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村基本情况简介
三村镇庆安村位于同街公路32公里处,是由原五村、八村两个村合并而成,总户326户,总人口638人,耕地面积18000亩。村两委成员6人,39名党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20元。是同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庆安村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使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在党性、团结协作等方面得到日益加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庆安村党支部还利用扶贫开发村有利契机,争取扶贫开发办支持,共投入80多万元,完成村内主干道2.2公里水泥路铺设,又自筹资金13万元,完成庆安村八村4.2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2011年又自筹资金10多万元,对村里1公里巷道铺设矿石粉。
2010年抓住环境整治活动,积极争取林业部门支持,在村屯周围栽种云杉等树木4000多棵,绿化面积达到45亩,清理路边沟2000米,铺设示范带道路1800多米,真正达到树成行、绿成荫环境整治标准。彻底改善人居环境。与此同时,为了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庆安村建设了900平方米娱乐广场,安装了篮球架,体育健身器材。
2011年庆安村结合市委提出“双60” 政策,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征求村民意见,全村新增水稻面积2200亩,对于新增水田实行土地流转,转包出去,仅此一项户均1200元,切实增农民收入。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0881102 | 154000 | -- | 查看 五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拉起河村 |
拉起河基本情况 拉起河村位于同抚路北侧9公里,总户180户,总人口750人,耕地面积19300亩。村两委干部7人,29名党员,2011年佳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江市“创新、创业、创优”先进党组织。 近年来,村党支部严格按照“五个好”目标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提升形象,建设和谐家园争先锋”主题,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至高位置,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有利地发挥了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带头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夯实基础,创业增收新优势。多渠道筹集资金22万余元,实施了自来水和有线电视安装,入户率达到100%。改善村里路3公里。加快产业调整结构的步伐,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水稻面积达到1.3万亩,水稻户达到95%以上。建立了水稻育苗基地,总占地面积150亩,育苗大棚118栋,协调有关部门投资了近40多万元配套微喷设备。全村年人均增收就达9789余元。二是普惠民生,创新农村新面貌。2010年以来村党支部向上争取7万多元,建设了1000平方米小广场。300平方米的靓丽二层村办公楼已于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并申请包扶单位市自来水公司为村里解决了价值2万多元的办公设备,使村级活动场所焕然一新。村党支部解决-实际困难,申请大病救治资金5万多元,为21位高龄老人申请补贴资金2万多元。三是筑强堡垒,创优党组织新形象。拉起河村村党支部注重抓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了“党员承诺”、“党员认岗扛旗”等载体工程。全村党员承诺为民办事事项80多件,充分发挥了党员在农村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塑造我们的新形象和威信。 |
建国村 |
建国村位于三村乡(镇)以南25公里处(两个自然屯,建国屯、红光屯)。全村总296户,总口人936人耕地面积:21010亩,其中:机动地460亩。土地特点:黑土地、沙土 。主要种植农作物 水稻、大豆 ,特色作物杂豆类。2010年劳动力转移达200 人, 2010年人均收入:7744元。 2010年底“三资”情况: 资金部分:现金:3086元 资产部分:固定资产:535000元其中:房屋学校530000元 广电脑5000元 ,卫生所10万元 流动资产:现金:3086元应收款:应收款359551.59、内部往来贷:334688.39 资源部分:21010亩 耕地面积:21010亩 其中:农户承包地20550亩,机动地460亩。 |
红光村 |
