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家镇五间村,全村共有耕地1100亩,2个自然屯, 农户407户,人口2122人。村党总支部下设5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党员28名。该村生态环境好,空气、土壤、水源,经过专家检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1282104 | 152000 | -- | 查看 五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长安村 |
长安村位于尚家镇西北23公里处,全村3个自然屯,620户农户,2867口人,耕地面积19868亩,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5名。近年来,长安村党总支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村民明晰经济发展思路,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村域经济形成了“育产业,带民富”的发展格局。村民生活发生显著变化。2011年,全村农业总产值512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村集体积累150万元,农民纯收入实现10575元,年度测评群众满意率达99%,2009-2011年村党总支部连续被评为肇东市“五个好”先进党组织和新农村建设优胜村。 一、突出特色产业,构筑致富平台 长安村由于土质不好,粮食产量低,种植业年年没有多大收入,为了让农民在土地里掘出更多的“金子”,村党支部一班人根据本村实际,摸索适合的经济发展门路。一是发展甜菜产业。近些年,由于甜菜种植面积锐减,生产企业大幅提高收购价格,亩平均收益远远高于玉米收入。为引进甜菜种植,村党支部于海文通过多方寻找关系,五次跑依安糖厂,多次登门找企业领导,通过不懈努力,终于把依安博天集团种植基地引到了长安,初期规模面积3500亩,远期规划面积10000亩,为确保长远发展,长安村自己建立甜菜站,规划建设了甜菜高效种植示范园区,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的标准化种植模式,甜菜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长安村的务实举措感动了博天集团,为村里配备了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田间指导,使长安村的甜菜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2009年全村仅甜菜一项收入就达到780万元,户均增收6000元。二是发展劳务产业。长安村紧邻农垦总局四方山农场,长安村发挥就近就便优势,主动攀富结贵,与四方山签订了劳务输出合同,每年春种、夏锄、秋收,四方山农场所有的劳力全由长安村包了,而且连机动车也去,人工费大约每天100元,机动车每天150元,仅此一项,就使长安村户均增收2600元。三是发展奶牛养殖产业。长安村“两委”干部眼光远,思路活,他们抓住近年奶牛走低机遇,积极鼓励农户养奶牛,为给群众“打样”,村干部带头建起了牛舍,购进了优良奶牛。村支部书记于海文自投资金20万元,先建起了一个标准化奶站,自家先养起了30头奶牛,用自己每年10余万元的收入事实,吸引农户发展奶牛产业。在他的带头下,全村成立了奶牛养殖协会,免费为奶牛户提供技术、信息和防疫服务,点燃了全村人致富的热情,坚定了靠养殖奶牛致富的信心。目前,村里的养牛户占到了三分之一,奶农户均增收5000元,奶牛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二、公开村务管理,实行民主治村 村级管理最关键的就是村务公开,尤其是财务管理制度的公开,村官行不行,关键看公平;干部贪不贪,主要看资源。为建立一个群众信得过的村班子,长安村推出了一系列民主治村策略。一是健全规章制度。村干部全面推行《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村干部廉洁自律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同时根据本村实际,制定了村干部“六不准”。即:不准仗权承包土地、不准用公款下饭店、不准用公款坐小车、不准侵害群众利益、不准贪占挪用集体钱物、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二是实行民主监督。为加强对干部的监督,还聘请了村里6名退职干部和老党员担任廉政建设监督员。三是实行民主办事。村里涉及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修路、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榨奶站等工作,村支部都要召开村民议事会,集体讨论决定。四是公开发包资源。2009年,长安村对全村以往发包的资源进行了重新清理,对全村5000多亩草原牧场重新丈量清理,杜绝人情地、多种地和黑地现象。当年就收回不合理发包草原800多亩,为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万多元。为进一步接近与村民的关系,避免村干部有贪占思想,把村里的300多亩机动地一次性分给了无地农户。 三、坚持以民为本,创建和谐家园 在村经济基础有所好转后,长安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改善民生上,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一是加强道路改造。长安村远离镇区,离最近的兰西胜利镇还有20多里地,过去村里路不好,大人小孩有个天灾病热,想出去都很难。修路一直是村民期盼的头等大事。近年来,长安村通过变卖资产、村民集资等方式,筹集资金370多万元,对连接各村的主干道、屯中道全部进行重新铺装,修建白色路面13公里,红砖路7公里,村与镇、村与村、屯与屯之间全部硬化联通,村民出行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通车之日,群众奔走相告,自发鸣放鞭炮,比过年还高兴。二是改善公益事业。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投资40万元,兴建了一处集办公、会务、娱乐为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村办公室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文体休闲广场占地1000多平方米。活动室内设图书室、娱乐室、会议室、卫生所,图书室藏书2000多册,摆放了读书桌椅,全天向村民开放。娱乐室设有有限电视、麻将牌、桌球等娱乐用品;活动广场安装12套健身器材。每到夜晚,村民聚集在一起进行看书、打牌、锻炼等活动,村屯文明风气越来越深厚,打仗斗殴、-等不正之风基本消失。三是净化卫生环境。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长安村加强了村屯周围卫生环境的改造,村里所有的牲畜全部圈养舍饲,垃圾一律运到屯外自家地头堆放,屯中路两侧全部栽植了绿化树,砌筑了排水沟,各户负责各自门前的卫生清扫和积雪清除,粪便没了,脏水排走了,街道干净了,整个长安村焕然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
