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宣城市 >> 广德县 >> 柏垫镇 >> 粮长村

粮长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粮长村谷歌卫星地图)


粮长村简介

  柏垫镇粮长村由原粮长和查园两村合并而成,总面积为8.7平方公里,山林面积为7800亩,耕地面积为1840亩,总人口3193人,辖区内有25个村民组,党员54人,下设三个支部,党小组5个。粮长村交通便利,主要自然村都已修通水泥路混凝土路面,总长度10公里。山场以毛竹为主,其中自然林500亩。粮长村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盛产黄沙,花岗岩等。
  目前,粮长门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粮长门水库即将蓄水。粮长门水库位于粮长村境内,距县城10千米。是一座以城市供水和防洪为主的中型水库。大坝坝体为自密实混凝土重力坝,设非溢流坝段和正常溢流坝段,采用开敞式溢流和有闸控制相结合的形式。大坝长158米,高34.8米,水库总容量2190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我县第二大水库,届时粮长村将成为柏垫镇又一亮丽景点。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822101 242000 -- 查看 粮长村谷歌卫星地图

粮长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粮长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凤桥社区

  凤桥社区位于广德县南部,距广德县城15公里,柏垫镇东北10公里,为柏垫镇东大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15省道穿村而过,广宁路约7公里纵贯全境,交通非常便利。凤桥社区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组,共有2235人,其中党员69人,-65人。凤桥社区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山场面积16000余亩,耕地面积1400亩,水田725亩。凤桥社区有着“板栗之乡”之称,7000亩板栗资源十分丰厚,新栽5000亩元竹即将成林。近年来随着广德县的开放与发展,该村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凤化路、凤同路的建成,龙达小区的开发,预制品厂的建成,木工板厂的投产,竹制品厂新建和扩建,液化汽站的引进,都将为凤桥社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很好的物质保障。中岭路的开工修建将成为该村“村村通”工程打下基础,凤桥的亮化工程已起用,汪家桥水库的建成,百信生态园的落户,将给该社区创建文明村增加更多的亮点。   近年来,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党的富民政策,紧密团结全社区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使村级经济得到一定发展,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变。2010年全区人均纯收入达7310元,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镇政府、村两委和全区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凤桥社区于2011年上半年成功申请到广德县2011年“美丽乡村”建设名额,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凤桥社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秀丽的自然景色,良好的生态环境,美好的田园风光被外人称赞。凤桥社区全体居民在政府、村两委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将把凤桥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早日建成美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柏垫社区

  柏垫社区位于柏垫镇政府所在地,215省道横穿南北,是由原梅村、柏垫、中畈三村外加柏垫街道合并,人口9153人,1928户,全社区总面积37.9平方公里。社区党总支部下设五个支部、十个党小组,共有正式党员175名,其中女党员26名。近年来,柏垫社区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社区两委一班人带领全社区村民依靠国家惠农政策,引导村民发展第三产业,鼓励村民从事竹木加工、养殖、种植业。目前全社区共有竹木加工厂30余家,养鸡场21多个,小规模养猪13户,吊瓜种植近200亩,各种协会3个。与此同时,广泛向村民优惠宣传国家的林业优惠政策,改造低产林。去年全社区造林近仟余亩。在全社区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12年人均收入9500余元。  

梨山村

  梨山村:位于柏垫镇东部,面积13.2平方公里,下辖32个村民组,人口3456人,971户。全村地形呈长形地沟状,南北长约7.5公里。东与卢村乡九龙村接壤,南与桃山村相接,西与茅田村和姚村村相邻,北与张复村相连。广梨路、柏梨路相交于梨山村街道。林地面积16000余亩。  

前程村

  前程村位于柏垫镇南面,与四合乡和杨滩乡接壤。全村总面积25.6平方公里,21个自然村,42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3500多人,耕地1800亩,山场19000亩,其中竹林8000亩。   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现有党员74人,其中女党员10人、预备党员2名。村现有专业合作社一个----广德县余家坝竹木制品专业合作社,会员120余人,个体竹木制品加工户50余家,主要产品有竹木遥椅、竹木床、餐椅、家具、沙发、竹拉丝、竹帘、竹胶模板、木工板等十余种,年产值近亿元。全村交通便利,广宁路(省道)和前浙路贯穿全村,村村通工程在全村全面铺展开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于2008年5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村级党组织建设。   

