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村概况
美丽的长安镇大安村,位于长安镇东6公里处。这里人杰地灵,是个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主要以水稻等粮食生产为主,全村共有耕地8420亩,2014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6383亩。水稻生产已经全部实现江水灌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全村人口758人’225户、低保户29人五保户5户。长住农户89户,320人。其他农户都已经实现了土地流转,弃农务工、经商。土地规模经营突出。大安村离同三公路入出口仅4.5公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党员22名。两委班子各有委员3名,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我们会全力以赴做好服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0882103 | 154000 | -- | 查看 大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巨贤村 |
巨贤村自然概况 巨贤村位于富锦市西南十公里处,人口629人,劳动力202人,我村共有耕地面积7845亩。大型机车10台,四轮拖拉机120台,联合收割机10台,招商引资进2个大型企业,我村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村内有俩条水泥路面,我们村地理资源雄厚欢迎外来客商来我村投资发展。 |
东日新村 |
东日新村位于长安镇东南15公里,有300户农户,耕地12813亩,人均10亩,林地850亩,以种植玉米黄豆为主。东日新村始建于1979年,听老人讲,东日新村原名叫日新公社,早期村内仅有两百多口人居住,人口 稀薄,土地贫瘠。1949年解放后,南方人涌进北方,日新村也开始进驻全国各地的流窜人口,现都 在此安家落户、早期村以集体产销的方式生存,农民销费以大洋为准。1983年后,随着党中央 政策的逐步改变调整,开始分产到户,农民都领到了土地,开始自营至今。 东日新村面积占地六十公顷,房屋三百余座,!现有人口1215人, 土地12813亩。土地肥沃,交 通便利,以大豆、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物产丰富,资源充足 1979年以前,农村的惟一照亮工具是柴油灯,出行工具是自行车,现在的东日新村,有线 电话, 闭路电视安装百分之90,人手一部手机,私家车3辆,大型农机具更是数不胜数,电脑网络也 得到。村民 安居乐业,实现小康生活。 相信在领导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东日新村将更加繁荣富强. |
西日新村 |
西日新村自然概况 西日新村位于长安镇东南13公里处。总农户360户,人口1360人。劳动力680人,土地面积17630亩。人均耕地9亩。地块多不平整,以种植玉米,大豆为主。房屋数量为262间,其中,砖瓦结构的房屋为46所,砖瓦覆盖率为百分之22,其余的是土草结构,危房数量多于25%。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村内有砂石路面3.5公里,土路2.5公里在校学生32人,现村内常住农户120户,在室内拥有住宅楼的35户,有农用机动车80台,小汽车5台,有林地面积500余亩,2014年有水田1400余亩,年产优质水稻1000吨,玉米种植面积12000余亩,年产优质玉米8000吨,西日新村村风淳朴,村况整洁,村民团结向上。欢迎前来考察。 |
长胜村 |
长胜村自然概况 长胜村原名曹家村,位于长安镇东南10公里处。有人口1300口人,耕地19625亩。林地750亩,草原160亩。这里村容整洁,村民和谐。长胜村有农户267户,其中外出务工农户70户。主要种植玉米、水稻。随着近几年上级政府主导种植业结构调整我村开始玉米、水稻的大面积种植农民收入已达人均10000元。这里是和谐、希望的长胜村,欢迎各界朋友做客。 |
永胜村 |
一、地理位置 永胜村位于长安以南7.5公里处。 二、自然条件 永胜村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3.6℃左右。春季风大雨少,夏季温湿多雨,降雨集中,秋季降温急骤,温差较大,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1.2℃,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19.3℃。年日照时数为2151.3小时左右,无霜期在148天左右,农作物生长期143天左右,属于北方长日照区域,年平均降水量为339.5毫米左右。气候条件很适合农林牧渔业生产。 1、行政区划:永胜村 2、人口结构:全村总户数130户,总人口800人,劳动力300人,其中外出务工30人。 3、主要产业:农业主导产业为水稻、玉米、大豆。 4、农村经济:全村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00万元,农业产值850万元,其它经济产值50万元。 |
德胜村 |
德胜村简介 德胜村始建于1936年,听老人讲,德胜村原名叫王路屯,早期村内仅有两百多口人居住,人口 稀薄,土地贫瘠。1949年解放后,南方人涌进北方,德胜村也开始进驻全国各地的流窜人口,现都 在此安家落户、早期村以集体产销的方式生存,农民消费以粮票布票为准。1983年后,随着党中央 政策的逐步改变调整,开始分产到户,农民都领到了土地,开始自营至今。 德胜村座落于长安镇东南6公里处,村面积占地六十公顷,房屋三百余座,现有人口1130人, 土地14649.5亩,林地120亩,人均拥有耕地14亩,另有农机合作社大型配套农机、具。土地肥沃, 交通便利,以水稻、大豆、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物产丰富,资源充足。 1977年以前,农村的惟一照亮工具是柴油灯,出行工具是自行车,现在的德胜村,有线 电话, 闭路电视安装百分百,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私家车十余量,大型农机具更是数不胜数,电脑网络也 得到了普及。在近四十年几任领导的努力下,村民生活水平提高迅速,全村全部住户免费安装了自 来水,村内道路硬化达到80%,村委会建起了农机合作社,开发办投资100余万元支持我村经济发 展,农民集资建起了库房,入股合作社,每年农机操作核算后进行分红,随着农民业余生活的丰 富,村里又建起了图书馆,为农民免费阅读提供了便利。 现在的德胜村总户数近300户,人口1170人,土地面积14649.5亩,人均拥有耕地14亩。村民 安居乐业,实现小康生活。 相信在领导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德胜村将更加繁荣富强. |
