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绥化 >> 肇东市 >> 四站镇 >> 克宝村

克宝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克宝村谷歌卫星地图)


克宝村简介

  克宝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克宝村下辖3个自然屯、625户农户、2227口人,劳动力488人,10005亩耕地,其中水田5000亩。林地267亩,鱼池32个,面积4000亩。 2011年全村实现各业总产值4715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478万元、渔业产值1400万元、畜牧业产值56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1277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9750元。
  村内通屯路15公里,全部实现硬化,中心村内巷道14.8公里,硬化4.5公里;自来水入户420户,入户率达到82%;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5% ,人均居住面积18平方米。
   二、总体目标
  1、经济目标。2012年经济总产值要实现5000万元,村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到2015年,村年生产总值达要到9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利用两年时间,村民全部住上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楼房,原住宅区建成绿色养殖区和绿色种植区;并与哈市各大旅游公司联合开发建设民俗风情旅游区。
  3、社会事业建设目标。建设幼儿园、村卫生室、图书阅览室和一处功能齐全的居民活动健身广场。
  4、村容村貌建设目标。村内全部实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
  到2013年,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利用原克宝村整理出的宅基地7万平方米,建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在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供应民俗旅游餐饮。
  三、村屯建设发展规划
  1、新村建设规划。2012年,在原克宝村规划住宅建设用地16500平方米,一期计划投资2500万元,一期拟建设农民新居4栋,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可入住村民300户。计划5月20日开工建设,10月1日交付使用。同时,启动第二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拟建四栋农民新居,建筑面积20000万平方米,可入住村民250户。
  2、生产建设规划。2013年4月启动第三期,计划投资4000万元,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10亩,其中,民俗风情旅游山庄500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105亩,其中棚室蔬菜50栋,种植绿色有机蔬菜,为民俗旅游餐饮和市场提供有机蔬菜60万斤;绿色养殖基地105亩,建猪舍80栋,年可出栏笨猪1万头,鸡舍40栋,年出栏笨鸡10万只,在满足民俗餐饮的同时,余下可投放市场。
  3、民俗风情旅游规划。发展民俗旅游业,建占地面积500亩的民俗风情旅游村。旅游村内建80栋民间别墅,100间满族风情房屋,大打满族文化品牌,满族餐饮文化及娱乐节目,集夏季垂钓、划船,冬季滑冰、滑雪于一体的东北娱乐文化新村。
  4、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投资500万元,建设给排水、绿化、亮化及附属设施建设。
  5、新型能源建设规划。
  建设秸秆固化集中供热、供气工程一处,太阳能畜禽舍2万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1万平方米,太阳能使用户400户,达80%。
   四、存在问题
  1、种植业。目前农户以独立经营为主,土地分散,自产自销,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专业化组织程度不高,效益低下。
  2、养殖业。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发展,但养殖规模小,产业化趋势没有形成。
  3、第三产业。村内无大型企业,第三产业仅以当地贩运和劳务输出为主,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
  4、基础设施。虽然有一定基础,但距离新农村建设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特别是住房砖瓦化率低,亟需解决。
  2012年,我们村将依托近市、靠镇、临江、和紧邻金代遗址八里城的区位优势及本身固有的资源优势,强力打造“克宝民俗风情旅游新村”。重点推进三大产业接轨(绿色种植产业、绿色养殖产业、民俗旅游产业、),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克宝建设成为肇东市西南部最文明、最富庶、最适合人居的民俗风情旅游新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231282107 152000 -- 查看 克宝村谷歌卫星地图

克宝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克宝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四站村

