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0.2万人 | 2.87平方公里 | 310101015 | 200001 | 021 | 查看 半淞园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西二社区 | 0 | 0 |
---- |
查看 西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瞿四社区 | 0 | 0 |
---- |
查看 瞿四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西三社区 | 0 | 0 |
---- |
查看 西三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徽宁社区 | 0 | 0 |
---- |
查看 徽宁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高雄社区 | 0 | 0 |
---- |
查看 高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瞿二社区 | 0 | 0 |
---- |
查看 瞿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三门峡社区 | 0 | 0 |
---- |
查看 三门峡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市民社区 | 0 | 0 |
---- |
查看 市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西一社区 | 0 | 0 |
---- |
查看 西一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民立社区 | 0 | 0 |
---- |
查看 民立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保屯社区 | 0 | 0 |
---- |
查看 保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中福花苑二社区 | 0 | 0 |
---- |
查看 中福花苑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耀江花园社区 | 0 | 0 |
---- |
查看 耀江花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黄浦新苑社区 | 0 | 0 |
---- |
查看 黄浦新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迎勋社区 | 0 | 0 |
---- |
查看 迎勋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海西社区 | 0 | 0 |
---- |
查看 海西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益元社区 | 0 | 0 |
---- |
查看 益元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中福花苑一社区 | 0 | 0 |
---- |
查看 中福花苑一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车中社区 | 0 | 0 |
---- |
查看 车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普益社区 | 0 | 0 |
---- |
查看 普益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新村社区 | 0 | 0 |
---- |
查看 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制造社区 | 0 | 0 |
---- |
查看 制造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南京东路街道 |
南京东路街道于2007年3月1日由原南京东路街道、原人民广场街道和原金陵东路街道(其中涉及三个居委会)经区行政区划调整,合并而成。南京东路街道所处上海市核心区域,位于黄浦区的西北部,面积2.41平方公里,东至福建中路,南至延安东路、西藏南路、金陵西路,西至成都北路,北至苏州河。辖区户籍数3.13万户,户籍人口9.86万人,来沪人员居住证人口1.9万人。下辖均乐、振兴、江阴、顺天村、新昌、定兴、长江、承兴、三德、新桥、福海、福瑞、厦门、贵州、牛庄、龙泉、云中、小花园、平望、北海共20个居委会。辖区内有商务楼宇59幢,社区单位5097家,个体经营2014户。
南京东路街道位于上海的大地原点,是上海的“零公里”社区。这里是上海市的交通枢纽,是延安路高架与南北高架的交汇点,也是市中心规模最大的地铁换乘和公交集散点之一。这里是市中心最大的绿肺,由人民广场、人民公园、广场公园等构成的大绿地达36万平方米绿洲。这里是上海的行政文化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及市20多个委办局的所在地,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等全国一流文化设施构成了上海标志性的人文景观。这里是开埠百年、商业繁华的历史见证,以“中华商业第一街”著称的南京路步行街每天吸引着数十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购物。这里是全国“双拥”工作先进社区,与二军大附属长征医院、武警一支队、“南京路上好八连”、“霓虹灯下新一代”的武警一支队十中队、北京路消防中队等部队的军民共建继承优良传统、展示时代风采。