红光村位于三村乡(镇)以南25公里处(两个自然屯,建国屯、红光屯)。全村总296户,总口人936人耕地面积:21010亩,其中:机动地460亩。土地特点:黑土地、沙土 。主要种植农作物 水稻、大豆 ,特色作物杂豆类。2010年劳动力转移达200 人, 2010年人均收入:7744元 2010年底“三资”情况: 资金部分:现金:3086元 资产部分:固定资产:535000元其中:房屋学校530000元 广电脑5000元 ,卫生所10万元 流动资产:现金:3086元应收款:应收款359551.59、内部往来贷:334688.39 资源部分:21010亩 耕地面积:21010亩 其中:农户承包地20550亩,机动地460亩。 |
新富村 |
三村镇新富村位于同抚公路16公里处,现有农户211户、720人,现有党员24名,耕地面积23000亩。大中小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225台套,联合收割机28台,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8%以上。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5%,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适合种植大豆、玉米、水稻等。人均纯收入达到9430元,是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新富村村“两委”团结协作、务实进取,积极谋划村发展思路,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特别是在农委帮扶以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共投入资金145万元修筑村内主干道水泥路500延长米、整修村内巷道砂石路5000延长米、整修农田道12.5公里、维修村办公室216平方米,建设了文体活动室,改善了办公条件,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2009年通过开展场市共建,村企共建建设了水稻集中扣棚育苗小区,2010年建设工厂化育秧浸种催芽设备,使稻种浸种催芽实现了半自动化管理,一次可集中浸催稻种30吨,有效提高了浸种催芽质量,为早育秧、育壮秧提供了技能保障。小区内现有标准化育秧大棚150栋,全部实行高台作床、苗床之间排水渠硬化、相互连通、排水顺畅、道路砂石化、营养土堆场规范、棚内全部安装微喷设施,实行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全部采用新技术、新品种、高质量、高起点,带动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
红卫村 |
红卫村村级概况 红卫村位于同抚公路16公里处道北,莲花河流经红卫村,湿地水草面积资源丰富。适合畜牧业发展。全村现有284户, 860人,现有党员13名。总耕地面积20420亩,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逐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2012年新增水稻面积8000多亩,引进种植芸豆项目,但种植面积较小,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人均收入9967元,是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在佳市扶贫单位的帮助下,改造了村里道路5000延长米,全部铺装了砂石,解决了村内路难走的问题。闭路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95%以上。村党支部在市扶贫办帮扶下,投入资金15万元,建设了村级活动场所为122.1平方米,水房面积为49.7平方米,在2009年8月,同江市文体局又投放3万元,增添办公桌椅,对红卫村活动场所进行维修屋内墙面刮大白、院落铺彩砖。现有办公桌椅、图书、有门牌、各项制度,有远程教育设施。 |
星火村 |
星火村村级概况 星火村位于三村镇同街公路19公里处南侧,全村279户,人口837人,耕地面积29500亩,党支部党员34名,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180元。是三村镇推进扶贫重点村 。 近几年,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成绩显著,特别是在帮扶单位市房产局的大力支持下,修通了建华至星火屯2.4公里的砂石路,建华至同街公路1.5公里的水泥路,完成路边绿化带建设。并计划自筹资金将建华屯的“半截路”引入村内700米,将建华至星火的砂石路改造为水泥路。 星火和丰华两个屯安装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以上。工程总投资为36万元的饮用水工程建设,已完成建设丰华、建华、星火三个屯自来水的前期工程。在华星村党支部带领下,党员于福和牵头成立了大豆专业合作社一个,主要是培育、推广大豆新品种。 |
建华村 |