五间村 |
尚家镇五间村,全村共有耕地1100亩,2个自然屯, 农户407户,人口2122人。村党总支部下设5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党员28名。该村生态环境好,空气、土壤、水源,经过专家检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
前进村 |
尚家镇前进村,全村共有耕地8819亩,3个自然屯, 农户380户,人口1648人。现任党支部书记李凤科今年63岁,2002年任职。 前进村2009年全村农业总产值2759万元,人均纯收入5900元。其中:牧业人均收入5570元,奶牛业人均收入5300元,占牧业收入的98%。2010年预计奶牛业收入1750万元,人均收入5300元。全村固定资产37.5万元,债权31万元,债务110万元。 全村奶牛存栏898头,其中:成母奶牛637头,10头以上大户16户。2009年新增成母奶牛121头。标准化奶点2处,建筑面积700m2,日收奶6吨。 |
四合村 |
尚家镇四合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东15公里处,东与兰西县奋斗乡壤,南距肇东市25公里北与本镇五间村为邻,主村九个村民小组、六个自然屯、830户、4200人口。劳动力1500名。耕地面积16717亩,下设四个支部(中心支部,党员40名、35岁以下党员8名、36-60党员20名、食杂店11个、卫生所一处,农机具修理部5个,兽医所2个。 近年来四合村党总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三创”活动,把党建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做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能人兴村”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大力发展玉米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出几大产业,村里有15名党员每年春耕时节,都主动联系为农户购买优良种子和化肥。带动全村农户抢前抓早春耕,使全村没有发生一户因缺少农资而误农时,在党员的亲自带动下,畜牧养殖发展很快,我村现有奶牛户70多户,奶牛存栏在300头以上,创收百万元,标准化奶站三处,奶牛户售奶不出屯,增强了奶牛养殖的积极化。生猪养殖户130户,存栏300头。在党员带动下,农民个体修理部五个,全村小型农机具修理基本解决,还方便了周边各村。年收入在五万元以上。有3名党员带头搞劳务输出,十三户人家在外地(大庆、内蒙古)从事运输业,年收入能达到七至八万元以上,我村2009年投入200万元修水泥路13公里,基本解决了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有线电视在普及、电话入户90%、砖瓦化60%。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村现有农民书屋一处,计划生育服务室,下设九个农民服务站,随时为农民服务,每年都与上级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生猪及化肥、养殖利用培训班,累计培训农民300多人,为四合村“三创”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红明村 |
红明村位于尚家镇东南0.5公里处,辖5个自然屯,现有680户农户, 3670口人,耕地面积18200亩,行政村设党总支部,下辖4个支部,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56名。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以玉米种植为主,同时发展特色蔬菜种植产业,年创造产值800多万元;畜牧业以奶牛、肉牛、生猪为主,年创造产值1800万元;近年来发展小笤帚手工艺制品特色加工业,市场看好,已打入全国各大超市和各大农贸批发市场,年可创造产值70万元,纯利润20万元左右。 几年来,红明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立足全村的经济发展大计,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学习新技术,共谋致富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新村,取得显著的成效。2011年,全村农业总产值498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302万元,村集体积累2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565元。年度测评群众满意率达98%。2010年-2011年,村党总支连续被绥化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 “文明生态村示范点”;2010年被肇东市宣传部评为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先进村(社区)。 |
红庆村 |
红庆村辖13个自然屯,现有1100户农户, 4306口人,耕地面积33096亩,行政村设党总支部,下辖4个支部,13个党小组,现有党员83名。党总支围绕“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发展战略,重点在玉米种植业、畜牧业养殖、劳务输出等主导产业,积极带领农民致富。55名党员带头发展畜牧业,创办奶牛养殖协会1个,有10名党员带头种植中粮产业化A级绿色玉米,有2名党员带头开展劳务输出。 |
红光村 |
红光村有七个自然屯,七个村民小组,农户1132户,4950人。现有劳动力3050人,耕地面积19050亩。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9名。近年来,红光村党总支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村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10元。年度测评群众满意率达到98%。2009年红光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市廉政建设先进村党组织。 |
