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村概况
庆丰村位于乐业镇西南8公里处,由庆丰、光明两个自然屯合并组成,共有170户,650人,耕地1.3万亩,党支部有党员20名,村两委成员8名。2013年人均纯收入9891元。近年来,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条件,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一是科学调整结构,推进科学发展。村党支部因地制宜,根据近年来玉米价格不断上升的趋势,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号召,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广泛种植玉米,每年增加粮食产量200万斤,增收150万元;落实经济作物烤烟面积100亩,增收20万元;发展养猪专业户5户,年收入30万元。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二是培育新载体,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开展党支部和党员“双诺双评”活动,19个有承诺能力的党员公开作出承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定期写实管理,村领导点评,极大提高了村党员素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谐新农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加快新农村推进村向新农村示范村的转变。自筹资金4.5万元建设了村办公室,安装了远程教育设施,购置了办公桌椅,改善了村委办公环境。争取资金6万元,建设了农家书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准备整修全村道路,使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了改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0881101 | 154000 | -- | 查看 庆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万发村 |
万发村基本情况简介 万发村是由原万发村和团结村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位于同江市南大门乐业镇正西4.5公里处,在松花江的南岸,村西南1.5公里有国家文物保护图斯克古城遗址。现有人口850人,总户数331户,总耕地面积18766亩。近年来,团发村党支部率领党员群众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科学跨越发展。一是班子团结,党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团发村共有党员34名,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村两委班子工作务实,团结互助,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带领全体村民把本村建成富裕村。二是因地制宜,推进经济向前发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地理优势,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调整产业结构,以玉米、水稻、马铃薯为主,拥有大型机械14台套、小四轮车家家有、轿货车10辆。养殖业以生猪、黄牛、羊、禽为主,养鱼为辅。养殖大户达到规模以上5户,饲养量分别达到生猪650头、黄牛380头、羊458只、禽7200只,养鱼以网箱养殖。农闲时间外出打工达250多人,以松花江为优势,搞副业打鱼增加收入,2012年人均收入9871元。三是抓好基础,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维修,使村办公场所焕然一新。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义务出工整修村屯道路12条,已建成白色路面长度1600米,村屯其他公路均为砂石路,由老党员自愿组成了环境卫生服务小组,管理村屯环境卫生。 |
东方红村 |
东方红村概况 东方红村位于乐业镇东3公路里处,有94户314人,耕地面积7120亩。党支部有党员18名,村两委成员8名。2013年人均纯收入10800元,先后荣获省文明村标兵,佳木斯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同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东方红村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加强班子建设。由帮联单位民政局和农委投资20万元,建设了175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和9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藏书1500册,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在开展创先争优和“三创”活动中,全村14名有承诺能力的党员都自主自愿地作出承诺,认领了12个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一帮一包扶了4名老党员和3户困难户,为他们解决了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壮大产业规模。2007年,在村支部引导下,7名党员带领35户农户,成立了异地农业开发协会,组建了融入型党小组,到周边农场异地开发种植7500亩土地。目前,全村玉米种植面积6700亩,加上异地开发的面积超过了14000亩,实现了增产增收。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东方红村是全市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村3.5公里通村路,1.8公里的村巷道全部得到了硬化,铺设U型水泥路边沟3公里,路间铺装碎石210立方米。安装了12盏太阳能路灯。在村主要进出路口安装了摄像头2个,有效地预防了违法行为的发生。8月份,村两委又对道路边沟进行了重新铺设,为村路间铺装碎石,家家户户门前铺设涵管,3名老党员组建了保洁小组,定期清理环境卫生。 |
东风村 |
