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牡丹江 >> 海林市 >> 山市镇 >> 东街村

东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街村简介

  东街村简介
  山市镇东街村,共有自然屯1个,村民组1个,共有农户265户,总人口1150人,劳动力总数693人,其中外出务工298人,耕地总面积2870.7亩(全为旱田),林地面积410亩。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共有党员37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人均收入11175元。
  产业发展情况:种植业以大豆、玉米为主,养殖业以肉牛、生猪为主。有养殖大户6户,流通领域经纪人160人。东街村大部分村民主要从事山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活动,主要经营松籽、木耳、蘑菇等,产品遍布北京、沈阳、天津、石家庄等全国各大、中城市。
  党建工作情况:东街村组织机构健全,现有党员37名,其中今年发展1名预备党员,积极分子5名。东街村能够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通过学习达到班子团结,工作面貌焕然一新,村级配套组织健全,群众威信和评价较高。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步伐较快,主要街路全部实现绿化美化亮化,新建一处1200平方米休闲广场,并安装一整套健身器材。产业结构单一。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0年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1年镇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2-2013年镇级食用菌产业先进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231083103 157000 -- 查看 东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青岭子村

  青岭子村简介   山市镇青岭子村,共有自然屯5个,村民组5个,共有农户384户,总人口1440人,劳动力总数768人,其中外出务工120人,耕地总面积7148亩,林地面积1380亩。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共有党员61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万元,人均收入14042元。   产业发展情况:以菌、药、牧为主,种植食用菌220万袋(盘),白芍等北药3000亩,百头肉牛养殖场1个,肉牛、生猪、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900头、500头、800头。有食用菌协会和北药专业合作社组织。   党建工作情况:青岭子村组织机构健全,共有党员61名,其中今年发展预备党员2名。积极分子5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村干部坐班制度。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青岭子村有文化广场1个,文化长长廊1个,主要街路全部安装路灯,并且实现绿化美化目标。近年来主要发展北药种植基地达300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300万袋盘,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村班子老龄化。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0年海林市农村建设先进村、海林市级“五个好”建设先进村党组织、海林市级北药产业发展先进村;2011年牡丹江市先进党组织、镇级产业发展先进村;2012年海林市级特色产业发展先进村;2013年镇级特色产业发展进行村。  

新兴村

  新兴村简介   山市镇新兴村,共有自然屯2个,村民组2个,共有农户268户,总人口1020人,劳动力总数578人,其中外出务工164人,耕地总面积6689.3亩,林地面积51亩。村“两委”班子由7人组成,共有党员46名,积极分子2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人均收入12382元。   产业发展情况:种植业以大豆、玉米和水稻为主,养殖业以猪、牛为主,饲养量分别为304头、410头。养殖大户15户。食用菌种植园区1个,规模达400万袋(盘),成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   党建工作情况:村级组织机构健全,有党员46名,其中今年发展预备党员1名。村班子团结务实,年轻有为,能积极完成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今年,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投入较大,完成了村屯绿化400株、杖墙改造500米、清理垃圾800立方米,边沟修建500米,新建候2个车亭。产业结构单一。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1年镇级“五秋”工作先进村,2012年镇级特色产业发展先进村,2013年镇级食用菌产业发展先进村、组织工作先进党组织。   

胜利村

  胜利村简介   山市镇胜利村,共有自然屯3个,村民组3个,共有农户263户,总人口1080人,劳动力总数960人,其中外出务工110人,耕地总面积6426亩,林地面积172亩。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共有党员54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人均收入10295元。   产业发展情况:胜利村产业以种植白瓜籽、食用菌、承包经济林为主。其次为种植大豆和玉米。胜利村为白瓜籽一品村,全村种植白瓜2774亩,种植大豆680亩,玉米2972亩,食用菌200万袋(盘),有白瓜籽协会和北药协会组织,全村有100余户承包经济林促进农民增收。   党建工作情况:胜利村共有党员54名,其中今年发展1名预备党员,积极分子3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村干部坐班制度,正常开展党员活动日,带领党员学习上级精神和各项文化知识,并开展环境整治义务劳动。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建有1500平方米休闲广场一处,主要街路均安装路灯,并实现绿化亮化目标。由于村主要领导不团结等原因,造成党组织软弱涣散,正在积极整顿。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0年镇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1年镇级产业发展先进村,2011-2012年镇级“五个好”建设先进党组织。   