福山村 |
一、基本情况: 福山村位于位于尚家镇西南8公里处,南与向阳乡、西与昌五镇、西北明久乡毗邻,辖5个自然屯,841户,3673人,全村耕地面积36400亩,林地面积1600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9元,村党总支部下设5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党员40名。该村生态环境好,空气、土壤、水源,经过专家检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二、主要做法: 1、积极构建农业生态发展模式 以"生猪-肉鸡-蛋鸡 "为主要生态发展模式,推进绿特色蔬菜农产品生产。截止目前,全村发展标准化生猪养殖大户80户,栽植绿特色蔬菜2050亩,晚柿子400亩,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为农民增收找准了项目。 2、依托龙头企业,建立"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同正邦集团合作,组建生猪养殖协会,以协会为中介,沟通企业与农户,预计2013年底生猪出栏20万头。成立养猪协会,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公司还斥资在该村进行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建设,该工程于2012年底能完工,正式投入使用。通过这种合作模式,为企业找到了原料,为农户找到了市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销矛盾。现全村已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大户148户,其中标准化养殖户57户,生猪年出栏量达到了1万头。 3、努力协调信用贷款,加大农业投入。 为确保该村建设顺利进行,政府加大了信用贷款协调力度,为农民建房、搞规模养殖解决资金问题,2011年,全村产业发展贷款600多万元,还款600多万元。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建设步伐,能人李成国成立了肇东市福山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办公区域300平方米、农机具库房3130平方米,购置各种大型播种收获机6台,农机具5台,太空种子处理机1台,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户。 以产业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努力创造美好人居环境;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依托,以产业扶贫开发为途径,以依法治村为保障,努力推进村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 |
平房村 |
平房村位于尚家镇西北13公里处,南与向阳乡、西与昌五镇、明久乡、北与宋站镇毗邻,是尚家镇的中间村,幅员面积辽阔、位置偏远。全村有11个自然屯、805户、3800口人。耕地面积24000亩,林地面积1600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726元,村党总支部下设4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党员39名。奶牛养殖协会1个、劳动力转移党支部1个。 村集体经济簿弱,总体实力不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程缓慢。全村贫困户(10%)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50%,奶牛榨奶站4个。 村党总支围绕玉米种植、畜牧养殖两大主导产业,突出示范引带,积极开展带民致富活动,结合村上的资源、地缘优势,强力推进农户发展玉米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的大发展快发展,输出劳动力350个从事建筑、修路等行业。预计2012年人均纯收入超一万元以上 |
尚家村 |
尚家镇尚家村位于肇东市北10公里处,尚家村村委会所在地距镇政府0.5公里处,滨洲铁路、肇宋公路从镇、村中穿过,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全村有三个自然屯,7个村民小组,农户1201户,5297人。现有劳动力3100人,耕地面积18765亩,林地1050亩,草原7229亩。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4名。近年来,尚家村党总支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村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2011年,村集体收入达到5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45元,位于全镇前列。年度测评群众满意率打到98%。2011年尚家村党总支被评为新农村建设优胜村。 种植业以玉米、大豆、葵花、甜菜为主。2012年种植玉米12500亩,大豆500亩,葵花3000亩,甜菜785亩,粮、经、饲比例为5:4:1。养殖业以奶牛、生猪、山绵羊和家禽为主。有养殖园区3个,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养殖大户70户,养殖协会3个,经纪人5人。2012年奶牛、生猪、山绵羊和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70头、20000头、2000只、和10000只,养殖收入实现450万元,人均840元。外出务工560人,劳务经济总收入336万元,人均收入6000元。学校一处,面积15000平方米;有12条村内道路,13公里,柏油路2500米,土路10050米,有大小型农机具105台套,机电井14眼,农田灌溉率2%,农民住房砖瓦化率30%,自来水入户率30%,电话入户率40%,有线电视入户率4%。 尚家村是典型的农牧业村。种植是以玉米为主,玉米耕种面积达到万亩以上;畜牧业以奶牛、生猪为主,目前全村奶牛存栏272头,生猪存栏1万头。劳务经济又是尚家村的传统产业,以铁路线为主线,遍布省内外。近途以哈市、大庆为主,主要从事经商、贩运、打零工;远途以天津、大连、内蒙古为主,主要以打工为主。仅劳务经济一项,尚家村一年可收入500万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