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位
高枧村位于屯溪区黎阳镇西南部,东临新安江,南到闵口村,西至凤霞,北面毗邻三门呈,屯婺新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二、土地利用情况
我村土地面积650亩,其中水田面积377亩,茶场茶园四周另有零星插荒林地分布。现有土地已有200余亩以出租方式成立了碧桂苑苗木基地,还有10余亩用于翔腾养殖基地发展养殖产业。村民自己种植蔬菜50余亩,少量田地种植果树,其余田地主要种水稻。配套小型水利工程有小型水库4座,机井二级提水站7座。
三、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村10个村民小组,416户,常住人口1691人,劳动力869人。村经济发展目前以村集体工业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农业产业比重处于相对次要地位。村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以工程塑料、消防器材、汽配摩配、热电保护和建筑预制为主,至2012年共吸引本村及外村劳动力400余人,其中接近半数农民参加了企业社会保险,极大解决了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为下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打下良好基础。农业产业上围绕黎阳生态农业园成立的碧桂苑苗木基地和黎阳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均已初具规模,并吸引和转移了部分劳动力。其余劳动力还有从事进城务工、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和农业运输,农忙季节则兼顾农田种植。村级经济形式多样,农民增收渠道繁多,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9600余元。
四、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
我村产业经济目前以村集体工业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农业产业比重处于相对次要位置,农业产业上成立了黎阳生态农业园,拥有碧桂苑苗木基地、千亩乌龙茶基地、黎阳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村域内有医院、中小学、信用社、农贸市场、商店、饭店等,极大满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近年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农网改造、菜市场搬迁改造等项目,2012年已完成自来水安装,村中多条道路硬化及维修建设。村两委抓住黄山产业经济大发展机遇,在黎阳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特色农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002102 | 242700 | -- | 查看 高枧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龙山社区 |
龙山社区:自2012年8月成立,位于城区西郊,率水之滨、龙山脚下,辖区范围东至西海路、南至率水河、西至高速路、北至商山路。下辖原黎阳社区、黎山社区、黎新社区和部分原黎阳街的居民。龙山社区目前共有4011户,7690人。 |
隆阜四社区 |
隆阜四社区是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黎阳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10021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1002。邮政编码为2427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9 ,车牌号码为皖J。与龙山社区、隆阜三社区、隆阜一村、高枧村、傍霞村、新江村、闵口村、凤霞村、三门呈村、隆阜二村相邻。 |
隆阜三社区 |
隆阜三社区座落在隆阜农贸市场(原农行营业所),2004年5月由原隆阜三村改居,下属五个居小组,252户,人口782人。东与隆阜四社区相连、西与隆阜二村相邻,南至戴震路、北至横江。市二医院、区农委座落在辖区内。社区办公大楼于2006年改建,面积570平方,一楼出租,二楼办公,三楼会议室和党员活动室。现有土地600余亩,山场300余亩。 隆阜三社区与龙山社区、隆阜四社区、隆阜一村、高枧村、傍霞村、新江村、闵口村、凤霞村、三门呈村、隆阜二村相邻。 |
隆阜一村 |
隆阜一村概况 隆阜一村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西部,西临黄山机场及雨润高尔夫度假区、南临迎宾大道及徽文化博物馆、北临横江及东方红影视城。全村246户,总人口849人,有两个自然居住点、七个村民组。村集体经济以土地对外转包为主,2009年村集体经济达22万元;村民以养殖业和运输业为主,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6800元。 村民主要福利有:考入重点本科的学生奖励1000元、一般本科500元、大中专300元。年终70岁以上老人人均补助60元、90岁以上老人200元;困难户、老党员、退职干部人均补助100元。育龄妇女上环人均补助100、非正常流产200元,及时兑现国家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村民逝世丧葬火化人均补助200元。协助-门侦破重大案件奖励200-500元。 2007年以来,我村被先后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等奖”、 “平安村” 、“计划生育先进协会”等荣誉称号。 隆阜小记 屯溪的隆阜,是清代哲学大师戴震的故里,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他的故居今日犹存,也是一幢砖木的徽派古民居,在一个小巷深处,静僻得很,北面临江,江之对岸为一沙洲,叫桃花岛,现为新建影视城。这一环境很幽阗,自然,古朴,处在朴素的农家之间,又得山水之灵气,看来出一个大哲学家也不是随便和偶然的。 |