奇峰村

  奇峰村简介   山市镇奇峰村,共有自然屯1个,村民组1个,共有农户158户,总人口624人,劳动力总数183人,其中外出务工57人,耕地总面积4247亩,林地面积120亩。村“两委”班子由5人组成,共有党员23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人均收入12532元。   产业发展情况: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和大豆为主,养殖业以肉牛、生猪为主。养殖大户2户。依托技术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黑豆产业,种植黑豆560亩。种植食用菌20万袋(盘)。   党建工作情况:村组织机构健全,有党员23名,其中今年发展1名预备党员,培养积极分子1名。村组织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凝聚力较强。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村班子团结务实,积极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推广大中棚育秧技术提高产量,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搞好村内硬质路建设,改善了村屯环境,为文明村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产业结构单一。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0年海林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2-2013年镇级特色产业发展先进村(黑豆),2013年镇级组织工作先进党组织。   

锦山村

  锦山村简介   山市镇锦山村,朝鲜族村,共有自然屯2个,村民组2个,共有农户260户,总人口993人,劳动力总数280人,其中外出务工266人,耕地总面积4605亩,林地面积130亩。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共有党员23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人均收入12863元。   产业发展情况:种植业以水稻为主。水田种植面积2559亩。依托亲源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力转移产业,外出务工266人,其中在国外出劳务170人,劳务收入达200万元。   党建工作情况:村有党员23名,其中今年发展1名预备党员,培养积极分子1名。该班子团结务实,能积极带领群众发展优质水稻,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为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投资21.2万元完成村屯绿化5300株。投资16万元完成2000米石砌边沟。投资7万元完成办公室改造100平方米。村内主要街路实现硬质化并安装路灯。投资21万元完成2400平方米锦山村广场建设并安装全套健身器材。产业结构单一。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0年海林市级造林绿化先进村,2011-2013年镇级信访安全工作先进村。   

洋草村

  洋草村简介   山市镇洋草村,共有自然屯5个,村民组5个,共有农户410户,总人口1623人,劳动力总数1051人,其中外出务工122人,耕地总面积12123亩,林地面积227.5亩。村“两委”班子由7人组成,共有党员33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人均收入12863元。   产业发展情况:种植业以玉米、大豆、水稻为主,养殖业以牛、羊、猪和禽为主。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到2300头、950头、1200头。   党建工作情况:村组织机构健全,有党员33名,积极分子2名。村班子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力度,村内主要街路全部实现硬质化,并安装路灯,实现绿化美化。产业结构单一。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0-2012年被镇政府授予信访安全工作先进村,2013年荣获镇级特色产业发展先进村(绵羊)。   

长胜村

  长胜村简介   山市镇长胜村,共有自然屯3个,村民组3个,共有农户345户,总人口1507人,劳动力总数774人,其中外出务工150人,耕地总面积9140亩,林地面积2100亩。村“两委”班子由4组成(其中书记为镇下派),共有党员44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人均收入13638元。   产业发展情况: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大豆、玉米为主,养殖业以肉牛、生猪为主。养殖大户60户,养殖协会1个,经纪人26人。   党建工作情况:村有党员44名,其中正式党员43名,今年发展1名预备党员,培养积极分子8名。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建有一处休闲广场,主要街路全部硬质化,并安装路灯,实现绿化美化目标。产业结构单一。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1年镇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2年镇级食用菌产业发展先进村,2013年镇级特色产业发展先进村(肉牛)。   

二洼村

  二洼村简介   山市镇二洼村,共有自然屯2个,村民组2个,共有农户356户,总人口1143人,劳动力总数524人,其中外出务工260人,耕地总面积11511.8亩,林地面积75亩。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共有党员34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人均收入13901元。   产业发展情况:种植业以大豆、玉米、水稻为主,养殖业以牛、猪、羊和禽为主。依托烤烟种植技术,积极发展烤烟种植。全村烤烟种植面积达到350亩,提高种植效益。   党建工作情况:村组织健全,有党员34人,其中今年发展预备党员1名。村班子工作务实,能带领村民科技致富。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村内主要街路硬质化,且安装路灯,实现绿化美化目标。产业结构单一,班子结构老年龄化严重。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0年镇级生态治理先进村,2011年镇级产业发展先进村,2012-2013年镇级特色产业发展先进村(烤烟)。   

