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宣城市 >> 宣州区 >> 黄渡乡 >> 方槐村

方槐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方槐村谷歌卫星地图)


方槐村简介

  方槐村位于黄渡乡的最东端的水阳江畔,东、北边与水东镇接壤,东南与宁国港口镇和杨林村相连,西北与安莲村相接。海螺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现有耕地6712亩,山场面积1122亩。全村有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5512人。
  全村共有党员125名,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村支两委干部5人,党员中心户8户。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村“两委”成员及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全村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专业户,如种烟、养殖业、种优质稻等专业户,村民人均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都有较大进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802204 242000 -- 查看 方槐村谷歌卫星地图

方槐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方槐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黄渡社区

  黄渡社区地处宣州区的南端,是黄渡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宣港公路贯穿而过,交通十分便捷。辖区面积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2.8亩,山场面积558亩。下辖8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人口3760人,其中农业人口1458人,党员人数78人。四条新街道加一条老街道盘踞整个社区,新农贸市场正在建设当中。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有280多家,商品琳琅满目,经商人员达490多人。其中有华龙公司、腊新铸造、服装加工厂6家、鞋帽厂等中小型企业数十家,养鸡、种鸡场十多家,种烟大户2家,是黄渡社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是民生工程改善人民生活奔小康、经济腾飞的奠基石。黄渡中学、黄渡中心小学、黄渡中心幼儿园是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基地及育才中心,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不断输送人才。黄渡电信、移动网点比比皆是,黄渡卫生院、皖南农村商业银行黄渡支行,服务人口三万余人。服务设施齐全,工业、农业、商贸集为一体,是黄渡乡经济发展、腾飞的窗口。   目前,黄渡街道集镇建设进度加快,开发力度加大,居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社区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   

峄山村

  峄山村位于宣港公路东侧,距黄渡乡政府所在地3.5公里。南与黄渡村接壤,西邻乌边村,东部和北部与向阳镇相接。两条主干道贯穿全村,连接黄渡乡与向阳镇。境内座落国投电厂、精制茶厂和多家中小型养殖厂。全村总面积16.8平方公里,辖35个村民组,人口3018人。有山林12000亩,耕地9800亩(其中,水面3800亩,旱地6000亩)。   峄山村党总支下设团结、胜利、创新三个支部,15个党小组,共有104名正式党员。   峄山村委会下设治保会、调解委、民兵营、共青团、妇联、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全村村民代表51人,村两委干部5人。   峄山村主要经济作物为烟草、太子参、地膜花生和优质稻等。近年来,全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   

乌边村

  乌边村地处宣港公路15公里处,同峄新公路斜穿而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东接黄渡村,南邻新田镇赵村行政村,西接峄山村,北靠向阳镇板桥村,总面积12.1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0多亩,山场7000多亩,辖30个村民组,总人口2578人。   全村现有党员93人(预备党员2人),村级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村支两委干部4人,配套组织有妇联、共青团、民兵、调解等。   乌边村境内有中小企业十几个(其中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香兴”食品厂、柏枧山食品厂、轮窑厂、铸造厂、年出栏20000只以上的养鸡厂五所),其中柏枧山食品厂已被确定为宣州区产业化龙头企业。粮食作物以水稻、山芋为主,经济作物以太子参、花生、马铃薯为主。我村常年种植太子参3000多亩,花生3000多亩,马铃薯1500多亩,年产干参近1000吨,花生1200吨,马铃薯2000吨。近年来,乌边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逐年上升,全村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面貌焕然一新。   

黄渡村

  一、村自然概貌    黄渡村位于黄渡乡政府以东3公里处,华阳河西岸,分别与黄渡乡伏村、西扎村、乌边村、社区、向阳镇鲁溪村、新田镇赵村相邻。境内有耕地4500余亩,山场2000余亩,村民组25个,人口总数4000余人(其中长年外出务工经商人数1000人)。    二、村级组织情况    黄渡村目前共有党员94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平均年龄65岁左右,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女性党员约占党员总数的13%;本村现入党积极分子4名,递交入党申请书有5人;区、乡、村级双培双带党员、群众15名;村党组织已成立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村党组织委员会由3人组成。   村民委员会由3人组成,村民代表70名,村务公开监督组由5人组成。村两委干部年报酬人均6000元。    三、基本概况    黄渡村主要以一烟一稻、一油一稻种植模式为主,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烟草、蚕桑、棉花为主的特色产业,其中烟叶种植面积已超1500余亩,成为黄渡乡第三大烟叶种植村。   

