殖300头,年收益可达50万元。我村不少村民也走上了养殖致富路,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30万元,修建了村南白色路面3公里,方便了村民出行,投入资金3万余元,购买各类图书1000余册,建立了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明年我们万升村希望通过各级政府协调能够成立农机合作社,提高村民耕作效率,我村以种植水稻为主,我们想打造绿色水稻品牌,我村是大米产区,我们还想在大米上做文章,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米老头系列食品很受消费者欢迎,我们打算到四川与米老头厂家洽谈合作建立分厂,这样既解决了我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另外我村预计投资30万元,硬化咱边沟3公里。 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全本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万升村会赿来赿好,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到我村来投资建厂,观光旅游。 |
双兴村 |
双兴村村级概况 双兴村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悦来镇以南4公里松花江下游南岸,三江平原西端,南枕完达山,北靠松花江,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 双兴村早在建县时,本村称孟纸房屯,1938年日伪统治时期称赵家围子,1951年改称双兴村。 目前,全村共有村域面积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4万亩,林地200亩,人均耕地面积9亩,全村总人口1401人,406户,村内企业2个,本年度社会生产总值1600万元,村人均年收入5900元。村两委班子共5人,村民代表35人,近三年本村被评为县生态文明村,县五个好党支部,市农机安全示范村。几年来,双兴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狠抓村内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改善了村容村貌,村内修建了文化娱乐广场一处,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场所,给村民锻炼身体提供了方便条件。 双兴村两委班子决心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努力,计划在2011至2012年内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5公里,绿化植树1000株,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生活环境。计划将村办公室门前8000平方米建设用地招商建厂,发展村域经济,解决剩余劳动力,现已有实木门厂家洽谈招商事宜,预计两年内建厂投产。 双兴村土地资源丰厚,近几年,旱改水面积3000亩以上,种植绿色水稻0.1万亩,充分发挥有机水稻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大面积推广无公害大米,在全国各大城市打开销路,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带动土地集约化模式生产。 几年来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双兴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大改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双兴村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以全面的改观,真正实现了经济与环境质量,生活质量良好互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苏苏村 |
苏苏村村级概况 苏苏村位于悦来镇以西4公里,东临悦江村,南与创业乡接壤,西与中和村为邻,北靠松花江.传说为金代村落,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屯名苏苏,赫哲语草木茂盛之意,原名松树屯,1947年称苏苏村,1956年为苏苏农业社,1958年为苏苏生产大队,1984年为苏苏村。2002年永发屯并入本村,我村2个自然屯,549户,1896口人,其中劳动力918人。 全村有耕地1.9万亩,我村背靠松花江,泡、沼纵横,水资源丰富,是名符其实的塞北江南渔米之乡。 我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自筹资金建了2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繁荣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我们要借科学发展观的东风,在十二五时期内,我村实现村内道路硬化,亮化和绿化。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指导精神,村“两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根据我村土地分布分散的实际情况,周边耕地少,我们利用距县城近的地缘关系,发展绿色蔬菜,搞特色种植,发展绿色经济。离家较远的400垧耕地,我们打算借助国家的扶持,办大型农机合作社,连片生产,搞集约化经营,增收节支为民造福。 |
中和村 |