高枧村 |
一、区位 高枧村位于屯溪区黎阳镇西南部,东临新安江,南到闵口村,西至凤霞,北面毗邻三门呈,屯婺新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二、土地利用情况 我村土地面积650亩,其中水田面积377亩,茶场茶园四周另有零星插荒林地分布。现有土地已有200余亩以出租方式成立了碧桂苑苗木基地,还有10余亩用于翔腾养殖基地发展养殖产业。村民自己种植蔬菜50余亩,少量田地种植果树,其余田地主要种水稻。配套小型水利工程有小型水库4座,机井二级提水站7座。 三、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村10个村民小组,416户,常住人口1691人,劳动力869人。村经济发展目前以村集体工业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农业产业比重处于相对次要地位。村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以工程塑料、消防器材、汽配摩配、热电保护和建筑预制为主,至2012年共吸引本村及外村劳动力400余人,其中接近半数农民参加了企业社会保险,极大解决了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为下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打下良好基础。农业产业上围绕黎阳生态农业园成立的碧桂苑苗木基地和黎阳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均已初具规模,并吸引和转移了部分劳动力。其余劳动力还有从事进城务工、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和农业运输,农忙季节则兼顾农田种植。村级经济形式多样,农民增收渠道繁多,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9600余元。 四、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 我村产业经济目前以村集体工业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农业产业比重处于相对次要位置,农业产业上成立了黎阳生态农业园,拥有碧桂苑苗木基地、千亩乌龙茶基地、黎阳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村域内有医院、中小学、信用社、农贸市场、商店、饭店等,极大满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近年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农网改造、菜市场搬迁改造等项目,2012年已完成自来水安装,村中多条道路硬化及维修建设。村两委抓住黄山产业经济大发展机遇,在黎阳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特色农业。 |
傍霞村 |
傍霞村位于黎阳镇西郊,现有人口920人,辖7个村民小组,党员28人,分四个自然村。全村现有耕地662亩,山场367.5亩,旱地165亩,水面231亩,主要经济收入为蔬菜种植、劳务输出和本地务工。2012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为7800元。 近年来,傍霞村始终围绕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以培育新农民、发展新产业为支撑,重点抓好发展生产这一中心任务,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 |
新江村 |
新江村原名闵川,是归休宁高阳乡管设,到了民国年间,新江村地名为东闵,还是属于休宁县高阳乡,后归视忠乡管设,到了56年,农村集体化。由低级社到高级社根据新安江上游的支源头年设为地名新江社,到了57、58年走上人民公社,新江村设改为新江大队,到了58年,全国运用军事化管理,设为新江连,到61年撤掉军事管理,还是新江大队,到了80年代公社改为乡镇,视忠改为视忠乡,这里就改叫新江村。 新江村是市新农村建设“抓百村促千村”示范村之一,该村地处率水河南岸,由上毕、下毕、渡头、汪溏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510余户,总人口1813人,党员53人(含预备党员2名)。新江村是黎阳镇最大的村。也是资源最丰富的村,境内有风景秀丽的高山景点,又有清代著名进士毕源故事高戴震墓地,全村有山场3200余亩,耕地面积1600余亩,水塘44个,水库2个。当前市区重点工程市民开心菜园、高山佛文化保护性开发和世行贷款新农村建设项目落户该村,标志着新江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闵口村 |