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南京东路社区(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管理新格局,整合社区各种力量,团结和带领全社区的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明和谐社区。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社区(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行政组织党组、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三条线”党建为辐射,社区内各级党组织为主体,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格局。社区(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建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为目标,强化功能,改进领导方式;做实运转,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规范工作方法;形成“上下相通,左右联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党组织的模式。 围绕“建设和谐社区”这个主题,把“知民情、听民意、排民忧、解民难、暖民心”为着力点,积极发挥街道“块”的“规划、协调、组织、实施”作用,整合行政力量,实施社区综合管理,通过平安社区、诚信社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的建设,努力为居住在社区中的人们营造一个温馨洁净的生活环境。 完善社区代表会议、社区委员会、精神文明共建促进会等社会协同组织机制,搭建更广泛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平台,健全社区共治机制,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组织调动社区成员在社区文明和谐建设中发挥作用,共建共享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调整居委会工作模式,建立专业委员会、进行居委会直选,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努力发挥居委会“四自”功能,通过“居务公开”和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的“三会”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有力的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了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众分担社区责任、分享社区成果,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 加强街道社区中心建设,中心建筑面积达3318平方米,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社区图书馆、计划生育咨询站等众多为民办事机构于一体,功能进一步拓展,在全市率先实行“一头管理、一口受理”的“一门式”服务进一步深化,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发挥作用。 |
外滩街道 |
外滩街道位于黄浦江、苏州河交汇处,东临黄浦江,西至西藏南路折延安东路转向福建中路折福州路折湖北路折汉口路折福建中路;北达苏州河,南至新开河北路、人民路、淮海东路。辖区面积2.18平方公里(包括水域面积),人口11.43万,下设19个居民委员会。
外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举世闻名的人文景观。“外滩建筑群”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改革开放以来一座座商办大楼拔地而起,既体现了传世的经典,更展现了国际大都市的繁华。 外滩社区商贸繁荣,金融发达。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8000多家,中央乃至各级政府的办公机构众多,其中有不少企业是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总部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上海金融业集聚的地区,辖区内有银行、证券、保险等中外金融金融机构,网点近百家。以“中华商业第一街”著称的南京路步行街、蜚声海内外的福州路文化街、文明全国的北京东路生产资料街以及金陵东路乐器街、云南路美食街都汇集于此。 外滩是上海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东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隔江相望,南与豫园风景区毗邻。外滩是上海对内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更是代表上海国际型大都市的一张“名片”,外滩社区的面貌反映了上海的形象,外滩的发展凝聚了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 外滩街道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潜心打造“平安、健康、服务、文化、阳光”五大社区,努力提高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营造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目前,外滩社区建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智障人士“阳光之家”、老年活动室等社区服务设施,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达标工程正在兴建之中。