中和村村级概况 中和村是个座落在松花江边的小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地少人多,一直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但是现在的领导班子,展望未来积极筹错资金,总结经验,做出了一个具体的发展规化,首先,2010年向国家申请资金将中和村所属灌渠都维修铺没水泥板(修出一条),修一条白色水泥路面1.8公里左右,形成村村通的格局,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在2011年让全村百姓都吃上自来水,项目在建设中。另外和佳木斯铁路货物处合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进行中),让农民卖粮比别村高出3-5分钱,这一项就让家民得到很大实惠,预计全村将多收入187万多,2012年向国家争取一个大型水稻育秧基地,村民集体育种,育秧统一品种,共创一个品牌,和2011年农业专业合作社完成整体配套。2012年村南北之路修成水泥路面,东西路修砂石(项目已经申请到省里)争取在3年间使中和村有个较大的改变。 |
孟家岗村 |
孟家岗村村级概况 悦来镇孟家岗村位于三江平原西段, 北靠松花江畔,西邻佳木斯市,南依双鸭山市,属三江平原主要农业稻作区,自然景观优美,土质肥沃,水资源极为丰富,利于水稻生产种植,该区已成为优质稻米生产的主要基地,同时离县政府所在地仅3千米,利于城乡规划,显示其一定的地置优势,有很大发展前景。 该村现有人口1366人,党支部一个,党员22人,总种地面积11177亩,人均6.5亩,以种植生产优质稻米为主,2010年农民收入6990元。 该村现有生产力水平较高,机械化程度较高,全村拥有40马力以上农用拖拉机275台套,收割机27台,各种插秧机354台,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生产水平高,水稻平均产量正常年份稳定到每亩1200斤左右,现水稻种植面积,以承包地为主,近几年来可达3万7千亩左右,为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增加了家民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近两年在村两委的正确引导下,结合该村实际对生产结构进行了引导性调整,形成了综合农业开发,拥现出十三户生猪养殖家庭,年出栏2千头以上,增加效益达30余万元,又组织了一个农业机械合作组,为东村和周边村屯带耕,每年可创收30多万元,同时又引进扶持了三家米业生产公司,即方便了农民稻米加工,又解决了售粮难和销售环节的不利因素,同时解决了50余人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民生问题也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解决了全村饮水问题。百分之九十八户都吃上了安全自来水,环境洁新街道整洁,民风淳朴,和谐共处。业余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在农闲时,在村两委影响下,有秧歌队,健身舞队,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即丰富了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的身心素质,又构建了一个和谐的氛围。 今后三年该村在两委和群代会的共同研讨下,结合我村的实际确定了以下发展规划:一是向上申请解决万亩稻田的低洼地排水工程。二是建成一座3千平方的休闲广场。三是争取资金完成主要街道的硬化。四是打造该村的一村一品稻米的品牌,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化的生产形式。 深信在党的领导下,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孟家岗村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富裕村、品牌村、特色村。 |
悦江村 |
悦江村村级概况 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精神文明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由多年的思想陈旧,风俗守旧,素质低下,愚昧无知变成了思想先进,观念更新,学政策,学科学,在农村各个领域收到明显效果,村在农闲季节组织演唱会,定期播农民喜欢的电影,组织中老年秧歌队,开展娱乐体育比赛,使全村村民关系融洽,风所正然助人为乐,互帮互助,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向着团结、文明和谐方向发展。 全村人口,1780人,476户,土地面积8008亩。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带头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稳产高产,收入逐年增长,工商运建服各业经济效益上涨迅猛,人均宊破6000元。 在今后三年内,党支部村委会坚定信心,继续加大村经济发展力度,一是利用近靠县城背靠松花江的地理优势,建设规模化采沙场,产值三百万元以上。二是招商引资,建立蔬菜产加销特色园区,并完善现有的蔬菜及各种农产品的保鲜储存设备,产值在二百万元以上。 我村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多年,生产农户二十多户,每户经营温室大棚3栋以上,面积达1500平方米,总经营面积12000平方米,年总产值240万元,纯收入140万元。如今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技术生产观念不断更新,科学种植,打造绿色品牌,向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
