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邯桥村党总支共有党员77人(其中女党员7人),党总支委员5人,李先发为党组织负责人。
杨邯桥村座落于新杭镇西南偏远地区,是原杨邯桥村和原岗头庙村两村合并而成,面积约8.5平方公里,东北面与丁家村交界,东南边与彭村村交界,西南边与桃州镇交界,西北边与邱村镇双岗村交界。杨邯桥村共有22个自然组,635户,总人口2620人,男女劳动力共约1600人。杨邯桥村是一个平原地带的村,大部分是水田,水田面积3553亩,山场面积300亩。杨邯桥村有部分村民组缺少水源,种植水稻没有保障。杨邯桥村地区偏僻,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工业厂矿。2007年,杨邯桥村在新杭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单位的大力帮助下,经过村支两委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完成了杨邯桥村“村村通”水泥路面工程。杨邯桥村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村,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水稻)等。其次是靠在外打工挣得收入。近年出现了部分以养猪、养鸭为主的养殖大户。全村有一半劳动力800人,从事农业生产,其余劳动力都在外打工,包括进工厂上班和做手艺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822104 | 242000 | -- | 查看 杨邯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独山社区 |
独山社区位于新杭镇东南部,与浙江长兴县邻近,面积23.4平方公里,山场面积23920亩,耕地5320亩,辖31个村民组和一个街道,人口6200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178名。 社区境内石灰石、粘土、陶土资源丰富,花卉苗木发展迅速,以外松、杉树、白茶和各类绿化苗木为主,其中社区集体林场外松1100亩。绿化苗木大户(300亩以上)有9户3025亩。目前社区内有各类企业18家,2012年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 近年来在新杭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两委坚持工业兴村、创业富民、和谐发展的思路,以建设美好新农村为目标,投资328万元修建了三条水泥(沥青)路,每年投入15万元以上用于兴修水利. 2013年6月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竣工并交付使用。 |
流洞社区 |
流洞社区地处新杭镇中心地带,东与牛头山相邻,南与独山村、徐家边相邻,西与邱村镇前路村相邻,北余百家庙村相邻,面积25平方公里,2011年8月与流洞街道合并成新的流洞社区,下辖52个村民组及1个街道,1830余户,7500余人。党员228人,农田9000余亩,耕地13000余亩,山林面积17400余亩,人口7500多人。 新杭工业集中区主要坐落本地,广宜路、流砖贯穿本社区,目前我社区又积极投入新X043流门公路改建工程,此项目为广德县“2011年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本项目的实施将加强新杭经济开发区与广德经济开发区北区之间的经济、交通联系,提高两大园区的物流能力,将近一步提升流洞社区的经济发展能力。 流洞社区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随着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吊瓜、圆竹、大棚蔬菜种植、养殖等产业,使农民增产增收。流洞社区中心农贸市场及商业街繁荣,社区人均收人逐年提高,2011年达8000元,集体经济收人40余万元,综治稳健,计生及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镇核心工业区,流洞桥工业小区落户我村,我们从维护深化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紧密配合镇政府的工作,全力支持园区建设,积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支持了园区建设,使外来企业能落户园区,扩大了村民的就业渠道。 流洞社区两委班子为提高为民办事能力,了解市场信息,设置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提高了办公效率,节约办公成本,拓宽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途径,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引导农民发家致富。 |
牛头山社区 |
1、地理自然情况 牛头山社区位于安徽省广德县新杭镇东面,东临长兴县,南接独山社区,北临红山村,西与路东接壤。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4℃,无霜期226天,初霜平均日期为11月7日,终霜为次年3月21日;土壤属中性,年平降水量为134.1㎜,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2.2小时,地下、地表水丰富,年平均降水日为150天,适宜农作物或园林花卉植物的生长。 2、人口及劳动力状况 牛头山社区共29个村民组,划分为23个自然村,全社区共1198户3798人,现有劳动力2773人,占总人口的73%;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630人,占劳动力的22.7%;从事第二产业623人,占劳动力的22.5%;从事第三产业1352人,占劳动力的48.6%;外出务工238人,占劳动力8.2%。 