东风村村级概况 东风村位于乐业镇南2.5公里处,是同三公路进入同江的第一个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370户,992人,耕地面积20329亩。党支部有党员22名,村委班子成员7人。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10600元。今年,东风村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重点加强了阵地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夯实党建基础。2011年10月,新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 “两委”班子,制定了“创先争优,一年摘后进帽,二年跨先进”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了“认岗扛旗”、“双评双诺”活动,使党员们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了信心。通过采取党员包街、一帮一等方式活动,激励了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响应市委、市政府种植结构调整的号召,支持和鼓励农民种植玉米和水稻,2013年全村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1.8万亩,有3户村民带头土地改良试种水稻300亩。重点建设了1500亩玉米科技示范园区一处。在养殖业方面,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已发展生猪养殖大户10家,存栏2千头,创办肉牛养殖合作社1个,存栏60头。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市委组织部的帮助下,翻修了村办公室及活动场所210平方米,安装10套健身器材;在泥草房改造工作中,81户村民的泥草房焕然一新;自筹资金3万元,对6条农田路进行了铺垫改造。在原同三公路两侧栽种了榆树墙和安装了木制栅栏,改善了村容村貌,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
光明村 |
光明村屯基本情况 光明村屯,位于乐业镇西南7公里处,全村97户343人。其中在本村常住人口64户272人。全村镇域面积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00亩,国有收费土地500亩,林地800亩。村级活动场所80平方米,文化广场300平方米,村巷道硬化2公里,硬化率40%。有线电视入户率 100%,电话手机入户率100%,房屋砖瓦化率70%。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翠祥,支部成员3名,村委会成员5名,党员12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2011年人均纯收入6600元,劳动力转移27人。包扶共建单位是社保局。 光明村屯种植作物以玉米,大豆,水稻,烤烟为主,其中玉米2700亩,水稻840亩,大豆600亩,经济作物烤烟125亩,杂粮120亩,蔬菜40亩。畜牧养殖以生猪为主,养殖大户1户,其中存栏肉牛40头,山绵羊26只,生猪240头,禽类1200只。水产养殖户1,养殖水面120亩。 |
庆丰村 |
庆丰村概况 庆丰村位于乐业镇西南8公里处,由庆丰、光明两个自然屯合并组成,共有170户,650人,耕地1.3万亩,党支部有党员20名,村两委成员8名。2013年人均纯收入9891元。近年来,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条件,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一是科学调整结构,推进科学发展。村党支部因地制宜,根据近年来玉米价格不断上升的趋势,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号召,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广泛种植玉米,每年增加粮食产量200万斤,增收150万元;落实经济作物烤烟面积100亩,增收20万元;发展养猪专业户5户,年收入30万元。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二是培育新载体,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开展党支部和党员“双诺双评”活动,19个有承诺能力的党员公开作出承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定期写实管理,村领导点评,极大提高了村党员素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谐新农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加快新农村推进村向新农村示范村的转变。自筹资金4.5万元建设了村办公室,安装了远程教育设施,购置了办公桌椅,改善了村委办公环境。争取资金6万元,建设了农家书屋,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准备整修全村道路,使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了改善。 |
赤卫村 |
赤卫村概况 赤卫村位于乐业镇西南10公里处,由平安和赤卫两个自然屯合并组成,全村总耕地面积16800亩,共有324户,1049人。党支部有党员32名,两委班子成员8人。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党支部在做好“三会一课”等常规党建工作的同时,围绕创先争优和“三创”活动,开展了“认岗扛旗”、“ 双诺双评”活动,使党员们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了威信。通过采取党员包街、一帮一结对帮联等方法,激励了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组织党员群众旱改水850亩,种植高产玉米15000多亩,扶持养殖大户5户,生猪、牛羊存栏700多头,家禽6000余只,打出了“赤卫小家鸡”绿色品牌。部分村民发挥自身技术特长,购置或改造玉米收割机,完成本村的收割任务后,到周边地区作业增加收入。2013年人均收入为9672元。三是和谐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在市委组织部的帮助下,建起了10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更新了办公设备,达到“十有”目标。争取扶贫项目,铺设1.5公里水泥白色路面。购置了锣鼓、音响等设备,组织村民在农闲时间舞秧歌、跳健身操,锻练了身体,丰富了业余生活。定期开展党员定期义务清理路边沟活动,增强了广大村民维护村屯卫生环境的意识,改善了村容村貌。 |
平安村 |
平安村基本情况简介 平安村位于乐业镇西南10公里处,由平安和赤卫两个自然屯合并组成,全村总耕地面积16800亩,共有324户,1049人。党支部有党员32名,两委班子成员8人。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党支部在做好“三会一课”等常规党建工作的同时,围绕创先争优和“三创”活动,开展了“认岗扛旗”、“ 双诺双评”活动,使党员们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树立了威信。通过采取党员包街、一帮一结对帮联等方法,激励了党员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组织党员群众旱改水850亩,种植高产玉米15000多亩,扶持养殖大户5户,生猪、牛羊存栏700多头,家禽6000余只,打出了“赤卫小家鸡”绿色品牌。部分村民发挥自身技术特长,购置或改造玉米收割机,完成本村的收割任务后,到周边地区作业增加收入。2013年人均收入为9672元。三是和谐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在市委组织部的帮助下,建起了10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更新了办公设备,达到“十有”目标。争取扶贫项目,铺设1.5公里水泥白色路面。购置了锣鼓、音响等设备,组织村民在农闲时间舞秧歌、跳健身操,锻练了身体,丰富了业余生活。定期开展党员定期义务清理路边沟活动,增强了广大村民维护村屯卫生环境意识,改善了村容村貌。 在今后的工作中,村党支部、村委会在继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创先争优和三创活动的同时,还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争取项目和自筹一部分资金改造村内巷道,清理路边沟,解决群众雨天出行难的问题。二是继续加大种植结构调整,鼓励和帮助村民土地向种粮大户流转,规模化连片种植;本着能改则改的原则,积极争取水田架电项目,实施旱改水,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收入。三是多方争取资金,对村内5户贫困户危房实施维修重建,解决他们住房难的问题。 |
