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铜陵市 >> 义安区 >> 老洲乡 >> 成德村

成德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成德村谷歌卫星地图)


成德村简介

  一、历史沿革
   朱家大棚是成德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是全村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德村原名成德大队,1955年建队,1983年改为成德村。成德村原属于无为县管辖,1987年12月划归铜陵县管辖。
   二、地理位置
   成德村地处东经117°44′,北纬30°58′,位于老洲乡最北端,为一相对独立的村庄,它与相邻的村庄之间有夹江相隔,是个洲中洲。成德村东与民主村幸福毗邻,南与民主村白沙接壤,西与无为县,北与胥坝乡隔江相望。整个村域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
   三、自然资源
   成德村属于长江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多在8~13米(黄海高程)左右,沿堤四周较高,区域内南部、北部地势较中部稍高。村域水系发育良好,塘汊分布均匀,河道纵横交错,蓄水量大,地表水适中,地下水蕴藏丰富。
  区域内自然环境总体良好,全村绿化率高,土地资源丰富、肥沃,非常适宜种植棉花、油菜、蔬菜等农作物;经济作物意杨和芦苇在本村具有较大的种植规模;由于本村四面环水,为洲中洲,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
   四、社会人口现状
   成德村由小洲片及洲尾片两个自然村和朱家大棚中心村组成,共计14个村民小组。行政村村部位于朱家大棚。其中小洲片有215户,955人,由成德村1~5组构成;洲尾有213户,949人,由成德村10~14组构成;朱家大棚中心村有178户,793人,由成德村6~9组构成。截至2007年底,全村共有住户606户,居住人口2697人。
   五、社会经济现状
   成德村现有耕地2659亩,林地1150亩,水域2185亩。村里经济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洲区主要种植棉花、油菜、小麦和蔬菜等农作物;在沙洲种植1000亩的意杨林;在子洲种植大片芦苇;此外,利用夹江等水域进行水产养殖。2007年全村总收入为1038万元,人均收入3850元,在全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706200 244000 -- 查看 成德村谷歌卫星地图

成德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成德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光辉村

  1、地理位置    光辉村地处东径117°44′北纬30°23′位于老洲乡最南端,南临长江,北与中心村毗邻,西隔长江与枞阳遥遥相望,东与铜陵市一江之隔,距乡政府仅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旅游业大有前途,交通方便。村域面积9平方公里。   2、自然资源    光辉村属长江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多在8-15米(黄海高程)左右,沿堤四周较高,建成区稍高。村域水系发育较好,河塘较多,蓄水量教大,地下水蕴藏丰富。   区域内总体自然环境良好,全村绿化率高,区域内土地资源丰富、肥沃,非常适宜棉花、油菜、蔬菜的生长;经济作物意杨林在本村具有较大规模。             3、人口现状    全村辖4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713户,2549人。行政村村部位于中心村,是全村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村党总支下设五个党支部,现有党员52名,发展对象6名。    4、社会经济现状    光辉村现有耕地3188亩,林地580亩,草地80亩,水域26680平米。农业主导产业为蔬菜,其中有611户从事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2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2%,是目前我市最大的蔬菜生产专业示范村。2008年6月,由村“两委”发起成立了光辉蔬菜专业合作社,2013年蔬菜种植实现产值235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12260元。2009年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申报的光辉村100公顷蔬菜获得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黄瓜、丝瓜、番茄、辣椒、毛豆等5个蔬菜品种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注册了‘老洲蔬菜’商标。    自2008年以来,我村先后获得了县级文明单位、市级生态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省级蔬菜专业示范村,省级信息化建设示范村等称号。光辉蔬菜专业合作社也先后获得了省、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省级信息化建设示范社称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获得安徽省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光辉村党总支被授予“五个好”党总支、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连续两年被授予铜陵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红旗奖”等称号。2013年被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蔬菜标准园”称号。  

