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埂村座落在西联乡的东北部,东临顺安河,北靠长江,南临我乡的红旗河,西临万丰村,全村共有1214人,400余户,有三个自然村,十三个村民组。全村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余亩,水面面积1214亩,林地350亩.全村共有党员32名(其中女党员3名),下设三个党小组。2013年村人均收入9000元,主要以种植定单农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农民其他收入以务工、经商为主要来源。
近几年来,北埂村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村容村貌变化显著,多项工作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08年度荣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三等奖;2009年度荣获村级目标管理千分制考核二等奖;2009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2009-2010年“平安村”称号;2010年“农村土地流转示范村”;2010年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荣获计划生育“两无一满意”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706104 | 244000 | -- | 查看 北埂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三联社区 |
三联社区:位于义安城北17公里处,区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2012年9月由钟仓、太平两居委会和三孔闸街道合并而成。现有住户829户,人口2088人,驻地有政府、邮政、信用社、学校等单位。 |
钱湾村 |
钱湾村位于铜陵县西北部,地处铜胥路和西联圩交界处,距县城12公里开发区3公里,区域面积3.9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洲圩区。村辖23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761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9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400多亩,其中水田500多亩、旱地1900多亩。全村在册面积1914亩,总产值达2400多万元,人均收入9450元。 近几年,在市、县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对村部进行维修和扩建,增设了图书阅览室。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村的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在村庄管理上,村“两委”加强村环境卫生整治,要求生活在小区的村民的生产生活垃圾袋装化,污水管排化,绿化统一化。经济发展上,我村潜心打造毛豆“一村一品”专业村,种植面积达全村耕地面积的70%以上,若含多季复种面积,则超过了总耕种面积,总产值接近2000万。村“两委”审时度势,利用灌区水利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并积极打造蔬菜基地引导农民种植蔬菜的方法技术。通过引进铜陵钱湾现代农业示范园、金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铜陵明盛循环农业经济园、铜陵县西联乡旺兴生态农业示范园、铜陵县旺兴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帮助我村培养种植大户,发展蔬菜种植业,各类蔬菜种植面积千亩以上,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市、县安排民生工程蔬菜基地建设200亩正在实施。在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优质山羊、草鹅、草鸡、鱼鸭混养等养殖业。全村有11个养殖大户,养殖面积超过700亩,对全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村庄生活设施齐全,群众安居乐业。通过各项政策的落实,以及村民勤劳致富,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近几年荣获“五个好党组织”、“计划生育先进集体”、“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市科技示范村”、“优秀党支部”、“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称号。我村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村经济社会较快平稳发展,成效显著。 |
官上村 |