乐业村 |
乐业村村级概况 乐业村是乐业镇政府所在地,全村627户1730人,耕地面积12706亩。党支部有党员21名,村两委成员8名。2013年人均纯收入11000元。近年来,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推行了村务民主管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佳木斯检察院、同江市气象局结成了帮联对子,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16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做出了认岗承诺,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谋划制定了“引资办厂,发展畜牧,种植调整快致富”的发展思路,从富锦招商引资,投资270万元兴建乐业盛兴粮食贸易有限公司,筹建了乐业镇鸿达粮食购销协会,转移劳动力100多人。创办了大文黄牛养殖合作社,肉牛存栏600头;扶持生猪养殖大户5户,存栏800头。加快种植结构调整,种植玉米6500亩、水稻4200亩。三是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和谐农村。争取一事一议建设项目30万元,为村内19条巷道铺垫了碎石,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争取扶贫项目,沿同三路和乐粮路安装了64盏太阳能路灯、摆放了12个阶梯花卉、铺装了15个路口水泥道板,雇用6名保洁员坚持每天打扫卫生,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提高。购置了音响、锣鼓等器材,组建了秧歌队,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
一庄村 |
一庄村概况 一庄村位于同江市乐业镇西南5公里处,全村共260户830人。党员15名。耕地面积13200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9900元。2012年7月被评为同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一庄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农村支部“五个好”要求,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了一庄村小康村建设的进程。一是抓产业,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一庄村党支部指导全村烤烟种植户成立了烤烟协会,成立了“融入型”党组织,并邀请了一名乐业镇烤烟技术站技术员常年跟踪指导,共举办了6期培训班,参加人次达70多人次。与市烟草公司签定烤烟种植合同,协会为村里解决了剩余劳动力50余人。二是抓基础,促和谐,加快新农村建设。一庄村党支部多次召开两委会,加强对村屯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共上砂5000方,修建了1000延长米的一纵一横两条白色水泥路面巷道,同时将5000延长米的巷道路面白色硬化,并修整两侧修建排水涵沟,大大改善和提高了一庄村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三是抓建设,促文明,丰富百姓文化生活。一庄村在市委组织部的扶持下,新建了村级活动场所及2000平米的村民休闲广场,安装了体育器材,争取到农家文化大院建设项目,农民群众可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图书、影视、科技、政策法律、市场和娱乐等方面的服务,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在今后的工作中,村两委在继续加强党员教育,开展创造争优活动的同时,还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2013年在原来的基础上水稻面积增加30%,烤烟面积增加50%;组建500万级的现代农机合作社一个;利用地理优势拟建生态养殖协会一个,实现无公害养殖;引导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村民增收2000元,预计2013年人均纯收入实现1.3万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帮联单位的协调,进一步完善娱乐广场设施,对我村主要街道安装路灯20盏,安装铁艺大门和广场护栏200米,修建凉亭4个、花池10个,放置垃圾箱4个。三是很抓环境卫生整治,做到常年抓,天天抓,不留死角,雇用两名保洁员对全村环境卫生实行全天管理,做到道平、路净,庭院美,提高村民的生活舒适度。 |
同胜村 |
同胜村概况 乐业镇莲花河村距镇政府东南10公里,由同胜和莲花河两个自然屯合并组成。全村297户,1010人,1.7万亩耕地。党支部有党员34名,村两委成员8人。近年来,同胜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百部联百村”“联系农村、服务农民”活动,创新制定了“创先争优快发展,同胜三年大变样”的工作思路,率领党员群众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科学跨越发展。一是科学调结构,推进了经济发展。党支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水稻,发展水稻4950亩。组织10名党员带头创办水稻协会,组建了党组织。示范全村稻农学习新技术,推动了经济快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9000元。二是培育新载体,建强了基层组织。党支部开展了村干部定期述职和党员“认岗扛旗工程”,通过党员包街、挂牌上岗,发挥了先锋作用。开展党支部和党员“双诺双评”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发挥了坚强堡垒和模范引带作用。三是帮联促共建,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党支部自筹资金重新维修了村活动场所,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购置了办公桌椅14套,改善了村“两委”办公环境。四是加大招商引资,转移了剩余劳动力。从伊春市招商引资200万元,建设了食用菌生产基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问题。五是环境卫生整治,改变了村容村貌。今年栽树500多棵,固定2名老党员定期清理边沟,改变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了广大村民的生活环境。 |