如今的外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生活更为方便快捷,居民安居乐业。外滩街道曾荣获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上海市2006-2007年文明社区等各类荣誉称号近百项。 新建二村居民委员会 山西南路居民委员会 云南居民委员会 瑞福居民委员会 昭通路居民委员会 宝兴居民委员会 福南居民委员会 金陵居民委员会 盛泽居民委员会 永安路居民委员会 办公地址:山西南路350号 邮 编:200001 周边交通:地铁二号线、公交14、15、17、19、20、21、49、64、66路等 联系电话 63226660 传 真:63226660-8306 值班电话:63226660-0、63226660-8888 投诉电话:63226660-8209 电子邮箱:hpwjd@shhp.gov.cn 网站地址:www.bund.gov.cn 以下为受理信息公开的部门电话、传真、地址和邮编: 受理科室:行政办公室 联系电话 63226660-8306 传 真:63226660-8306 通讯地址:山西南路350号1306室 邮 编:200001 |
半淞园路街道 |
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地处黄浦区最南端,东至陆家浜路;南至黄浦江;西至江边路、高雄路、制造局路;北至陆家浜路。辖区面积2.87平方公里,现有22个居民区,户籍3.56万户、常住人口10.2万人,有80%以上的居民居住在配套住房内,是典型的聚居区,也是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园区馆区组成区域。
|
小东门街道 |
小东门社区(街道)位于黄浦区东部,东临黄浦江,南接陆家浜路,西邻豫园城隍庙,北靠新开河外滩,因老城厢环城10扇门之一的“小东门”而得名。
历史上的小东门地区,人口稠密,道路狭窄,小商业发达,曾是南北货集中之地、作坊聚集地、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十六铺曾是上海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拥有德兴馆、万有全、冯万通、童涵春国药等百年老店。 今日的小东门社区(街道),经过数次行政区域调整,2007年,区域占地面积2.59平方公里,东至黄浦江;南至沿南浦大桥主桥垂直投影线北侧、机厂路、陆家浜路;西至跨龙路、光启南路、复兴东路、四牌楼路、方浜中路、人民路;北至新开河南路。黄浦线沿江3388米,小半线(小东门社区与半淞园社区分界线)1352米,总周长7494米。有3.5万户、10.7万户籍人口, 1.5万外来流动人口,共辖21个居民委员会。今日小东门,得益于上海浦江两岸开发契机,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热土,12幢商务楼宇、1043户企业、1343户个体工商户,奠定了区域发展的经济基础;今日小东门,社会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8所中小学、市民学校、文化活动中心、公共体育活动中心、早教中心等,共同形成了社会教育的良好的氛围;今日小东门,民生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以改善居住条件为目的的旧区改造正积极开展,新建成商品房总面积为75万平方米,占住宅总面积的47%,共有5个项目在建或待建,70多名公务员、100多名公职人员和68个基层党支部、3200名社区党员多方奔走、动员社会,保证了社区中21%的老年人口、16%的失业(无业)人员、2%的残疾人、4%的低保人员的基本生活。 展望明天的小东门,其在黄浦区“一带三区”规划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3.396公里的黄金水岸线,是未来休闲、娱乐、商务集中地段,将设立游艇码头、观光平台,北望百年外滩,南眺世博风采,东赏小陆家嘴景观;明天的小东门,区域面貌将日新月异,12#、13#、14#、15#地块的规划与建设,将使52万平方米的二级以下旧里变成新型中高档住宅楼,数万居民将告别旧里,迁入新居;明天的小东门,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将更加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阳光之家等,将为社区成员提供更加全面、快捷、优质的社区服务。 小东门街道办事处 地址:白渡路252号 电话:63325801 |
豫园街道 |
豫园社区地处上海老城厢,东起人民路、四牌楼路,西至西藏南路,南始复兴东路,北到人民路、淮海路,辖区面积1.18平方公里。豫园社区是上海的发祥地,有着700余年悠久历史,著名的豫园花园、城隍庙等景观都在辖区内,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人中外游客参观游览。作为老城厢地区,豫园社区人口密集,目前共有户籍居民3.5万户,9.9万人,人口密度曾为世界之最。
黄浦区豫园街道办事处 联系地址:大境路58号 联系电话 63265226 邮编:200010 |
老西门街道 |
老西门街道位于黄浦区中西部,东至光启南路、跨龙路;南至陆家浜路;西至肇周路、西藏南路;北至复兴东路。地处老城厢,地域面积1.2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75万,居民委员会18个。随着社会转型,旧区改造、现代聚居区建设以及毗邻世博会场馆的落成,今后五年乃至到2020年老西门社区的居住环境、交通条件、市政设施、居民生活都会得到巨大改善,老西门将会建设成为以中高档住宅为主体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现代化聚居区。