中心村

  中心村是由原合作村和新庄村合并后成立的,位于老洲乡中心地段,与铜陵县城隔江相望,3648人,辖35个村民小组。主要农作物为棉花、小麦和油菜。  

和平村

  和平村地处东经117°44′,北纬31°01′,位于老洲乡中部,乡主干公路将全村分为东西两片。全村辖3个自然村,19个村民组,人口1836人,623户居民。    该村位于老洲乡中心部位,南临中心村,北与民主村毗邻,西隔长江与枞阳县遥遥相望,东与铜陵县江边工业园区仅一江之隔。村部与乡政府仅1.5公里的路程。全村共有党员41名。 和平村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交通便利。村域面积5.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984亩,林地1014亩,草地60亩,水域1555亩,农民人均所得7115元。村级集体经济居全乡中等水平。较为优越的区域优势和经济条件为和平村构建和谐、美好的新农村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民主村

  一、历史沿革    罗家墩是民主村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是全村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民主村原名民主大队,1955年建队,1983年改为白沙村。2005年,原白沙村和幸福村合并为民主村。    二、地理位置    民主村地处东经117°44′,北纬30°58′,位于老洲大圩最北端,它与相邻的成德村村庄之间有夹江相隔。民主村东与铜陵县城隔江相望,南与和平村毗邻,西与无为县,北与胥坝乡隔江相望。整个村域面积约为6.24平方公里。    三、自然资源    民主村属于长江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多在8~13米(黄海高程)左右,沿堤四周较高,区域内南部、北部地势较中部稍高。村域水系发育良好,塘汊分布均匀,河道纵横交错,蓄水量大,地表水适中,地下水蕴藏丰富。    区域内自然环境总体良好,全村绿化率高,土地资源丰富、肥沃,非常适宜种植棉花、油菜、蔬菜等农作物;经济作物意杨和芦苇在本村具有较大的种植规模;由于本村四面环水,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    四、社会人口现状    民主村由洪家圩、沙包村、杨林、朱家墩、规划新区、红旗和洲尾片七个自然村和罗家墩中心村组成,共计32个村民小组。行政村村部位于罗家墩。截至2012年底,全村共有住户915户,居住人口2758人。    五、社会经济现状    民主村现有耕地2429亩,林地1115亩,水域1600亩。村里经济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洲区主要种植棉花、油菜、小麦和蔬菜等农作物;在沙洲种植1000亩的意杨林。2012年全村总收入为1050万元,人均收入7800元,在全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成德村

  一、历史沿革    朱家大棚是成德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是全村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德村原名成德大队,1955年建队,1983年改为成德村。成德村原属于无为县管辖,1987年12月划归铜陵县管辖。    二、地理位置    成德村地处东经117°44′,北纬30°58′,位于老洲乡最北端,为一相对独立的村庄,它与相邻的村庄之间有夹江相隔,是个洲中洲。成德村东与民主村幸福毗邻,南与民主村白沙接壤,西与无为县,北与胥坝乡隔江相望。整个村域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    三、自然资源    成德村属于长江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多在8~13米(黄海高程)左右,沿堤四周较高,区域内南部、北部地势较中部稍高。村域水系发育良好,塘汊分布均匀,河道纵横交错,蓄水量大,地表水适中,地下水蕴藏丰富。   区域内自然环境总体良好,全村绿化率高,土地资源丰富、肥沃,非常适宜种植棉花、油菜、蔬菜等农作物;经济作物意杨和芦苇在本村具有较大的种植规模;由于本村四面环水,为洲中洲,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    四、社会人口现状    成德村由小洲片及洲尾片两个自然村和朱家大棚中心村组成,共计14个村民小组。行政村村部位于朱家大棚。其中小洲片有215户,955人,由成德村1~5组构成;洲尾有213户,949人,由成德村10~14组构成;朱家大棚中心村有178户,793人,由成德村6~9组构成。截至2007年底,全村共有住户606户,居住人口2697人。    五、社会经济现状    成德村现有耕地2659亩,林地1150亩,水域2185亩。村里经济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洲区主要种植棉花、油菜、小麦和蔬菜等农作物;在沙洲种植1000亩的意杨林;在子洲种植大片芦苇;此外,利用夹江等水域进行水产养殖。2007年全村总收入为1038万元,人均收入3850元,在全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成德村特产大全




成德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