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牡丹江 >> 海林市 >> 新安朝鲜族镇 >> 东和村

东和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和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和村简介

   东和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7公里,距海林市43公里。有1个自然屯,339户,1180口人,劳动力583个;耕地6932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3600元。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水稻和白瓜籽为主。2014年种植面积为大豆3915亩、玉米1530亩、水稻237亩、白瓜籽1335亩,粮、经比例为7:3。养殖业以生猪、肉牛、羊和禽为主。养殖大户20户。2011年生猪、肉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434头、932头、516只和3625只,养殖收入实现39万元,人均314元。外出务工41人,劳务经济总收入57万元,人均收入456元。
   村集体资产72万元,债务2.3万元。有村办公室1处,面积200平方米;学校1处,面积360平方米。有16条村内道路,7公里,水泥硬质路70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352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91%,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92%,有线电视入户率80%。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28人。村班子工作务实,能够带领村民发展新产业,班子成员年轻化,有魄力和实干精神。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231083106 157000 -- 查看 东和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和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和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59公里,距海林市45公里。有1个自然屯,295户,1173口人,劳动力360个;耕地面积6255亩,其中水田为5490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6899元。    种植业以水稻为主。2014年种植水稻面积为5490亩,粮、经比为9:1。外出务工26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129万元,人均收入1099元。    村集体资产38万元,债务23万元。有12条村内道路,4.7公里,水泥硬质路40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123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85%,自来水入户率90%,电话入户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95%。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14人。村班子既实干,又团结,是一支具有凝聚力的领导班子队伍。   

东和村

   东和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7公里,距海林市43公里。有1个自然屯,339户,1180口人,劳动力583个;耕地6932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3600元。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水稻和白瓜籽为主。2014年种植面积为大豆3915亩、玉米1530亩、水稻237亩、白瓜籽1335亩,粮、经比例为7:3。养殖业以生猪、肉牛、羊和禽为主。养殖大户20户。2011年生猪、肉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434头、932头、516只和3625只,养殖收入实现39万元,人均314元。外出务工41人,劳务经济总收入57万元,人均收入456元。    村集体资产72万元,债务2.3万元。有村办公室1处,面积200平方米;学校1处,面积360平方米。有16条村内道路,7公里,水泥硬质路70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352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91%,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92%,有线电视入户率80%。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28人。村班子工作务实,能够带领村民发展新产业,班子成员年轻化,有魄力和实干精神。   

新安村

  新安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59公里,距海林市45公里。有1个自然屯。238户,950口人,劳动力489个;耕地面积5392亩,其中水田为1754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2339元。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水稻为主。2014年种植面积分别为2100亩、1100亩、1754亩,粮、经比例为9:1。养殖业以生猪、肉牛和禽为主。养殖大户2户。2011年生猪、肉牛、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12头、275头和1187只,养殖收入实现14万元,人均148元。外出务工5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45万元,人均收入579元。    村集体资产8.8万元。有12条村内道路,2.9公里,水泥硬质路29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237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85%,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24人。村班子工作务实,带领村民发展新产业,班子成员年轻化。   

复兴村

   复兴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0公里,距海林市46公里。有1个自然屯,357户,1389口人,劳动力828个。耕地8311亩。2014年人均收入15079元。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为主。2014年大豆、玉米种植面积为5130亩、3135亩。养殖业以生猪、肉牛、羊和禽为主。有养殖大户50户。2011年猪、肉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673头、836头、315只和4605只,养殖收入实现43万元,人均317元。外出务工90人,劳务经济总收入49万元,人均收入362元。    村集体资产61万元,债务1万元。有11条村内道路,8.5公里,水泥硬质路8500米,砂石路61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349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95%,自来水入户率95%,电话入户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80%。    村有党员31人。村班子成员年轻化,工作务实,开拓性强,又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群众基础好。   

岭后村

  岭后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4公里,距海林市50公里。有1个自然屯,230户,726口人,劳动力414个;耕地7303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5708元。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小杂粮为主。2014年种植面积为大豆5010亩、玉米2145亩、小杂粮48亩,粮、经比例为9:1。养殖业以生猪、肉牛、羊和禽为主。养殖大户5户。2011年生猪、肉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12头、575头、1286只和3187只,养殖收入实现29万元,人均280元。外出务工8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48万元,人均收入522元。    村集体资产94万元,债务0.6万元。有12条村内道路,8.3公里,水泥硬质路83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224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97%,自来水入户率90%,电话入户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90%。卫生所2个。    村有党员19人。村班子团结互助,思想开放,带动能力强,群众评价高。   

