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黑龙江 >>绥化 >> 肇东市 >> 太平乡 >> 光远村

光远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光远村谷歌卫星地图)


光远村简介

  光远村基本情况
  光远村位于肇东市南部,距市区13公里,全村共8个自然屯,总人口3395人,914户,耕地面积15090亩,林地面积1360亩。2012年全村农业总产值4010万元,人均收入9100元。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9名,4个党小组。
  光远村是全市生猪直线育肥的发源地,在全市率先建了了养猪一条街。2005年注册了“光远牌”无公害生猪商标。奶牛产业也发展较快,生猪和奶牛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为了发挥这一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村党支部采取了支部帮,党员大户带的措施,推行了支部加协会的发展模式,在全乡率先成立了太平乡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光远村奶牛养殖协会,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社长。
  2009年筹集资金9万元,依托村小学,对村办公室进行了维修改造,修建村办公室一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同时按要求建起了党员活动室、会议室,购进了全套的办公设备。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投资5万元,新建了一处标准化篮球场地,使全村的党员群众活动有场所,学习有阵地,达到了上级要求标准。
  2009年,共筹集资金130多万元,修建了4.5公里水泥路,使全村7个自然屯实现了通乡、通村、通校的“三通”目标,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拉动了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9的9月份,筹集资金30万元,铺设了新立屯2.2公里的红砖路。全村8个自然屯路面全部硬化。2009年,在榆树林屯成功地打了一眼自来水井,使218户农户吃上了清洁达标的自来水。
  2010年修建榆树林屯巷路红砖路1公里。新增自来水用户690户,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2010年成立太平光远谷物合作社,生产的富硒小米远近闻名。
  2010年新建肇东光远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大型农机具20台(套)。
  2010年新建光远村标准化社区一处,面积640平方米,内设办公室、会议室、农家书屋、娱乐室和多媒体远程在线教学室。2011年7月竣工使用。
  2008年生猪养殖合作社被雨润集团定为生猪养殖基地,2009年被省畜牧局确定为全省畜牧业协会会员。2010年被省农业委员会评定为省星级示范社。光远村党总支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等荣誉称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231282201 152000 -- 查看 光远村谷歌卫星地图

光远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光远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太平村

  太平乡太平村位于肇东市西南部,距市区20公里,肇四公路过境长度2公里,交通便利。全村辖区6个自然屯,拥有耕地24105亩,总人口4586人,劳动力2290人。土壤以黑钙土为主,适合蔬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太平村的村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全村农业总产值实现4980万元,人均收入8300元。在村域经济发展上,优质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1万亩,单产在1500斤以上,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亩收入4000元以上,生猪年出栏9500头,黄牛2603头,奶牛存栏680头,牧业经济已成为村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劳务经济上,利用全村“两个剩余”的优势,每年输出劳力1000人,总收入1000万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村屯道路硬化率达到75%,彻底解决了百姓出行难和农副产品运输难的问题。2008年改建了村办公场所。2009年新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室外广场一处。2010年修建屯内巷路白色路面3公里、红砖路2公里。2010年5月新建村级标准化社区一处,内设办公室、会议室、农家书层、多媒体网络室、娱乐室。2010年11月新安装自来水用户314户,使全村自来水用户达到400户。2010年主街两侧绿化2000米,“四旁绿化”率达到90%,全村砖瓦化率达到90%,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以上,村民参加新农合达到95%以上,村内有标准化小学一所,在校生238人。太平村党总支和村委会5名成员的平均年龄为43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4人,全村共有党员71名,其中有种养加大户党员26名,致富能手15名。太平村党总支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等荣誉称号。   

同合村

  太平乡同合村位于肇东市西南部,距市区24公里,肇四公路过境长度2公里,交通便利。全村辖区8个自然屯,拥有耕地23040亩,总人口4235人,劳动力1460人。土壤以黑钙土为主,适合蔬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同合村的村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全村农业总产值实现3360万元,人均收入5578元。在村域经济发展上,优质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单产在1500斤以上,蔬菜种植面积3000亩,亩收入4000元以上,07年注册了“同合牌”大白菜商标。生猪年出栏8000头,黄牛1100头,奶牛存栏510头,牧业经济已成为村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劳务经济上,利用全村“两个剩余”的优势,每年输出劳力550人,总收入500万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村屯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彻底解决了百姓出行难和农副产品运输难的问题。08年改建了村办公场所,全村砖瓦化率达到75%,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以上,“四旁绿化”率达到90%,村民参加新农合达到95%以上,新建了村屯生所,医护人员6人,实现了农民日常用药不出村,小病不出村,方便了村民就医。同合村党总支和村委会5名成员的平均年龄为43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4人,全村共有党员57名,其中有种养加大户党员16名,致富能手5名。同合村党总支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等荣誉称号。   

勤俭村

  太平乡勤俭村位于太平乡西南部,总耕地面积18678亩,林地面积1729亩,总人口3560人,其中贫困人口1560人,10个自然屯,总户数790户,1965个劳动力。   2012年全村农业总收入实现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6%,人均收入增加600元,比上年增长10%。到2012年村积累、村民收入实现双翻番,集体积累达到55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500元。2009年村主街路由红砖改建白色路面2.5公里。全村10个自然屯全部实现硬化。到2010年普遍达到通化、硬化水平。推进人饮工程,两年内全村510户全部吃上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两年内普及率都达到100%,砖瓦化率达到90%。2010年修建村“三室两所”改善办公条件,丰富全村人民的文化生活。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发展,村容村风村貌逐步改变,社会和谐稳定。   