官上村位于西联圩内,东连三义村,南接钟古路,西靠南北路,北壤太和路。 官上因地处官庄圩上首,得名官上。全村有12个村民组,11个自然村,575户、1875人。党支部设5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42名。境内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宜种棉花、粮食、油料等作物。全村2.7平方公里,耕地纳税面积1876亩,其中水田和旱地和各占50%。村部座落在村中心位置。 村内主干道路4条计6公里:官预路、红旗河路、幸福河路,全部为水泥路面。主干河道3条计6公里:枣树弯河、红旗河、幸福河,已全部清淤,有乡级排涝站枣树湾站,现达到了旱能灌、涝能排。建筑了十二座桥,农田涵管埋设70处,夯实了农业基础设施。主干河道旁全部绿化,按装了30盏路灯。各村民组自然村道路全部铺设了石子路,完成了第一、二、五、七、九组自然村道路的水泥路面建设。实施了户户通,现已完成了第一、二、三、四、七自然村的水泥路通户。照明线路全部改造,全村共设有5个台区,架设了5台变压器。自来水入户达97%,三格式卫生厕所改造完成了500座,村民房屋全部为砖混结构,其中楼房已达90%,人均居住面积40平方,太阳能使用达60%。 村办公楼300㎡,并建成了篮球场,文化活动室,村卫生室。村企业有油厂、预制厂,民营企业有轧花厂,征飞花卉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其花卉其地达200亩。村民主要收入为种植、务工、经商、运输、建筑。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达54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 官上村二00六年被子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市级示范村,省“千村百镇示范村”。二00五年被子授予为市级生态村,二00六年授予省级生态村,二00七年被子县综治委授予平安村,同年被市妇联授予巾帼示范村,县委、县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集体荣誉,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二00八年被市文明办授予文明村,同年被评为市级卫生村、科技示范村和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称号。村党支部被县委授予“先进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被市委授予“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三义村 |
三义村地处圩区,东与本乡犁桥村相邻,南与五松镇查壬村一河相隔,西北与本乡官上村、姚汪村相邻,三义村在本乡中南部,沿新路、钟古路、红旗河路贯穿全村,全村共有18个村民组,总户718户,总人口2011人,耕地2386亩,水面976亩,党员83名,其中女党员10名,人均收入9485元.近来村经济有所好转。 |
犁桥村 |
犁桥行政村是由原明塘、斗门两个村合并村。地处原和平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为5平方公里,辖十九个村民组,现有耕地3650亩,1885人口,650亩水面,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设一个党委,六个党支部,现有党员83人(其中女党员7人),村两委干部5人,后备干部3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农业(水稻、棉花、油菜、养殖、水生蔬菜种植)及外出务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0元。 先后获得2012年度农组工作示范村;2011年度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步奖;省生态村;市级文明村;市土地流转示范村;市第三批城乡结共建文明村优秀单位;县廉政文化示范村;先进党(总)支部;2011年获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多项荣誉。 2013年11月份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评为中国第一批“美丽宜居村庄”,2013年11月13日被农业部评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 |
姚汪村 |
一、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生态条件优良。 1、姚汪村地处西联乡中北部,沿新路西侧,汀犁路穿村而过,距县城北13公里,距市区(从沿新路到市)15公里,村域面积3。13平方公里,辖6个自然村(分别称硬头陆、姚汪村、赵家村、汪家墩、姚家滩、小圩朱,实际已连成一片,村民居住相对集中,基本是沿西大堤、汀犁路、姚汪到陆村三条线状排列),15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752亩,林地200亩,水面500亩,人口2018人,农户665户,中心村汀犁路沿线自然村有住户320家,几乎占全村总户的50%。农田耕地成片状集中在居民区周围,分别沿船沟、犁桥、三义、加兴、钱湾等村交界。 2、依据《姚汪村村庄布点规划》,设置的中心村位于该村汀犁路沿线自然村,经过了清洁工程和环境综合整治,目前自然生态条件优良。中心村内住房都是新建或新世纪初建,美观实用质优,东端设有铜陵皖江银行和平支行以及超市、农资建材商店、农家乐饭店等,沿途有公交停靠站4处,各类商店9家。 3、丰收河与汀犁路交叉点为姚汪村部所在地,地处姚汪中心;地势为北高南底和西高东底,为排水和污水处理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有所配套。 姚汪中心村是村部所在地,目前,建有姚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国家级全民健身广场各一个,广场占地3500平方,配备灯光蓝球场、4片乒乓球场、健身路径、文化墙以及附属用房等;建有小学一所,该校有近60年的校龄;另还建有一个村级卫生室、一个社区服务大厅、一个图书室(农家书屋)、一个公立幼儿园(在建)。村庄道路、路灯、公厕、景观设施、休闲广场、绿化带等基础设施已建成使用。近期村还将实施2013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将有部分农户迁往中心村,这也为向中心村人口积聚、建设美好乡村提供项目支撑。 三、村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姚汪村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环境优美,远近闻名,素有“南庄田,北庄地”之称。这里的村民勤劳纯朴,热情好客。在这片热土上,曾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姚、汪两姓的祖先曾中过大清王朝的武举,这也是姚汪村名的由来。全国抗洪英模姚能兵老县长曾带领和平人民和姚汪人民科学规划,战天斗地,肩挑手挖,大搞农天基本建设,为我们今天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好乡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姚汪村的建筑装饰队伍闻名遐尔,美丽的铜都到处都有他们的脚印和汗水。 |
