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街村位于昌五镇城区内西北区域,东临昌安公路,南临昌同公路,西与昌平村接壤,北与金安村接壤。全村有9个自然屯,12个村民小组、692户、2990人,1400个劳动力,人均收入11070元。耕地面积11200亩,林地面积650亩。
三街村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以玉米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蛋鸡、肉牛为主的养殖业和少量的劳务业。三街村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建设1000亩高产示范田。粮食单产由现在的500公斤左右提高到700公斤以上,通过示范引带,逐步将劳动力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从事其他产业增收。在养殖业上向肉牛养殖产业调整。围绕肉牛养殖,发展配套服务产业,建设玉米秸杆饲料厂一个,粪肥集中处理场一个,存栏肉牛由现在的3000头发展到5000头,年出栏达到10000头,实现效益500万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现有酒厂8家,年产酒量15万吨。三街村有标准化的村级办公场所一处,内设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民生服务站、计生服务站、“两委”办公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1282101 | 152000 | -- | 查看 三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金安村 |
昌五镇金安村位于昌五镇西北部3公里处,昌安公路西侧,幅员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13800亩,共有6个自然屯,农户690户,人口2790人。多年来金安村形成了粮食种植、肉牛、肉鸡养殖,林木加工为主,劳务输出为副的产业格局,农民的人均收入为全镇农村人均收入较高的一个村,2012年金安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500元。金安村通村公路以及屯中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金安村连续多年被评为肇东市小康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先进村,200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标兵、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
五井村 |
五井村位于昌五镇东北4公里,共有 4个自然屯,423户,总人口1549人,耕地面积10410亩。 五井村党总支 书记: 赵立君 委员: 于俭军 张义成 于俭玲 李春芬 五井村村委会 主任:李长山 委员:张义成 张玉龙 于俭玲 刘加和 |
四井村 |
四井村位于昌五镇东南部4公里处,西临朝昌公路,北与向前村接壤,东与盐碱地草原相连。全村有7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482户、2074人,839个劳动力。常住人口1618人,外出人口456人,耕地面积9540亩,林地面积650亩,四井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0人。有通屯路3条8公里,屯内道路30条8.2公里。村中心社区是在原四井村小学原址上建设,内设村级办公室、民生服务室、科技文体活动室、现代远程电教室、村卫生所、计生服务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室外活动广场分为运动区、健身区、绿化区三部分,运动区白色混凝土铺设、绿化区栽植花卉,健身区等其它区域全部铺设彩色步道板,健身区安装健身器材20台套,运动区设有篮球、排球、羽毛球运动场地。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全面加强,村屯主路、巷路全部硬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村屯实现绿化美化。四井村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以玉米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绵羊、蛋鸡、肉牛为主的养殖业和少量的劳务业。2012人均收入11495元。 |
昌盛村 |
昌盛村位于昌五镇东北部,距离镇中心4公里,全村有4个自然屯,474户,1800口人,9900亩耕地。2000年昌盛村被绥化市命名为“十化”文明村标兵, 2003年被绥化市命名为“五个好”党支部,2004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连续多年被肇东市评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先进村,2006年8月11日国务院总理-一行在省地市领导的培同下视察了昌盛村的新农村建设。 昌盛村委会总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19平方米,总投资30多万元。办公区内设村办公室、村卫生所,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室、多功能会议室等,房屋采用外墙笨板、彩钢屋顶、塑钢窗、燃池取暖设施新材料、新工艺建设,室外活动广场铺设彩色步道板,运动区建设有篮球场地,健身区安装体育器材10台套。 |
昌平村 |
昌平村位于昌五镇西4公里处,全村有8个自然屯,11个村民小组、619户、2400人,耕地面积11160亩,主要种植作物玉米。村内道路全部硬化,都是红砖路,道路两旁种植绿化林。 几年来以规模经营为突破口,以推进高产攻关为手段,全力提高粮食总产水平。昌平村畜牧业发展良好,在生猪养殖大户张文远的带动下,全村生猪养殖发展势头强劲,年生猪出栏12000头,在肉牛养殖大户邢祥力的带动下,全村积极发展肉牛养殖业,年肉牛出栏8000头,蛋鸡养殖也初具规模,蛋鸡饲养量4万只,畜牧业一项为养殖户增收5000元,同时积极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使昌平村经济发展稳步前进。 |
福利村 |
