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路社区位于东大北路66号,西起东光北胡同,东至东大北路, 南起铁东正阳大街北至外贸路。辖区面积57万平方米,有居民1670户,人口4122人,下设四个居民小组,驻区企事业单位9个,个体工商户86户。其中离、退休人员780人,下岗职工1200人。社区设立党总支一个,2010年社区成立1个亚麻编织党支部,社区共有直管党员46人。社区党建联席会1个,党员联络站1个,党员活动室1个,志愿者服务队5个。社区办公面积483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民生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办公场所内设有党员活动室、居民学校、社区警务室、社区门诊、爱心超市、法律办公室等,办公环境整洁、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一流,民间艺术团一个,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志愿者服务队5支,开展各项义务服务活动。
近年来,社区紧紧抓住“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这一主线,把“人性化服务”的观念贯穿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整合社区资源,着力营造出一个服务全面、环境优美、秩序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新
社区。
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美好家园。“社区以民为本,民以社区为家”,我们立足社区,面向居民,积极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内设劳动保障服务站、城市低保服务站和退休人员管理站、妇女暴力投诉站、治安室、微机室、计生服务室、党员活动室、健身娱乐室、市民教育室等工作机构和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再就业、扶贫帮困等各种优质服务。社区历年来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培训200人次,介绍200人再就业。充分发挥社区志愿队伍的作用,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日,便民利民、敬老助残、扶贫济困等工作。
在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东大社区先后荣获:2010年全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优秀集体”,支部书记赵敏同志获全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标兵个人”等荣誉称号。“社区是我家,连接你我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我们将不断完善社区的各项功能和设施,着力提高社区的各项工作水平,争创一流社区、文明社区,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发展、为东大社区建设成和谐之区贡献力量。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1282002 | 152000 | -- | 查看 东大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大路社区 |
东大路社区位于东大北路66号,西起东光北胡同,东至东大北路, 南起铁东正阳大街北至外贸路。辖区面积57万平方米,有居民1670户,人口4122人,下设四个居民小组,驻区企事业单位9个,个体工商户86户。其中离、退休人员780人,下岗职工1200人。社区设立党总支一个,2010年社区成立1个亚麻编织党支部,社区共有直管党员46人。社区党建联席会1个,党员联络站1个,党员活动室1个,志愿者服务队5个。社区办公面积483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民生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办公场所内设有党员活动室、居民学校、社区警务室、社区门诊、爱心超市、法律办公室等,办公环境整洁、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一流,民间艺术团一个,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志愿者服务队5支,开展各项义务服务活动。 近年来,社区紧紧抓住“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这一主线,把“人性化服务”的观念贯穿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整合社区资源,着力营造出一个服务全面、环境优美、秩序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新 社区。 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美好家园。“社区以民为本,民以社区为家”,我们立足社区,面向居民,积极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社区内设劳动保障服务站、城市低保服务站和退休人员管理站、妇女暴力投诉站、治安室、微机室、计生服务室、党员活动室、健身娱乐室、市民教育室等工作机构和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再就业、扶贫帮困等各种优质服务。社区历年来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培训200人次,介绍200人再就业。充分发挥社区志愿队伍的作用,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日,便民利民、敬老助残、扶贫济困等工作。 在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东大社区先后荣获:2010年全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优秀集体”,支部书记赵敏同志获全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标兵个人”等荣誉称号。“社区是我家,连接你我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我们将不断完善社区的各项功能和设施,着力提高社区的各项工作水平,争创一流社区、文明社区,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健康发展、为东大社区建设成和谐之区贡献力量。 |
东利社区 |
