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东山村是由原东山村和南山村于2005年合并而成,位于白梅乡西部,三面环山,东邻岩前村,西毗大岭村,南为孙畈村,北与庐江县接壤,钱白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全村共有22个村民组,740户,总人口2540人。全村耕地总面积1365.7亩(其中水田900亩,旱地465.7亩),山场面积约3000余亩。全村用电户普及率达100%,安全饮水普及率达40%;通讯条件优越,境内电信、移动基站各1座;村民享受初级医疗保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7%。全村有小学1所,卫生室1所。
东山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56名,其中女性3名。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市委-部下派-1人。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张复健同志的引导下,村两委全体成员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带领全村人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打造民生工程,拓展支柱产业,走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干群关系融洽。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823205 | 246000 | 0552 | 查看 东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石村 |
黄石村位于白梅乡最东面,与钱铺乡接壤,总面积6.49km2,其中耕地面积1052亩,山场面积5047亩。全村29个村民组,771户,3000余人,其中贫困户158户,贫困人口539人,境内有小(二)型水库2座,当家塘76口。饮不上清洁卫生水951人。劳务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1440余个劳动力中,1100余人外出务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32元。 |
岩前村 |
岩前村是白梅乡政府所在地,总面积7.67km2,其中耕地面积1600亩,山场面积5983亩。全村34个村民组,829户,3281人,其中贫困户159户,贫困人口535人。境内有小(二)全型水库1座,当家塘80口,饮不上清洁卫生水2000余人。境内有白云岩旅游景点,有规上企业1家。劳务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1450余个劳动力中,1100余人外出务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41元。 |
柳峰村 |
柳峰村位于白梅乡西南面,与白湖乡接壤,呈东西走向,总面积7.0km2,其中耕地面积750亩,山场面积8832亩。全村15个村民组,525户,2000余人。境内玄武岩贮量丰富,有小(二)型水库1座,当家塘44口。柳峰村是县级贫困村,全村贫困户163户,贫困人口490人,饮不上清洁卫生水426人。劳务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980余个劳动力中,780余人外出务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21元。 |
大岭村 |
大岭村概况 大岭村位于白梅乡西北面,与白湖乡接壤,全村18个村民组,425户,1600人,其中党员33人。全村耕地面积732亩,山场2200亩,当家塘26口,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 大岭村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全村贫困户282户,贫困人口1082人;低保户 83户,低保人口148人;全村住危房户18户,饮不上清洁卫生水812人。劳务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村800个劳动力中,近600人外出务工。 长期以来,大岭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为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发展村内公益事业,“十一五”期间,大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保垒作用,四处奔波,多方筹资,先后投资24万元新建通村水泥路2.4km,投资15.6万元新建村组公路5.2km,投资9万元新建当家塘1口,投资15万元新建标准村卫生室1个,投资5.5万元完成了9户危房改造。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村组公路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发展环境;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茶叶经济;要进一步发展公益事业,努力让全体村民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
翼青村 |
翼青村简介 一、翼青村概况 翼青村地处枞阳县北部,东与钱铺乡交界,西与庐江县交界,距县城45公里。全村总面积5.13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组,总户数522户,总人口数1992人,耕地面积480亩,山场面积4496亩,水域面积310亩,翼青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5名,预备党员2名,村支两委成员6人。 二、地形、地貌 翼青村境内山峦起伏,连绵不断,水网密布,属典型的丘陵地区。 三、交通、水利、电讯、经济、文化和卫生。 翼青村交通十分发达,合铜黄高速,合铜公路横穿东西,孙青公路,村组公路纵贯南北。翼青村拥有小学一所,新建达标卫生室1所。全村有配电房4个,电网纵横,电话普及率达95%,有线覆盖率达80%以上。2005村集体经济还是一片空白,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不到1000元,但近几年在村党支部的领导带动下,两委精诚团结,齐心协力,以种植、养殖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状大经济,为全村农民增加了收入,农民年纯收入达到2400多元,去年全村500多人口解决安全饮用水,两委成员对村组公路进行了清障、整平。对全村所有塘口进行了清淤,进一步加强了旱涝保收的力度。 四、组织建设 翼青村支部,严把党员入口关,稳步扎实地推进党员发展工作,两委成员将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为推动全村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孙畈村 |
