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岗村村级概况
东岗屯位于青河乡政府东南方向9公里处,全屯共有农户85户,人口285人。屯总控面积10,000亩。耕地面积7,800亩。种植水田,5,500亩。旱田2,300亩。
屯有党员13名,积极分子1名。后备干部二名。全屯拥有大型机械,轮式拖拉机35台,联合收割机20台。固定资产折资2,300多万元。年种植收入800万元,养殖收入30万元,劳务及其他收入170万元。人均纯收入9,00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0881105 | 154000 | -- | 查看 东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河村 |
东河村村级概况 东河屯位于青河乡政府东南方向7.5公里处,全屯共有农户105户,人口310人。屯总控面积10,500亩。耕地面积8,700亩。种植水田4,500亩。旱田4,200亩。 屯有党员12名,积极分子2名。后备干部二名。全屯拥有大型机械,轮式拖拉机20台,联合收割机15台。固定资产折资1,700多万元。年种植收入900万元,养殖收入50万元,劳务及其他收入150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 |
永辉村 |
永辉村村级概况 永辉村位于青河乡以东南18公里处全村总91户,总口人360人耕地面积,耕地面积:10050亩,其中:机动地750亩。土地特点:黑土地。主要种植农作物 水稻 ,玉米。2010年劳动力转移达15人, 2010年人均收入:9037元。 |
昌盛村 |
昌盛村村级概况 昌盛屯位于 :青秀公路南1公里处 西侧 有耕地 9200亩,农户46 户 ,人口 162人 ,劳动力 82人 ,党员 5名 ,五保人口 1人 机动车 26台 其中大型机动车 6台 绵羊 120只 ,人均收入5824元 |
东进村 |
东进村村级概况 东进屯位于 : 青秀路南1,8公里处东侧 ,有耕地面积 9692 亩农户 82户 , 人口 273人 ,劳动力 154人, 党员 16名低保人口 71人 五保人口6人 ,机动车 52台 ,其中大型机动车 12台 ,黄牛 36头 ,人均收入7447元 |
永明村 |
永明村村级概况 永明村位于青河乡以东南25公里处。全村总109户,总口人368人耕地面积:耕地面积:9250亩,土地特点:黑土地。主要种植农作物 水稻 ,玉米。2012年劳动力转移达30人, 2011年人均收入:9833元。 永明村与东河村、永辉村、昌盛村、东进村、永新村、东辽村、平原村 、永存村、永庆村、永秀村、东宁村、永利村、东岗村、永先村、永城村、东原村、东平村、红星村、永丰村、永恒村、东宏村、东安村相邻。 |
永新村 |
永新村概况 永新村位于青河乡以东南25公里处。全村总123户,总口人389人耕地面积:耕地面积:9300亩,土地特点:黑土地。主要种植农作物 水稻 ,玉米。2012年劳动力转移达35人, 2011年人均收入:9833元。 永新村与东河村、永辉村、昌盛村、东进村、永明村、东辽村、平原村 、永存村、永庆村、永秀村、东宁村、永利村、东岗村、永先村、永城村、东原村、东平村、红星村、永丰村、永恒村、东宏村、东安村相邻。 |
东辽村 |
东辽村级概况 东辽屯位于青河村南5公里处,全屯共有76户,301口人169个劳力,东辽屯共有土地9400亩,其中水田5500亩。 东辽村与东河村、永辉村、昌盛村、东进村、永明村、永新村、平原村 、永存村、永庆村、永秀村、东宁村、永利村、东岗村、永先村、永城村、东原村、东平村、红星村、永丰村、永恒村、东宏村、东安村相邻。 |
平原村 |
平原村村级简介 东强村平原屯位于青河乡南6公里处,全屯共有79户,304口人,180个劳力,全屯共有14400亩土地,其中有水田7500亩。 平原村 与东河村、永辉村、昌盛村、东进村、永明村、永新村、东辽村、永存村、永庆村、永秀村、东宁村、永利村、东岗村、永先村、永城村、东原村、东平村、红星村、永丰村、永恒村、东宏村、东安村相邻。 |
永存村 |
永存村位于青河乡以东南10公里处(2个自然屯,永存屯、永庆屯)。全村总220户,总口人675人耕地面积:25134.2亩,其中:机动地1100亩。土地特点:黑土地 。主要种植农作物 大豆 ,玉米,水稻。2011年劳动力转移达12人, 2011年人均收入:10630元。 2011年底“三资”情况: 资金部分:现金:4318.29元 流动资产:现金:4318.29元 应收款:114091.65内部往来借266036.18 |
永庆村 |
永庆村基本情况简介 青河乡永庆村位于位于青河乡西南,现有农户100户、345人,现有党员10名,耕地面积13587亩。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0%,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土壤肥沃、地势平坦,适合种植大豆、玉米、水稻等。人均纯收入达到9285元。 永庆村党支部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加强村“两委”的团结协作、务实进取,积极谋划村发展思路,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今年在县联社帮扶下,提供给37节涵管,并提供5000元资金改善了村办公条件,完善了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四培养”和“认岗扛旗活动,对党员干部进行细化职责,实行包街联户,及时掌握村民的情况。加强支委班子能力建设,坚持党员“三会一课”制度,开好支部大会和支委会。通过现代远程教育与组织工作、科技培训紧密结合,积极引导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近年来村两委在改善村容村貌方面不断努力,两年来全村共兴修大小水利工程10多处,清理干道水渠2000多米。采取一事一议奖励办法,申请资金35万元,把全村的近8公里的循环路全面铺平,新修主干道白色路面3公里,高标准建设了面积15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又自筹资金5万元对活动场所的院落条件进行改善。 |
永秀村 |
永秀村级概况 永秀村位于青河乡以东南18公里处。全村总91户,总口人360人耕地面积:耕地面积:12000亩,其中:机动地1262.5亩。土地特点:黑土地。主要种植农作物 水稻 ,玉米。2010年劳动力转移达15人, 2010年人均收入:9037元。 |
东宁村 |
