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胡家村地处乡境中部,距乡政府驻地一里路程。“荆州通道”穿村而过,交通方便。村域面积不大,约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3亩,林地面积130亩,草场面积100亩。辖区内七个村民组,383户,1320人。人多地少,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山核桃、高山蔬菜及黑猪养殖、少量茶叶等。
村设党支部,现有党员32人,下派干部任-,书记一人,委员一人。村委会主任一人,委员两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在上级党委领导和-带领下,通过对村情的分析,积极引导村民进行农业产业调整,发展高山蔬菜、黑猪养殖,积极推广山核桃种植技术及机械化生产,积极创建全县山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村村通”公路工程已完工,村部活动中心正开工建设。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环境不断改善,在省、市县有一定知名度的招商企业太子钼业公司驻我村钱家坞。相信不久的将来,面貌会焕然一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824203 | 242000 | -- | 查看 下胡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九华村 |
绩溪县荆州乡九华村位于黄山山脉与西天目山山脉的结合地带,全村东西北三向与浙江临安市唇齿相依,是宣城市东向发展的最前端。九华村群山环抱、绿意盎然,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其中山核桃经济林种植面积近万亩,年产值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4500元,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山村。 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闻名遐迩的佛教胜地小九华,有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有令游人叹为观止的小九华十景:铁釜深沉、银屏滴翠、刀锋插云、横岩瀑布、狮嘴啸天、双溪烟雨、五龙夺珠、高峰暮霭、九景甘泉和梅岗早雪,自然地理环境独厚,是旅游观光、休闲避暑和生态旅游的人间胜景。 我村又是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省级通道贯穿其中,主要自然村均通油路、水泥路。“三清四改”成效明显。 我村还有浓厚的民情风俗和掌故传闻,既有筛钗钹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有投身革命“普度众生”的银祥僧等红色文化,且当地民风淳朴、热情开放,村级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是县级文明村和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标兵。 一、基本情况 九华村位于绩溪县荆州乡东北部,全村东西北三向与浙江临安市唇齿相依,该村由原坞口、三亩丘两村合并组成,下辖13个村民小组,共有2153人,耕地653亩,人均占有耕地0.3亩。该村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闻名遐迩的佛教胜地小九华。村内有学校和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主要经济来源以山核桃、高山蔬菜为主,其中山核桃经济林种植面积近万亩,年产值2000万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39元。该村是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省级通道贯穿其中,主要自然村均通油路、水泥路。“三清四改”成效明显。2008年被列为全县“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示范村。 二、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该村党总支部下设三个支部,8个党小组,党员73人,村两委班子共5人,分别于2011年7、8月换届。现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3岁,学历大都初中以下,书记主任“一肩挑”。 存在问题主要有班子成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熟悉党务工作的人员相对匮乏,村务党务公开不规范,由于我村自然村分布较散,优势资源整合乏力,因此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 三、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 1、发展壮大传统产业。一是创新指导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采取政府指导、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的方式,大力发展已经形成山核桃和高山蔬菜产业,把重点放在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上,不断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和效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为农民服务”的基本方向,使广大种植户加入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开拓能力。二是健全流通体系。以山核桃专业协会为支撑,在农民中培训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并逐步形成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品牌。 2、加快新农村建设。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村村通工程、村庄绿化工程,抓好“五清五改”工程(清垃圾、清柴堆、清粪堆、清路障、清院落,改水、改厕、改厨、改路、改圈),彻底改变环境“脏、乱、差”现象。 3、培养造就新农民。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实用农业科技培训工程,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使18—45岁之间的农民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 4、健全保障新体制。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以上,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切实解决-的实际困难。 |
下胡家村 |
下胡家村地处乡境中部,距乡政府驻地一里路程。“荆州通道”穿村而过,交通方便。村域面积不大,约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3亩,林地面积130亩,草场面积100亩。辖区内七个村民组,383户,1320人。人多地少,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山核桃、高山蔬菜及黑猪养殖、少量茶叶等。 村设党支部,现有党员32人,下派干部任-,书记一人,委员一人。村委会主任一人,委员两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在上级党委领导和-带领下,通过对村情的分析,积极引导村民进行农业产业调整,发展高山蔬菜、黑猪养殖,积极推广山核桃种植技术及机械化生产,积极创建全县山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村村通”公路工程已完工,村部活动中心正开工建设。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环境不断改善,在省、市县有一定知名度的招商企业太子钼业公司驻我村钱家坞。相信不久的将来,面貌会焕然一新。 |
方家湾村 |
方家湾村是荆州乡的南大门,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平均海拔650米,最高山峰1084米,荆州河以我村为源头始流向天目溪。全村总面积18.68平方公里,辖区内9个村民组,农户340户,人口1186人,现有水田524亩,耕地759亩,茶林756亩,山场15300亩,其中公益林5891亩。村内旅游资源丰富,如白石源水库、山云岭自然风光,是度假、休闲、采风、观光的绝佳地,热忱期待投资者来开发。村内企业较少,我村现有灰砖厂1个、果品加工厂1个、油厂茶厂2个。农民自己级建的合作社金舟天然农产品合作社,注册的“凝雾吐翠”绿茶已于2005年顺利通过中国农业质量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 |
上胡家村 |
上胡家村位于荆州乡中部,乡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75公里。境内四周群山环绕,荆州河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全村,沿河呈舟形盆地,村庄栉比,田园阡陌,冬寒早雪,夏凉宜人。 上胡家建村于明万历年间,是胡氏聚居大村。至今古韵犹存,徽派的上胡家古民居建筑村落、古老的护阳桥流露出浓郁的徽文化气息,令人向往,陶醉于斯。 2003年11月,撤消了原上胡家、铁坞村民委员会,合并成立了上胡家村民委员会,村部设在上胡家自然村。辖区内19个村民组,总户数836户, 2523人。村域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0亩,林地面积17500亩,人均耕地面积少,林业资源丰富。主导产业以山核桃、高山蔬菜种植加工为特色。村内企业主要有木材加工厂、山核桃炒货厂、高山蔬菜腌制品厂。由于交通便捷(西往县城75公里路程,往东可经临安新桥乡至杭州路程192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辖区内商贸流通日渐发达。 村设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村两委成员5人,全村现有党员57人,新当选村两委班子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广大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把我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