西坞村

  西坞村位于柏垫镇的西北部,东与本镇的杨冲村交界,南与本镇的刘福桥村交界,西与杨滩乡的漠村交界,北于誓节镇的茂林要地、花鼓村交界。全村总面积19.6平方公里,毛竹8000余亩,粮田1600亩。总人口有2437人,15个村民小组,党员57人,村民代表30人,西坞村分为山区村和半山区村,山区村盛产毛竹和板栗,半山区以生产粮食为主,全村人均收入5000元。   西坞以前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地域比较偏僻的村,集体收入为0。2006年以来,村班子在柏垫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把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突破口,从修路开始。06年下半年至07年3月,在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西坞村两委克服重重困难,自筹30余万资金,完成了4.6公里凤西路工程,这条路的修通,极大地便利了西坞人的出行和物资的流通。   西坞村多年来没有一座象样的组织活动阵地,07年11月,在组织部和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活动阵地开工兴建,2008年6月底投入使用。 同年,县民政部门支持的五保户供养住房工程也完成并投入使用。   上下西坞、海形畈是西坞村人口比较集中的三个村民组,且紧傍全村大片竹山。然而到村主干路的2.7公里道路很差,人员往来、物资外运很不方便,2008年7月,在镇党委政府安排下,四青路(四架槽至青桐树)村村通立项。根据合同,西坞村需配套资金44.5万元。截止目前,西坞已经筹措到30万元。路基09年年初已完成,目前沉降碾压期已过,水泥路面浇注力争今年12月底完工。   经济建设是全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工作难点,因为西坞村没有资源,处地偏僻,底子薄弱。为此,村两委确立了立足现有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小步迈进的路子 。2009年3月,西坞村引进了安徽皖南竹乡土特产产销专业合作社,在板子桥村民组建起了土鸡养殖基地。目前,土鸡长势好,销售不愁,利用板栗山放养,成本也不高,已有不少群众打算跟着干。   通过几年的努力,西坞村经济和社会等各项工作都得到较大发展。2007年被县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荣誉称号,2008年被县政府授予“计生十佳村”称号。相信在柏垫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经过广大干群的不懈努力,西坞这个青山绿水的江南小山村必将越来越美好!   

杨冲村

  柏垫镇杨冲村是原范村村及原杨冲村的合并村,位于柏垫镇东北部,凤桥集镇西部3公里处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有16个村民组,710户人家,总人口2856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共有73名党员。全村总面积为2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7亩,有山场28997亩,其中自然林木14930亩,毛竹7390亩,板栗5977亩,杉树700亩。村内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4.6公里,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杨冲村是典型的革命老区村,曾留下许道珍等革命烈士的脚印,群山环抱、人杰地灵。杨冲村也是范仲淹谪裔子孙居住的地方,至今人丁兴旺,家谱尚在。杨冲村民风纯朴,勤劳善良,特色工业企业和小型加工厂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李氏和胡氏两家市、省级龙头企业,为我村解决了许多剩余劳动力,村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杨冲村两委班子团结,求真务实,工作热情高,有为村建设奉献的精神。杨冲村2011年被广德县评为“民主法制示范村” ,在柏垫镇2011年度目标考核中荣获第三名。   杨冲村山川秀美,气候宜人,物产丰饶。卓越的人文环境欢迎有识之士来开发投资,您的发展就是杨冲村社会的进步!   

三河村

  三河村位于柏垫镇东北,座落于五龙山脚下,由原牡塘村、毛村村、田里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2987人,849户,现有25个村民组;共有党员115名,下设三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全村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8240亩,耕地面积6100亩,村水域面积440亩,盛产毛竹、板栗、杉木、茶叶、水稻等农作物。   三河村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桃州镇钱村村、北抵誓节镇花鼓村,南依省道S215广宁公路,县道花凤公路纵穿南北,全长4.8公里村村通水泥路横贯东西。   近年来,三河村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党员群众的团结一心,奋发进取,大力开展党员组长带头领办公益事业示范岗行动,不断巩固基层组织堡垒;全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2个人饮工程、1处安饮水备用水源和管网延伸工程,完成2座当家山塘除险加固,水利设施逐步完善;建成村委会办公大楼,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逐步规范完善;继完成6公里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之后,又先后完成2条2.3公里通组道路,建成上毛村滚水坝1座,完成毛村桥危桥加固改造,启动了恒济桥(原大石桥)重建工程,极大地改善了群众出行环境;经济发展提速增效,2011年底,成功引进投资3000万元的新型环保节能墙体建材企业,已于2012年12月建成投产,对解决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的作用,并将以此企业为发展平台,逐步推进戈村小型工业集中区建设,全村已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1家,占地300余亩种田大户2家,湖羊养殖家庭农场1家,占地100亩以上苗木基地10余处。   今日的三河村,村委团结向上,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一派生机盎然。   这是一片兴业的热土,热情、开放的三河热忱欢迎您的光临!   