3、土地面积和使用情况 总面积18.9平方公里,即23850亩,其中耕地面积3326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建设用地5200亩(包括农村居地、道路、工业用地),林业面积8000亩,其中荒坡河道等7324亩。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社区29个村民组均修建了可通汽车的道路,其中浇灌水泥路面10公里,农村电话普及率96%;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98%;全社区各组80%完成照明、农电的低压线改造工程;全社区共有18个村民组通自来水;现有达标规范农村合作医疗室1所,农村参保合作医疗人数占总人口的100%;有规范计生服务室86平方米,已修筑了3处中型农业排灌站。 5、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状况 全社区水田面积3326亩,农业结构以中籼稻、油菜、小麦双季种植模式为主;农业特产种植有西瓜、毛豆、大棚蔬菜等;全社区现有十多户猪、鸡、鸭、鹅、牛蛙、龙虾、水产等小规模专业养殖户,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10年实现农业产值1800万元。 6、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全社区现以建材为主的企业38家,2007年启动了“浙商功能工业区”,目前园区占地面积约600亩,完成了园区的道路、水电、围墙等基础设施设计工作,全社区企业创工业总产值2.8亿元,上交利润2650多万元,解决就业工人900多人,工资收入980万元,同时良性带动了社区集体经济、农村第三产业经济等的良性发展。 7、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2010年全社区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800万元,工业总产值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400元,居全县上游水平,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占3%。 8、社区集体收入及管理情况 社区集体收入集体创收企业上交承包费、服务费为主、2010年约105万元。社区集体收入和支出等实行民主管理村务公开。 9、牛头山社区新农村发展要求 ⑴、在科技兴农方面: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优良农业种植品种,优化农田种植模式,大力推进科学种田科技兴农。 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农田水利兴修事业,完善农村电视网络和自来水工程,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灶工程。 ⑶、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巩固农村标准化合作医疗机制,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加强社区福利事业建设,建设标准化农村文化活动场所。 ⑷、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方面:优化农村居住环境,规划建设农民安居小区,并对老自然村民组进行“三清四改”。 10、资源条件和区域位置决定的发展特点 牛头山社区土地面积大,资源丰富,特别是石灰石储量。浙江省省属企业长广集团公司座落我社区。省道广宜路、流牛路穿村而过,交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又与江、浙经济发展发达省市接壤,工业发展意识守周边辐射明显,工业经济起步较早,有一定的企业发展基础。因此,提出以“以农稳村,以工强村”为我社区的新农村建设口号,决定走“以工业经济发展带动新农村各项事业建设”的发展思路。2011---2012年成立集商贸、服务、运输、建材、旅游、餐饮为主的牛头山集团。 |
彭村社区 |
彭村村地处新杭镇南部,是新杭镇的南大门,是由原孙渚、东庄、乌泥桥三村合并的一个大村,共有32个村民组,总人口5970人,面积17.9平方公里,山场面积3000多亩。彭村村党总支有164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6名),总支委员5人,范俊为党组织负责人,下设三个党支部。 彭村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交通便利,主要分布省道广宜路两侧,是粮产大村。该村资源丰富,水利和电力设施完善,有小(二)型水库两座(小庙岗和卢家大塘)。村境内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在县委、县政府“工业兴县、竹业富民”的号召和镇党委政府的决策下,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园区经济,大力进行招商引资。现有27家企业在村落户,主要是以精细化工、服装、建材、粮食加工、医药制造和花炮生产等产业,其中广信农化集团、天生米业、海翔医药等几家企业已经分别成为省市龙头企业,产值超亿元,尤其是蔡家山精细化工园已被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广信大道、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基础工作已在全面实施之中。 