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屯溪区 >> 奕棋镇 >> 朱村村

朱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朱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朱村村简介

  朱村位于屯溪区奕棋镇西郊,距屯溪中心城区13公里,距镇政府6公里。东临本镇占川村,南接休宁县商山乡上杨村,西连休宁县商山乡岭后村,北与博村林场马鞍山工区接壤。村域范围2.87平方公里,村域面积4311亩,其中耕地面积887亩,林地2209亩(其中退耕还林500亩),水域面积50亩,其它用地1165亩。朱村以丘陵地貌为主。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5%。
   全村总户数为242户,总人口776人,均为农业人口,60岁以上老人百余名,劳动力450人,外出务工人员350 人。 朱村由朱家组、叶家组、里南塘组、外南塘组等四个村民小组组成。
   朱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8人,预备党员3人,建党考察对象1人。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团结一致,有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党员活动室,设有电教设施。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目前,村两委共同为建设好、发展好新农村而努力工作。
   朱村是传统的农业大村,种植业以粮油、茶叶为主,养殖业以养蜂、猪鸡为主。2001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成功引进黄山植物大观园项目,随着黄山市振华苗木合作社的创建,苗木生产逐步兴起壮大,有力地带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已初步形成“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随着以黄山植物大观园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又将有新的突破。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02104 242700 -- 查看 朱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朱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朱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朱村村

  朱村位于屯溪区奕棋镇西郊,距屯溪中心城区13公里,距镇政府6公里。东临本镇占川村,南接休宁县商山乡上杨村,西连休宁县商山乡岭后村,北与博村林场马鞍山工区接壤。村域范围2.87平方公里,村域面积4311亩,其中耕地面积887亩,林地2209亩(其中退耕还林500亩),水域面积50亩,其它用地1165亩。朱村以丘陵地貌为主。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5%。    全村总户数为242户,总人口776人,均为农业人口,60岁以上老人百余名,劳动力450人,外出务工人员350 人。 朱村由朱家组、叶家组、里南塘组、外南塘组等四个村民小组组成。    朱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8人,预备党员3人,建党考察对象1人。村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团结一致,有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党员活动室,设有电教设施。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目前,村两委共同为建设好、发展好新农村而努力工作。    朱村是传统的农业大村,种植业以粮油、茶叶为主,养殖业以养蜂、猪鸡为主。2001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成功引进黄山植物大观园项目,随着黄山市振华苗木合作社的创建,苗木生产逐步兴起壮大,有力地带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已初步形成“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随着以黄山植物大观园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又将有新的突破。   

瑶干村

  瑶干村地处屯溪西郊, 东临黄山植物大观园,北与占川村接壤。距离市中心10公里,地理位置较为偏远。    该地貌属低丘岗地,绝大部分山场的成土母质为紫色砂岩,发育的土壤为紫色土。全村植被条件较好,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较为优越。    全村总面积4109亩,其中耕地面积3370亩,有农户260户,人口800多人,主要是种植粮食和经果林为主。    近几年来,由于无明显区位优势,地理条件也不优越,加之全村主要经济作物仅以粮食生产为主体,其它经济作物因有些条件所限,不能稳定种植增收,故农民也无兴趣种植,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为贫乏。2008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916元。    该村环境优美,生态绝佳,拥有非常丰富的生态资源,境内有水域辽阔的马鞍山水库,水资源较为丰富,适合各类农业休闲旅游项目的综合开发。   