沿船沟村 |
沿船沟村地处西联乡西北部,属圩区。现有12个村民组(6个自然村),农户406户,人口1140人,耕地面积1130亩,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为主,可养水面500亩,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6人,其中女党员5人,村民代表30人,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900元。 沿船沟村与钱湾村、官上村、三义村、犁桥村、姚汪村、万丰村、北埂村、老观村、加兴村、老兴村、汀洲村、垅上村、棋杆村、兴桥村、钟仓村、西湖村、东湖村、山东村、东城村、三联社区、观兴村相邻。 |
万丰村 |
万丰村座落在西联乡东北部,紧靠长江南岸,全村共有2108人,6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920亩,水面850亩,6个党小组,党员70人(其中女党员5人),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畜牧业养殖为本村特色。2010年村级收入35万元,村人均收入6980元。 |
北埂村 |
北埂村座落在西联乡的东北部,东临顺安河,北靠长江,南临我乡的红旗河,西临万丰村,全村共有1214人,400余户,有三个自然村,十三个村民组。全村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余亩,水面面积1214亩,林地350亩.全村共有党员32名(其中女党员3名),下设三个党小组。2013年村人均收入9000元,主要以种植定单农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农民其他收入以务工、经商为主要来源。 近几年来,北埂村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村容村貌变化显著,多项工作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08年度荣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三等奖;2009年度荣获村级目标管理千分制考核二等奖;2009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2009-2010年“平安村”称号;2010年“农村土地流转示范村”;2010年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荣获计划生育“两无一满意”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
老观村 |
老观村是2005年12月由原老观村和柳洲村合并而成,位于西联乡北部长江夹江旁。面积3.6平方公里,现有村民小组28个,675户,总人口2060人。耕地面积3664亩,水面350亩,林地640亩,主要种植棉花、油菜、蔬菜等,有近千亩的意杨林,水陆交通极为便利。老观村设党总支委员会,下设两个党支部,分别为老观党支部、柳洲党支部,设党小组5个,共有党员72名。村内有省龙头企业江南油脂加工厂,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有规模养殖企业曹源专业养殖合作社,年产鸡5万只。09年农民人均收入6300元,10年为6700元,2011年为8900元,2012年为9800元。2009年3月,老观村在全市第一个成立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社员118户。 近几年来,老观村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村容村貌变化显著,多项工作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2008年以来老观村分别被授予“全市乡村规划和村庄整治建设美好家园先进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村”、“全市村级组织活动示范点”、“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村”称号。 |
加兴村 |
加兴村位于西联乡西大堤内,东边于姚汪村接壤,西邻太平集镇,南边紧挨钟古路,铜胥路自村而过,太和公路贯穿全村,地势平整,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人口1615人,7个自然村,12个村民组,590户.耕地面积1763亩,水面800亩。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8155元,主要以棉花、水稻、蔬菜、花卉苗木、特种养殖为主要产业。已获得“五个好党支部”、计划生育“二等奖”、综治“二等奖,土地流转先进村等荣誉。村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6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平方米村。 |