目前彭村村正全力投入蔡家山精细化工园的工作,已把精细化工园的工作当作村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今天的彭村,生机盎然,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园区管委会和村“两委”成员的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彭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彭村村村部联系电话 0563-6834296 村委会设在彭村街道,离镇12公里,东与独山村接壤,南与桃州镇为邻,西与邱村镇连接,北与杨邯桥村交界,全村总面积19.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0亩,水田6581.54亩,粮食总产3061吨,山场16440亩,茶叶100亩,板栗30亩,全村共有1273户,4710人。共计有50个村民组分别为:高家村、山冲、坝埂、高北、高南、下湾大组、下湾小组、孙渚、卢家湾大组、卢家湾小组、西大塘、百家村、青龙山西组、青龙山东组、郑家山东组、郑家山西组、周木村(东)南门桥、周木村(中)、周木村(西)、杨树坝、西庄村(一)、西庄村(二)、西庄村(三)、彭村(一)、彭村(三)、东庄(北)、东庄(南)、白马当(一)、白马当(二)、油树了(南)、油树地(北)、东山榜(南)东山榜(北)上方家沟、下方家沟、刘家沟、罗家沟、虾子沟、沈家村、旦家湾、山庄里、蒋家湾、西米桥、下新塘、当塘、泉水坝、乌泥桥、界河边、上新塘。 |
砖桥社区 |
砖桥村党总支共有党员76人(其中女党员7人),党总支委员有5人,黄立斗为党组织负责人。 我村座落在新杭镇西部,原砖桥乡所在地,现有人口2245人,639户,总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亩,山场7400亩,村有集体林场一个。2002年与原双河口村合并,现有12个村民组,我村是一个半山区村,人口多土地少,我村用现有少量的土地,用于开发农业,号召广大村民发展养蚕业和养殖业,通过宣传发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村以发展养蚕户50余户,每年出售蚕茧叁百多担,增加农民收入30多万元,我村这几年养殖业发展也很快,现有养鸡户5家,养猪户1家。我村用集镇的优势发展个体工商户,现有30多家个体工商户。为发展企业增加农民收入,我村发动广大村民党员干部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大家的努力我村这几年以引进服装厂2家、长毛绒玩具5家、花炮厂1家、石厂2家,每年增加农民收入200多万元,并解决了当地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我村产业丰富,特别是毛竹,我村毛竹资源丰富,就用当地资源发展竹制品,用当地的劳动力搞好竹制品加工,现有3家竹制品加工厂,解决当地劳动力100多人,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村有了很大的发展,集体经济一年比一年壮大,村民收入一年比一年增长,去年人均收入达4950元,基本达小康水平。 |
路东社区 |
广德县新杭镇路东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154人(其中女党员15人),党总支委员5人,王汝义为党组织负责人。 路东社区是新杭镇政府所在地,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广宜省道和牛杭铁路穿村而过,全社区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9000亩,农田2850亩,旱地314亩,水面积300亩,共有33个村民组,5246人。目前,全村拥有个私经营户300余家,其中私营企业39家:煤矿企业1家,竹木板材加工企业3家,化工企业4家,琉璃瓦企业5家,石灰窑5家,制砖厂2家,服装加工厂2家,蚕丝厂2家,耐火材料厂、彩印厂、石矿各1家,石英砂厂4家,彩色石子厂8家。2007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4万元。 社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78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流动党员1名,现有入党积极分子4名,申请入党的有14名。“双培双带”示范基地2个,示范户8户,党员中发展能手54名。村“两委”成员8人,其中总支委员6人(包括先派干部1名),村委委员3人。 2007年,经多方筹资,投资近50万元对原办公大楼进行了改造,扩充了党员活动室,添置了办公用品和电教设备,强化了阵地建设;“村村通” 3公里于2007年9月24日竣工,总造价是136.5万元;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高标准要求、高标准建设(总投资100余万元),在建设中,村“两委”积极主动,不等不靠,上下联动,不搞包办代替,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走出了一条“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之路,受到了县委的表彰,据统计,村民集资共计30余万元,完成主道路长3406米、到户道路长3188米,拆除空心房、危房、简易房等面积1198平方米,拆除围墙、断头墙等面积1254平方米,安装路灯42盏;计划生育工作位居全镇前列,荣获二等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日趋规范,全年调解民事纠纷达50余件,调结率达90%以上,没有民转刑案件发生,群众-次数明显减少;文教、卫生、血防工作不断加强,全年查螺灭螺面积达10万m2,成功组织检查吸血虫病达1000人次以上,预防针和糖丸发放率均达到上级要求。 |
杨邯桥村 |
