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屯溪区 >> 阳湖镇 >> 兖溪村

兖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兖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兖溪村简介

  阳湖镇兖溪村位于阳湖镇东南部,东面与紫阜村相接,西至许家棚,南至三充村,北至柏山,所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425户、1418人。现有党员52人。2008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36.6万元,村集体资产累积达到375.9万元,集体可支配资金171.6万元,人均纯收入6657元。村级经济纯收入17.8万元,村集体资产累积达到190.2万元,集体可支配资金492484.22元,人均纯收入 7200元。
   村里主要劳动力依靠阳湖镇帅鑫工业园一二期企业从事包括餐饮服务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解决劳动就业人口五百余人。现在,村集体正积极联合阳湖镇政府,结合村庄整治和工业园配套服务区项目,投资建设集商贸、文化、娱乐和综合市场等设施为一体的“徽派一条街”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村中约两百人的就业问题,并将打破“只建新房未建新村”的局面,达到经济得到发展、村庄得到整治的双赢目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02101 242700 -- 查看 兖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兖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兖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阳湖社区

  屯溪区阳湖镇阳湖社区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新安江南岸,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2004年由村改居,辖9个村民小组,人口2428人,党员69名。30%的社区居民从事工业,70%的社区居民从事第三产业,个体服务业尤为突出。社区净资产6108万元,2012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92.43 万元,人均纯收入11969元。    近年来,随着黄山市委、市政府和屯溪区委、区政府推进江南新城大开发的战略实施,原来的旧城区全面改造,阳湖社区发展日新月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阳湖社区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以建设新安大市场项目为主抓手,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注入了不竭动力。获得了屯溪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新安大市场是闪烁在阳湖社区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于2009年8月建成使用,总面积2.5万平方米,是由阳湖社区集体资产投资建设的一个集封闭菜市场、超市、餐厅、快捷酒店、商铺为一体的综合性市场。作为阳湖镇首个商业化运作的农贸市场,新安大市场秉承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从项目立项到市场运营实行全面的商业策划。并不断招商租给浙江商家使用,合同承租期为15年,收益为首5年为每年140万元租金,次5年为每年180万元租金,最后5年为每年220万元租金,十五年后能全部收回成本。2012年大市场又招商引入格林豪泰酒店,保证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年终社区从租赁金中提取一部分以分红的形式返还到居民的手中,平均每个居民新增经济收入800—1000元。    新安大市场的商业化运作,顺利实现社区集体资产的保值、升值和收益的相对稳定性,为社区失地农民和无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平台,同时带动了区域发展和相关第三产业的发育和成长。同时阳湖社区新安大市场通过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方式办理了国有土地所有权证,土地所有权性质由原来的集体所有权转变为国有所有权。现在的新安大市场资产总量已从计划的2900万增至6000余万元,实现集体资产的翻倍增长。2012年阳湖社区作为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改革试点,对新安大市场和村级集体经济共计6108万元资产进行了清产核资、登记在册、予以公布,于2012年11月实现股份制改革,成立了阳湖股份经济合作社,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成绩属于过去,精彩属于未来。阳湖社区将继续发挥“领头雁”作用,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凝心聚力,争创一流,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和社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洽阳社区

  洽阳,在宋代立乡里时,属合阳里。又以村东、村西、村北的三条河流均汇合于此,遂改“合”为“洽”,故名洽阳。洽读音同合不变。而“洽”已是洽阳这一地名的专用词字。位于阳湖镇东北,东与黄口、兖溪、兖山接壤,南与休宁县一心村相连,西至阳湖居委会的虎村,北至新安江,所辖3个自然村,10个居民小组,共511户、1337人。洽阳社区面积231.95公顷,其中耕地280亩,山场180亩,茶园30亩。以建筑、豆制品加工、屠牛、水果批发等第三产业为主。   1961年成立大队,辖上、下洽阳两个自然村。大队取上、下洽阳后两字命名。1983年政社分开,建立乡人民政府后,改为洽阳村民委员会。2004年4月撤村建居后,改为洽阳居民委员会。境内驻有宝信建筑公司、市救助中心、医疗机械所、市环境监测站、915转播台等单位。   

兖山社区

  位于阳湖镇东南,洽阳河东侧,东与歙县的横关乡马鞍岭交界,西至洽阳山,南至高速公路,北至广宇新城,所辖2个自然村,5个居民小组。共314户、741人。点地面积89.07公顷,其中:耕地346亩,山场641亩,茶园50亩,以养猪、种植为主。1961年建立大队,以大队驻地兖山命名。1966年并入黄口大队。1969年划出,仍恢复为兖山大队。1983年政社分开,建立乡人民政府后,改建为兖山村民委员会。2004年4月撤村建居后为兖山居民委员会。境内驻有南阳石雕工艺厂、百鸟亭建筑队等单位。   