团结村 |
团结村村级概括 团结村是由原万发村和团结村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位于同江市南大门乐业镇正西4.5公里处,在松花江的南岸,村西南1.5公里有国家文物保护图斯克古城遗址。现有人口850人,总户数331户,总耕地面积18766亩。近年来,团发村党支部率领党员群众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科学跨越发展。一是班子团结,党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团发村共有党员34名,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村两委班子工作务实,团结互助,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带领全体村民把本村建成富裕村。二是因地制宜,推进经济向前发展。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地理优势,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调整产业结构,以玉米、水稻、马铃薯为主,拥有大型机械14台套、小四轮车家家有、轿货车10辆。养殖业以生猪、黄牛、羊、禽为主,养鱼为辅。养殖大户达到规模以上5户,饲养量分别达到生猪650头、黄牛380头、羊458只、禽7200只,养鱼以网箱养殖。农闲时间外出打工达250多人,以松花江为优势,搞副业打鱼增加收入,2012年人均收入9871元。三是抓好基础,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今年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维修,使村办公场所焕然一新。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义务出工整修村屯道路12条,已建成白色路面长度1600米,村屯其他公路均为砂石路,由老党员自愿组成了环境卫生服务小组,管理村屯环境卫生。 |
前进村 |
前进村村级概况 前进村位于乐业镇(5.5)公里处,全村153户478人。其中在本村常住人口80户320人。全村镇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78亩,国有收费土地694亩,村级活动场所100平方米,村巷道硬化4.5公里,硬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 87%,电话手机入户率80%,房屋砖瓦化率3%。党支部书记路润波,村委会主任孔凡玉,支部成员3名,村委会成员3名,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2012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劳动力转移150人。包扶共建单位是同江市人民银行。 |
先锋村 |
先锋村村级概况 先锋村位于乐业镇(5.5)公里处,全村153户478人。其中在本村常住人口80户320人。全村镇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78亩,国有收费土地694亩,村级活动场所100平方米,村巷道硬化4.5公里,硬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 87%,电话手机入户率80%,房屋砖瓦化率3%。党支部书记路润波,村委会主任孔凡玉,支部成员3名,村委会成员3名,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2012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劳动力转移150人。包扶共建单位是同江市人民银行。 |
曙光村 |
曙光村村级概况 乐业镇曙平村距镇政府北4公里,由太平和曙光两个自然屯合并组成。全村334户,1037人,2.2万亩耕地。党支部有党员36名,村两委成员8人。是佳市级“五个好”村党支部、文明村标兵、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近年来,曙平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百部联百村”“联系农村、服务农民”活动,创新制定了“创先争优快发展,曙平三年大变样”的工作思路,率领党员群众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科学跨越发展。一是科学调结构,推进了经济发展。党支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水稻,发展水稻2万亩,组织26名党员带头创办水稻协会,组建了党组织。与青龙山农场开展“场乡共建”,流转1035亩耕地,创建水稻精品种植园区,示范全村稻农学习新技术,推动了经济快发展。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000元。二是培育新载体,建强了基层组织。党支部开展了村干部定期述职和党员“认岗扛旗工程”,通过党员包街、挂牌上岗,发挥了先锋作用。开展党支部和党员“双诺双评”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发挥了坚强堡垒和模范引带作用。三是帮联促共建,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党支部争取项目资金新建了120平方米的村活动场所,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购置了办公桌椅,改善了村“两委”办公环境;争取资金10万元建设了农家书屋,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篮球场,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开展村民“安居工程”,争取省级项目资金450万元,改造了自来水、扩建4条主干道、U型水泥路边沟和水泥栅栏建设,改变了村容村貌。今年争取到建设局的泥草房改造项目,计划泥草房改造90栋,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中,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
太平村 |