杨邯桥村党总支共有党员77人(其中女党员7人),党总支委员5人,李先发为党组织负责人。 杨邯桥村座落于新杭镇西南偏远地区,是原杨邯桥村和原岗头庙村两村合并而成,面积约8.5平方公里,东北面与丁家村交界,东南边与彭村村交界,西南边与桃州镇交界,西北边与邱村镇双岗村交界。杨邯桥村共有22个自然组,635户,总人口2620人,男女劳动力共约1600人。杨邯桥村是一个平原地带的村,大部分是水田,水田面积3553亩,山场面积300亩。杨邯桥村有部分村民组缺少水源,种植水稻没有保障。杨邯桥村地区偏僻,没有自然资源,没有工业厂矿。2007年,杨邯桥村在新杭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单位的大力帮助下,经过村支两委和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完成了杨邯桥村“村村通”水泥路面工程。杨邯桥村是一个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村,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水稻)等。其次是靠在外打工挣得收入。近年出现了部分以养猪、养鸭为主的养殖大户。全村有一半劳动力800人,从事农业生产,其余劳动力都在外打工,包括进工厂上班和做手艺等。 |
丁家村 |
丁家村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13名(其中女党员16人),党总支委员3人,葛纯发为党总支负责人。 市级文明村——丁家村村,位于新杭镇南部广宜路(省道)两侧,是通往县城的要道。东与桃州镇、西与邱村镇接壤,具有历史悠久,闻名三省三县(皖、浙、苏,广德、长兴、宜兴),通迅发达,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交通便捷,优势区位,是各项事业、经济发展的风水宝地。 一、基本情况 1、全村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辖34个村民组,1126户,总人口3568人。农田面积5318亩,山场面积1350亩,两大水系河流贯穿我村(流洞河、牛头山河),小一型杨家店水库一座,储水量380万方。资源丰富,有杉松等木、毛竹、板栗、茶叶、蚕桑,建筑材料有钢材、砖、瓦、沙等,养殖业有鸡、肉鸭、蛋鸭。 2、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1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3人(其中女党员16人;第一支部党员38人,第二支部党员32人,第三支部党员41人)。 3、村级年收入5万元。 4、全村年人均收入7500元。 二、抓好村班子建设是各项工作的胜利开展 村两委班子6人。提高整体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势在必行。首先加强学习,内容有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等。通过学习,提高了两委成员的素质、发展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加强。尤其是完善了村级管理制度,加强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增强了班子的活力、战斗力,促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 三、企业发展情况 经过多方面的争取,广德县供电局在我村建立11万伏变电所一座,有足够的电量电压,给企业带来莫大的方便。现有大小企业11家,远达钢铁有限公司、广德县安华矿业有限公司、广德县腾龙防水材料厂、广德博金铜业有限公司、广德丁家村砖瓦厂、广德富盛琉璃瓦厂、金牛建陶厂,鑫龙园家具有限公司、卫民精米厂、徐江电子厂、盛源服饰有限公司、鸿翔禽业有限公司。最为突出的远达钢铁有限公司年产值2.8亿元,利税0.8亿元;广德安华矿业有限公司年产值4500万元,利税1500万元。市级龙头企业鸿翔禽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养殖业上带了好头,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并给予嘉奖。以上企业,既发展了地方经济,又带来了社会效益。通过企业的落户和发展,提高了村班子及广大村民的招商意识,招商工作全面展开,并表示一定要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让更多的企业老板来我村安家落户。 四、种养业情况 我村是一个以农为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非常重要,发展种养业势在必行。在鸿翔禽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全村蛋鸭、肉鸭、肉鸡年产量,苗木产业迅猛发展。 |
青岭村 |
青岭村党总支有党员95人(其中女党员21人),党总支委员3人,陈希理为党组织负责人。 青岭村位于广德县新杭镇的最东边,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东与浙江长兴县二界岭乡相邻;南与阳湾村相邻;西与牛头山村相邻;北与浙江长兴县槐坎乡相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青岭村由原东川岭村与原青平村合并而成,方圆27.6平方公里,是新杭镇面积最大的村,辖16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居住人口有1030户3288人。该村是山区村,耕地面积只有2016亩,人均不足0.6亩,是以林业为主的村,林业面积约25000亩,其中毛竹面积5000多亩。该村物产、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灰石、太湖石、煤、铁矿石、砂页岩、黏土等。其中,太湖石的质量和储量都在我县的前列。 该村共有大小各类企业14家。其中,我县化工龙头企业—安徽广信集团有限公司的总部就座落在该村小高村组;还有日产5000吨的大型水泥干法生产线企业—安徽三狮和德水泥有限公司也落户在该村。2007年的生产总值约2亿元 。村集体经济收入为 3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9700元。 该村村支两委班子正带领全体村民为建设一个全新的青岭村而努力奋斗着。青岭村山清水秀,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是个投资发财的理想境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青岭村人民热忱欢迎八方宾客前来投资做客。 |