林塘村

  奕棋镇林塘村位于奕棋镇西部,距市中心5.2公里,西与查塘村接壤,北靠横江,南与九龙工业园毗邻。    该村地处南北过渡气候地带,属季风亚热带湿润地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230天左右,年降水量1500毫米,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匀,春夏季降水约占全年的70%。主导风向夏季多东、东南风,秋冬多西北、北风。全村植被条件较好,主要以次生马尾松为主,植被覆盖率较高。    全村耕地面积400亩,林地443余亩,水面75亩,园地80亩。土地资源丰富,其中石马滩中低产田集中连片,平坦广阔,水量充足,增产潜力很大,是主要的粮油和经济作物耕作区。该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种植方面逐渐呈现粮食、大棚蔬菜、经济作物三足鼎立的格局。    林塘村共户数265户,总人口1026人,其中劳动力602人,下辖8个村民小组。近几年,村两委抢抓九龙园区发展的契机,积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厂房出租等方式积极吸引企业入驻。通过引进建设林塘蔬菜基地项目,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村民收入。2011年,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00余元。       目前,我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建有一级和二级电灌站各一座,灌溉面积可覆盖奕棋村、博村、查塘村等村;积极投入资金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实行同网同价,电话普及率达到98%以上;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完成了村内主干道路路面的硬化工程,交通更加便捷;全村自来水覆盖面达100%。为盘活村集体资金,村两委积极谋划建设新的林塘村综合服务大楼,目前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   

江村村

  奕棋镇江村位于屯溪区奕棋镇西部,东靠博村,西与占川村接壤,北连查塘村,南接休宁县上井长岭村。屯占公路贯穿全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该村属季风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明显,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属粘性沙土,偏酸,保水保肥性能好,主要以粮油和经济作物为主。但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夏末秋冬雨水偏少,极易产生秋旱,对农业生产较为不利。    该村有丰富的林地和水面资源,其中山场面积1610亩,水田面积300余亩,主要以种养业为主。近年来,该村部分山场和田地被九龙工业园区建设和雨润高尔夫项目征用,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逐年扩大。    近年来,随着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该村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逐年扩大,村民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通过精心种植,细心管理,收入逐步提高。此外,部分村民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经商、办厂、打工,村民生活逐年改善。2008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252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着力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投资70万元新建村部,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随着九龙工业园区的不断扩大和雨润高尔夫项目的不断开发,该村的地理位置优越性益发凸显,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   

博村村

  博村位于屯溪区西郊九龙新区中心位置,紧邻高尔夫球场和黄山机场,现有农户265余户,935人,党员50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耕地面积880亩,林地山场150亩。近年来,在镇党委的领导下,村两委围绕九龙新区的建设,积极发展二、三产业。201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7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    作为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全国村级财务管理示范村、省民政厅确定的全省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试点,博村先后被评为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市级“先锋村”、区“平安村”。博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区、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和厚爱外,更多的是得益于博村多年形成了: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有一个团结好的班子、有一套规范的工作机制、带好了一支党员队伍。    2008年村两委班子换届。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班子配齐配强后,村两委根据博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现状,进一步明确了博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服务园区建设,紧紧抓住区、镇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机遇,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思发展、谋发展是摆在两委干部心中的头等大事,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凡涉及村中的重大事情,“先两委统一思想,再全体党员统一思想,最后统一村民代表以及村民的思想”。这既是村两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两委班子具体工作方法。与此同时,两委还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重大问题实行“一事一议”制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对村中事务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公开并接受监督。有规范的财务制度,严格按章办事,有章可循地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2008年,村两委紧紧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抓规划编制。编制村庄建设规划、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二是抓农业结构调整。通过项目带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三是盘活集体资产,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第四是大力发展公共事业。    在两委班子的共同带领下、在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博村旧貌换新颜:从原来集体经济年收入仅有3万元发展到现在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从过去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不足2000元到现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和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博村老百姓正朝着新农村的康庄大道迈进。   