贵祥村 |
贵祥村自然概况 贵祥村位于长安镇东南4公里,全村110户,430口人,耕地8272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年产优质水稻4000余吨。人均收入过万元,现在村内主路已经铺上了水泥路面,农户也家家吃上了自来水,农民生活水平已有明显改善。 |
漂筏村 |
漂筏村简介 漂筏村位于富锦市南30公里,长安镇南12公里,土地面积39766亩,农户总数566户,总人口2033人,劳动力1311人,富密公里在漂筏村中间通过,漂筏村南北长550米,东西宽780米,漂筏村以农业为主,种植业主要是玉米,漂筏村2009年成立大型农机合作社,注册资金725万元,漂筏村建有石油站、烘干塔、地中衡,是长安镇文化、农业、农机、经济中心村。 |
长富农场村 |
长富农场村自然概况 长富农场村位于富锦市的最南端,南邻友谊县,距长安镇20公里处,共有农业户数214户,人口948人,人均土地25.8亩,种植作业达到了机器化程度,这几年来人均收入由原来的几千元增加到现在的一万余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内有一条白色路面,其余路面都是沙石路,小轿车入户率达到了百分子二十,有线电视达到了百分子百,自来水入户也达到了百分之百。 |
高家村 |
高家村自然概况 高家村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富锦市长安镇南4公里处,交通十分便利,村内共有4条街道,环村路环绕村周围,西一路、东一路贯穿村屯南北。全村134户,498口人,总耕地面积6404亩。 多年来,高家村党支部重党建,强堡垒,树标杆,合力建设文明新村,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村屯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实现了全村街道全部沙石路面,,有线电视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100%,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砖瓦化率达95%以上。2007年,全村总产值实现40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50万元,商服及其他行业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000元,种植耕地440公顷中绿色食品面积达185公顷。 高家村高度重视文明村创建活动,始终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村屯的重要内容摆上日程,不断提高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通过培养新农民高家村以“幸福灌区”向南延伸为契机,大力发展水稻生产,2008年水稻面积达200公顷,为建大型“无公害绿色”精致米加工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村里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头等有效形式,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发展以水稻、西瓜、甜菜等经济作物为主体的产业带。推广了“云祥”牧业小区成功经验,带动了全村牛、羊、猪、鱼业等养殖的全面发展,畜牧业总产值实现80万元,从而引导和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以农促畜、以畜带农”的格局。依托“农民协会”促进经济作物的发展. |
凤山村 |
凤山村自然概况 凤山村位于长安镇西南6公里,二二路在村南,交通十分便利。全村162户,人口605人,15名党员,村民代表35名。全村总耕地面积7102亩,近几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本村实际,始终把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政治建设作为本村工作重点,我村始终坚持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贯穿于村民自治过程,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进了基础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太安村 |
太安村自然概况 我们太安村位于长安镇西南8公里,二二路横穿太安村,交通十分便利。全村108户,人口425人,14名党员,村民代表11名。全村总耕地面积6150亩,2009年人均收入8500元,集体存款15万元。近几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密结合本村实际,始终把发展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政治建设作为本村工作重点,我村始终坚持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贯穿于村民自治过程,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进了基础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几年来,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市级先进村党支部,佳市级“五个好”示范村党支部,市级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村,2003年被省委评为省级文明村,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我们村是水稻专业村。