阳湾村 |
阳湾村党总支有149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6人),党总支委员3人,孙玉海为党组织负责人。 阳湾村位于新杭镇东南部,东与浙江省长兴县二界岭接壤,南与长兴县泗安镇交界;西与本镇独山村、桃州镇界牌村毗邻;北与本镇青岭、牛头山村为邻;全村区域面积为24.6平方公里,辖42个村民组,有农户1300余户,共有村民5059人,耕地面积5600余亩,2012年度人均年收入8500元左右。村党总支下设有3个支部,6个党小组,党员148名。村级组织村党总支、村委会、民兵营、共青团支部,妇联会等都建立健全。 村内有被誉为“灵秀甲东南”,国家2A级桃姑迷宫风景区,万亩彩色苗木基地以及其他建材等企业20余家。 |
合兴村 |
0新杭镇合兴村党总支共有党员99人(其中女党员13人),党总支委员4人,杨宝成为党组织负责人。 合兴村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800人,13个自然村庄,辖区21个村民组,我村处属苏、皖二省的交界处,具有以石材、竹制品、玩具为主要产业的经济发展处,并有种植业,养殖业为衬托的相关产业,为村富民强提供经济保证。 村所有一百多名党员总支委员会在党总支领导下,村委会发挥其行政工作职责,以一批年轻有为的党员带头,大力发展经济的主力军,带头致富,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解决本村以及外地相关人员就业率,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村级工作分工明确,村支两委一班人各尽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积极完成上级各项任务和指挥,全心全意为全村人民群众服务好,使全村的村民安居乐业,全心身地投入经济建设中。 我村以竹产业加工、矿山石材锯板、长毛绒玩具和服装劳保制口三大支柱产业发展。 竹产业:竹林面积甚广,加上退耕还林的覆盖,使我村的竹产业生产予以强力保障,竹器加工厂(规模)十几家,为我村林农提供了销售途径,提高了附加值,销售竹制品和农副产品产值几千万元以上,争得利税双赢,石材产业矿山十几家,锯板厂十几家,为利用当地资源充分起到社会和经济效益,长毛绒玩具、服装加工等更加提供劳力就业的保障。 总之,我村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同时,敢于走出去,引进来,充公发挥特有的聪明才智,为我村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有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愿合兴村人民生活更美好! |
洪山村 |
洪山村:村委会设在洪山自然村,离镇5公里,东与浙江省连接,南与牛头山为邻,西与箭穿村连接,北与桃园村交界,25个村民组分别为:康三组、康二组、大房村组、上一组、康一组、上二组、涧二组、涧三组、伏二组、伏一组、刘家岗组、后冲组、前冲组、下白阳组、涧西组、涧一组、大冲组、江竹墩组、紫竹岭组、白马场组、洞口组、泉水塘组、松墩组、西山脚组、大庄组。 洪山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65人(其中女党员31人),党总支委员5人,施传兴为党组织负责人。 洪山村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东邻浙江省长兴县,北邻江苏省宜兴市。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组,居住人家1178户,总人口4122人,拥有山林面积11827亩,水田面积2263亩,旱地面积95亩。境内有丰富的矿产及太湖石资源及市场,企业众多,经济发达,投资3.8亿元的大型项目,中广源水泥厂座落于我村。国家“四A”级旅游风景区“天下四绝” 之一的太极洞紧靠我村约1公里。省道广宜公路穿境而过,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十分便捷,通讯发达,环境良好、社会稳定,为洪山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真诚的希望社会各界能仁志仕来洪山村投资兴业,我们能提供优越的环境和优质报务。 |
箭穿村 |
箭穿村位于广德县新杭镇东北部,与浙江长兴县毗邻、江苏宜兴市接壤,广宜公路纵贯南北,区位优越。据《广德州志》记载,1129年12月,抗金英雄岳飞在箭穿卡大战金兵时,将一巨石一箭射穿,后人为纪念此战役特将该地取名“箭穿”。2003年12月箭穿村与原永兴村合并,总面积27平方公里,共有18个村民组,总人口3018人。 箭穿村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灰石、石英石、毛竹,共有大小各类企业54家,目前已完成500亩村工业集中区建设,南方水泥、青龙钙业、将军山生态园发展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落户我村,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注入了强劲活力。 箭穿村在新杭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多次召开党总支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让广大党员和群众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在广宜路边规划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全村上下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箭穿村党总支有党员130名(其中女党员24人),下属四个支部,九个党小组,王章新为党组织负责人。 