“十五”期间,街道还连续被评为“市一级卫生街道”,创建成“无燃煤街道”,城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每年为社区老百姓办实事十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问题,街道被评为黄浦区实事工程先进集体。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给老西门街道的社区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和美好的前景,创建工作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老西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继续以党的-精神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让党放心、让群众高兴”为标准,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提高社区的素质文明、形态文明、功能文明为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努力,与时俱进,按照区委、区府的总体部署,全面发动、全员投入、全力以赴,带领社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的工作之中,为把老西门街道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和谐社区而努力奋斗。 |
五里桥街道 |
五里桥社区,地处卢湾区南端,东以制造局路、高雄路与黄浦区为邻,西以瑞金南路、日晖港与徐汇区为界,北至斜土路,南临黄浦江。辖区面积3.03公里,现有居民2.76万户。
“五里桥”,由明朝嘉靖年间上海士绅顾从礼出资修筑。顾从礼为明朝沪南大族顾氏后人,其曾祖顾英、祖父顾澄、父顾定芳,以及堂兄弟顾从义、顾从德等,祖孙四代以乐善好施,品德高尚闻名。为纪念他们,顾英、顾定芳、顾从礼均曾供奉于乡贤祠。 顾英,宇孟育,号草堂,顾敏之子。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举人,官授广南知府。任职期间秉公办事,不受贿赂。晚年回乡后在肇嘉浜南岸筑“南溪草堂”,赋诗自娱。又卖四十余顷置义庄,救济族中穷人。去世后葬郁家宅东,所著书多散失,仅存《南溪草堂遗稿》,流传极少。子顾澄,继承父风,明成化年间以粟一千石救济灾荒。 顾定(廷)芳,字世安,顾澄之子。平生轻财好义,曾置学田百余亩,赡养本县贫穷儒生。 顾从礼,字汝由,定芳之子。嘉靖年间授职中书舍人;历任太仆寺丞、光禄寺少卿,四品。晚年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嘉靖三十二年(公元 1553年),乃-朝廷,议准筑上海县城墙,抵抗倭寇。这是上海建县260余年来首次筑城。又捐粟四千石建小南门,出资修建大南门外三里桥、五里桥、草堂桥等。今“五里桥”地名,即以此命名。 五里桥社区的辉煌巨变始于上海解放、飞跃于改革开放、得益于上海三年大变样、新三年大变样…… 当年,五里桥社区棚户连片,朴素的劳动人民在简陋小屋内曾编织了无数充满希望的遐想。这里还是大中型企业的集中地,有2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许多著名产品在这里诞生:飞人缝纫机、白象电池、国光口琴等在国内外享有声誉,江南造船厂、异型钢管厂等骨干企业成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标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上海大市政建设步伐的加快,五里桥社区成功地实现了在大中型企业集中地区向现代生活居住园区的转变。交通网络得天独厚,社区面貌日新月异,区域优势日益凸现。幢幢高楼大厦、片片新型小区,使五里桥成为市中心的人口导入区,人们向往的美好家园。“五里桥”早已不在,“苏北新村”、“滚地龙”等带有历史印记的名称已成为记忆长河中的点滴浪花。 1995年,五里桥街道作为上海市“两级0、三级管理”试点街道之一,开始了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管理探索实践。1996年2月,市委--亲临社区视察,对此给予热切关怀和充分肯定。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实践探索中大胆创新,带领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团结求高效、创新争一流”的卢湾精神,在本市首创“一门式”服务模式,率先实施“六项实事工程”,创造性开展“六进家庭”活动,倡导营造“百家帮百家”的社会氛围。形成了行政管理 “以块为主、条块联动、综合管理”的新体制,社区党建 “围绕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新格局,民主建设 “社会参与、畅通渠道、自我管理”的运行机制,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帮困救助”的健全体系。 中央和市-多次到社区视察,国内外代表团来访频繁,新闻媒体广泛报道。街道被评为上海市首批文明社区,向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党的-有力、行政管理有序、社区服务完善、各方广泛参与、人民安居乐业”的社区发展目标稳步前进。 |
打浦桥街道 |
崛起于第一块"毛地批租"的打浦桥地区位于卢湾区的中部,跨徐家汇路.肇嘉浜路两侧,地域面积1.59平方公里,占全区19.8%,截止2007年底,地区常住人口 6.38万人,人口密度4.01万人/平方公里。打浦桥地区的发展是上海十年巨变的一个缩影,昔日上海有名的"下只角",如今已成为上海耀眼的一个中高档的住宅区、区域性商业中心之一和餐饮休闲区域。
