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宣城市 >> 绩溪县 >> 上庄镇 >> 旺川村

旺川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旺川村谷歌卫星地图)


旺川村简介

  旺川村位于绩溪县岭北腹地,距县城35公里,背倚大会山,发源于大会山麓的昆溪河贯村东流,山峦环抱,地势平旷。现辖旺川、会川、鲍家、尚廉、石家等自然村,十个村民组,八个村民小组。人口3950人,总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00亩,山场21000余亩。村委会到所在旺川村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曹姓居民占80%,是徽商发祥地重镇之一,历代崇儒重教,人文底蕴深厚,现有省文物保护单位九思堂的太平天国壁画等旅游景点;会川、鲍家是革命老区,民主革命时期为游击队根据地;尚廉村人民大都姓胡,是明经胡的一支,村庄背山面水,环境优美;石家村历史悠久,村庄内民居建筑呈棋盘格局,又称棋盘村,旅游资源丰富。
   明清年代,旺川科甲蝉联,有进士7名,举人21名,贡员76名。近现代也有不少著名人物是从旺川走出去的,近代较为杰出的有我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曹诚英;矿治专家曹诚克;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曹谟等。当代著名人物有省高级经济管理-;曾任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的曹天玷;香港著名企业家,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曹浣女士;从事现代舞创作编导,香港当代舞蹈团团长兼艺术总监曹诚渊;高等数学教育专家,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董事曹助我等。
   旺川村的教育事业在曹浣女士的捐助下得到长足发展,曹浣女士捐助人民币130多万元在旺川村建立了一流的旺川小学,现有学生121人,其中高年级学生18人,教师11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824103 242000 -- 查看 旺川村谷歌卫星地图

旺川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旺川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瑞川村

  瑞川村简介    瑞川村位于绩溪县西部,距县城38公里,是镇区所在地,全镇大多数企业座落在该村。全村总面积168.2平方公里,辖有2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共580余户,农业人口1700人。瑞川山多地少,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17700亩,可耕地1680亩,经济林2000亩,笋竹两用林2170亩,茶园480余亩,桑园600余亩。对外交通依托一条12公里的二级公路与省道217相连,具有交通便捷的地理优势。    瑞川村处于常溪盆地西部,周围群山环绕,众峰耸立与上庄镇上庄村紧紧毗邻.瑞川村受亚热带季风和山间盆地气候影响,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雨量适中,自然环境优美。土地(山场、水田、园地)、野生动、植物、水力等自然资源丰富。为自然条件优越的适居之地。    目前镇内约20余户企业均座落在该村公路沿线,规模以上企业有龙井包装厂、力达玻纤厂、木材加工厂(6户)、墨厂(5家)。  

上庄村

上庄村  上庄村简介    上庄村位于绩溪县西部,距县城38公里,是上庄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村总面积17.5平方公 里,辖有4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共700户,农业人口2300人。上庄山多地少,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20653亩,可耕地1850亩,经济林2100亩,笋竹两用林2540亩,茶园500余亩,桑园670亩。对外交通依托一条12公里的二级公路与省道217相连,具有交通便捷的地理优势。    上庄村处于常溪盆地西部,周围群山环绕,众峰耸立。村南竦岭逶迤,连接歙东;村北竹峰高耸,形成北面屏障;黄蘖山巍峨挺拨,雄据村西,为村之屋脊;常溪河似彩带,由西向东环村南飘过,注练江,入钱塘。越黄蘖山向西,天星洞以东,旌德岭头以南,九龙潭以北为上庄金坑自然村地域。上庄村受亚热带季风和山间盆地气候影响,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雨量适中,自然环境优美。土地(山场、水田、园地)、野生动、植物、水力等自然资源丰富,为自然条件优越的适居之地。    目前村内有上庄茶厂和乌龙茶制作车间及黄工艺制花总厂、春蕾花厂、荣福花厂、亚华工艺制花厂、永和花厂等十几家企业。   

余川村

  余川村简介    余川村位于绩溪县上庄镇西1公里处,与上庄村毗邻,是一个有着骄人历史和丰富文化沉绽的古村落,是现代著名诗人汪静之、茶叶巨商汪裕泰的故乡,也是全县著名的革命老区。余川村村委会下辖余川、金山两自然村,473户,1643人,月田地932亩,山场14432亩,近年来,村两委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农民种茶栽桑,开发经济作物,闻名县内外的“金山时雨”品牌茶年产达450担,有效地推进了农民奔小康步伐。2006年被绩溪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余川村人民秉承了中华民族勤劳、俭朴、诚实、善良的风尚,村民世世代代以务农为主,过去也有手工业、水碓的余川村,如今有了茶厂、绢花厂、玩具厂、墨厂、水电站、竹木器加工厂、粮食加工厂等多家企业直接为村民增收提代了渠道。过去狭窄不平的道路,而今变成了畅通的公路、水泥路,户户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全村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建美好的家园,初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宅坦村