今年被评为水稻大棚基地,我们村今年成立了文化大院,是市里给了乐器,文化大院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我们太安村今年和黑龙江省农科院合作成立了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 长安镇太安村位于镇西南8公里处,西邻锦山镇,南距友谊县30公里处,二二路贯通太安村,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生态环境优越。太安村历史悠久,业绩斐然,在几任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文明、富庶 、和谐的太安村,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精神文明建设和基础农村建设走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列。基础状况:太安村总占地面积10公顷,东西长500米,南北长200米,总耕地面积6,738亩,总人口415人。经济现状:太安村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二三产业兴旺。 2007年实现农村总收入39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900元。农业总产1800吨,农业总产值实现860万元。 基础设施 太安村现有房屋98栋,其中砖瓦结构的54栋,土草结构的44栋,(土草结构的房屋建筑年限都在30年以上)。由于草房年久失修,居住条件受限,与新农村建设不协调,影响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希望借“两会”东风,借惠农政策的有利时机,采取国家补一点,农民筹一点的方式,彻底改善我村住房条件,真正达到新农村标准。 2003年在市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乡村休闲中心广场一处,面积达到3,300多平方米。 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安装了自来水设施,实现了安全用水。全村入户率达到100%,被列为新农村示点村。 2006年我村重新改造闭路电视线路,闭路电视入户率达100%,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 同年,在市开发办新农村建设项目上,为我村修建了一条长500米的白色路面。同时建设两个标准化新农村科技示范园区。 2007年我村在佳木斯大学的帮扶下,筹建了一座马铃薯(淀粉)加工厂,总投资约170万元。 又在市开发办的帮助下,修建了两条水泥路,总长700米,开发办在08年投资约30万元为发展水稻,为我村提供了水稻育秧大棚设备30余栋,总面积10,080平方米。 同年我村又被评为“六位一体”先进单位,市财政投资4万元,维修了村办公室340平方米。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彻底改变村容村貌,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干群一心,努力拼搏,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服务、增产增效;致力于讲文明、树新风,建设美好家园。勤劳朴实的太安人,将在党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共同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
兴民村 |
兴民村自然村概况 兴民村位于长安镇西南8公里,102户,406口人,主要作物西瓜.玉米.水稻等。全村有大轮机车12台,联合收6台,小四轮90台。土地资源6447亩。党员15名,民风淳朴,崇德明礼,务实勤奋,发展中兴民,正在逐步富裕起来。 |
东北村 |
东北村概况 东北村位于长安镇西南15公里村全村285户人口1098人,现在长期村内居住的170户,全村占地面积20800亩,其中林地面积180亩水面.村民民风朴实,特产马铃薯手工粉条,全村共有粉条加工厂18个,年产值在300余万元,全村共有农用机械180余台套,其中,小四轮150台套,大型机械30台套,完全能够完成村内的农田作业,本村本年度水稻面积为9034亩,预计年产优质水稻5000吨左右,玉米面积为7888亩,预计年产优质玉米4000吨,薯类面积为722亩,预计年产粉类产品2000吨。东北村村委会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来本村投资建厂。 |
致祥村 |
致祥村自然概况 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致祥村网站浏览。我们致祥村有土地6352亩,人口666人,男女劳力338人。主要种植作物是 西瓜,甜菜,水稻,我们村水稻种植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通过我们村领导班子的大力主抓和村民努力经营,村民的 生活水准大大 提高,由原来的 人均6000元上升到现在人均9000元。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生活环境有了 更高的追求。通过我们领导班子主抓、村民积极响应运作,村民居住实现了砖瓦化、所有道路硬质化、有线电视入户率100%,。现在我们村是环境整洁、村容村貌优美。民风淳朴。欢迎你们来 我们这里参观、洽谈粮食业务。 |
于家村 |
于家村自然概况 于家村位于富锦市正南5公里处,位于长安镇东北方向,距长安镇9公里。本村共有人口380人,120户农户,常住人口210人,全村劳动力140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280亩,其中水田3500余亩, 其余耕地种植的均为玉米。我村是长安镇种植水稻最早的村屯之一,带动了附近村屯的水稻生产。 我村共有农用拖拉机130多台套,水稻收割机40余台,6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0多台套,为我村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保障,我村有英江炒业和养蜂场各一个,其中英江炒业建厂已有八个年头,包揽了富锦的市场,黑龙江省的各个地区长期以来都是英江的代理商,最远销售到大连,北京等各大城市,带动了我村的经济发。2013年我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今年我村又建立大型的育苗基地,使我村的水稻能比以前早栽10天,增加了高产。我村村民在2012年又建立一座大型养鸡场。为周边的村民吃鸡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村民勤奋,民风淳朴,是远近文明的小康村。 |