东利社区位于东升区中东部,西起东大路,东至肇兰新河,地处正阳东大街和肇兰街之间。辖区面积66万平方米,居民1100户,3020口人,居委会下设5个居民小组。驻区有6个单位,个体工商户23户,社区工作人员14人,5名协理员,7名社区干部,2名治保主任,平均年龄32岁,大学毕业生2名,大专毕业生3名,其余均为高中毕业。 东利社区是我市2008年新建首批标准化社区之一,办公活动场所面积480平方米,办公环境整洁,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一流。内设居民学校,居民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社区警务室,医疗门诊,爱心超市,一站式服务大厅。大厅内设有五个服务窗口,分别为科教文体服务,主要负责科普宣传、网络信息建设、居民教育培训、开展文体活动;社会保障服务,主要负责低保户申报初审、特困户申报救济、介绍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家政便民服务,主要负责开通便民热线、服务中介、家政服务;卫生保健服务,主要负责卫生保健、办理独生子女证、社会扶养费征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育龄妇女保健;法律事务服务,主要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律宣传咨询、调访一体化。 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百姓”的宗旨,发扬“团结、务实、创新、争先”的社区精神,积极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全力打造新型和谐社区。在“自治型、服务型、文体型、平安型、学习型”等“五型”社区创建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次获得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好评。2009年10月被中央民政部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 |
东民社区 |
东民社区成立于2003年10月份,于2008年10月迁入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新型办公楼。社区位于肇东市东升区中部,是东升区办事处所在地。辖区面积68万平方米,居民1016户,3086人,下设4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3家,个体工商户46家。现有党员25名,其中退休党员3人,下岗党员6人,自管党员8人,其他党员8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书记1人、社区干部5人、协理员2人,其中大学生3人,平均年龄38岁。社区拥有综合服务大厅,社区文化广场、站前广场、文体娱乐设施、阅览室、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社区门诊,各类服务站室,功能齐全。 社区内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居民安乐,是一个共享文明、和谐的社区。社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百姓”宗旨,在肇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创建和谐社区”主题,有效健全“五爱”机构(爱心超市、爱心门诊、爱心米行、爱心党员服务站、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五助”活动(助医、助困、助残、助学、助就业),精心营造“五型”特色社区,在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环境整治、扶贫解困、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科教文体、社区治安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连续三年被东升区党委评为先进社区。 |
东直社区 |
东直社区是黑龙江绥化肇东市东升区办事处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2312820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31282。邮政编码为15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55 ,车牌号码为黑M。与东大路社区、东利社区、东民社区、华润社区、化工社区、北山社区相邻。 |
华润社区 |
华润社区位于东升区东民北路木糖醇厂南侧,辖区面积40万平方米,有居民楼9栋,总户数1051户,总人口3051人,下设3个居民小组,个体工商户70户,低保户54户,下岗失业人员248人,社区直管党员21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人,分别负责社区党建、综合治理、社区服务、民政、计生、环境卫生等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社区党支部始终把实践“-”重要思想,实施“先锋工程”作为社区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完善了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扩大以党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规模,现已发展到拥有130多人的六支专业化队伍,又成立了25人的党员义工队。几年来,为居民做好事200多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0件,社区民情倾诉站,解决居民-问题12件,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法律、计生等项服务 。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人员、退休人员等相关工作台账,安排10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展大型义诊8次,参加义诊活动的居民达到1800人。社区文体协会坚持经常开展活动,居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使社区呈现出一派管理有序、环境优美、人文和谐、治安良好的欣欣向荣景象。 社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方式,中粮酒精公司为社区活动室购置了各种办公设施和文体器材,商业砖厂为社区购置了复印机,殡仪馆为社区赞助2000元,做为社区开展各种活动经费。社区注重抓环境建设,实现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开辟了体育建设场地1500平方米,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焕然一新。 近年来,社区居委会以创建科普型、文化型、平安型、服务型综合型社区为目标,居住环境与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相协调,完善了社区服务网点,形成了资源共享、群众参与的社区建设新格局。社区成立以来,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标兵单位、荣获地级平安社区、地级精神文明单位、肇东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化工社区 |