和平村 |
和平村村级概况 全村人口,1780人,476户,土地面积8008亩。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带头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稳产高产,收入逐年增长,工商运建服各业经济效益上涨迅猛,人均宊破6000元。 在今后三年内,党支部村委会坚定信心,继续加大村经济发展力度,一是利用近靠县城背靠松花江的地理优势,建设规模化采沙场,产值三百万元以上。二是招商引资,建立蔬菜产加销特色园区,并完善现有的蔬菜及各种农产品的保鲜储存设备,产值在二百万元以上。 我村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多年,生产农户二十多户,每户经营温室大棚3栋以上,面积达1500平方米,总经营面积12000平方米,年总产值240万元,纯收入140万元。如今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技术生产观念不断更新,科学种植,打造绿色品牌,向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
桦树村 |
桦树村村级概况 悦来镇桦树村位于三江平原,松花江畔,佳抚公路穿身而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我村已与桦川县城连成一体,全体392户,1555人,党员18名,总耕地面积8000亩,人均5.14亩,以种植水稻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5125元。 桦树村党支部根据桦树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特色水稻种植,扶持养殖大户的思路,今年组织农户种植粘水稻和黑水稻共2000多亩,预计增加经济效益30多万元,村党支部多方协调帮助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养鸡大户姜元丽原养鸡3000只,在村党支部的扶持下,现养殖1万只,年收益可达20万元;养猪大户程顺原养猪不足100头,现有存栏量达到300多头,年收益15万元左右,在他俩的带动下,我村不少村民也走上了养殖致富路,同进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5万元,修建了村南白色路面2.5公里,方便了村民出行,投入资金2万余元,购买各类图书1000余册,建立了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又投资12万元,安装路灯15盏,保障了村民交通安全。 明年我们桦树村希望通过各级政府协调能够成立农机合作社,提高村民耕作效率,我村以种植水稻为主,我们想打造绿色水稻品牌,我村是大米产区,我们还想在大米上做文章,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米老头系列食品很受消费者欢迎,我们打算到四川与米老头厂家洽谈合作建立分厂,这样既解决了我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另外我村预计投资20万元,硬化咱边沟2公里。 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全本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桦树村会越来越好,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到我村来投资建厂,观光旅游。 |
敬夫村 |
敬夫村村级概况 敬夫村是以抗日英雄白敬夫烈士命名的村屯,全村总户数501户,人口1805人,耕地面积8276亩,其中水田7800亩。 由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到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300元,农民丰衣足食,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
悦胜村 |
悦胜村村级概况 悦来镇悦胜村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美丽的松花江南岸,桦川县城内,本村始建于1948年原称北胜利村,本村地处县城内。地理环境优越,我村180户,人口780人。总耕地面积3159.6亩,支部党员20名,人均耕地面积4.2亩,农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兼营蔬菜生产,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5500元。 |
悦强村 |
悦强村村级概况 悦强村位于县悦来镇东北部,东临环城路,南接中兴路,北依松花江畔,西临悦来大街。 1906年悦来建镇时属北二道街,1941年日为统治时期为新民区,1961年村西部分设悦强生产大队,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发展很快。2012年种植水稻5800亩,温室大棚50亩,大豆88亩。养殖业以猪为主,养殖收入25万元。外出务工70人,劳务总收入15万8千元。 村集体有资产70万元,有债权95万元,债务160万元。基础设施有村办公室一栋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有大小型农机具150台套,机电井105眼,农田灌溉率达百分百,农民住房砖瓦化率为百分之七十八,自来水入户率百分之九十九,电话入户率百分之八十,有线电视入户率为百分之九十八,安装路灯45盏,农民生活比较富裕。 经村两委研究,对未来三年我村发展提出规划,计划到2012年组织协调各部门组建畜牧生产合作社,组织协调全村畜牧业产、供、销各环节,直接服务于养殖户。2013年利用我村菜农多年蔬菜历史,组织菜农组建蔬菜生产协会,加强对水稻种植户引导,逐步统一生产方式,生产品种,统一销售,打造名牌大米。 坚信在各级部门协调,领导下,在村民大力支持,经村两委成员努力,悦强村将会悦来越好,一定能吸引更多能人到我村投资创业共谋发展。 |