东光村

  东光村简介   山市镇东光村,朝鲜族村,共有自然屯2个,村民组2个,共有农户167户,总人口531人,劳动力总数377人,其中外出务工266人,耕地总面积2516.5亩,其中水田1946亩。村“两委”班子由4人组成,共有党员13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人均收入12124元。   产业发展情况: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依托亲源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劳务输出产业,年均外出务工266人,其中在国外出劳务170人,劳务经济总收入200万元,人均收入3700元。   党建工作情况:村有党员13人,积极分子1名。村班子健全且团结务实,凝聚力较强,能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步伐较快,村内道路全部硬质化,路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依托老年会修建一处文化广场,且安装全套健身器材,丰富文化生活。由于东光村为朝鲜民族村,大多年轻人出国劳务,造成近两年党员队伍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0-2013年度荣获山市镇信访安全工作先进村。   

道南村

  道南村简介   山市镇道南村,共有自然屯3个,村民组6个,共有农户526户,总人口3013人,劳动力总数1568人,其中外出务工185人,耕地总面积10503亩,林地面积24.4亩。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共有党员45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1万元,人均收入12578元。   产业发展情况:种植业以大豆、玉米和水稻为主,养殖业以牛、羊、猪和禽为主。养殖大户8户,养殖协会1个,黑豆种植协会1个,食用菌协会1个,黑豆种植面积100余亩;肉牛饲养量达1500头,百头牛大户达到7户。今年发展了蓝靛果和白芍种植产业。   党建工作情况:村级组织机构健全,有党员45人,其中今年发展预备党员1名,培养积极分子8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各项集体活动,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较强。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建有三个休闲广场,一个老年活动室,一个文化书屋,村内道路全部硬质化,主要街路安装路灯,并实现绿化美化目标。今年又新引进蓝靛果和白芍种植项目。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0年镇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1年镇级“五秋”工作先进村,2012-2013年镇级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3年镇级学习型先进党组织。   

西街村

  西街村简介   山市镇西街村,共有自然屯2个,村民组7个,共有农户560户,总人口3056人,劳动力总数1100人,其中外出务工180人,耕地总面积11200亩,林地面积500亩。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共有党员58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人均收入13600元。   产业发展情况:种植业以玉米,大豆和水稻为主。近年来,以食用菌、畜牧业和山产品流通为主。2014年种植食用菌共200万袋(盘),生猪、肉牛饲养量分别达到4250头、1800头,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流通大户24户。   党建工作情况:村有党员58名,其中正式党员56名,今年发展2名预备党员,积极分子6名。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完善畅和广场二期工程,安装了一套健身器材;修建一条长1公里的村内硬质路;栽植绿化树木150株;清理西小河沟,建设一处挡水墙,解决雨季内涝问题;修农田路10公里。村班子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应改善。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0年荣获山市镇“五个好”建设先进党支部、海林市级食用菌先进村。2011年荣获海林市级“五个好”建设先进村党组织、镇级“五秋”工作先进村。2012年荣获山市镇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3年荣获山市镇学习型先进党组织。   

东街村

  东街村简介   山市镇东街村,共有自然屯1个,村民组1个,共有农户265户,总人口1150人,劳动力总数693人,其中外出务工298人,耕地总面积2870.7亩(全为旱田),林地面积410亩。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共有党员37名。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人均收入11175元。   产业发展情况:种植业以大豆、玉米为主,养殖业以肉牛、生猪为主。有养殖大户6户,流通领域经纪人160人。东街村大部分村民主要从事山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活动,主要经营松籽、木耳、蘑菇等,产品遍布北京、沈阳、天津、石家庄等全国各大、中城市。   党建工作情况:东街村组织机构健全,现有党员37名,其中今年发展1名预备党员,积极分子5名。东街村能够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通过学习达到班子团结,工作面貌焕然一新,村级配套组织健全,群众威信和评价较高。   重点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新农村建设步伐较快,主要街路全部实现绿化美化亮化,新建一处1200平方米休闲广场,并安装一整套健身器材。产业结构单一。   获得各级荣誉情况:2010年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1年镇级新农村建设先进村,2012-2013年镇级食用菌产业先进村。   


东街村特产大全




东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