黎阳镇闵口村地处风景秀丽的黄山脚下,新安江畔,名胜古迹鬲山鬲河相望,老屯五路、新屯婺路和鬲山大道在社区的外围构起便利的交通网,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是黄山市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总人口1180人,辖8个居民小组,共有党员44人,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社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收入为劳务输出、本地务工、蔬菜种植。2010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44万余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7800元。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该村先后荣获“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 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 市级“农村党建工作先锋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大力实施“工业兴村、工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将企业型经济确定为村级主导产业。在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企业改制,招商引资,闲置厂房出租等一系列举措,很快引进新艺装潢、振贤工贸、佳华密封件、乐佳红洁具、建华茶叶、蜂具等多家企业进村入户。同时,利用新屯婺路和鬲山大道接通的机遇,在鬲山大道两侧开辟基地,平整山地,筑巢引凤,以此推动社区工业经济实现更大的发展。 ——加快发展新型农业。根据我村三片的不同情况,引导上片农户发展经果林,中片发展水稻,下片发展大棚蔬菜。目前都已初具规模,同时积极倡导推行“10天过年,20天种田,335天打工挣钱”的经济增长模式,社区现有200多人常年外出务工。 ——逐渐做强集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活力。近年来,投入10万元完成了村庄内所有的道路硬化;投入5万元安装了路灯,率先实现了村庄亮化;投入40万元建成了闵口北路,连接新屯婺路,方便了村民外出务工;投入12万元,建成了九龙坞公益性公墓,有力地推进了我镇的殡葬改革;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闵口社区活动中心;争取项目,建成了孙家潭拦河大坝,居民的生活福利逐年提高。 |
凤霞村 |
凤霞村位于中心城区西北,距中心城区4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116户,人口389人,有0员23名,农村劳动力220人,其中外出务工120人,现有耕地面积210亩,山场面积400亩,水塘面积100亩。近年来,凤霞村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抢抓机遇,发展凤霞”为主题,紧紧抓住黄山雨润高尔夫项目建设征地契机,实施“跳出凤霞,发展凤霞”发展战略,在九龙工业园区创办了凤霞创业园,为建设各类公益事业提供有力保障,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8600元,2006年至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梯次增长达20%以上。 凤霞村先后多次荣获市级基层党建工作“先进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市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曾多次接待国家部委、省市区镇各级有关部门领导,为凤霞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宝贵建议。凤霞村村两委班子以“五个好”村党支部为目标,大力加强村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实现农村党建工作新突破,促进本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
三门呈村 |
三门呈村位于屯溪区黎阳镇西郊,东临龙山寺,南到新安江,西至高枧村,北面通新屯五路,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全村下辖三个自然村,即徐村、三门呈、里黄,共10个村民小组,410户,常住人口1648人,共有党员44人。村经济发展目前以经商、工程为主,农业产业比重处于相对次要地位。村民主要以水产批发、工程类、运输等为主要经济来源,村集体经济主要以租用厂房、投资企业为主要收入来源。2012年1-9月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11.44万元,2012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621.47万元。 “状元村”三门呈 三门呈村是远近有名的“状元村”,村民不仅会发家致富更会教书育人。截至目前,三门呈村一共出了6名博士、6名硕士、37名本科生。在村里,人们不比挣钱、比教育,看看谁家的孩子读书强。三门呈村两委还专门拨出经费成立了“树人奖学金”。这不仅是对那些进入象牙塔的学生给予经济支持,更是为了营造全村热爱学习的氛围。村里凡是考取本科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进入村里专门设立的“三门呈状元榜”。每个来村委看到“三门呈状元榜”的人都会从榜上那一张张充满朝气的面孔中感受到村里的好学之风,以及他们心中作为三门呈人的那份骄傲。 |
隆阜二村 |
隆阜二村:座落在黄山机场东侧,北邻远洋桃花岛,南邻黄山机场大道。全村5个村民小组,人口770人,现有耕地面积余110亩,山场面积90余亩。隆阜中学,黄山市新洲建设集团,黄山市华兴实业有限公司,爱华纸业公司,戴震小学均座落在本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