北崴子村

  北崴子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7公里,距海林市53公里。有2个自然屯,211户,774口人,劳动力319个;耕地面积4860亩,其中水田760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2883元。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水稻为主。2014年种植面积分别为2570亩、1200亩、763亩,粮、经比例为9:1。养殖业以生猪、羊和禽为主。养殖大户5户。2011年生猪、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312头、275只和885只,养殖收入实现12万元,人均155元。外出务工9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39万元,人均收入504元。    村集体资产81万元,债务19万元。有11条村内道路,5.5公里,水泥硬质路45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224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96%,自来水入户率90%,电话入户率8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卫生所2个。    村有党员27人。村班子有能力,带动作用强,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带领村民把本村建成一个富裕村。   

北沟村

   北沟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70公里,距海林市56公里。有1个自然屯,155户,493口人,劳动力286个;耕地面积4015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6061元。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为主。2014年种植面积分别为2700亩、1300亩,粮、经比为9:1。养殖业以牛、羊为主。养殖大户7户。2011年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50头和1287只,养殖收入实现24万元,人均512元。外出务工26人,劳务经济总收入11万元,人均收入235元。    村集体资产54万元,债务3万元。有14条村内道路,4.1公里,水泥硬质路41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164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95%,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8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21人。村班子班子成员年轻化,工作务实,带领村民发展新产业方面发挥超常。   

山咀子村

   山咀子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54公里,距海林市40公里,邻海长旅游公路。有1个自然屯,136户,469口人,劳动力346个,耕地面积2730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1127元。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水稻为主。2014年种植面积为1155亩、695亩、557亩,粮、经比例为9:1。养殖业以生猪、肉牛、羊和禽为主;养殖大户2户。2011年生猪、肉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302头、367头、365只和4365只,养殖收入实现15万元,人均320元。外出务工50人,劳务经济总收入10万元,人均收入213元。    村集体资产34万元,债务900元。有村办公室1处,面积75平方米;有8条村内道路,3.4公里,水泥硬质路34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151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95%,自来水入户率90%,电话入户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17人。村班子整体素质高,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方法和措施得当,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工作作风细致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小三家子村

  小三家子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6公里,距海林市52公里。有2个自然屯,282户,1051口人,劳动力452个;耕地面积4900亩,其中水田为1751亩,林地面积2520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2611元。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水稻为主。2014年种植面积分别为1100亩、600亩、1971亩(其中有机水稻600亩),粮、经比例为9:1。养殖业以猪、禽为主。养殖大户4户。2011年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04头和887只,养殖收入实现16万元,人均收入152元。外出务工9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59万元,人均收入561元。    村集体资产12.6万元,债务8.7万元。有15条村内道路,5.3公里,水泥硬质路53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300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88%,自来水入户率83%,电话入户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卫生所2个。    村有党员24人。村班28子是一个年轻化有知识有能力的新班子,在发展新产业,谋划新思路上特别能创新,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      

密江村

   密江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8公里,距海林市54公里。有1个自然屯,176户,728口人,劳动力252个;耕地面积4800亩,其中水田为3037亩,林地面积700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6679元。    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2014年种植水稻、玉米、大豆面积为3143亩、500亩、620亩。外出务工126人,劳务经济总收入89万元,人均收入1222元。    村集体资产40万元,债务0.8万元。有14条村内道路,2.8公里,水泥硬质路28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75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88%,自来水入户率90%,电话入户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9人。村班子工作务实,文化素质高,凝聚力强,能够带领村民致富。   

永乐村

  永乐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59公里,距海林市45公里。有1个自然屯,178户,733口人,劳动力403个;耕地面积3576亩,其中水田为3576亩,林地面积151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2337元。    种植业以水稻为主。2014年种植水稻面积为3815亩。外出务工16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98万元,人均收入1300元。    村集体资产11.4万元,债务24.2万元。有9条村内道路4公里,水泥硬质路40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73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81%,自来水入户率90%,电话入户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15人。村班子工作务实,带领村民发展新产业,班子成员年轻化。   