打浦桥街道办事处座落南塘浜路103号,2001年竣工的多功能办公楼高7楼, 2760平方米使用面积,一楼是对老百姓一门式服务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二楼是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法律咨询、司法接待,并设立人民调解庭。三楼是会议室,供社区党员代表会议,社区工作协调会议使用,并向居民区开放,作为协调会、听证会、评议室的场所。四至七楼为办公区域。 打浦桥的昨天: 1914年起,以徐家汇路为界,地块分属法租界与华界,至解放前夕,原华界部分贫民云集,棚户成片,肇嘉浜、日晖港严重污染,环境脏乱差。1954年填肇嘉浜筑路,1956年开始建设打浦桥商业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该地区改造步伐加快,上海活性碳厂等一批污染严重的工厂陆续外迁。为了加速打浦桥地区改造,1992年1月斜三地块第一期19890平方米批租给了海华有限公司,成为中心城区首块毛地批租。1月25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同志视察斜三基地,并召开了住宅建设现场会。从此,走出了一条引进外资加速上海旧区改造的新路,拉开了打浦桥地区脱胎换骨建设的序幕: 1992年10月,被称为九十年代的"龙须沟"日晖港综合治理工程启动,93年12月竣工。 1993年11月区0自筹动迁资金,徐家汇路拓宽工程启动。 1994年11月卢湾体育馆开工,1996年12月竣工。 1995年3月,上海最大的棚户区之一,原打浦路53弄改造启动。 1996年6月打浦路拓宽工程启动。同年拆除打浦桥头农贸市场,开辟新绿地。 打浦桥的今天: 至2007年底,打浦桥地区商业商务面积达47万平方米,占全区的22.3%,已建成金玉兰广场.广发大厦.华仑大厦.宝鼎大厦.海兴广场.园林大厦等26幢商务楼宇,面积47万平方米,占全区商务楼宇面积25.5%。商业网点面积14万平方米,占全区商业网点面积14.1%。打浦桥地区地方级企业税收从无到有,近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 2007年打浦桥街道引进企业实现地级税收2.08亿元,同比增长64%。另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商务楼宇入驻企业机构达900余户。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10多家金融证券机构聚集在徐家汇路沿线。川国演义、丰收日、天天渔港、和记、避风塘等48家特色餐饮企业入驻其中。十年来相继建成了海华花园、海丽华园、天天花园、大同花园、复兴佳苑、汇龙新城等24幢现代化高层住宅,面积达113万平方米,占全区高层住宅的44.6%,成为我区高品质住宅楼最集中的地区。 九五期间,打浦桥地区投资社会事业4亿多元,新建了卢湾体育馆、卢湾网球馆、文化馆和工人俱乐部,改建了卢湾高级中学、李惠利中学、海华小学和瑞金医院分院,竣工面积约8万平方米,业已成为我区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和教育重点地区之一。第八届全运会篮球等重要赛事就在这里举行。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窗口,1997年5月兴建全市第一个市民求助中心,24小时为社区民居排忧解难,至今已接待市民求助8万多次,据不定期的抽样调查,答复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为100%,解决率为 98.5%。 打浦桥的明天: 总体目标: 以人为本,依托土地资源开发,2001年至2010年,将以旧里改造和工厂搬迁为主,力争完成地区内7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推动商业商务楼宇和住宅建设的形成和功能开发,完善商业商务、休闲服务和现代居住三大功能,发挥承北启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具体有两大目标: 一是建设区域性商业中心。到2010年,地区商业网点28万平方米,拥有2-3个经营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场或购物休闲中心,具备购物功能、休闲功能、餐饮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旅游功能、商务功能等综合功能的商业中心。实施灯光工程,十五期间率先完成徐家汇路沿线的灯光建设。 二是建设现代化的居住园区。到201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19平方米,住宅成套率100%;新增园林绿地面积1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18.2%,社区教育.医疗.文体.福利等设施配套齐全,居住条件达到现代化水平。建设社区邻里中心,完善社区服务配套,发展居家养老、家政服务、家庭医疗及社区健康、娱乐等服务。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光纤宽带网进楼工程和光纤宽带进社区.进户工程,形成智能化大楼和智能化小区。 |
淮海中路街道 |
淮海中路社区(街道)位于卢湾区东北部,东起西藏南路,西至重庆南路,南起建国东路,北至金陵东路,地域总面积1.41平方公里。截止2006年底,总户数32603户,总人口9827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9670人。现有21个居委会和一个新型社工站。
