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店村位于家朋乡西部,距绩溪县城40公里,桥和公路贯穿全村。共辖松树坞,石歇,塘边山,汪家店,梓棚下,阴戈溪,阳戈溪,7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全村总共有308亩水田,120亩旱地,8300余亩山场,人口1380多人,农民人均收入3300元。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8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男33名,女5名,有6个党小组,四户党员中心户,其中49年前入党1名。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5人。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的茶叶、籽用瓜蒌、零星农户养殖蚕茧,以及外出务工收入。汪家店村生态保护良好,全村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村内无工厂、企业,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
2007年以来,汪家店村党员干部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契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组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目前,汪家店村的党员干部群众,精神饱满,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村内主导扶持的产业已初见成效,各自然村整洁、干净,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汪家店村生态保护良好,人民勤劳朴实,村内历史遗存保护良好。结合当前绩溪县百里历史生态走廊建设,以及家朋古村落、山云岭景区的开发这里将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汪家店村全体党员、干部以及广大村民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到汪家店村休闲旅游、投资兴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824202 | 242000 | -- | 查看 汪家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幸福村 |
幸福村位于家朋乡东南部,距乡人民政府2.5km,东南部与本县荆州乡接壤,西与尚村山水相依,北与家朋村毗邻.全村辖岩下、东青岭、梅干、竹里四个自然村,由原幸福、竹里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460户,总人口1556人,党员57人(其中女党员13人),幸福村设党总支部一个(下设支部二个),党总支书记程建飞。 境内山云岭自然风光优美,旅游业蓄势待发。2008年始县人民政府在此成功举办了四届“油菜花旅游节”,是“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 。2008年还成功举办了“中国 ·绩溪首届户外运动挑战赛”。二00六年,黄山摄影家协会严宽厚先生在此拍摄的作品“皖南人家”获联合国“人居环境摄影比赛”一等奖。 全村有耕地1038亩,山场14440亩,桑园52亩,茶园120亩。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分析形势,立足村情,带动村民着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现有山核桃林2000余亩,大力发展养殖业,是绩溪黑猪保种基地,二00七年创办了“幸福村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劳模实业”联姻,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使生猪养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产品出口俄罗斯等国家,二00八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居全乡之首。 |
汪家店村 |
汪家店村位于家朋乡西部,距绩溪县城40公里,桥和公路贯穿全村。共辖松树坞,石歇,塘边山,汪家店,梓棚下,阴戈溪,阳戈溪,7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全村总共有308亩水田,120亩旱地,8300余亩山场,人口1380多人,农民人均收入3300元。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8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男33名,女5名,有6个党小组,四户党员中心户,其中49年前入党1名。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5人。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的茶叶、籽用瓜蒌、零星农户养殖蚕茧,以及外出务工收入。汪家店村生态保护良好,全村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村内无工厂、企业,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 2007年以来,汪家店村党员干部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契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组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目前,汪家店村的党员干部群众,精神饱满,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村内主导扶持的产业已初见成效,各自然村整洁、干净,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汪家店村生态保护良好,人民勤劳朴实,村内历史遗存保护良好。结合当前绩溪县百里历史生态走廊建设,以及家朋古村落、山云岭景区的开发这里将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汪家店村全体党员、干部以及广大村民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到汪家店村休闲旅游、投资兴业! |