东合村

  东合村基本情况   太平乡东合村位于肇东市南部,距市区18公里,西邻肇四公路。全村共有2个自然屯,608户,总人口2386人,劳动力912个,耕地面积16033亩,林地面积1154亩。三年来,东合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通过“一事一议”和民主管理多方筹集资金,切实改善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06年东合村成为全市小康建设标杆村,市级“十化”标兵和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09年又被评为省农房改造先进村。   在发展村域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上,东合村从本村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稳步发展生猪和肉牛,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的发展路子。2012年,全村农业总产值实现2950万元,人均收入实现10500元。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06年,投资185万元,修建了6.4公里的白色路面和500延长米的红砖路,在全乡率先实现了“三通”目标。07年投资21.5万元,修建了标准化村级“三室两所”,新建一处占地4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争取到我市唯一的一个清洁能源项目:秸秆燃气,总投资280多万元。08年投资41万元,使全村608户全部吃上了自来水。09年东合村投资73万元,新建了标准化村级社区服务中心,新建一处茅草房改造示范小区一处,在茅草改造上采取“四统一”的推进措施,即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统一施工,墙体材料全部使用新型节能材料,并进行了两户地热燃池试验,取得了成功,09年共改造茅草房29栋,3200平方米。在此基础上,东合村开展村屯环境治理工作,投资12万元,修建护栏700米,绿化带1500平方米,铺设路边石1500米。2010年投资120万元,新修屯内巷路3.57公里白色路面,中心屯绿化1公里。全村的环境卫生、绿化、亮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下一步小康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光远村

  光远村基本情况   光远村位于肇东市南部,距市区13公里,全村共8个自然屯,总人口3395人,914户,耕地面积15090亩,林地面积1360亩。2012年全村农业总产值4010万元,人均收入9100元。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9名,4个党小组。   光远村是全市生猪直线育肥的发源地,在全市率先建了了养猪一条街。2005年注册了“光远牌”无公害生猪商标。奶牛产业也发展较快,生猪和奶牛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为了发挥这一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村党支部采取了支部帮,党员大户带的措施,推行了支部加协会的发展模式,在全乡率先成立了太平乡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光远村奶牛养殖协会,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社长。   2009年筹集资金9万元,依托村小学,对村办公室进行了维修改造,修建村办公室一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同时按要求建起了党员活动室、会议室,购进了全套的办公设备。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投资5万元,新建了一处标准化篮球场地,使全村的党员群众活动有场所,学习有阵地,达到了上级要求标准。   2009年,共筹集资金130多万元,修建了4.5公里水泥路,使全村7个自然屯实现了通乡、通村、通校的“三通”目标,大大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拉动了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9的9月份,筹集资金30万元,铺设了新立屯2.2公里的红砖路。全村8个自然屯路面全部硬化。2009年,在榆树林屯成功地打了一眼自来水井,使218户农户吃上了清洁达标的自来水。   2010年修建榆树林屯巷路红砖路1公里。新增自来水用户690户,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2010年成立太平光远谷物合作社,生产的富硒小米远近闻名。   2010年新建肇东光远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大型农机具20台(套)。   2010年新建光远村标准化社区一处,面积640平方米,内设办公室、会议室、农家书屋、娱乐室和多媒体远程在线教学室。2011年7月竣工使用。   2008年生猪养殖合作社被雨润集团定为生猪养殖基地,2009年被省畜牧局确定为全省畜牧业协会会员。2010年被省农业委员会评定为省星级示范社。光远村党总支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和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等荣誉称号。   

庆丰村

  庆丰村基本情况   太平乡庆丰村位于肇东市西南部,距市区14公里,全村共有5个自然屯,总人口2816人,户数694户,劳动力1252个,耕地面积15660亩,林地面积1900亩。   庆丰村的经济发展主要以粮食、生猪、奶牛和劳务输出为主,2012年种植业产值实现750万元,畜牧业产值155万元,劳务经济收入220万元,人均纯收入实现5224元。   2007年庆丰村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两年中,庆丰村修建村屯道路4.5公里,其中红砖路1.8公里,白色路面2.7公里,总投资110万元,自来水入户400户,新型能源使用户数83户,村级“三室两所”建设投资55万元,自然屯四旁绿化15400平方米,农户改造65户,住房砖瓦化率45%。   近两年,庆丰村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和投入。一是村屯道路建设,需修建村屯道路9公里,需资金280万元。二是自来水入户工程建设,争取在两年内使四马架、杨古屯自来水全部入户。三是场所建设,需新建村办公室一处,建筑面积80平方米,需资金80万元。四是加快农房改造工程建设,两年中力争改造茅草房150栋。五是加强农田基础建设,拟建高产示范园区一处,占地1000亩,需大型农机具2台(套),新打机电井8眼。   

群力村

  群力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太平乡群力村位于肇东市南部,距市区25公里,西邻肇四路,全村共有2个自然屯,党员42名,607户,2050口人,劳动力723个,耕地面积14034亩,林地1165亩。2012年社会经济总产值1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85元。   二、经济发展现状   群力村的村域经济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劳务输出为主。种植业主要以玉米为主;畜牧业以肉牛和生猪为主,肉牛存栏达2400头,生猪年饲养量达10000头;年输出劳动力450人;畜牧业产业是群力村的支柱,但由于缺少资金和现代养殖技术,严重地影响了畜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   群力村于2008年在国家的扶持下,修建了6公里白色路面,村屯主街全部硬化;但屯内的巷路仍是土路,对群众的出行和农副产品的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尚有12公里的土路急需硬化,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村“三室两所”建设不达标,存在着办公无场所、群众业余生活无场地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今年计划依托村小学修建村办公室,同时修建会议室、图书室、综合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所,场所建设需资金10万元,其中维修费6万元,办公桌椅、电教器材、电脑、图书、室外活动场地、健身器材需4万元。   


光远村特产大全




光远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