再兴村

   再兴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3公里,距海林市49公里,有3个自然屯,252户,922口人,劳动力570个;耕地面积4600亩,其中水田为4600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6962元。    种植业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2014年种植水稻、玉米、大豆面积为4600亩、382亩、556亩。外出务工27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139万元,人均收入1517元。    村集体资产80万元,债务9万元。有19条村内道路,4公里,水泥硬质路40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105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88%,自来水入户率95%,电话入户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90%。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19人。村班子团结,勇于进取,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又开创新精神,是一支好班子和好队伍。   

西安村

   西安村位于海林市西距海林市49公里,距牡丹江市63公里,有2个自然屯,475户,1987口人,劳动力1250个;耕地10050亩,林地面积2700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7710元。    种植业以水稻、大豆为主。2014年种植水稻7110亩,经济作物2000亩,饲料800亩,粮、经、饲比例为7:2:1。养殖业以貉子、羊为主。有养殖园区2个,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养殖大户2户。2011年貉子、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00只、120只,养殖收入实现4万元。依托亲缘优势,积极发展劳务输出,外出务工人员228人,其中在国外出劳务150人,劳务经济总收入867万元,人均收入4363元。    村集体资产300万元。有债务24万元。有村办公室1处,面积200平方米;有19条村内道路,17公里,水泥硬质路170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207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95%,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100%。有综合文化活动室1处,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文化广场1处,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卫生所2个,兽医室1个,公共厕所1座。    村有党员22人。村班子是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有号召力的优秀集体。    村获得的荣誉称号:省绿色示范、牡丹江市文明村标。   

中和村

  中和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2公里,距海林市48公里。有1个自然屯,200户,795口人,劳动力477个;耕地面积3665亩,其中水田为3440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0544元。    种植业以水稻为主。2014年种植水稻面积为3440亩,粮、经比为9:1。养殖业以生猪为主,养殖大户1户,2011年生猪饲养量为235头,养殖收入实现3万元,人均增收39元。外出务工16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98万元,人均收入1286元。    村集体资产82万元。有10条村内道路,3.5公里,水泥硬质路35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76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78%,自来水入户率80%,电话入户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20人。村班子是一个具有战斗力、凝聚力,能干事业,受群众欢迎的好班子。   

三家子村

  三家子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6公里,距海林市52公里。有1个自然屯,有183户,653口人,劳动力226个;耕地面积4303亩,其中水田面积为3870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7084元。    种植业以水稻为主。2014年种植水稻面积为3829亩。外出务工16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98万元,人均收入1501元。    村集体资产55万元,债务23.7万元。有14条村内道路,1.9公里,水泥硬质路19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125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82%,自来水入户率85%,电话入户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19人。班子成员政治觉悟高、文化素质强、深得广大村民的拥护。   

共济村

  共济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7公里,距海林市53公里。有2个自然屯,有252户,974口人,劳动力595个;耕地面积4564亩,其中水田为3894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2819元。    种植业以水稻为主。2014年种植水稻面积为3894亩。外出务工10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88万元,人均增收859元。    村集体资产11.2万元,债务64.2万元。有13条村内道路,3.5公里,硬质路35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172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75%,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90%。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16人。村班子成员年轻化,工作务实,有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   

友谊村

   友谊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4公里,距海林市50公里。有1个自然屯,129户,456口人,劳动力176个;耕地面积2541亩,其中水田为1971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1800元。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水稻为主。2014年种植面积分别为430亩、280亩、1971亩,粮、经比例为9:1。养殖业以生猪、肉牛和禽为主。种植大户3户,2011年生猪、肉牛和禽的饲养量分别为,生猪150头,肉牛89头,禽850只,养殖收入实现12万元,人均收入197元。外出务工8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47万元,人均收入982元。    村集体资产34万元,债务3万元。学校1处,有11条村内道路,2.9公里,水泥硬质路260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148台套。农民住房砖瓦化率92%,自来水入户率87%,电话入户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95%。卫生所1个。    村有党员20人。村班子工作务实,为村民想事实,办实事,群众基础扎实,工作能力较强。   


东和村特产大全




东和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