老兴村 |
西联乡老兴村地处长江南岸,铜陵县城以北,东西两面临江,南连钱湾村,北接观兴村,铜胥公路穿村而过,贯通南北,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陆交通颇为便捷,该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全村现有农户570户,人口2176人,劳动力1436人,耕地面积2502亩,主要农作物以蔬菜和油、棉为主。 |
汀洲村 |
汀洲村:地处义安区东北方向,距区政府8公里,太平集镇所在地,太和路、铜胥路、南北路穿越汀洲村。区域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亩,辖区18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1665人,总户数600户。 |
垅上村 |
垅上村地处西联乡西北部,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现有14个村民组535户共1230 人,耕地面积1360亩,可养水面700多亩;我村基本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间作棉花、大豆、西瓜等经济作物,村里有精养鱼塘260余亩,有较具规模的养猪专业户7户,分散养殖户130户;全村设有一个党支部,现有党员42人(其中女党员4人),村两委干部4人,后备干部3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为8600元。曾获“平安村”和“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 |
棋杆村 |
棋杆村地处圩区,位于西联乡东部,距铜陵县城15公里,交通便捷,东与东联乡一河之隔,南至汀犁路,西至犁桥村,北至红旗河,全村总人口2272人,总面积4.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86亩,可养水面1050亩,人均收入9600元,全村共有24个村民组,16个自然村,总户数712户,村两委会班子健全,总支部下属二个支部,共有党员65人,其中女党员6人,预备党员3人。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 先后被授予“安徽生态村”、“铜陵县五个好党组织和先进党支部”、“全市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文明小康村”、“铜陵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优秀奖”、“五星级”党组织。 |
兴桥村 |
兴桥村位于西联乡西南部与西湖镇、五松镇交界,本村辖10个自然村,24个村民组,764户,人口2128人,劳动力1144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80亩,非耕地1265亩,山场200余亩,林地580亩,村办企业1个(油菜籽加工厂),2013年度全村社会总产值26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 |
钟仓村 |
安徽省铜陵县西联乡钟仓村位于乡政府东南部,该村由原钟仓、团进、星光三村合并而成,分别与东联乡、棋杆村、东城村、西湖村交界。辖区面积9.0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297人,910户,32个村民组,有党员108人,村民代表47人,耕地4200亩左右,山场约2000亩,可养水面1500余亩。全村100%以上农户饮用自来水,楼房占住房比例65%左右,人均收入9000元左右。 钟仓村与钱湾村、官上村、三义村、犁桥村、姚汪村、沿船沟村、万丰村、北埂村、老观村、加兴村、老兴村、汀洲村、垅上村、棋杆村、兴桥村、西湖村、东湖村、山东村、东城村、三联社区、观兴村相邻。 |
西湖村 |
西湖村地处丘圩区,位于西联乡东南部,南与东湖养殖场相连,全村总人口1147,计11个村民组,土地901.3亩,非耕地800亩,山场40亩,水面1000余亩。村两委共7人,全村党员34人,其中女党员5人。 西湖村与钱湾村、官上村、三义村、犁桥村、姚汪村、沿船沟村、万丰村、北埂村、老观村、加兴村、老兴村、汀洲村、垅上村、棋杆村、兴桥村、钟仓村、东湖村、山东村、东城村、三联社区、观兴村相邻。 |
东湖村 |
东湖村位于西联乡的南面,南与顺安镇金港村交界,东与本乡的山东村相连,北与钟仓村交界,西与西湖村相邻,面积6.12平方公里。现在人口2000人,耕地面积1432亩。湖滩田800亩,可养水面600余亩,山场2700多亩,5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43人,其中女党员2名,村办企业有:油料加工厂及水面养殖,境内有:安徽天源铜陵锰厂、东兴水厂、国电铜陵发电厂灰场工程项目。安治工贸公司,一棵松林业科技示范园等企业。2007年村集体收入10万元,人均纯收入4270元。 |
山东村 |
山东村座落在顺安河边,东临东联乡、南临顺安镇、西临钟金公路、北临本乡钟仓村;共有四个圩口,分别为东联圩、顺安联圩、罗冲圩、查冲圩;现人口1052人,劳动力725人;11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分别为汪村、姚村、钱村、河东);4个党小组,3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4人;全村有土地面积2300余亩(非耕土地1800余亩),山场面积3000余亩,水面500余亩。有招商引资企业4家(铜陵县金堆浚公司一棵松分公司、铜陵县金联矿业有限公司、铜陵县水泥制造有限公司、铜湖石料厂);有“博陵农业生态园”一家。到2010年底村级收入达11 万元,村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 |
东城村 |