化工社区位于东利南路饲料站南200米,辖区面积3.8平方公里,辖区居民2715户,7195人,居委会下设四个居民委,辖区企事业单位13家,个体工商户26家,下岗失业人员607人,低保户217户,326人,残疾人152人,现有工作人员8名,社区党员34名。 化工社区新建办公楼面积480平方米,内设民生服务大厅、文体活动室、居民学校、图书室、爱心超市等场所,定期开展劳动保障、扶贫救济、家政便民、再就业、文化教育等服务,各类服务站室,功能齐全,服务设施完善,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产生活。 几年来,社区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百姓、构建和谐社区”为主要工作目标,以社区党建工作为平台,不断深化完善“三五”工程,即:有效健全“五爱”机构(爱心超市、爱心门诊、爱心米行、爱心党员服务站、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五助”活动(助医、助困、助残、助学、助就业),精心营造“五型”特色社区,积极为居民做好事、做实事、解难事,推动了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环境整治、扶贫解困、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科教文体、社区治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社区建有2600平方米的全市最大的社区居民活动广场,各种健身器材齐全,社区成立文体协会,下设街舞队、晨练队等群众组织,每天坚持开展活动,定期举办各种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特别是今年,社区党支部针对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文化发展落后的实情,积极开展文化建设,突出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开办社区传统学校,定期对居民进行《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典籍教育,让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根植于广大居民心中。在社区广场开辟传统文化宣传橱窗9个,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宣传传统经典、故事,深受广大居民的欢迎,在潜移默化中居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不断提升,社区文明和谐的气息日益浓厚。化工社区自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获得了肇东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绥化市级平安社区、肇东市和谐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
北山社区 |
北山社区简介 北山社区位于肇东市东升区最北部,东至海城二队,南至金玉养殖场,西至肇兰新河,北至小北山。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社区居民现有居民1327户,3665人。社区现划分为9个网格,辖区企事业单位2家,个体企业8家,个体工商户62家,养殖户20家,下岗失业人员328人,低保户220户,贫困户426户,残疾人85人。社区居委会现有社区工作者9人,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社区自管党员28名。北山社区是全市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居民半数是原肇东镇农民,半数是后进城打工户,是全市城区贫困人群最集中的社区。北山社区是全市人居环境较差社区,除地质勘查院内为全市最早开发的旧楼区外,其余绝大部分地区都是砖瓦结构的平房,还有很大一部分仍是低矮的土平房。该社区地处全市城区地势最低洼处,每年夏秋雨季集中时内涝十分严重。居民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等问题比较突出。 北山社区居委会始建于2003年10月,与地质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地点在肇兰路与肇兰新河交叉口处河东路南,办公用房是租用个人一处100余平方米的小二楼。2009年8月,北山社区和地质社区与华润社区合署办公,办公地点设在华润社区居委会。由于长期没有独立的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社区党组织活动相对比较滞后,加之北山社区又是信访高发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出现软弱涣散倾向。2013年10月,在全市进行社区换届选举时,东升区办事处党委根据工作需要,经上级组织、民政部门的批准,将原北山社区和地质社区合并,成立了新的北山社区党总支和北山社区居委会。 年初以来,北山社区党总支在办事处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办事处党委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了优化民生服务各项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建设,着力解决战斗力不强的问题。为了大力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进程,北山社区进一步配齐配强了两委班子,实施了“双型双化”党建工作模式,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强化党员干部素质升级工程建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出现了一片喜人的景象。大力加强社区网格管理工作,着力解决群众信访突出问题。针对北山社区-量大的问题,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在冬夏两季集中开展“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为辖区企业和居民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100余件,居民-办结率达98%以上,至2014年8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5%。积极开展了社区民生服务活动,着力解决人居环境较差的问题。借助全市“双包双联双进”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民政局、林业局、环保局、农发行等网格包联单位作用,积极改善北山社区人居环境。开展了清运小区垃圾,铺设居民巷道,安装排水设施,修建公共厕所,创建文化长廊,救助贫困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筹划小区绿化香花等各项活动,特别是为168户居民安上了自来水,解决了居民数十年吃水难的大问题。创造条件改善社区办公条件,着力解决无办公活动场所问题。2014年9月,在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协调市交通局将肇兰公路收费站二楼作为北山社区办公用房,市民政局全权负责室内外的改造装修,彻底解决了北山社区办公用房问题,并辟建了一处居民室外文体活动小广场。昔日的北山社区旧貌换新颜,百姓脸上绽放了幸福的笑容。 北山社区党总支决心在办事处党委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优化社区民生服务主题,坚持抓好社区党建促进社区建设原则,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将党的路线教育实践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源动力,进一步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工作,努力提升社区网格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大力推进社区“能人兴区”战略,切实加强社区民生服务平台建设,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为建设现代和谐社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