箭穿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村村民团结奋进,迎难而上,努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2007年至2008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2009年被县委授予“五个好党组织”,2010年荣获新杭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并荣获广德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的称号,2012年先后获得省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移风易俗示范村、宣城市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办公电话:0563-6088442 |
横岗村 |
横岗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08人(其中女党员10人),党总支委员3人,李梦醒为党组织负责人。 横岗村位于新杭镇北部,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与本省四A级风景区“太极洞”相距八公里,与江苏著名风景旅游景点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相连,三面环山,南北全长10.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总面积为18.16平方公里。其中山林16平方公里,田地0.9平方公里。村庄1.26 平方公里,距广宜公路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以毛竹为主的一个典型的山区村。 横岗村所辖19个村民组,村部就座落在19个村民组的中心地带板栗园组,现有农户1010户,人口3910人,劳动力2100人,其中高中文化以上的288人;全村共有党员101人,一个总支、三个支部、九个党小组。全村共有竹林面积16000亩,农田877亩,旱地630亩。人均竹林4.1亩,耕地0.39亩。境内有:长800米、面积0.5km2以上环境优美的自然生态竹海区8个,小型水库4座,主河流一条,全长10公里,支流7条,名贵古树340棵,千年古寺遗址2处(云门寺、龙门寺),古石桥4座,传说中的求雨圣地“龙井”就在村内最高山峰“五峰岩”顶上。 全村现有竹器加工厂8家,吊瓜种植基地350余亩,獭兔养殖户3家,母猪养殖户4家,其它种养殖业10家。其中“平江竹业”获国家二项专利,“富民獭兔开发有限公司”多次被市县采访。 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6800元,人均住居面积49m2,楼房琉璃瓦建筑达70%,信息通迅基本实现网络化,全村电话入户率达98%,移动电话1860部,全村共有电脑158台,宽带网已于2006年开通,以组为单位的自来水山泉引接工程达92%,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村庄内的“三清四改”工程已初见成效,高低压线路已改造完毕,老年活动中心,农技培训学校、体育场、农民休闲广场、医疗卫生室、图书室已建成,以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的垂钓中心、农家乐正在蓬勃兴起,每15分钟一班的公交车辆直通镇区。 横岗村生态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万亩竹海、小桥流水、名胜古寺遗址、名贵古树等等。2006年横岗村被省、市、县定新农村建设“绿色示范村”,2007年被全国“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村”称号。2009年被宣城市评为“十佳美丽乡村”。横岗人民热诚欢迎八方宾客来投资做客。 |
百家庙村 |
百家庙村:村委会设在百家庙自然村,离镇2公里,东与路东村接壤,南与流洞村为邻,西与千口村连接,北与横岗村交界,25个村民小组,各分别为:大里村组、陈下冲组、方山冲组、缸瓦窑组、郭家湾组、百家庙组、凉亭组、陈上冲组、王家湾组、老角嘴组、南东组、南组、后一组、后二组、前许组、秦小湾组、西岭组、红卫组、上秀组、下秀组、吴南组、吴北组、董小湾组、新组、黄家店组。 百家庙村位于广德县新杭镇西部,全村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约3000亩,全村有768户,总人口2782人,分布25个村民小组居住。 百家庙村党总支共有党员110名(其中女党员20人),党总支委员3人,下属两个支部,八个党小组,李光成为党组织负责人。 百家庙村在镇党委领导的带领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因为位于新杭百家冲水库上游,地理位置特殊,不允许有污染型企业。在确保不影响环境和饮用水的前提下,保留了5家琉璃瓦厂,1家新型环保砖厂,这些企业解决了我村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今年百家庙村借力“打造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任务”,开始着力打造“天然生态氧吧”,万亩红豆杉基地。希望借此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上发展绿色农业经济道路。经济发展好,人居环境优的地方,村民的幸福指数才会高。 百家庙村在工作上积极进取,为村民办实事,解决村民实质性问题。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的相关工作,创先争优,争做新杭镇先进村。 |