朝阳村 |
朝阳村位于长安镇正北4公里处,距离市区10公里,富密路从村东穿过,北临同三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拥有土地面积6674亩,人口600人,户数162户,人均占有土地面积10亩,农作物种植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其中水稻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0%,2013年人均纯收入15000元,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100%,砖瓦化率98%,电脑入户率20%,全村共有党员16名,其中女党员2名,村内有一条一公里长的白色水泥路,其余为砂石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近年来,村党支部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重要思想,立足村情,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富民强镇为目的,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紧紧围绕抓党建、促经济、求发展、创特色、带整体、奔小康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四培养”工程,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实现了党建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
务本村 |
务本村自然概况 自然概况:务本村村位于富锦市南10公里,同三公路南,富密路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有212户,人口851人,村址东西850米、南北450米,占地面积38公顷,全村土地面积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4080亩。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副业有养鸡、养猪和交通运输等,其中养鸡户10户,养猪户2户,运输户20户。通村路两边种植了绿化苗木500余株,全村街巷道硬化覆盖率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电话、有线电视覆盖率达百分之百。 |
太平村 |
太平村自然概况 太平村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 富锦市长安镇东北6公里处 ,交通十分便利,村内共有 8条街道,环村路环绕村周 围,全村105户,455口 人,总耕地面积4400多亩。 其中水田面积3000多亩, 人均耕地面积11亩,人均年 收入156000元,距离富锦市 仅6.5公里。 |
新华村 |
新华村自然概况 新华村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 富锦市长安镇东北6公里处 ,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村容整洁,村民和谐。主要种植水稻 村内共有 6条街道,村路宽敞,全村101户,口人399人,总耕地面积5329亩。 其中水田面积4250亩, 人均耕地面积14.4亩,人均年 收入188000元,距离富锦市 仅8公里。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居住和生活,娱乐有了更高的标准。在市里的住房和小汽车的拥有,在不断的增多。直奔小康 |
大安村 |
大安村概况 美丽的长安镇大安村,位于长安镇东6公里处。这里人杰地灵,是个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主要以水稻等粮食生产为主,全村共有耕地8420亩,2014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6383亩。水稻生产已经全部实现江水灌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农业生产。全村人口758人’225户、低保户29人五保户5户。长住农户89户,320人。其他农户都已经实现了土地流转,弃农务工、经商。土地规模经营突出。大安村离同三公路入出口仅4.5公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党员22名。两委班子各有委员3名,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我们会全力以赴做好服务。 |
殿文村 |
殿文村自然概况 殿文村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富锦市长安镇东南8公里处,交通十分便利,村内共有8条街道,环村路环绕村周围,南一路、南6路贯穿村屯东西。全村201户,880口人,总耕地面积13355亩。 其中水田面12000多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人均收入16500元 |
东兴村 |
东兴村自然概况 东兴村位于长安镇东部 距离长安镇8公里 距离富锦市15公里 本村人口350人 党员6人村民代表30人耕地面积3170亩 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农户联合收割机30台 大型 轮式拖拉机35台 生产基本达到机械化水平 2012年 有10多户村民在头兴农场承包约4500亩种植水稻大大提高农民的个人收入 我村基层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晚饭后的东北秧歌也红火起来 一改过去麻将局场面 掀起了一场农民自发锻炼身体的热潮 |