淮海中路社区(街道)是卢湾区政治文化中心地域,区委、区0的所在地。辖区内坐落着中国0的诞生地——“中国0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石库门典型建筑——“尚贤坊”、沪上天台宗代表——“法藏讲寺”,也拥有着堪称现代时尚地标的“新天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曙光医院为社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淮海公园、太平湖为社区带来了绿色的生态环境。 淮海中路社区(街道)也是上海市高档商务楼宇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沿着闻名遐迩的淮海路,伫立着28幢高档商务楼宇群,其中企业天地、中环广场、瑞安广场、香港广场、兰生大厦、大上海时代广场、力宝广场、新世界广场等10幢楼宇税收超亿元,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或分支机构落户其中。 淮海中路社区(街道)也是老城厢石库门比较集聚的区域,社区目前还较多的二级以下旧里,住房陈旧,人口密集,贫困人群、边缘人群和老年人群比例较高,社区就业、救助和老龄化趋势有增无减。 近年来,在区委、区0的-下,淮海中路社区(街道)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按照“1+3”模式完成了社区党组织体制的调整,区域性党建新格局逐步形成;“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成效明显,通过精心设计举办“白领交友”、“企业文化论坛”、“楼宇体育俱乐部”、“冬日阳光慈善捐助”等品牌活动,提升了党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凝聚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发展,建立了“一平台三中心”等一批公共设施,设立了解决民生问题的五个百万专项资金,形成了0扶持,实体管理、社会参与、专业服务、市场运作的社区建设新模式,为老服务、社会保障和帮困救助等工作取得新进展;社区来沪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工作试点获得肯定,社区平安建设新措施不断完善;街道地方级财政稳步增长。街道先后获得了上海市文明社区(升级版)、上海促进就业先进集体、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先进集体、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社区、上海市征兵先进集体、上海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卢湾区“十一五”规划,淮海中路社区(街道)被定位为现代服务业和时尚商业的重要集聚地,将成为卢湾区现代化精品城区的标志性地区。 |
瑞金二路街道 |
瑞金二路街道位于市中心,其行政区划东至重庆南路,南至建国中、西路,西至陕西南路,北至延安中路、金陵西路,街道占地面积约1.9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8.9万,划分为16个社区居委会。
瑞金社区宾馆林立、商业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雅、居民层次高。社区内有新锦江大酒店、锦江饭店、瑞金宾馆、城市酒店和花园饭店五大星级宾馆,是上海市重要的外事接待窗口。淮海中路商业街最繁华路段横穿社区中部。社区内人文资源丰渥,上海几乎所有的一流出版社在绍兴路上麇集;有大学2所、中学10所、小学11所;有享誉申城的瑞金医院;有孙中山故居、周公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少年宫、区图书馆等青少年活动场所也座落在此。社区内各类住宅建筑风格别具,既有庭院式、公寓式,又有新式里弄结构,如具有欧陆风情的原凡尔登花园(现为长乐村)、亚尔培皇家花园(现为陕南村)等是沪上知名的居民住宅小区中的精品,它们与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交错映衬,成为社区惹人注目的建筑景观。社区居民中人才济济、群英荟萃,著名整复外科专家张涤生、著名作家赵丽宏等名人名家都居住在瑞金社区内。瑞金街道还是卢湾的"侨乡",共有侨眷2120户,通过组织、动员侨眷为社区发展和祖国腾飞出力,直接和间接为上海或外省市引进投资额数亿美元。 物换星移,春华秋实。近年来,瑞金二路街道在推进"两级0、三级管理"新体制的进程中,努力开启社区管理工作的新视野,积极构建社区建设工作的新框架。在党工委、办事处-下,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市以上荣誉称号的有: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示范点、上海市文明社区、上海市一级卫生街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街道、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上海市社区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老龄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市政实事工程先进集体、上海市社区侨务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民族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社区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以及市实事立功竞赛先进集体等,社区涌现出陕南村等14个市级文明小区。瑞金社区的全体成员决心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年复一年的奋斗中,为谱写社区更加斑斓多彩的美好篇章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