  宅坦村,古称龙井,位于上庄镇中部,有人口1673人,辖五个自然村,分三个村民组,村部座落于宅坦葫芦岭自然村.宅坦村有山场5200多亩。耕地2100多亩。宅坦村共有党员27名,设一个党支部.现任党支部-冉然,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胡维平。    宅坦村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建村历史已逾千年的皖南古村落。早在北宋景德三年(1007年)该村就创办了安徽省最早的书院——桂枝书院,首开皖省书院教育之先河。此后文风蔚起,教育大兴。历史上宅坦村共出了三名进士,近百名举人秀才,还有三十多人著书立说。清代著名学者汪梅村(汪士铎)为避太平天国战乱,在宅坦村避居六年,写下了著名的《乙丙日记》及其人口理论。民国以来,宅坦村还出了二十多个教授(博导)、博士(博士后),而被誉为教授博士村。宅坦村还以保存从明代嘉靖迄今共连绵四百多年的一千六百多册份的宗族和村务档案,而被安徽省档案局选定为安徽省唯一的村级建档示范村,也被媒体喻为中国村级档案的瑰宝。2009年又成立了村文化综合陈列馆。因此,宅坦村成为国内外许多高校及专家学者研究徽学、社会学、人类学、宗族制及三农问题的教学实习基地。共有包括清华、北大、华中科大等国内著名高校及美、法、日、韩等中外学者一百多人前来参访。2001年以来,宅坦村编印了近五十多万字的村志《龙井春秋》和《胡雪岩、胡适家世家乡》,为此新华社发了通稿,并被《安徽卫视》、《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宅坦村传统农业以种养业为主,近年来以青梅、甲鱼、长毛兔养殖、菊花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迅猛,2007年成立了兔业合作社和经果林合作社。宅坦村还是我县玩具业的发祥地,黄山、新惠、宏达三大玩具企业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做出巨大贡献。2008年宅坦村人均收入达4400元以上,名列全镇前茅。2009年9月成立宅坦社区。宅坦村自2006年被定为省新农村建设的“千村百镇”建设示范村以来,通过三年来的建设,宅坦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产业发展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7年被授予省“五个好”先进党组织标兵、省先进敬老模范村;2008年被授予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市“双培双带”先进党支部;2009年被授予市先进党支部。2006年以来还多次荣获县“五个好”先进村党组织标兵、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文明村、计生“村为主”合格村等荣誉称号。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维平被选为第二十九届-火炬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五联村

  五联村   2001年10月原浩寨乡撤销,其所属的五联并入上庄镇,五联村是千年古村落,人文锦绣,山水田园画卷。有上海复旦大学研究所从事冶金研究的博士李亚利,有实业家李万家设办的绩溪县万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有企业家李国炎的上庄玻璃纤维厂。五联村的中心李家村,从北到南有河溪通过,天工之作,形成长溪绕翠之美景,近水楼台之宝地。   该村位于美丽的大会山脚下,与上庄镇旺川村、寺后村以及长安镇的中团村接壤,辖庙头山、李家、上坦、潘家、高仙坦、青山塘等6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五联的联系单位为县农机局。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7亩,其中水库田面积817亩,旱地面积130亩,林地面积2700亩,其中集体山场2000亩,桑园面积100亩,茶叶园面积20亩,油茶300亩。   五联村总人口1032人,专职(或兼职)非农产业从业人员430人,其中外出务工380人。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500元,较上年增长9%。共有党员34名,其中建国前老党员1名,预备党员2名,女党员3名。   近两年来,五联村先后获得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党员电化教育活动阵地、2010年度“两无一满意”“村为主”先进村。   2012年,五联作为扶贫办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共有2个项目,分别是李家至中团道路拓宽硬化(含建造李家村翠溪河桥梁),(总共98万,其中扶贫资金20万,配套自筹78万),李家至马鞍山道路拓宽改造(总共59万,扶贫资金15万,配套自筹44万),同时申报了发改委以工代赈项目。   

旺川村

  旺川村位于绩溪县岭北腹地,距县城35公里,背倚大会山,发源于大会山麓的昆溪河贯村东流,山峦环抱,地势平旷。现辖旺川、会川、鲍家、尚廉、石家等自然村,十个村民组,八个村民小组。人口3950人,总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300亩,山场21000余亩。村委会到所在旺川村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曹姓居民占80%,是徽商发祥地重镇之一,历代崇儒重教,人文底蕴深厚,现有省文物保护单位九思堂的太平天国壁画等旅游景点;会川、鲍家是革命老区,民主革命时期为游击队根据地;尚廉村人民大都姓胡,是明经胡的一支,村庄背山面水,环境优美;石家村历史悠久,村庄内民居建筑呈棋盘格局,又称棋盘村,旅游资源丰富。    明清年代,旺川科甲蝉联,有进士7名,举人21名,贡员76名。近现代也有不少著名人物是从旺川走出去的,近代较为杰出的有我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曹诚英;矿治专家曹诚克;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曹谟等。当代著名人物有省高级经济管理-;曾任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的曹天玷;香港著名企业家,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曹浣女士;从事现代舞创作编导,香港当代舞蹈团团长兼艺术总监曹诚渊;高等数学教育专家,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董事曹助我等。    旺川村的教育事业在曹浣女士的捐助下得到长足发展,曹浣女士捐助人民币130多万元在旺川村建立了一流的旺川小学,现有学生121人,其中高年级学生18人,教师11人。   

寺后村

  寺后村简介    寺后村地处上庄镇西北角,东与长安镇坦头村相邻,南与五联村交界,西北面与长安镇梧川村交界。全村人口2100余人。设一个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五个村民组,十九个自然村,人口较为分散。共有山场4600余亩,两个村集体林场。其中“三八林场”面积约700余亩,“坞桩”林场面积约500余亩,现两个林场都已承包经营。村民承包的山场面积约3400亩。拥有可耕作面积3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旱地1000亩,粮食基本保持自给。全村主要的农业经济收入以养殖业为主,全年约养800余张蚕种,能繁母猪184头,五个养兔示范户,一个养鸡场,一个吊瓜种植示范基地。    寺后村地外交通主要依靠两条公路,坦头——寺后公路,约2.8公里,已硬化。横山——梧川公路约长3公里,正在进行硬化,拟建设寺后——五联公路,约长300米,此路的开通将大大改善寺后村交通环境,充分利用可用资源。寺后村基础设施建设:内设一所小学,三个卫生室,三个垃圾池,环境卫生整治已启动。   


旺川村特产大全




旺川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