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村简介
光明村处于德昌乡的北部,北部隔着大草甸子与向阳乡相邻,东面隔着大草甸子与原先进乡相邻。南面隔着草原与德昌村相邻,西面与六合村接壤。现有7个自然屯833户人家。3686口人,有耕地25679亩,林地面积1345.1亩,草原面积10360亩,村内硬化道路2000米,自来水入住率96%。村委会设在张殿元屯与于万江屯中间、德昌通肇东的公路旁。
光明村南、东、北、三面都是6—8公里宽的大草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生产牧草、 熬碱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几年来,光明村靠依托资源优势,依靠政策优势,依靠地源优势,羊产业迅速发展,现有80%的农户从事养羊业生产,年羊饲养量突破了10万余只,商品量达到了7万只以上,年收入230万元,年生产牧草2万吨,牧草年总收入1100万元。日前在乡党委正确领导下,光明村的羊产业已经迈进了规模化经营,科学化饲养,专业化发展路子,正在实现着强村富民的宏伟目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231282212 | 152000 | -- | 查看 光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红岩村 |
红岩村基本情况 德昌乡红岩村位于德昌乡东部,距乡所在地4公里,所辖8个自然屯,有耕地24965亩,993户、4303口,2012年人均纯收入11680元。三个自然屯280户已经吃上自来水。几年来,红岩村党支部和全体村民经过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经济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跨入全乡先进行列。 目前,红岩村集体积累已达302.4万元,村域经济呈多元化发展格局,以瓜菜种植、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2012年全村各业经济总收入6786万元,人均收入11680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已成红岩村的主旋律。到目前,修建白色路面5.2公里,水泥块路面7.2公里,红砖路3公里,率先在全乡实现了村屯道路全面硬化。绿化街道7条、新修排水沟3000延长米。 红岩村党支部累计投资52万元,建设了主体占地面积410平方米标准化多功能为一体的二层村级社区办公场所一处。社区新建了2000平方米室外文化娱乐广场,安装体育器材8套,建成40米文化宣传长廊,社区和广场四周栽植花树2400株,社区环境达到了净化、绿化、美化,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
育民村 |
育民村简介 育民村地处德昌乡的最南部,偏西方向,现有9个自然屯,818户人家,3699口人,有耕地22219亩,林地面积844亩,草原面积7868亩,村内道路硬化1600米,自来水入户率92%。村委会设在发财屯。 该村以奶牛、生猪为主导的畜牧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全村各业经济总收入2584万元,人均纯收入6058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已成为育民村的主旋律。 |
光明村 |
光明村简介 光明村处于德昌乡的北部,北部隔着大草甸子与向阳乡相邻,东面隔着大草甸子与原先进乡相邻。南面隔着草原与德昌村相邻,西面与六合村接壤。现有7个自然屯833户人家。3686口人,有耕地25679亩,林地面积1345.1亩,草原面积10360亩,村内硬化道路2000米,自来水入住率96%。村委会设在张殿元屯与于万江屯中间、德昌通肇东的公路旁。 光明村南、东、北、三面都是6—8公里宽的大草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生产牧草、 熬碱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几年来,光明村靠依托资源优势,依靠政策优势,依靠地源优势,羊产业迅速发展,现有80%的农户从事养羊业生产,年羊饲养量突破了10万余只,商品量达到了7万只以上,年收入230万元,年生产牧草2万吨,牧草年总收入1100万元。日前在乡党委正确领导下,光明村的羊产业已经迈进了规模化经营,科学化饲养,专业化发展路子,正在实现着强村富民的宏伟目标。 |
德昌村 |
德昌村基本情况 德昌村地处德昌乡腹地,该村有9个自然屯,1091户,4106口人,1530个劳动力,有耕地25056亩,林地面积1858.2亩,草原面积10652亩,村内硬化道路8000米,自来水入户率98%,是全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基层组织建设样板村。 目前,德昌村集体积累已达402.1万元,村域经济呈多元化发展格局,以玉米吨粮田、奶牛为主导的畜牧经济和以经商贩运个体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全村各业经济总收入6630万元,人均收入11890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已成德昌村的主旋律。到目前,德昌村共修白色路面9.5公里、红砖路9公里、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绿化街道11条、新修排水沟3500米。 2010年新建410平方米的新型社区一处,内设村办公室、文化图书馆、群众活动室等。为改善办公条件,方便群众学习娱乐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为方便广大村民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丰富文化生活,修建了一处占地2000平方米的群众 活动广场,铁艺护栏260延长米,内设凉亭,长廊、健身器材等。 |
新跃村 |
新跃村简介 新跃村地处德昌乡的最北端,北与昌五镇隔着大草甸子相望,西与跃进乡接壤南与六合村相邻,东紧接光明村。该村有930户人家,有3682口人,有耕地22623亩,林地面积1716.9亩,草原面积15040亩,村内道路硬化6000米,自来水入户率95%。 该村的北面是大草原,非常适合养殖业的发展,这里历来以养羊著称,几乎家家都养羊,超过200只养羊大户10多户,全村年总饲养量超过5000只,每年养羊收入达12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增加了3000多元,新跃村是德昌乡的养羊基地。 |
六合村 |
六合村基本情况 六合村位于肇东市德昌乡西北部,社区距乡政府3公里,有10个自然屯,6个村民小组,998户,3952人,耕地28441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6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11490元,由原来的落后村到现在变为全乡的中间村。先后被市、乡授予新农村建设标兵村、优秀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投资113万元,修通村白色路面2.2公里,通屯红砖路面9.5公里;已打人畜饮水井3眼,使三个自然屯350户的百姓吃上了自来水;在2010年新建一处占地面积为410平方米二层多功能为一体的村级社区。 该村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特色养殖——生猪。有力推动全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发展村 |
发展村简介 发展村在德昌乡的东南方向,其东面与五里明镇接壤。在双合村的北侧。现有9个自然屯,1076户人家,4836口人,有耕地29053.8亩,草原面积3268亩,林地面积1580.8亩,村内硬化道路800米。村委会设在七撮房南1公里处。 该村依靠科技兴农,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有力推动全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2010年,全村粮食生产面积达2800亩,经济作物生产面积1750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05元。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态势。 |
永发村 |
永发村简介 永发村地处德昌乡南端,偏东方向,南与四站镇比邻,东与五里明镇接壤。全村共6个自然屯,农户624家,2776口人,有耕地14461亩,林地面积1405.9亩,草原面积5371亩,村内道路硬化8500米,自来水入户率91%。村委会设在双合屯东一华里处的双合小学校内。 该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产业,村民人均纯收入6945元。村内有小学一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村两委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断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等领域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呈现出和谐稳定发展的可喜局面。已经甩掉了落后村的帽子!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