孙畈村简介 一、基本概况 孙畈村位于白梅乡南部,是历史悠久的一座古老孙畈街道,全村共计41个村民组,1100多户,4500人口( 含街道人口),耕地面积1680亩,山场面积2200亩,其中林场2个,茶场面积近100亩,境内乡级公路2KM ,小(二)型水库2座,小学1所,村卫生室1个。 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贫困户340户,贫困户劳动力560人(其中140人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 )。全村贫困人口1160人,住危房户100多户,饮不上清洁卫生水3000人,结合乡村卫生室建设就医条件 较为改善,还有近500多人就医条件不便。外出务工是我村的重要收入来源,全村男劳动力1600个,其中 1200多个外出务工,其主要从事业务为:餐饮、服装、装璜和建筑等产业。 孙畈村是省级贫困村,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支持下,在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水利设施得以加强,交通环境得到改善。2007年结合乡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工 程,对我村孙畈农贸大市场开发已动工建设,有力改善了农民生活及住居环境。2008年我村投资了5万元 新建茶园20亩,现已发包,每年上次村集体资金3000元;投资38万对全村电力线路进行了改造,使居民 用电得到了安全和保障。2009年,投资7万元改建水泥路0.5KM;投资3万元整修沟渠3道,改善了水利环 境,使得300亩农田用水得到了保障;投资2万元新建公路桥1座,使束院500多人出行方便。2010年,投资15万元加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资3万元新建村组公路1.5KM。 二、“十二五”时期主要目标 1.2011年8月完成孙青公路-塝上村组公路建设; 2.2012年10月完成独山大塥护坡工程; 3.2013年9月完成孙院大塥护坡; 4.2014年9月完成王庄塥整修工程; 5.2015年8月完成孙畈街道公路桥建设及环境卫生治理。 三、组织建设 孙畈村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8个党小组,现有正式党员73名,预备党员4名。村支两委成员7人。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两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 促发展”的思路,以全民创业为重点,以村民建设为核心,坚持科学发展,带领全村干群艰苦创业,大力发展经济。 村党总支不断夯实村级党组织建设,利用党员“主题教育活动”、“三会一课”和“党员电教活动”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干部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实用技术、致富技能等进行学习培训,严格按照“三室”、“六有”的要求,完善了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流动党员服务室、图书阅览室和档案室,开通了“电视网络工程”,添置了投影机、电脑、电视机、VCD等电教设备,规范健全了党建档案,做到了管理有专人,活动有纪录。以村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不定期开展活动,完善了村 级民主政治建设,让党员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决策权。村党组织制定了“党员议事会”制度 ,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制定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设立了6个不同的岗位,做到“有岗有位、有职有责、有位有为”。 村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村两委自我加压,增强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行“为民办事全程服务代理”活动,增强两委和广大村民之间的亲和力,为两委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东山村 |
现东山村是由原东山村和南山村于2005年合并而成,位于白梅乡西部,三面环山,东邻岩前村,西毗大岭村,南为孙畈村,北与庐江县接壤,钱白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全村共有22个村民组,740户,总人口2540人。全村耕地总面积1365.7亩(其中水田900亩,旱地465.7亩),山场面积约3000余亩。全村用电户普及率达100%,安全饮水普及率达40%;通讯条件优越,境内电信、移动基站各1座;村民享受初级医疗保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7%。全村有小学1所,卫生室1所。 东山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56名,其中女性3名。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市委-部下派-1人。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张复健同志的引导下,村两委全体成员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带领全村人民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打造民生工程,拓展支柱产业,走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干群关系融洽。 |
小街村 |
小街村位于白梅乡北部,北与翼青村、南与庐江县相毗邻,孙青公路贯穿全村,孙青大涧将该村一分为二,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该村是2005年由原小街、分水和青畈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39个村民组,现有居户1109户,人口 4353人。全村党员共78人,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全村耕地面积2078亩,山场面积6438亩,水库2座,当家塘69口,塥坝23处。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帮扶下,该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人脉资源的优势,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创业图强,积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正确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村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全村各项公益事业发展良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