东宁村基本情况简介 青河乡东宁村位于青河乡东南部,青河环乡穿村而过。总户206户,总人口469人,耕地面积12548亩。村两委成员6人,15名党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20元。 东宁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五个好”支部为目标,突出党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在发展经济中找准切入点,使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围绕创优,提升党支部凝聚力。认真落实“四培养”活动职责,和认岗扛旗制度,明确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加强党员承诺制活动,将“四培养”活动纳入党员干部承诺的内容。建立和完善“四培养”活动督导考核制定,定期对“四培养”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导。二是围绕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新建水稻大棚20栋,极大的增加了农民得收入,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在12000多元。三是围绕创新,改善民生环境。实施农村改水工程,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达标,在村屯所在地延路两侧全部实现统一栅栏。主要街道实现榆树墙全面覆盖,实现一次成型、成活。修建办公活动场所,确保村级活动正常开展。 |
永利村 |
永利村基本情况简介 青河乡永利村位于青河乡西南部,同秀路19公里处;辖3个自然屯。全村180户,418人,9803亩耕地,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0元,党支部有党员13名。 永利村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使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在党性、团结协作等方面得到日益加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群众满意率达到96%以上。 首先是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创建农村“发展型”党组织,努力争创班子强、队伍强、管理强、创新强、业绩强、服务强的“六强”堡垒,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重大村务决策。其次是以提高生产水平和强化改善生活环境为重点。村党支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向上争取建设大棚小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建设20栋的大棚小区。发动群众进行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近年来,全村累计退耕还林310亩,荒地造林500亩,村屯绿化260亩,栽植榆树墙400米,树木成活率都在95%以上,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
东岗村 |
东岗村村级概况 东岗屯位于青河乡政府东南方向9公里处,全屯共有农户85户,人口285人。屯总控面积10,000亩。耕地面积7,800亩。种植水田,5,500亩。旱田2,300亩。 屯有党员13名,积极分子1名。后备干部二名。全屯拥有大型机械,轮式拖拉机35台,联合收割机20台。固定资产折资2,300多万元。年种植收入800万元,养殖收入30万元,劳务及其他收入170万元。人均纯收入9,000元 |
永先村 |
永先村村级概况 永先村地处清秀路10公里处,是青龙河所流域的低平原地带,全村土地面积10000亩;其中耕地7000亩,林地200亩。全屯总户数70户,拥有人口300人,劳动力160人。现有大中小型农机具70台套,其中45马力以上大胶轮5台,联合收10台。人均5478元。 近年来,为确保党对我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我村以“三强”为抓手,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一是强核心,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党小组、妇代会、团支部、综治站,设立党风廉政义务监督员,强化了责任,明确了分工进行业务培训,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意识,为我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强素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提高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能力。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近两年来,共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学习61次,参会人次达150人;组织收看远程教育20次,收看人次达80人。 |
永城村 |
永城村基本情况简介 永城村地处清秀路10公里处,是青龙河所流域的低平原地带,全村土地面积12000亩;其中耕地900亩,林地200亩。全屯总户数80户,拥有人口302人,劳动力160人。现有大中小型农机具70台套,其中45马力以上大胶轮8台,联合收9台。人均5478元。 近年来,为确保党对我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我村以“三强”为抓手,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一是强核心,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党小组、妇代会、团支部、综治站,设立党风廉政义务监督员,强化了责任,明确了分工进行业务培训,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意识,为我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强素质,切实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提高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能力。