坎头村 |
坎头村 坎头,人杰地灵,经历代六百多年的艰辛拓展,被誉为“徽州古村落的明珠”。1989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坎头村山环水抱,村中有文笔墩、狮子墩、八卦亭墩、东山营墩,五墩散布,村边有寿山屏、阳和屏、平项山屏、三屏鼎立。村外围有饭甑尖(海拔1349米)、黄茅尖(海拔1278米)、门前岩、山云尖、台炮尖、磨刀石山,六山环峙,势若擎天。发源于荆坎岭的云川溪蜿蜒曲折奔腾而来,由南向北呈“S”形穿村而过,在村北与溪中星河、仙人庵河汇合为戈溪河。春山拱秀,秋水流光,昔人曾将坎头村的优美风光纲为“涧洲八景”:甑峰毓秀、逢石作壶、石室清虚、岩存仙迹、屏开锦帐、峦回天马、洲涌金鱼和玉泉鸣珮。 坎头村古名“涧洲”,“云川”始建于明代,宗支繁衍村域拓展,沿云川溪两岸依山筑舍,就势建房,石阶奇多,所以村名俗称“坎头”。“坎头坎,上床三档坎”八字民谣,将坎头村跌宕起伏的地形地貌描绘得淋漓尽致。 坎头村古建筑90%为明清民国时期所建,历史上虽经历了几次特大洪灾的洗礼,但古貌依旧。老村区长一千多米,宽约五百多米,两头小,中间大,形似金鱼,发源于村南崇山峻岭的云川溪穿村而过,村头村尾水位落差近30米,还有多条小溪流往东半村,汇往云川溪内,大小水溪流水潺潺,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流水声中。云川溪曲曲弯弯,终年流水不断,溪两岸的两条街道,名为“水街”,用花岗岩条石铺成,是典型的徽州古道,街道随溪流落差而设台阶,房屋沿街随形就势而建,村落依山傍水而成,白墙黑瓦鳞次栉比,高大的马头墙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古村区显得线条流畅,空间舒展,整体和谐,建筑风格统一。被日本友人誉为“中国古民居、古村落的主体教材”。 |
富强村 |
家朋乡富强村辖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336户,1248人,山场总面积11420亩,水田738亩,旱地78亩。富强村设党支部一个,下设党小组3个,党员38人(其中女党员8人),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支部书记潘家跃。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调整,发展经济林山核桃2500亩,并建立了富强村山核桃产销协会,另发展无公害茶叶190亩.兴建了山核桃加工厂,富强村手工艺厂两户企业,年产值300万元,有效带动农民就业,现目前人均收入达3100元. |
万莲水村 |
万莲水村位于家朋乡东北部,境内地势崎岖,层峦叠嶂,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北与宁国市胡乐镇接壤,东与浙江省临安市岛石镇交界,地处两省两县之间。因2003年村级区域调整,由万富山、莲坑和水浪头三个村合并而来。 全村现辖12个村民组,总人口1613人,其中党员84人。2012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万余元。农业生产上以山核桃为主,茶叶为辅,山核桃种植面积12000亩,茶5000亩;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其中万莲山核桃专业合作社“五谷塔”品牌荣获中国著名品牌荣誉称号。近年来,万莲水村充分发挥优势,大力推广山核桃种植,组建专业合作社,实现产销一条龙,山核桃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当地经济的一张名片,发展形势喜人。农民水平大幅提高,村内高楼林立,错落有致,实现了现代建筑与徽派建筑的融合,居住条件显著改善,乡村面貌展现新颜。跨省公路岛洪公路穿境而过,村组道路不断完善,出行便利。 民风淳朴的万莲水村,不仅生活富裕,而且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勤劳的人们正一如既往开创山核桃产业强村富民之路。 |
党坑村 |
党坑村是家朋乡的边远的村落,下辖七个自然村,总人口1253人,山场面积12595亩,耕地面积548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半亩。山高峻岭,交通阻塞。由于地理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文化落后,经济条件差,大部分的村民出外打工,在家的只是老幼,这样制约了该村的发展,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党坑村设党支部一个,下设党小组3个,现有党员34人(其中女党员5人),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支部书记胡全华。我支部党员的整体文化水平低,且老年化,在带领村民致富的进程中,掌握现代技术缓慢,所以我村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状态。 新一届领导班子,虽有热情,有一颗为民服务的心,但因经验不足,加上村级经济困难,要想干好工作,为人办一点实事确实也举步为难。 |
和阳村 |
和阳村位于家朋乡东北部,原为和阳乡政府所在地,东与浙江临安市仅一山之隔,距岛石镇为6公里,辖9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495户,1513人。境内以山场为主,面积达18303亩,人均耕地只有0.3亩,属比较典型的边远山区。 和阳村设党支部,有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3人(其中女党员6人),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支部书记俞绍光。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山核桃、茶叶及外出务工收入。 |
尚村村 |
尚村总人口2133人,606户,辖9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其中山场面积25438亩,水田面积993亩。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种养业,外出务工等。 尚村设党总支部1个,下设2个党支部,党员69人(其中女党员17人),有6个党小组均匀分布在全村各个自然村,党总支部班子成员3人,党总支-汪健,副书记胡小健,支委周青阳。 尚村村与幸福村、汪家店村、坎头村、富强村、万莲水村、党坑村、和阳村相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