建华村位于三村镇同街公路19公里处南侧,由丰华、建华、星火三个自然屯合并而成。全村279户,人口837人,耕地面积29500亩,党支部党员34名,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180元。是三村镇推进扶贫重点村 近几年,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成绩显著,特别是在帮扶单位市房产局的大力支持下,修通了建华至星火屯2.4公里的砂石路,建华至同街公路1.5公里的水泥路,完成路边绿化带建设。并计划自筹资金将建华屯的“半截路”引入村内700米,将建华至星火的砂石路改造为水泥路。 星火和建华两个屯安装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以上。工程总投资为36万元的饮用水工程建设,已完成建设丰华、建华、星火三个屯自来水的前期工程。在华星村党支部带领下,党员于福和牵头成立了大豆专业合作社一个,主要是培育、推广大豆新品种。 |
华星村 |
华星村位于三村镇同街公路19公里处南侧,由丰华、建华、星火三个自然屯合并而成。全村279户,人口837人,耕地面积29500亩,党支部党员34名,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180元。是三村镇推进扶贫重点村 近几年,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成绩显著,特别是在帮扶单位市房产局的大力支持下,修通了建华至星火屯2.4公里的砂石路,建华至同街公路1.5公里的水泥路,完成路边绿化带建设。并计划自筹资金将建华屯的“半截路”引入村内700米,将建华至星火的砂石路改造为水泥路。 星火和丰华两个屯安装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以上。工程总投资为36万元的饮用水工程建设,已完成建设丰华、建华、星火三个屯自来水的前期工程。在华星村党支部带领下,党员于福和牵头成立了大豆专业合作社一个,主要是培育、推广大豆新品种。 |
八村村 |
八村基本情况 八村位于同届公路二十七公里处,有两个自然屯四村和双河,四屯一九七二年由二村搬迁至此建村,二〇〇一年与双河村合并。全屯总户数203,人口560人,劳动力200人,总控面积 13000亩,耕地面积11000亩,处于第四积温带,主要种植农作物为大豆、玉米、水稻。 四屯住房砖瓦化率达%9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和移动电话使用率5100,建有休闲广场和篮球场各一个,建有农家书屋,。交通便利,村内道路硬化率%70, 双河屯位于同届公路二十八公里处。原址在哈鱼岛公路以东知青农场以南,一九九一年因遭遇洪水搬迁至现在位置。二〇〇一年与四村村合并称为双河屯,全屯总户数113,总人口330人,劳动力150人。总控面积7980亩,耕地面积6000亩,全部分布在同抚大堤以外。处于第四积温带下限,由于地理位置所限无法种植水田,农作物主要为大豆和部分玉米。 双河屯住房砖瓦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和移动电话使用率%100,村内道路硬化率%60。全村固定资产550837元,2010年人均收入7484元。 |
五村村 |
五村基本情况简介 三村镇庆安村位于同街公路32公里处,是由原五村、八村两个村合并而成,总户326户,总人口638人,耕地面积18000亩。村两委成员6人,39名党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20元。是同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庆安村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使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在党性、团结协作等方面得到日益加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庆安村党支部还利用扶贫开发村有利契机,争取扶贫开发办支持,共投入80多万元,完成村内主干道2.2公里水泥路铺设,又自筹资金13万元,完成庆安村八村4.2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2011年又自筹资金10多万元,对村里1公里巷道铺设矿石粉。 2010年抓住环境整治活动,积极争取林业部门支持,在村屯周围栽种云杉等树木4000多棵,绿化面积达到45亩,清理路边沟2000米,铺设示范带道路1800多米,真正达到树成行、绿成荫环境整治标准。彻底改善人居环境。与此同时,为了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庆安村建设了900平方米娱乐广场,安装了篮球架,体育健身器材。 2011年庆安村结合市委提出“双60” 政策,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征求村民意见,全村新增水稻面积2200亩,对于新增水田实行土地流转,转包出去,仅此一项户均1200元,切实增农民收入。 |
双河村 |