黄口社区

  黄口社区位于阳湖镇以东偏北,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境内有万方以上山塘2座,即大岭塘和乌坑塘,社区共有山林1600亩。社区有7个村民小组,460余户居民共计1500余人,村民代表31人,社区现有正式党员40人,预备党员2人,黄口以地处黄坑坞水流入新安江之口,故名,1961年建立大队,1966年与兖山大队合并,1969年又与分开,队名一直未变。1983年政社分开,建立乡人民政府后,改建为黄口村民委员会。1994年6月划归黄山市旅游度假区管理,2004年4月撤村建居后为黄口居民委员会。2010年3月回归阳湖镇管理至今,境内有黄山市百佳摄影点——螺蛳顶。   

稽灵山社区

  稽灵山社区成立于1987年5月,原隶属中市街道办事处,1998年2月划归阳湖镇管理至今。地处黄山市中心城区的南面,与中心城区仅一水之隔,东至珮琅河,南到五里亭(532部队医院旁),西临率水,北倚新安江。社区面积4平方公里,现有7136余户,17493余人,17个居民组,辖区内流动人口2300余人。目前社区下设八个居民区党支部,共有直管党员281名,其中正式党员277人,预备党员4人。   

柏山社区

  柏山社区位于黄山市阳湖镇江南新城黄口片区,辖区内有12000余名居民中,分布在江南新城、东方丽景、玉屏府、滨江国际等高档住宅小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经济状况普遍较好   黄山市屯溪区阳湖柏山社区   联系电话 2333754 2334875   地址:屯溪区阳湖花山路8号(青山塘小区黄口派出所隔壁)   

兖溪村

  阳湖镇兖溪村位于阳湖镇东南部,东面与紫阜村相接,西至许家棚,南至三充村,北至柏山,所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425户、1418人。现有党员52人。2008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36.6万元,村集体资产累积达到375.9万元,集体可支配资金171.6万元,人均纯收入6657元。村级经济纯收入17.8万元,村集体资产累积达到190.2万元,集体可支配资金492484.22元,人均纯收入 7200元。    村里主要劳动力依靠阳湖镇帅鑫工业园一二期企业从事包括餐饮服务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解决劳动就业人口五百余人。现在,村集体正积极联合阳湖镇政府,结合村庄整治和工业园配套服务区项目,投资建设集商贸、文化、娱乐和综合市场等设施为一体的“徽派一条街”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村中约两百人的就业问题,并将打破“只建新房未建新村”的局面,达到经济得到发展、村庄得到整治的双赢目的。  

三充村

  位于阳湖镇以南,地处市郊边界地带。划区东西南三面与休宁县临溪乡接壤,北与紫阜村相连。所辖7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27户、789人。总面积296.16公顷,其中:耕地655.6亩,山场3028亩,茶园140亩。以农为主,副业林茶并举。原属兖溪大队一部分,1971年建立大队,以管辖的上、中、下三充而命名为三充大队。1983年政社分开、建立乡人民政府后,改建为三充村民委员会。   

紫阜村

  紫阜村简介    紫阜村地处屯溪区与休宁县的两地交界处,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1625人,有党员41名。2005年村集体纯收入达14.55万元(包含茶园承包、土地承包、南山取土承包、战备粮库附属工程上交等项目),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44元。    两年来,紫阜村党支部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帮助协调相关工程业主,将建设工程的砂土运输、附属工程由村民承接,同时规定所有工程招标村干部一律不得参与;二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动员村民积极参加退耕还林活动,鼓励村民山地种竹,并邀请镇林业站专家为村民培训林木养护知识,目前村内已形成了占地千亩的竹林基地,2005年全年村民退耕还林政策性增收及经营增收人均达95元;三是加强对村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今年共进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2次,参训人数150余人,努力提高村民的就业能力,推进我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和移风易俗活动,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建立农村寓教于乐文化阵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在该村试点为契机,狠刹-歪风,提升村民的文明程度,努力营造创业致富、文明向上的良好农村社会风气;五是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投入6.8万余元,修复武蓉及滕子干电灌站,安装了高压电,购买了水泵,完善了抗旱设施,对大学水库进行整修,并取消了历年来干旱抽水每小时收10元电费的做法;投资3.8万元,对下街组800米道路进行硬化;六是投资25万元,建成了面积400平方米的村办公楼,构建了村务规范管理的平台,目前办公楼已正式投入使用。   


兖溪村特产大全




兖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