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灵村是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省级生态示范村和2012年绩溪县美好乡村创建村,位于绩溪县城西南,215省道(西迁后)与217省道交汇处,距县城6公里,现辖11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 2658人。耕地面积3720亩,其中水田2400亩,旱地1320亩,林地20195亩,桑园面积2658亩,茶园350亩,水面478亩。村党总支部下辖3个支部(2个农村党支部和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现有党员90名,2008年被宣城市评为“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示范村、党员电教“4513”富民行动科技示范村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824101 | 242000 | -- | 查看 孔灵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临溪村 |
临溪村:位于绩溪县最南端,绩溪县和歙县交界处。全村共9个村民组,2292人。距县城11公里,215省道穿镇而过,绩黄高速在临溪村内有互通,距离仅2公里。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05.9公顷,山场面积550.9公顷。 |
周坑村 |
周坑村位于绩溪县东南隅,东隔凤凰山与歙县相连,北连瀛洲乡仁里古村,西有连绵山场与扬子河系相接,豋源河下游段穿越境中与扬之水在临溪交汇,全村国土面积2771公顷,下辖10个村民组,有8个自然村村落,人口2800余人,809农户,耕地面积2461亩,山场林地24839亩。大部分村民以耕种为业,兼外出务工经商。周坑村党总支部下属湖里、周坑、高车三个党支部,现有党员59名。 境内多山,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自然风光优美怡人,徽文化遗存较多,牌坊、民居、宗祠遍布村域,是徽商发祥地之一。境内豋源古道至今依晰可寻历代徽商从这里行走磨光的青石板道。 全村8个自然村落巧布豋源河两岸,汲受豋源河水灵气哺育,人才辈出。与仁里接壤的湖里原称“胡里”,唐代称“通镇”,宋明时期,这里是登源河最上端的水陆码头,是绩溪明经胡姓的开族聚落之地。有《徽州名族志》载:昌翼子延政平蜀授绩溪令恩赦“中王”爱通镇山水改名胡里。即昌翼唐昭宗子,朱温篡唐,随胡三避难到婺源而改从胡姓,子延政后御寇乱有功任绩溪令,公元96年被朝廷赦封“中王”赐居胡里,卒葬中王村,胡氏自此便在湖里生息繁衍成为绩溪望族。清代,更以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而蜚声国内外,是晚清徽商的传奇人物。湖里至今保留有胡雪岩的祖屋。新文化创始人胡适也是祖居湖里村。高车村人姜景钧艰难创业,以徽商特有的眼光和胆识将自己祖传秘传的手工腌制火腿推向江浙一带,直至今日成为蜚声中外的“金华火腿”著名品牌。传说中汉丞相张良隐居地“隐张村”、乾隆游江南曾歇轿的“辇显村”、有神奇温泉水“龙出水”的石榴村以及周坑、汪坑、中王等都曾涌现出无数名士商贾。 周坑行政村是规划中登源河流域“百里历史文化生态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将竣工的登源公路将为有识之士在周坑这块生态处女地投资兴业带来新便利。欢迎各界朋友来人文荟萃的周坑村访古寻根、观光旅游。 |
上游村 |
上游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镇实施“战斗力工程”示范村,距镇政府驻地仅0.2公里,区域与交通优势较为明显,皖赣铁路和在建的绩黄高速纵贯全村。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划分为8个村民组,438户,人口1768。上游村境内土地资源丰富,是临溪镇的传统蚕桑养殖、水稻和蔬菜种植大村,现有耕地面积3840亩,其中水田面积2890亩、旱地950亩,优质高产桑园1800亩,林地11000亩。 村党总支部下设2个党支部,现有党员52名,其中女党员8名,党员中心户6名;总支委3人: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第一支部书记方优先,总支委兼第二支部书记徐光玉、方爱君。 2006年以来,上游村党总支部、村委会,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工作抓手,积极推进该村农业产业化进程。2008年农民纯收入达450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新农村建设呈现新气象。 |
雄路村 |
雄路村地处绩溪县城南部,村辖面积11平方公里,共划分为6个自然村,现有本地人口310户1456人,来自九省十三县,常年外来务工人口约400人左右。村“两委”由5人组成,下派书记一人。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54名,党员中心户6户。本地村民以经商、务工、务农为主要收入来源,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25元。 雄路村区位优势明显。村委会位于省道217线、215线交汇处,距县城5公里,皖赣铁路、省道215线贯穿本村,县城公交已延伸至我村。离黄山国际机场50公里,离杭黄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紧邻黄绩宁高速公路、京福高铁、沪杭黄高铁。本村工业集中区正在实现与县生态工业园区的对接,同时也是临溪强力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进程的前沿阵地,是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工业商贸的理想投资地。 雄路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全村有水田827亩,旱地622亩,绿化苗木1300余亩,林山7727亩,可养水面159亩。全县三大河流之一的扬之河穿村而过,水资源充足,镜内无高山、深山,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年降雨量1500毫米,年无霜期230天,年平均气温16℃,适宜粮油作物种植、水产养殖、蚕桑、水果、林木、蔬菜等作物生产。 雄路村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在本村范围内有凯宏钢业、富凯不锈钢、向阳纸业、新世纪建材、三明化工、正泰农业、南方起重、华林玻纤、峰鸣生态有限公司、诚实林业开发试验场、宏宁建材等民营企业。此外还有县苗圃、杨溪林场雄路林区、杨溪林场木器厂、县林业局液化气站、公路道班、蚕茧收购站、污水厂等单位和部门。 雄路村农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全村90%以上农户建起新房,100%的农民用上电灯,安装了有线电视。2008年全村安全用水工程建成,群众用上了县城的自来水,各村民组村庄道路基本硬化,2009年冬和2010年春村委会南北两向路灯亮化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底农民休闲健身广场竣工,丰富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雄路村“两委”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进一步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推动雄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打造活力新雄路而努力奋斗。 |
孔灵村 |
孔灵村是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省级生态示范村和2012年绩溪县美好乡村创建村,位于绩溪县城西南,215省道(西迁后)与217省道交汇处,距县城6公里,现辖11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 2658人。耕地面积3720亩,其中水田2400亩,旱地1320亩,林地20195亩,桑园面积2658亩,茶园350亩,水面478亩。村党总支部下辖3个支部(2个农村党支部和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现有党员90名,2008年被宣城市评为“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示范村、党员电教“4513”富民行动科技示范村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