金鸡笼村 |
一、概况: 我村位于新杭镇西部,与邱村镇毗邻,辖区面积为1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60亩、山场面积20000亩、河滩面积近3000亩,全村有33个村民组,783户,2810人,是一个“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村。大面积的次生林山场急待改造,荒河滩无力开发。一条长达6.3公里的水泥路已从千口村贯通至我村西蔡组,对我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组织情况 党总支共有58名党员(其中女党员5人),党总支委员有4人,傅承柱为党组织负责人。 三、经济发展 我村的经济发展因种种原因持续不前,相当滞后,发展较慢,上规模的企业和外来投资企业都没有,虽说有十几家养鸡和养猪户,由于规模小,经济基础差,抵御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当脆弱。 四、村民的经济来源及主导产业 1、靠外出打工;2、靠常规农业种植;3、靠养蚕等小农经济。 综上所述,我村的经济基础相当落后,在发展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但是我们有上级党委政府做我们的坚强后盾,有2000多勤劳智慧村民的共同努力,有大面积的山场及河滩的有利自然条件,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金鸡笼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点带面,滚动式发展。我们将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6年浙江安吉投资商投资上千万元,承包山场1000多亩进行开发种植白茶、果类、竹类,2010年首次开园采摘,初见效益, 我们将借此契机,以千亩白茶基地为抓手,巩固和扩大规模,落实白茶基地厂房建设工作,并在县农委和新杭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积极将白茶基地申报为“一村一品”项目及省级农业农头企业,通过项目的申报,鼓励和带动农户种植白茶,筹备成立白茶合作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户收入,从而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同时为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力争把金鸡笼村打造成新杭镇西部一村一品绿色生态村。 |
千口村 |
千口村位于新杭镇西部,流金公路南北贯通,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山场面积47000多亩,其中毛竹林41000亩,其他经济林6000多亩,农田900多亩,是一个以林为主、农林并存的丘陵山村,共辖10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765户、2835人,广德十景之一的五花岩在万亩竹海的簇拥中亭亭玉立(海拔高度495米)。气势磅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山间溪流潺潺,风光无限美丽,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千口盛产毛竹、板栗、同时也是养蚕大村,风景苗木、花卉、大棚蔬菜,应有尽有,养鸡、养羊、养兔也有几户专业户正在发展之中。 千口党总支共有党员66名,下设3个支部。今年村支“两委”换届以后,“两委”成员共4人,其中交叉任职2人,招聘计生专干2名,2012年5月又选聘了后备干部一名。在县委县政府工业兴县、竹叶富民的号召下,我村于2005年开始兴办工业集中区一所,面积300亩。现有化工涂料企业2家,建材琉璃瓦企业6家、龙冠新型建材已正常运营、兴福化纤一家,为本村的劳务输出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镇域经济增加了活力。 千口村集体经济薄弱,加上2008年修筑“村村通”(千口至五花岩3.6公里、梨园至西卡0.8公里)总投资170多万元,造成负债60多万元。2009至2010年集中财力偿还债务,没有新的建设,通过努力,还欠外债30万元。2011年又修筑千口中心村内环路0.8公里,文体广场硬化工程现已完工,总投资30多万元,为中心村的村民环境美化、丰富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彻底解决中心村的环境美化问题、垃圾处理问题,最近积极筹资购置垃圾桶165只,正在与政府联系垃圾外运处理问题。 面对村民提出的热点问题,水利兴修问题,我们已正式启动东冲大塘维修工程,凤凰山水库出险加固工程正在动工进行中,千口自来水人饮扩建项目工程已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总之,我们的目标是团结奋斗,为建设富裕、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千口而努力工作。 |
徐家边村 |
徐家边村:村委会设在徐家边自然村,离镇7公里,东与独山接壤,南与丁家村为邻,西与邱村镇连接,北与流洞村交界,全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00亩,水田4631亩,山场800亩,茶叶300亩,农副工三业总收入1009.75万元,人均收入3500元,全村共有822户。2885人,共计34个村民组分别为:龚家湾、观音塘、阚地村、陈家岗、丁家庄、小河沟、张东、张西、柳家边、前林、林塘茂、徐家边、界西村、谢家地、步家庄、钱二、前地村、后地村、钱一、凤北、凤南、小王村、后王村南、后王村北,王南、王北、后一队1、后一队2、后二队东、后二陈西、大塘角南、大塘角北、胡家桥东、胡家桥西。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