  四站村基本情况简介    一自然状况。    四站村位于肇东市西南45公里处,地处四站镇街内,肇四、贺四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农、林、牧、鱼各业共同发展,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全村耕地面积1.14万亩,其中水面0.16万亩,草原面积0.6万亩,林地400亩,大棚50栋。全村共有3个自然屯,710户,3700口人。   二、经济状况   2011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640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450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9750元,住房砖瓦化率达80%。   三、管理状况   村屯的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曾获多项殊荣:被省评为“百乡千村”试点村,多次被绥化市委、市政府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奔小康”标杆村党支部;多年被肇东市委、市政府评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标兵村;市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四型四双”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四、建设状况   1、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重点修建了通屯白色路面、红砖路。同时还修建了村白色路面巷道2条,共3公里,立砖巷道路2公里,为打造特色经济带,发展观光农业,村里沿路建设1500亩的蔬菜园区,拉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公益事业建设。(1)投资20万元,使有线电视、数字信号接收机进入农户,入户达300户。(2)投资100万元,改善排水设施,建设排水沟4000延长米,街道两侧植树、栽花、安装路灯,达到了绿化、美化、亮化。(3)投资10万元,改建了村办公室,配套了村级卫生所、农民文化活动室、学习室、图书室等。   3、玉米产业建设。在玉米产业发展上,全村现有玉米面积0.9万亩,都统一使用配方施肥,大机械作业。全村玉米总产可达1350万斤,实现产值180万元,户均收入可实现0.9万元。同时我们还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大了招商力度,兴建了餐饮、洗浴、娱乐等服务场所。   4、园区建设。重点抓棚室园区建设   四站村现有蔬菜大棚50栋,年户均增加收入万余元,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还对园区搞好规范设计,向观光农业方向发展。在规划设计方面,我们聘请市农技人员对整个园区进行了规划设计,绘制了园区效果图;我们每年都搞农技培训,以此提高管理水平。   总之,我们四站村正按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已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菜园子村

  菜园子村简介   一、基本概况   四站镇菜园子村地处沿江,全村有农户1230户,人口7100人,现有耕地26000亩,是渔稻的主产区。境内有千年古迹“八里城”每年接纳数十万游客观光。大庆采油十场建在菜园子村。    二、农业经济   菜园子村自然水资源丰富,全村以绿色水稻和特色水产品养殖为主。绿色水稻面积2万多亩,特色水产养殖达5000多亩。   三、基础建设    近年来,菜园子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油柏路7.5公里,红砖路4.5公里。投资20万元,改建了村办公室,面积383平方米,室外面地4000平方米。投资8万元,新建水泥路面蓝球场640平方米,运动平台300平方米,安装国家标准蓝球架一付,系列健身器材一组。   建设村级卫生所一个,面积96平方米,有调剂室、医疗室、值班室,初步解决了农民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在村积累中拿出5万元,建设50米的廉政文化长廊,把“-”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及村务公开公布于众。借助古迹“八里城”的文化底蕴,建立了一块面积为300平方米的廉政文化广场。经常组织村里会吹、拉、弹、唱的村民自编自演廉政文化歌曲,让群众在休闲的同时,接受廉政文化的教育。   四、引资项目   菜园子村古迹“八里城”中外文明,极具开发价值,“八里城”集古文化、古建筑以及佛教传播于一体,每天游客群络驿不绝。期待有识之士来这里开发创业。   目前,菜园子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际和谐,新农村建设步入快车道。   

富江村

  富江村简介      一、自然状况    四站镇富江村位于镇南部,濒临松花江。全村辖7个自然屯,510户,2050口人。全村现有耕地2.4万亩,自然水面1.2万亩,水旱田间作,是全镇鱼、稻的主产区。   二、经济状况   近年来,富江村瞄准市场,发挥优势,着力发展稻经济、鱼经济、劳务经济、特色经济,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2011年末,全村积累达到1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80元,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三、新农村建设   富江村立足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以道路工程建设为主体,加快村屯道路建设,先后建设通村水泥路2条,红砖路3条,总长5.6公里,建设标准街2条,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82%。   四、开发潜力   富江村具有广阔的草原,得天独厚的小资源,松花江境内径流5公里,水草肥沃,水陆运输极为便利。两岸风景秀丽,是垂钓、渡假、避署的佳境。   