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近两年来,共组织开展“三会一课”学习61次,参会人次达200人;组织收看远程教育20次,收看人次达80人。三是强服务,建立清河香水稻合作社代富百姓。清河香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原则组建的,由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民间自助服务性经济组织。自2009年1月成立以来,现有社员36户、党员4人。合作社成员土地面积7810亩。拥有自己的米业“青河香”注册商标,拥有固定资产18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 |
东原村 |
东原村村级概况 东原村位于青河乡南青秀路16公里处;辖1个自然屯。青秀路贴村而过。全村102户,人口380人,耕地面积9614亩,党支部党员11名,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100元。是青河乡推进扶贫重点村。 近几年,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成绩显著。首先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种植结构调整的号召,支持和鼓励农民种植玉米和水稻,2012年全村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增收8000元。其次是主动与帮扶单位联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今年在帮扶单位就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对村大队部进行了修缮,改善了村办公环境。对一些低洼难走的道路进行从新修整,给人车出行带来方便。 今年,东原村在村大队部安装了电脑和宽带,定期召集党员和村民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和党的政策理论,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党支部还为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以上,村民在家就可以观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 |
东平村 |
东平村村级概况 青河乡东平村位于青河乡南青秀路15公里处;辖1个自然屯。耕地面积9662亩,总户数137户,总人口503人,党支部现有党员12名。 近年来,东平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百部联百村”“活动,率领党员群众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科学跨越发展。 一是科学调结构,推进了经济发展。东平村具有发展水田有力条件,水力资源充足,交通条件便利,并有适宜的土壤、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2011年水田种植面积从1000亩扩大到3500亩,村民年收入提高了2000余元,2011年实现人均收入9700元,有力的推动了富裕村新农村建设。 二是培育新载体,建强了基层组织。党支部开展了村干部定期述职和党员“认岗扛旗工程”,通过党员包街、挂牌上岗,对村里的困难群众定期进行帮助,给他们提供生产生活用品,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 三是帮联促共建,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今年村党支部积极和帮扶单位财政局进行沟通,对村里的低洼路面进行从新修缮,铺设砂石路2000米,极大的改善了村里的环境,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便利。 |
红星村 |
红星村基本情况简介 红星村位于同抚公路21公里处,全村总人口469人,总户数108户,劳动力268人,党员19人,全村共有耕地12961亩,其中玉米种植8500亩,玉米种植是我村的主导产业。 近几年,红星村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为重点,以推动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完善村信访工作制度,稳步推进村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一是抓班子、建制度,推进村组织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党支部、村委会任期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党员学习制度、支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并坚持在实践中落实。二是抓基础、增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红星村党支部以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争取资金建设了村办公室,其中设有图书室、活动室、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计划生育服务室,新建村卫生所80平方米,中心休闲广场200平方米,为红星村村民提供了文化娱乐场所。办公室的建设改变了以往村干部坐在自家炕头办公的情况。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搭建,党支部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学习党课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和良好的效果。 |
永丰村 |