双河村村级概况 双河村位于同届公路二十七公里处,有两个自然屯四村和双河,四屯一九七二年由二村搬迁至此建村,二〇〇一年与双河村合并。全屯总户数203,人口560人,劳动力200人,总控面积 13000亩,耕地面积11000亩,处于第四积温带,主要种植农作物为大豆、玉米、水稻。 双河住房砖瓦化率达%9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和移动电话使用率5100,建有休闲广场和篮球场各一个,建有农家书屋,。交通便利,村内道路硬化率%70, 双河屯位于同届公路二十八公里处。原址在哈鱼岛公路以东知青农场以南,一九九一年因遭遇洪水搬迁至现在位置。二〇〇一年与四村村合并称为双河屯,全屯总户数113,总人口330人,劳动力150人。总控面积7980亩,耕地面积6000亩,全部分布在同抚大堤以外。处于第四积温带下限,由于地理位置所限无法种植水田,农作物主要为大豆和部分玉米。 双河屯住房砖瓦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和移动电话使用率%100,村内道路硬化率%60。全村固定资产550837元,2010年人均收入7484元。 |
四村村 |
四村基本情况 四村村位于同江市东北部,同街路28公里外,是由原四村、双河村两个村合并而成,总户258户,总人口877人,村两委干部6人,现有32名党员,耕地面积16900亩,现有大中型农机具167台,其中链轨1台,联合收割机8台,大胶轮8台,小四轮150台,配套农机具齐全。养殖大户2个,生猪存栏120头。2011年人均收入8560元。是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目前,四村全体村民人心思进,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经过新农村建设,四村村调整优化了农业结构,大面积发展绿色高油大豆,发展水稻生产,促进畜牧业发展。整修了村内道路,全部铺装了砂石料,路边沟整齐,达到了路面整洁,交通方便。安装了自来水,入户率达85%;程控电话进村入户,普及率达87%;有线电视光缆改造完工,可接收36套节目,入户率达100%。新建村卫生所一处,达到农村合作医疗规定标准。新建畜牧防疫繁改站一处,120平方米。村内有饲料加工厂一座,主要生产大豆膨化饲料、大豆磷脂粉等精品饲料,产品远销北京、上海、辽宁等地。效益非常可观。 |
三村村 |
三村村级概况 三村镇三村村位于同街公路16公里处,是同江市第一大村。现有农户706户,2620口人,耕地面积72000亩,。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种植业科技含量较高。是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2010年实现人均纯收入8798元。实现牧业产值150万元,目前牛存栏150头、羊存栏1600只、生猪存栏460头,三村现有农用小四轮680台,654型13台、联合收割机79台、链轨5台,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8%以上,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砖瓦化率达77%,资产金额1003518元,应收款81664.77元,内部往来借方1029888.42元,贷方68375.26元。 |
二村村 |
二村村级概况 二村是三村镇政府所在地,位于同街公路14公里处。全村共有农户480户,总人口1750人,劳动力750人,现有党员29名。耕地面积30300亩,大豆面积5700亩,玉米3000亩,水稻21600亩。农用生产联合收割机25台,大中型胶轮车68台,小型四轮机动车360台套。2010年人均纯收入8558元。 村内商业、邮政、电信、卫生、教育、银行等服务设施齐全。中俄铁路大桥建成后将在二村建设中转换装枢纽站,会带来无限商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2008年二村村支部和村委村班子抓住有利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0多万元,筹建蔬菜温室大棚10栋,引领农民发展蔬菜生产。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以上;程控电话入户率达95%以上。自来水项目正在立项。 今年村中心两条路面进行加宽,在扶贫办的扶持下现在正在对农田路进行整修。 |
头村村 |
头村村级概况 头村是进入三村镇西部第一个行政村,西距同江市9公里,南与永胜村土地接壤,东与二村相邻,北与俄罗斯相望,海拔高度一般在65—45之间,属古老的三江冲积平原地带,位于温带湿润气候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第三积温带,全年≥10℃的有效积温平均在2500℃左右,生育期116—125天,年平均降水量51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小时,极端最低气温-34℃,极端最高气温34.2℃,这里民风淳朴,生活富裕,土地平坦,白浆土占总地数的70%,适宜水稻种植。 头村总户数354户,人口1420人,劳动力727人,林地520亩,耕地22500亩,大型联合收割机12台,其中,大中型农业机械15台套,水稻插秧机123台,牛50头,羊297只,猪180头。村内作物以水稻为主,面积达18000亩,国民生产总值1124万元,人均收入7586元,现有砖木结构住房287栋,其中土草结构165栋,今年泥草房改造24栋。村屯道路11400延长米,其中村主干道新铺白色路面2500米延长米,道路绿化达45%,二、三产业发展稳定,批发零售业6家,餐馆业2家。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95%,程控电话入户率100%,个体医疗诊所1个,村委会1处,文化活动室1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