兴本村 |
兴本村概况 兴本村位于富锦市市区南10公里处,南临二二路,西距富密公路8公路,驱车去市区仅需20分钟交通便捷。全村耕地面积9500亩,人口646人。 兴本村最早是由一孙姓人家来此开荒开始有人定居,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为扫荡抗联实行并屯政策,将零散的马架子集中在此形成屯子。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兴本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换,全村住房砖瓦率85 %,有线电视入户率100 %,宽带入户率30 %,小轿车的购买量都在逐年增加。 兴本村土质肥沃、沃野万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民风淳朴、勤劳务实,开拓进取。2000年幸福灌区开通以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积极进行产业调整,引导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水稻生产,现已初步形成以绿色水稻生产为主体,经济作物种植、商服业为辅的经济格局,2010年人均收入已超万元。 |
益乡村 |
益乡村自然概况 益乡村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 富锦市长安镇东南6公里处 ,交通十分便利,村内共有 6条街道,环村路环绕村周 围,全村104户,450口 人,总耕地面积6021亩。 其中水田面积5000多亩, 人均耕地面积15亩,人均年 收入15000元,距离富锦市 仅13公里 |
心湖村 |
心湖村概况 心湖村坐落于长安镇东南,距长安15公里,在头林镇的西北,距头林镇10公里,位于长安镇和头林镇交界,村内有白色水泥路面0.5公里,村内有砂石路面3公里。全村有192户,537人,劳动力352人,在校学生32人,现村内常住农户122户,在市内拥有住宅楼的21户,有农用机动车150台,小汽车5台,耕地面积14783亩,全村人均收入过万元,有林地面积300余亩,2012年有水田6000余亩,年产优质水稻3000余吨,玉米种植面积7000余亩,年产优质玉米4000余吨,心湖村村风淳朴,村况整洁,村民团结向上。 |
民安村 |
民安村概况 长安镇民安村自然概况;我村位于富锦市南10公里,长安镇东6公里,土地面积6879亩,户数 190户,人口620人,以种植水稻为主,其人均耕地10亩,有两处规模化育苗基地, 人均收入 9500元,交通便利,南靠二二路,东临富日路,村民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村屯道路整洁, 绿树成荫,全村砖瓦化百分之九十, 民安村与巨贤村、东日新村、西日新村、长胜村、永胜村、德胜村、贵祥村、漂筏村、长富农场村、高家村、凤山村、太安村、兴民村、东北村、致祥村、于家村、朝阳村、务本村、太平村、新华村、大安村、殿文村、东兴村、兴本村、益乡村、心湖村、靖安村、新立村、长安村相邻。 |
靖安村 |
靖安村自然概况 概况:我村位于富锦市南7公里处,距长安镇8公里,我村土地面积6508亩,种植业水稻,玉米为主,我村农户数:187户,人口:587人,村居住地占地面积:20垧,林地面积:126亩,树种松树.杨树.冬夏长青,农机具有:联合收割机:20台,小型收割机11台,大型轮式拖拉机:29台,农用小四轮83台,幸福灌区经过村里,给农户种植水稻,提供方便的条件。 |
新立村 |
新立村自然概况 新立村位于富锦市正南四公里处。全村138户,人口507人,21名党员,村民代表35人。村有耕地5081亩。我村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群众的利益。 |
长安村 |
长安村自然概况 长安村地处长安镇所在地,距富锦市15公里,是个独立的自然村、261户、897人,有耕地14312.5亩。党支部下设1个党小组,有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5名。 近年来,村党支部立足村情,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紧紧围绕抓党建、促经济,求发展、创特色,带整体、奔小康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党建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建阵地、强班子。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村部设施陈旧,办公条件差的问题,村党支部在上级政府扶持下改建标准化村部3间,购置了办公设施,配齐了电教设备,建立健全了村“五位一体”活动室,修订了各项制度,使村部面貌得到了改善。同时,村党支部把提高基层党员的整体素质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党员群众的整套体素质。 二、抓典型,办实事。村党支部注重培养典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结合实际,因村制宜,大力改善种植结构有2005年水稻面积4700亩增加到2012年10860亩(还不包括村民外包耕地)仅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1.39万元。 群众尝到了甜头、有了盼头。为了解决本村群众行路难、信息闭塞、用水难的问题,他们采取“向上级争取、村上筹、群众集”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改善本村基础设施条件。2010年有国家工程项目修建了9.2公里水泥硬化路面。2011年全村安装了自来水80%的农户通上了自来水,10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有线入户率达到100%。实现了“三通”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2011年村支部通过“两委”会议、村民议事会议修建了村民娱乐广场,2012年又通过“两委”会议购买了统一服装,健身器材,使得村民在农闲时节健身娱乐活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