西扎村

  西扎村位于华阳河东岸,全村实有人口3998人,共1098户,26个自然村,划分为51个村民组。村实有耕地面积6238亩,其中计税面积5452亩。村现有党员109名,设党总支一个、分支三个,即桃园党支部(设支委三名,党小组三个:桃园党小组、子元党小组、立庙党小组)、草塘党支部(设支委三名,党小组三个:草塘党小组、西村党小组、朱渡党小组)、元塔党支部(设支委三名,党小组四个:何村党小组、扎村党小组、麻场党小组、郭村党小组)。村现有党员中心户6名,共设三个党员活动室,即原西村办公楼为桃园支部活动室,原西村烟草学校为草塘支部活动室,原扎村办公室为元塔支部活动室,党员活动正常进行。    全村共有自然农户1088户,其中种植烟草338户,实种烟草面积2600亩。2010年烟草单项产值728万元,全村除烟叶收入外,其他粮食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桑蚕、西瓜等,2008年产值16064万元,合计总收入9486400元,单项农业收入人均产值2400元。全村有村办林场三个,2006年被定为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伏村村

  伏村位于黄渡乡中部,宣港公路沿东而过,华阳河南岸,与黄渡村隔河相望,南面与柏枧村毗邻,西部与新田镇蒲田村同一条村级道路相连。耕地面积4500亩,山场3000亩,伏村辖27个自然村,34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4087人。   全村81名党员,预备党员2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芝塔支部、下伏支部、荒冲支部)、7个党小组,村党总支部成员3人。   村委会由3人组成,村委会配套组织有妇联、民兵、调解。村务公开监督组成员3人,村民代表共有51人。   近年来,村级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全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村经济主要以太子参、烟草、苎麻、蚕桑、水稻为主。社会治安良好,党建、计划生育、综治等工作也逐步规范。   

安莲村

  安莲村位于黄渡乡东南面,距黄渡乡政府所在地12.5公里,东与水东镇隔河相望,南与方槐村接壤,西与西扎村交界,北与向阳镇崂山村毗邻。皖赣铁路穿村而过,村总面积1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00亩,山场面积12800亩。辖29个村民组,人口4580人,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烟草、蚕桑、棉花等。   安莲村村支两委干部6人,全村共有党员82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铁东支部、铁西支部)。   近年来,全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人均收入有很大提高,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良好。   

方槐村

  方槐村位于黄渡乡的最东端的水阳江畔,东、北边与水东镇接壤,东南与宁国港口镇和杨林村相连,西北与安莲村相接。海螺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现有耕地6712亩,山场面积1122亩。全村有3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5512人。   全村共有党员125名,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村支两委干部5人,党员中心户8户。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村“两委”成员及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全村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专业户,如种烟、养殖业、种优质稻等专业户,村民人均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都有较大进步。   

杨林村

  杨林村位于宣州区黄渡乡的最南端,东与本乡方槐村接壤,南与宁国市港口镇相连,西与本乡柏枧村接壤,北与本乡伏村、安莲村相连,宣宁公路、飞槐路、杨安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资源十分丰富。现有耕地6788亩,山场面积2122亩,水面面积1015亩,全村共有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数为4521人。    全村共有党员110名,年龄、文化、性别等结构比较合理,外出务工党员为10人,主要分布在上海、浙江两地。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入党积极分子62名,已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为35名。村党总支部下设三个党支部(第一支部,支委3人,党员数为39人;第二支部,支委3人,党员数40人;第三支部,支委3人,党员数为31人),村党总支部委员共有5人。书记王维国同志现年43岁,初中文化,有经济头脑,很有一套带领村民致富的方法,在村民中有很高的威信。   村民委员会成员为3人,村主任张礼明同志现年42岁,初中文化,0党员,并兼任第一支部书记。在村民自治、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有很高的能力,深受村民的拥护。全村共有村民代表78名,村务公开监督组成员3名,村财务、村务坚持按季度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2005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村“两委”及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全村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专业户,如种烟、种西瓜、种荸荠、种优质稻等专业户,村民人均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防治等工作都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表扬。    杨林村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现仍保留一九五八年十二月曾被敬爱的周总理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状,多次被国务院、文化部授予“文化之乡”的光荣称号。每当想起杨林村的光荣历史,感到无比的自豪,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一定要以“先教”学习为契机,牢记-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进俱进”,再创杨林新的辉煌。  

柏枧村

  柏枧村位于黄渡乡风景优美的柏枧山下,是原飞桥、柏枧、独山三村合并的种烟大村。东与宁国港口镇隔河相望,北与新田镇相连,飞槐路全程12公里自上而下直穿全村。全村总人口4937人,总面积3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000亩,所辖52个村民组,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127名,村支两委干部5人。上有柏枧山生态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并有可灌溉千亩农田的国家小(二)型水库两座。下有名扬中外的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梅文鼎墓座落村内。   近年来,全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找准了烟草适合我村地理气候等优势,大力发展烟草生产,目前已成为全市种烟面积总产值最大的村之一。一烟一稻成为全村农民增收最大的支柱产业。其次,柏枧山茶、太子参、油菜、棉花、花生也小有名气。   目前,柏枧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主线,以崭新的面貌在向小康社会一步步地迈进。   


方槐村特产大全




方槐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