一、基本概况 东城村地处铜陵县西联乡东部,东与东联乡水浒村交接,西南被顺安河贯穿,北毗连西联乡钟仓村,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毓秀钟灵。区域面积4.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7亩、滩地1000余亩、可养水面320亩、山场350亩。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居住农户438户、人口1468人,现有村干部9人,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党员30名。东城村地处圩区,为铜陵县规模较大的农业产粮区,村无集体企业,集体经济薄弱,农业以水稻、棉花、生姜为主导产业,2012年村集体收入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965元,全村外出务工750多人,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家庭人均收入的65%。 二、主要特色 (一)东城村现有耕地面积1667亩、滩地1000余亩、可养水面320亩、山场350亩,农业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生姜为主导产业。该村的生姜种植非常有地域特色,由于地处圩区,土质适合,全村共种植生姜约550亩,口味纯正,销路良好,村民成立多家生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希望做大做强,建立自己的生姜深加工企业,解决部分村民就业,提高广大村民的家庭收入。 (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对全村现有的所有主要干道实施了碎石路面铺建。村中设有农家书屋,共有图书2000多册,各类音像制品、光盘共计100余件,分为教育、科学、文学、医学、新农村建设和其他等六大类,供村民阅读学习;另有老年人活动中心,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均具备,大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三)村“两委”班子成员共9人,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党员30名,每年召开党员大会3-5次;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并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村民自由推荐选举产生。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党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四)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本。通过对用地布局的调整,科学合理使用,提高了我村的土地利用率,同时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1.住宅规划。按照节约、集约用地,逐步到位的原则,该村新建住房实施统一规划,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90%以上。2.道路规划。在尊重村道路的原有脉络的基础上,初步完成了“村村通”道路建设,现有“村村通”道路5.6公里,用以联系下辖各组,满足了区内通达性的要求。3.绿化规划。在村中“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绿为主,把村庄绿化和发展庭院经济集合起来,绿化、美化了村庄,现已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30%以上。4.环境卫生规划,我村集中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活动,通过改水改厕、新建垃圾池、摆放垃圾箱、垃圾集中处理等方式彻底消除了以前脏、乱、差的现象,美化了环境,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 发展中的东城村热情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我村考察、投资、创业。 |
观兴村 |
一、地理位置 观兴村位于西联乡西北部,东靠老观圩大堤,南接老兴村,西与老观村接壤,北临长江,与胥坝乡隔江相望,铜胥路直-村中央。村部就位于铜胥路观兴车站旁边,具有水陆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 二、村情概况 我村有9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98人,劳动力总数769人,其中外出务工500多人。全村总面积3712.95亩,耕地面积1639.89亩,水面200余亩,农民收入主要依种植业,种植上以粮、油、棉为主,蔬菜为辅。村有一所标准化中心小学和一所标准化卫生室,从而极大的方便了小学生上学和农民看病求医难的问题。 三、村级组织 村设党支部一个,党小组三个,现有党员42名。其中女党员5名,35岁以下7人,高中5人,有“双培双带”示范户2户,“无职党员竟岗争先”24人。 四、村级发展有利条件 1、交通区位优势:我村位于西联乡西北部,铜胥路直-村中央,南至铜陵市,北与胥坝隔江相望,水、陆交通区位优势相当明显。 2、劳动力资源优势:全村富余劳动力占7成以上,大多外出务工,务工人员达500多人,劳动力成本低。 3、邻村项目优势:临近老观村,成立了土地流转合作社,并实施了大棚蔬菜项目,直接为我村土地流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极大的调动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下一步对我村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