悦民村 |
悦民村村级概况 悦民村位于县悦来镇东北部,东临环城路,南接中兴路,北依松花江畔,西临悦来大街。 悦民村278户1001人,其中劳动力500人耕地6100亩,仍均纯收入5800元。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发展很快。2012年种植水稻5800亩,温室大棚50亩,大豆88亩。养殖业以猪为主,养殖收入25万元。外出务工70人,劳务总收入15万8千元。 村集体有资产70万元,有债权95万元,债务160万元。基础设施有村办公室一栋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有大小型农机具150台套,机电井105眼,农田灌溉率达百分百,农民住房砖瓦化率为百分之七十八,自来水入户率百分之九十九,电话入户率百分之八十,有线电视入户率为百分之九十八,安装路灯45盏,农民生活比较富裕。 经村两委研究,对未来三年我村发展提出规划,计划到2012年组织协调各部门组建畜牧生产合作社,组织协调全村畜牧业产、供、销各环节,直接服务于养殖户。2013年利用我村菜农多年蔬菜历史,组织菜农组建蔬菜生产协会,加强对水稻种植户引导,逐步统一生产方式,生产品种,统一销售,打造名牌大米。 坚信在各级部门协调,领导下,在村民大力支持,经村两委成员努力,悦民村将会悦来越好,一定能吸引更多能人到我村投资创业共谋发展。 |
腰林子村 |
腰林子村村级概况 悦来镇腰林子村位于县城东16公里处,现有农户174户,609口人,耕地面积7500亩,全村以种黑稻、粘稻等特色水稻为主,有糯米协会一个,2009年,村修建了主干白色路面2.2公里,并安有路灯,自来水入户率达95%以上,村民吃水全部免费,数字电视入户率达70%以上,2011年新建村办公室、活动室、卫生所等六位一体公共场所一座。 腰林子村两委班子成员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明年希望原有糯米协会的基础上,积极与省内外有加工能力的大企业洽谈定单式种植农业,真正为解决农民丰产不增收的问题,同时也通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协调成立我们自已怕农机合作社,既提高了农民耕作效率,也解决了我村的部分剩余劳动力问题。 总之,我村以特色水稻为基础,以糯米协会为龙头,欢迎省内外各界朋友到我村参观考察投资建厂。 |
汶澄村 |
汶澄村村级概况 悦来镇汶澄村们于三江平原,松花江畔南岸,距松花江1公里,南邻孟家岗村,东邻江川农场,西望桦川悦来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全村505户,1508人,党员14名,耕地面积9300亩,以种植水稻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5230元。汶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提出发挥特色水稻种植,扶持养殖大户和民营企业的思路,今年组织农户种植粘水稻和黑水稻共计1500多亩,预计增加经济效益20多万余,在村党支部的扶持下,养蛋鸡专业户杨雷又增加蛋鸡800只,比往年增加收入一万余元,养猪大户李玉英现有栏200头,养奶牛户贾悦明现有奶牛12头,产奶4头,年收可达4万余元,养猪专业户崔连举现存栏170头,粪便利用有了新思路,建设一个沼气池现已成型使用。共计养殖几位大户年收入可达20余万元,在他们的带领下很多村民也走上了养殖致富路,2010年在上级有关部门关怀和帮助下,村党支部村委会上向争取资金和村里自筹100余万元,完成了自来水重建工程,包括泵房、机电设备及各户管线利时三个月。同步建起了6位一体的96平方米的新办公室。预计投资8000元购买各类图书500余册,建立农家书屋,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满足对知识的渴望。村内道路东西11条,南北3条,中心路是水泥白色路面。 |
东兴村 |
东兴村村级概况 东兴村地处桦川县东南部2公里,东临江川农场,南邻双兴村,北邻孟家岗村,西望悦来镇。 东兴村幅员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51亩,在江川农场承包土地3000多亩,农户50余家。全村人口1000人,250户,招商引资项目北京安雄牧业年存栏生猪3000头,可繁母猪400头,年出栏商品猪7000余头, 2009年村民自发成立了桦川县盛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存栏4000头,可繁母猪500多头,年出栏商品猪8000多头,带动农户100多户。 现代化农机作业全覆盖,大型农机具175台套,集中育苗基地一处,占地面积165亩,主要以水稻为主,全村年收入200多万元。 在未来3年,盛琪合作社在桦川县开一家纯粮猪肉店,真正达到产销一条龙。成立全村农户参与的水稻合作社,注册偏脸子品牌,使东兴村的大米更有知名度,真正将稻米产业作大作强。 |
马库力村 |