克宝村

  克宝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克宝村下辖3个自然屯、625户农户、2227口人,劳动力488人,10005亩耕地,其中水田5000亩。林地267亩,鱼池32个,面积4000亩。 2011年全村实现各业总产值4715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478万元、渔业产值1400万元、畜牧业产值56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1277万元,实现人均纯收入9750元。   村内通屯路15公里,全部实现硬化,中心村内巷道14.8公里,硬化4.5公里;自来水入户420户,入户率达到82%;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5% ,人均居住面积18平方米。    二、总体目标   1、经济目标。2012年经济总产值要实现5000万元,村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到2015年,村年生产总值达要到9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利用两年时间,村民全部住上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楼房,原住宅区建成绿色养殖区和绿色种植区;并与哈市各大旅游公司联合开发建设民俗风情旅游区。   3、社会事业建设目标。建设幼儿园、村卫生室、图书阅览室和一处功能齐全的居民活动健身广场。   4、村容村貌建设目标。村内全部实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   到2013年,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利用原克宝村整理出的宅基地7万平方米,建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在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供应民俗旅游餐饮。   三、村屯建设发展规划   1、新村建设规划。2012年,在原克宝村规划住宅建设用地16500平方米,一期计划投资2500万元,一期拟建设农民新居4栋,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可入住村民300户。计划5月20日开工建设,10月1日交付使用。同时,启动第二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拟建四栋农民新居,建筑面积20000万平方米,可入住村民250户。   2、生产建设规划。2013年4月启动第三期,计划投资4000万元,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10亩,其中,民俗风情旅游山庄500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105亩,其中棚室蔬菜50栋,种植绿色有机蔬菜,为民俗旅游餐饮和市场提供有机蔬菜60万斤;绿色养殖基地105亩,建猪舍80栋,年可出栏笨猪1万头,鸡舍40栋,年出栏笨鸡10万只,在满足民俗餐饮的同时,余下可投放市场。   3、民俗风情旅游规划。发展民俗旅游业,建占地面积500亩的民俗风情旅游村。旅游村内建80栋民间别墅,100间满族风情房屋,大打满族文化品牌,满族餐饮文化及娱乐节目,集夏季垂钓、划船,冬季滑冰、滑雪于一体的东北娱乐文化新村。   4、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投资500万元,建设给排水、绿化、亮化及附属设施建设。   5、新型能源建设规划。   建设秸秆固化集中供热、供气工程一处,太阳能畜禽舍2万平方米,日光节能温室1万平方米,太阳能使用户400户,达80%。    四、存在问题   1、种植业。目前农户以独立经营为主,土地分散,自产自销,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专业化组织程度不高,效益低下。   2、养殖业。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发展,但养殖规模小,产业化趋势没有形成。   3、第三产业。村内无大型企业,第三产业仅以当地贩运和劳务输出为主,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   4、基础设施。虽然有一定基础,但距离新农村建设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特别是住房砖瓦化率低,亟需解决。   2012年,我们村将依托近市、靠镇、临江、和紧邻金代遗址八里城的区位优势及本身固有的资源优势,强力打造“克宝民俗风情旅游新村”。重点推进三大产业接轨(绿色种植产业、绿色养殖产业、民俗旅游产业、),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克宝建设成为肇东市西南部最文明、最富庶、最适合人居的民俗风情旅游新村。   

巨林村

  巨林村简介   一、基本概况    巨林村全村共有农户530户,人口2518人。党员55人,其中女党员7人,35岁一下党员8人,60岁以上党员占40%。现有耕地1.8万亩,绿特色农业规模发展。畜牧生产不断壮大。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二、经济发展   近年来,巨林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大做特做牧业发展这篇文章。通过自繁自育,招商引牛,全村肉牛存栏1850头,千只鸡养殖大户发展到81户,牧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56%以上。同时,规模发展玉米、绿色大豆、绿色小米等种植面积。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深受客户的赞誉。   三、基础建设   巨林村本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的同时,狠抓村屯建设。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80余万元,改善村屯环境。群众义务出工、出车3500人次,建设水泥路4公里,红砖路4公里,建设标准街2条。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投资30万元,建设了村级活动室、卫生所、村办公室,为村民提供了学习娱乐的良好场所。   目前,巨林村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全面建设小康村的宏伟蓝图。   


克宝村特产大全




克宝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