奕棋村

  奕棋村位于屯溪西郊,紧邻黄山机场,距中心城区4公里。全村辖上叶、竹墩、下林塘三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440户,人口为1720人,耕地面积310亩。    村党总支下设上叶、竹墩、下林塘三个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72人,预备党员2人,建党考察对象2人。建有规范的党员活动室,电教设施完备。总支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切实做到“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多年来,先后多次受到省、市(区)、镇各级党委政府嘉奖,2004年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光荣称号。    近年来,通过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村民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好评。投资270万元在九龙工业园区兴建厂房,成功引进黄山工业泵项目,每年收取租金,此举不仅避免村级资金流失,而且由资金变成资本,扩大资本积累,增加村级收入,同时为镇财政开辟税源,增加了财政税收。目前全村劳动力总数943人,外出务工经商、跑运输、从事园林绿化等人员有520人,全村基本上没有闲散人员,初步形成了农工商为一体的新局面。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以农民增收、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党员干部带头,按照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思路,积极整合各方有利资源,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向产品高附加值化等方向发展。目前全村上下已逐步形成团结和睦,互帮互助,勤劳致富,卫生文明的良好风气。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徐村村

  徐村位于屯溪区西郊,隶属屯溪区奕棋镇管辖,与市中心相距仅4公里,西邻机场、北邻新安江,全村占地1500亩,村面积2.5平方公里,分为珠里、水碓巷、徐村三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    2005年底,全村共有411户,人口1362人。该村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村耕地面积约510亩,旱地约300亩,其中农业耕地72.5公顷,蔬菜生产用地60公顷。水域主要包括新安江,地势平缓,空气清新。    村两委一班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全村有正式党员44人,预备党员2人,建党考察对象1人。有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党员活动室。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全村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和致富能手,通过示范辐射作用,带领群众共同富裕。    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壮大第三产业,主导产业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建有高规格蔬菜大棚300亩。目前正积极筹建100亩钢管大棚蔬菜基地,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此外形成外出经商、务工及从事运输业等多行业齐头并进的经济发展格局。全村拥有大型货车、出租车、家庭用车、运输车辆约43辆。村级集体年收入4万元,全村人均收入4251元。    通过不懈努力,徐村将会成为民风淳朴、人民幸福、综合经济实力与日俱增的新农村。   

占川村

  占川村位于屯溪区奕棋镇西郊,距离黄山机场2公里,距离市中心约5公里,东邻合、铜、黄高速公路,西邻黄山植物大观园,交通便捷,环境优美。    该村常年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光照充足,春夏季降水量多,秋冬较少,土地生产潜力较大。该村耕地面积1311亩,山场面积1000余亩,水田面积80余亩,承包土地以种植水稻为主,蔬菜、果树为辅,全村山场植被覆盖率较高。    该村以农业产业为主,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该村两委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于2006年引进农业项目——黄山嘉顺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租赁面积500亩,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万余元。该村以种植粮食和外出务工为主,农业种植和养殖畜牧业方面发展,村民经济收入逐年上升。2008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120元。    近年来,该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效显著,先后投资60万元,完成了村部建设;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农村电网改造也已完成,电话入户率达到95%以上。该村将紧紧围绕嘉顺农业科技示范园的逐步发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打造现代化、特色化农业。   

查塘村

  查塘村位于屯溪区奕棋镇的西北部,东与林塘村相邻,其中曹家井、郁源2个自然村与九龙工业园紧靠,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该村有耕地面积970余亩,山地面积有1000余亩,大小水塘有300亩,有丰富的膨润土矿产资源,适合投资兴业。    该村承包土地以种植水稻,西瓜为主,蔬菜、果树等为辅,2006年,随着九龙工业园区的发展,在该村征用部分田地用于项目建设,征地面积约200亩。    全村共有1026人,270户,6个村民小组,党员58人,预备党员2人,流动党员1人。近年来,村两委紧紧抓住九龙园区的发展契机,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支持手机厂项目建设,解决本村100余名剩余劳动力,带动了当地运输、建筑业的发展,为村民增加了收入。2005年年底新建村委会办公楼330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办公条件,2005年至2006年,仅膨润土矿就为该村集体创造利润3万余元。该村村民以种植水稻、西瓜为主,农业种植和养殖、畜牧业全面发展,村民经济收入逐年上升。2008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124元,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1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大力加强基层组织阵地设施,投资20万元完成了村部建设,改善了办公条件。该村两委立足从自身做起,建立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党员干部队伍,全力打造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朱村村特产大全




朱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