马库力村村级概况 马库力村位于悦来镇东北15公里,东、南两面临江川农场,西与汶澄村接壤,北靠松花江。1911年建屯,称马骨力屯,1938年谐音马库力屯,1947年为马库力村,1956年为马库力农业社,1958年为马库力生产大队,1984年为马库力村。至2012年,全村279户,1142口人,其中劳动力565人;耕地9688.2亩,林地200亩;年人均纯收入5990元。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发展很快。2012年,种植水稻8854亩,大豆430亩,粮豆总产551万斤。养殖业以猪、牛、禽为主,猪存栏1300,牛存栏30头,禽饲养量2350只,养殖总收入15万元。民营稻米加工厂和大豆榨油厂各1户,固定资产40万元,年创产值100万元。外出务工25人,劳务总收入15万元。马库力村党支部根据马库力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特色水稻种植,扶持养殖大户的思路,今年组织农户种植粘水稻和黑水稻共1500多亩,预计增加经济效益25万元,村党支部多方协调帮助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养猪大户史长海原养猪300多头,在村党支部的扶持下,现养殖生猪600头,年收益可达25万元。养牛大户栾梁奎,原来养牛不足30头,现存已达100头。年收益可达30万元以上。在他们的带动下,我村不少村民也走上了养殖致富之路,共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修建了村内白色路面2公里,方便了村民出行,投入资金20.5万元。购买各类图书600余册,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并购置了电脑,联上了网络,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供销信息。明年我们马库力村希望通过各级政府协调能够成立农机合作社,提高村民耕作效率,我村以种植水稻为主,我们想打造绿色水稻品牌,我村是大米产区,我们还想在大米上做文章,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金兀品牌米系列很受消费者欢迎,我们打算到上海与各大超市洽谈合作,建立销售点,这样既解决了我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另外,我村预计投资15万元,硬化路边沟1.5公里。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本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马库力村会越来越好,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到我村来投资建厂,观光旅游。 |
万里河村 |
万里河村村级概况 悦来镇万里河村位于悦来镇东北21公里,北依松花江,南东西与江川农场接壤。万里河村在辽金时代为五国城之一,称越里篤;元代称瓦里霍吞,清代谐音为万里河通,1984年为万里河村,境内“瓦里霍吞古城遗址”为省级文物自然保护区。万里河村现有人口182户,723口人,分别位于万里河山口、山前、山后、山东居住。万里河村现有土地面积9336亩,有耕地面积9033亩,村地面积300亩,依据松花江捕捞渔业,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人均收入5135.00元。 |
冷云村 |
冷云村村级概况 冷云村座落在桦川县悦来镇城南的西南,是抗日英雄“八女投江”之一冷云的故乡。现有农户425户,总人口1456人,劳动力863人。党员16名,耕地面积13126亩,其中水田面积5985亩,旱田面积7167亩。冷云村党支部根据冷云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特色水稻种植,扶持养殖大户的思路,今年组织农户种植粘水稻和黑水稻共2500多亩,预计增加经济效益45万元,村党支部多方协调帮助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养猪大户霍青海、霍青才原养猪500多头,在村党支部的扶持下,现养殖生猪700头,年收益可达35万元。养牛大户薛昌盛,原来养牛不足100头,现存已达300头。年收益可达60万元以上。在他们的带动下,我村不少村民也走上了养殖致富之路,共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修建了村内白色路面6.3公里,方便了村民出行,投入资金128万元。购买各类图书1000余册,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
悦新村 |
悦新村村级概况 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精神文明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由多年的思想陈旧,风俗守旧,素质低下,愚昧无知变成了思想先进,观念更新,学政策,学科学,在农村各个领域收到明显效果,村在农闲季节组织演唱会,定期播农民喜欢的电影,组织中老年秧歌队,开展娱乐体育比赛,使全村村民关系融洽,风所正然助人为乐,互帮互助,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向着团结、文明和谐方向发展。 全村人口,1780人,476户,土地面积8008亩。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带头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稳产高产,收入逐年增长,工商运建服各业经济效益上涨迅猛,人均宊破6000元。 在今后三年内,党支部村委会坚定信心,继续加大村经济发展力度,一是利用近靠县城背靠松花江的地理优势,建设规模化采沙场,产值三百万元以上。二是招商引资,建立蔬菜产加销特色园区,并完善现有的蔬菜及各种农产品的保鲜储存设备,产值在二百万元以上。 我村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多年,生产农户二十多户,每户经营温室大棚3栋以上,面积达1500平方米,总经营面积12000平方米,年总产值240万元,纯收入140万元。如今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技术生产观念不断更新,科学种植,打造绿色品牌,向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