永丰村基本情况简介 青河乡永丰村位于青河乡西南部,同秀路15公里处,辖1个自然屯。全村105户,378人,15000亩耕地。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首先是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村党支部积极创建农村“发展型”党组织,努力争创班子强、队伍强、管理强、创新强、业绩强、服务强的“六强”堡垒,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其次是加强村容村貌治理,改善生活环境。村党支部发动群众进行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近年来,全村累计退耕还林310亩,荒地造林500亩,村屯绿化260亩,栽植榆树墙400米,树木成活率都在95%以上,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村党支部还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积极进行村屯基础生活设施建设,积极和安监局进行沟通,在安监局的帮助下,完成村道2000米进行了加宽修建工作。 |
永恒村 |
永恒村基本情况简介 青河乡永恒村位于青河乡的西南方向,同秀路17公里处;辖1个自然屯。耕地面积9728亩,总户数101户,总人口365人,党支部现有党员11名,2011年人均收入9800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按照乡党委关于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行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村级重大事务全部采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行民主决策、阳光运行。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按照因事设岗、因人定岗的原则,开展“认岗扛旗”活动,引导党员做到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打造了一支想事、谋事、成事的村级班子队伍。 村党支部积极创建党小组,发挥组织作用。结合实际按居民居住区域或产业设置多功能特色党小组7个,构建了群团组织参与的党建工作体系,取得明显成效。活动开展以来,党小组为群众办好事、实事70件,处理矛盾纠纷150起,组织联防巡逻38次,为群众技术咨询服务316次,义务环境卫生整治96次。 2011年村两委班子并进行了多方筹资、安装全村主要街道路灯20多盏,新建村级活动场所100平方米,配齐办公桌椅、电脑等设施,改建文化娱乐小广场,全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有力的改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有力提升。 |
东宏村 |
东宏村基本情况简介 青河乡东宏村位于同抚路25公里处,是由青河屯和乡社办屯组成,全村总人口436人,177户,劳动力345人,党员20人。全村有耕地13054亩。全村肉牛饲养量达到186头,生猪饲养量达到850头,山、绵羊355只。生猪养殖大户一户,饲养量达到500头。东宏村以玉米种植为主,面积7500亩。 近年来东宏村党支部牢固树立“以党建带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工作方针,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走在了全乡科技致富的前列。首先是抓住场市共建契机,促进经济建设大发展。为进一步拓宽场市共建领域,按照场市共建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要求,同江市青河乡政府与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鸭绿河农场合作打造场市共建百亩精品示范林,全面提升植树造林水平和绿化、美化档次,合力打造绿色通道和绿色景观。百亩示范林精品工程占地面积106.3亩,于2012年4月20日在东宏村南、同抚路南侧开工建设。其次是开启示范园区建设,带领百姓发家致富。东宏村党支部依托场市共建的优势,把外面的专家请过来,向种植户们讲解科学种植的理念,把先进的技术传授给村民们,广大党员与专家们一起白天在地里指导技术操作,晚上学习最新的科学种植知识。园区种植玉米面积1800亩,种植户58户。在园区内种植高产玉米品种哲单37号,预计园区内玉米产量平均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使农民平均每亩多增收120元。 |
东安村 |
东安村基本情况简介 青河乡东安村位于青河乡东南部,青河环乡穿村而过。总户120户,总人口410人,耕地面积11328亩。村两委成员6人,17名党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20元。 东安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五个好”支部为目标,突出党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在发展经济中找准切入点,使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围绕创优,提升党支部凝聚力。认真落实“四培养”活动职责,和认岗扛旗制度,明确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加强党员承诺制活动,将“四培养”活动纳入党员干部承诺的内容。建立和完善“四培养”活动督导考核制定,定期对“四培养”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导。二是围绕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新建水稻大棚20栋,极大的增加了农民得收入,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在12000多元。三是围绕创新,改善民生环境。实施农村改水工程,保证农村饮用水安全达标,在村屯所在地延路两侧全部实现统一栅栏。主要街道实现榆树墙全面覆盖,实现一次成型、成活。修建办公活动场所,确保村级活动正常开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