福利村位于昌五镇北9公里处,西、北临明久,东与向阳乡相连。全村有5个自然屯,6个村民小组、27名党员,410户、1497人,829个劳动力。其中现有住户336户,常住人口1215人,外出户数74户,外出人口282人,耕地面积11200亩,机电井16眼,林地面积1280亩。 2010年在市委关怀下,在市委办的包扶下,在相关部办委局的大力帮助下,总投资720万元。建设水泥路8.5公里,红砖路16公里,村屯道路实现全部硬化。打自来水井3眼,自来水入户350户,入户率100%。环境绿化美化上,栽植防护林7000株,风景林5000株。其中银中杨3500株,丁香1500株。新建420平方米村级办公场所一处,硬化活动广场3000平方米,安装体育健身器材12台套。 福利村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以玉米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肉牛、奶牛、蛋鸡为主的养殖业和少量的劳务业,和新兴发展起来的花卉特色种植。 |
巨宝村 |
巨宝村位于昌五镇北部8公里处,辖巨宝,巨发,房身、前富贵4个自然屯,全村耕地面积10700亩,全村450户,人口1520人,该村积极发展蛋鸡养殖,蛋鸡存栏达到20万只,实现了户均500只的目标,实现蛋鸡养殖收入200万元;实施标准化生产,扩大生猪饲养规模生猪发展由原来的2个自然屯,扩展到4个自然屯,全村75%的农民都饲养20头以上育肥猪,实现商品量1万头,收入300万元。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11000元。 |
向前村 |
向前村位于昌五镇东4公里处,全村共有5个自然屯,400户,总人口1318人,耕地7215亩,主要种植作物玉米,亩产650公斤。村内道路全部为红砖路,道路两旁栽植了风景林,向前村有自来水井3个,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0%,村内有村级办公场所一处,活动广场一处,设施良好。全村肉牛存栏900头,生猪存栏1000头,蛋鸡存栏10万只,人均收入10000元。 |
四街村 |
四街村位于昌五镇内东北角,全村共有3个自然屯,1156户,其中农业户828户,总人口5260人,人均收入10251元,耕地面积12120亩,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在镇中心社区合并建设有村办公室一处,村内有中心小学教学楼一栋,可容纳学生及教职员工1600人。村内建设现代化标准“御龙湖学府小区”一处,小区内现有楼房3栋,住户120户。村内主要道路今年全部铺设白色路面,总长7000米。 全村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以肉羊养殖为代表,带动骨干党员致富,并且现在肉牛存栏2600头,生猪存栏3200头,蛋鸡存栏14万只,村内现有牲畜屠宰场一个,年屠宰量2000头。村酿酒产业发达,现有小酒厂10户,年产酒10万吨。现在正通过福泰兴酒业公司带动,整合力量,将酿酒产业做大做强。 |
三街村 |
三街村位于昌五镇城区内西北区域,东临昌安公路,南临昌同公路,西与昌平村接壤,北与金安村接壤。全村有9个自然屯,12个村民小组、692户、2990人,1400个劳动力,人均收入11070元。耕地面积11200亩,林地面积650亩。 三街村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以玉米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蛋鸡、肉牛为主的养殖业和少量的劳务业。三街村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建设1000亩高产示范田。粮食单产由现在的500公斤左右提高到700公斤以上,通过示范引带,逐步将劳动力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从事其他产业增收。在养殖业上向肉牛养殖产业调整。围绕肉牛养殖,发展配套服务产业,建设玉米秸杆饲料厂一个,粪肥集中处理场一个,存栏肉牛由现在的3000头发展到5000头,年出栏达到10000头,实现效益500万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现有酒厂8家,年产酒量15万吨。三街村有标准化的村级办公场所一处,内设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民生服务站、计生服务站、“两委”办公室。 |
二街村 |
二街村位于昌五镇镇中心西南区域。全村下辖4个自然屯,十二个村民小组,890户,3858口人,耕地面积12240亩,林地870亩,共有农田机电井11眼,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592元。 近年来二街村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着力发展我村玉米种植业、白酒加工业、肉牛养殖业。通过龙头牵动、小区示范带动,大力发展“一奶三肉一蛋”现代化养殖,加速构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化养殖格局。目前全村涌现出种粮大户刘福田、养牛大户刘清河、养猪大户陈国海等科技示范户10户。同时发挥闲置场所优势,引进投资500万元秸杆饲料厂一处,发挥土地资源优势进行发包,建立玉米高产示范园区2个。目前,全村建设有占地40000平方米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一处,5000平米肉牛交易大市场一处,全村肉牛养殖户已达150户,年出栏量达15000头,养殖业已成为二街村群众致富的主要途径。二街村有标准化的村级办公场所一处,内设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民生服务站、计生服务站、“两委”办公室和综合办公室。在文体休闲广场内建设篮球场一处,开辟了健身区,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 |
一街村 |
一街村位于昌五镇内东南角,包括24个居民组,总人口4780人、1080户,其中农业人口2602人、470户,人均收入10927元。土地面积7500亩,其中耕地面积7380亩,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林地面积120亩。本村共有公路8条,其中村内6条,外环路2条,总长5000米,均为白色路面,已全部安装了自来水。 几年来以规模经营为突破口,以推进高产攻关为手段,全力提高粮食总产水平。落实粮食规模经营高产示范田,粮食亩产稳定在1500斤以上,其中,建设吨粮田2000亩。以肉牛、奶牛、肉鸡、蛋鸡为代表的现代化养殖取得了新成效。现在全村优质奶牛总量达到120头,肉牛年出栏量达到5000头;肉鸡饲养量发展到3万只;生猪饲养量发展到3000头,蛋鸡饲养量达到5万只。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