同心村

  同心村位于柏垫镇东北部,是一个以毛竹、板栗为主导产业的山区村,是广德县五大竹业示范基地之一,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心村总面积14.8平方公里,总辖11个村民组,710户人家,2177人口,有党员65名,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4名,下派书记1名,村干部奉献精神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在2007年里全村道路硬化16公里,率先实现了“户户通”。同心村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农民人均收入5118元,人民生活水平位于全镇前列,该村在2005年度被县委授予“五个好”村级党组织,2006年被市委授予“五个好”村级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同心村山多田少,以村为主,是全国“绿色小康村”。村内有耕地2000余亩,水面50亩,山场18398亩,其中竹林1.15万亩,板栗0.65万亩,其它在0.0398万亩。目前,全村板栗总产值130万余元,已形成竹木产业,立足竹资源,创办的大小竹木加工厂企业近20余家,小型养殖场4家,共解决就业人员350余人。近几年来,同心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立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进一步推动全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土桥村

  土桥村总面积约为19.4平方公里,人口2825人,户数741户,耕地面积941亩,毛竹面积约13000余亩,板栗6000余亩,15个自然村民组,广宁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88名党员。该村征收竹资源丰富,毛竹及竹制品加工为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现有竹加工企业14家,主要生产竹席及竹帘、竹拉丝等,深加工企业三家,其安徽仁和竹业,主要生产竹窗帘及其制品为竹产业链的延伸,为竹制品高附加值的利用,开了一个好头。板栗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村年总产值达500万。另,该村的养殖业发展的也较为迅速,现有养鸡专业户9家,养鸭专业户4户,水面养殖3户,其是有垂钓发展潜力的山塘有11个   

刘福桥村

  刘福桥村位于柏垫镇西北部,与杨滩乡和誓节镇相连。全村有41个村民组,总面积16.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467人。村内各种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如石灰矿石,毛竹,黄沙,板栗等。 全村山场毛竹面积约5700亩,耕地面积约3449亩,其中水田面积约2793亩,板栗约4260亩,毛竹约1710亩,外松约320亩,其它树种约1828亩。    目前村委会在空置的原村小学内办公,办公场所设施较简陋。村两委现有班子成员5人,聘用计生专干2名。村党总支下设两个村党支部,6个党小组,目前正式党员有88名,预备党员3名。    2011年,刘福桥村支两委将以饱满的热情紧紧围绕创先争优的活动主题,树立刘福桥新形象总体要求,加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力度,推动广大党员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经验,提升各党组织和各级干部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使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同时结合2011年村两委工作目标,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实践活动做法制度化、管用经验长效化,让活动成果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服务刘福桥村群众。  

姚村村

  姚村位于柏垫镇东6公里处,东南与本镇张复村、茅田村相接,北与土桥村、同心村毗邻,村支两委成员5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7名。全村36个村民组,665户,总人口2700余人,面积约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余亩,其中农田700余亩,林地面积2.4万余亩,其中竹林面积1.4万余亩,主要出产毛竹、红壳竹、江竹等竹类,林业资源丰富。近年来,全村上下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工业兴县、竹业富民”号召,在镇党委政府协调指导下,先后发展了竹席、竹帘,毛竹拉丝、竹扇骨厂、竹床、竹木遥椅等各类竹制品加工个体,企业30余家。柏梨交通要道穿梭全村,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村,并开通11个光缆接收点,电信网络覆盖全村,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率过98%。姚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名木古树人众多,特别是位于南山组的五谷树,已属稀有树种,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全村所有的名木古树均挂牌桌保护。全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茅田村