太平村村级概况 乐业镇曙平村距镇政府北4公里,由太平和曙光两个自然屯合并组成。全村334户,1037人,2.2万亩耕地。党支部有党员36名,村两委成员8人。是佳市级“五个好”村党支部、文明村标兵、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近年来,曙平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百部联百村”“联系农村、服务农民”活动,创新制定了“创先争优快发展,曙平三年大变样”的工作思路,率领党员群众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科学跨越发展。一是科学调结构,推进了经济发展。党支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水稻,发展水稻2万亩,组织26名党员带头创办水稻协会,组建了党组织。与青龙山农场开展“场乡共建”,流转1035亩耕地,创建水稻精品种植园区,示范全村稻农学习新技术,推动了经济快发展。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3000元。二是培育新载体,建强了基层组织。党支部开展了村干部定期述职和党员“认岗扛旗工程”,通过党员包街、挂牌上岗,发挥了先锋作用。开展党支部和党员“双诺双评”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发挥了坚强堡垒和模范引带作用。三是帮联促共建,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党支部争取项目资金新建了120平方米的村活动场所,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购置了办公桌椅,改善了村“两委”办公环境;争取资金10万元建设了农家书屋,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篮球场,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开展村民“安居工程”,争取省级项目资金450万元,改造了自来水、扩建4条主干道、U型水泥路边沟和水泥栅栏建设,改变了村容村貌。今年争取到建设局的泥草房改造项目,计划泥草房改造90栋,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中,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 |
东胜村 |
东胜村基本情况简介 东胜村位于乐业镇南5公里处。全村185户,760人,1.1万亩耕地。党支部有党员16名,村两委成员8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10100元。近年来,东胜村党支部结合实际制定了“创先争优快发展,创新致富新农村”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加强党的建设。推行了内容为“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代会决议、村民评议”的村务民主管理五议工作法。在创先争优和“三创”活动中,村党支部深入开展了“双诺双评”和“认岗承诺”活动,全村12名有承诺能力的党员结合自身实际,认领了10个服务岗位,作出了承诺,践诺率100%,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科学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近几年玉米销售价格上涨趋势,党支部积极鼓励农民种植玉米,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新增玉米种植面积5千亩,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有效的提高了种植产量和村民的收入。三是加大公益事业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设了100平方米的村活动场所,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购置了办公桌椅,改善了村“两委”办公环境;争取资金10万元建设了农家书屋、修建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篮球场,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开展村民“安居工程”,争取省级项目资金,改造了自来水、扩建村主干道、改善了村容村貌。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结合东胜村实际情况,村党支部、村委会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利用玉米主产区的优势,发展玉米深加工项目,拟建甜玉米保鲜和玉米汁深加工厂,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二是积极争取项目,逐步改善村道路、环境卫生等设施。每家每户门前设置简易垃圾箱,雇请保洁人员定时清理卫生,拉运垃圾;改善村民厕所,将各家各户的厕所逐步改成封闭式卫生厕所。三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土地流转,鼓励扶持种粮大户,加大旱田改水田的力度,使一部人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发展二三产业,组织一部分村民外出经商或劳务输出。 |
青年庄村 |
青年庄村村级概况 青年庄村位于乐业镇西南9公里处。全村230户850人,耕地面积1.4万亩。党支部有党员20人,村两委成员8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9891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为契机,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科学跨越发展。一是规范组织建设。村两委班子坚持学习上级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行三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村两委班子坚持“四议两公开”原则,对全村的党务、村务和财务完全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每月在公开栏中进行公开,做到每项款项都透明,党干群众关系融洽。二是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近年来青年庄村选用优质品种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工程,联合村内种植大户成立玉米种植专业协会。2012年种植绥玉系列玉米1.3万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93%。全村以养殖山绵羊为主,山绵羊存栏280余只,生猪存栏150余只,禽类2000余只,现有养殖大户1户,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20余户,养殖业使全村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的高效农业转变。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青年庄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现已成功建成粮食烘干加工厂一处,日加工能力100吨,年产值200余万元,使粮食产业做到生产、加工于一体。帮联单位市交通局帮助修建5.1公里硬化路面。新建了10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农家书屋藏书2000余册,配备了远程教育设备,新购置办公桌椅20余套,铺垫广场900平方米,较好地改善了村内办公和文化休闲环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