  茅田村    柏垫镇茅田村地处广德县中南部,距广德县城20余公里,总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3890人。茅田村平均海拔350米,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可开发的旅游景点有茅田山休闲度假区、下阳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响水滩瀑布、下阳古油坊(省二级保护文物)等。该村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山场达2.5万亩,从茅田山向西北展望,翠竹成海,随风起浪。在离英烈山仅百米之隔的我村澡塘林场有一片全市仅有的枫香原始森林,面积达400多亩,每逢秋季,枫叶由绿变黄,由黄及红,与周围的翠竹形成鲜明的对比,景色甚是夺目。在我村的最南端越石自然村是全县海拔最高的自然村民组,该组地理海拔高度都在540米以上,盛夏时节白天平均气温要低于市区2-3度,夏夜当市区居民打空调还嫌闷热之时这里的村民还需盖垫棉被安睡。    茅田山景区简介    1、自然景观:茅田山景区位于茅田村中部,总面积2300余亩,山系属黄山余脉。因茅田山自然景色秀美,该山有“江南小黄山”之称,茅田山因山花而艳、因奇石而怪,因飞瀑而秀,因古寺而灵。因这里的海拔较高、空气清新,清晨在此处观日出可比泰山观日出之效果,每逢春暖花开之季,山间野花与漫山遍野之杜鹃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姹紫嫣红,景色犹如画卷,美不胜收。如果您想游览茅田山那么如下景点你是必到之处,有犀牛望月,啸天狮,风动石,油盐罐,九龙眼,观音打坐等,这里的每一个景点都是一副画、一首诗,都有一个美好而又富有传奇的故事,令你遐想无限,回味无穷。    2、人文景观:茅田山不仅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还具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人文景观,可惜都未来得及保护。听本地老者讲叙,解放前茅田山有一古寺和一古殿,分别名为茅田禅寺和观音殿,茅田禅寺始建于明朝中期,原名石景庵,后扩建于清初,改名为茅田禅师。该寺规模最大时曾达九间三进,大小殿房30多间,香火最旺时是解放前二三十年代,当时寺院的主持是“能休和尚”。解放后,茅田禅寺从54年开始被毁,至65年彻底毁完,就连寺内的大钟也被当时的所谓“除四旧”分子所砸。今到茅田山只能看到寺庙遗址及和尚坟墓,听人讲,前几年还有人在遗址的两根石柱上发现一幅石刻对联字样,对联曰:“奇石压东土,美景盖西天”,今可能被埋于泥下。在茅田山上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传说讲道:古时候茅田山山边有一金龟,茅田山山下的大河里有一鲤鱼精,某日鲤鱼精约金龟下东海玩耍,于是他俩准备筑坝水漫茅田山,如此周围的黎民百姓将遭殃。这一消息传至天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为挽救黎民大众的生命,命雷公发出雷电将害人的鲤鱼精击死大河里,这条死鱼(石鱼)现在就在茅田山下的梅岭组的大河里,修水库时淹于水库低,听老人说这条石鱼的头部还有一个大洞,是被雷公所击,而受伤断尾的金龟还在茅田山边。    各位朋友们,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您想亲身感受我们茅田村的美景,那就不如您亲自到我们茅田村一游,钟灵敏秀的茅田风光期待着您的欣赏,勤劳质朴的茅田人民更期待着您来投资兴业。    乘车路线:广德 ——梨山——茅田    广德——柏垫——柏垫英烈山——茅田   

张复村

张复村  张复村位于柏垫镇东部,梨十公路穿村而过。是全县首批15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全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农户621户,人口2380人,水田面积527亩,林地4000亩。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党员75名;村委会下辖21个村民组。村两委班子现有值班干部4人。村内现有竹加工企业5家,石材加工企业4家。张复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区----张村自然村总占地面积约570亩,包括12个村民小组,农户213户,人口950人。规划区内有3条主要道路,标准篮球场地1个,村小1 所,自来水、电、通信设施完备,村民聚居程度较高。    近年来,张复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和群众,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凝心聚力谋发展,共建美好新家园。几年来共筹措资金100余万元,先后新建了400平方米的村办公楼、修通了阴村和张村村民组3公里的水泥路、建起了标准的篮球场地、新建藏书3000余册的农家书屋、加强全村环境卫生整治、修通部分到户水泥路、启动了新农村村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程,现已建成30多套村民住房。    通过几年的努力,张复村经济和社会等各项工作都得到长足发展。2007年被县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荣誉称号,2008年被县妇联会授予“巾帼示范村”、被县计生部门确定为“新型生育文化教育示范村”,在全镇2008年度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二,同时被评为“林改工作先进村”。  

粮长村

  柏垫镇粮长村由原粮长和查园两村合并而成,总面积为8.7平方公里,山林面积为7800亩,耕地面积为1840亩,总人口3193人,辖区内有25个村民组,党员54人,下设三个支部,党小组5个。粮长村交通便利,主要自然村都已修通水泥路混凝土路面,总长度10公里。山场以毛竹为主,其中自然林500亩。粮长村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盛产黄沙,花岗岩等。   目前,粮长门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粮长门水库即将蓄水。粮长门水库位于粮长村境内,距县城10千米。是一座以城市供水和防洪为主的中型水库。大坝坝体为自密实混凝土重力坝,设非溢流坝段和正常溢流坝段,采用开敞式溢流和有闸控制相结合的形式。大坝长158米,高34.8米,水库总容量2190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我县第二大水库,届时粮长村将成为柏垫镇又一亮丽景点。   


粮长村特产大全




粮长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