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池州市 >> 贵池区 >> 梅龙街道 >> 桐梓山村

桐梓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桐梓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桐梓山村简介

  桐梓山村位于长江沿线,临近铜陵市。全村辖18个村民组,750户,2400人,党员81名,耕地面积6260余亩,山场面积300余亩,可养殖水面积600余亩。
   村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共有0党员81人,其中女性党员10人,35岁以下党员10人,60岁以上党员35人。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共有5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主任兼职)、计生专干、文书、民兵营长(参照两委组成填写)。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3000平方米,全体有75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100%,全村共建户用沼气60口,建池率达100%以上。
   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10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桐梓山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瓜果种植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702007 247100 -- 查看 桐梓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桐梓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桐梓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观前社区

  池州市贵池区梅龙街道观前社区位于贵池区以东26公里,区域内山峦重叠,河道纵横,景色十分秀丽,加之毗邻沿江高速、九华山飞机场、城际铁路等重要交通枢纽,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显,现属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带江南工业园区的规划范围,2009年,被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确定为“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   社区辖17个村民组,1048户,5022人,党员134名,耕地面积3853余亩,山场面积7563余亩,可养殖水面积380余亩。社区党总支部下设3个支部,共有0党员134人,其中女性党员29人,35岁以下党员26人,60岁以上党员25人。   现任社区两委干部共有9人,其组成分别为:社区党总支部-1名、社区书记(主任)1名、大学生村官1名、计生专干2名、文书1名、民兵营长1名、委员1名、聘用干部1名。   到目前为止,社区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7000平方米,全社区有95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90%。   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80.6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社区以集约化水稻、油菜、水产品、经济林种(养)植经营为基础,大力发展外包服务型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社区居民就业领域主要在本地或外省、市从事加工、制造、商贸、服务等二、三产业为主,社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和农业产品销售收入构成。   

园林社区

  园林社区位于318国道北边,距318国道5公里,东接机场连接线,沪渝高速九华山收费站位于村口,安高国际大酒店正在筹建当中,全社区下辖6个居民组174户689人(其中18岁以上481人,男250人,女231人),耕地面积700余亩,山场面积2662.5亩,有效养殖水面350亩,荒滩面积500亩。   社居党支部一个,共有37名党员,其中女性党员7名,35岁以下的党员5名,60岁以上的党员9名。现任居干部4名(包括1名聘用干部)居干部基本都是兼职,支部书记和居主任是兼职、文书和民兵营长是兼职、计划生育专干和妇联是兼职。   全村公路四纵三横,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水泥路,水泥硬化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165户居民用上了自来水,太阳能普及率到70%,新建昭气池138口普及率到85%,有限电视覆盖全社区每户居民,全社区安装了31盏太阳能路灯照明了全社区每个组,全社区安放了100只垃圾桶并聘用2名保洁员负责全社区的垃圾清理工作,主要路口安装了视频监控,社区有一个标准化的卫生室方便群众看病难问题。   园林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主要是靠种植水稻为主,园林依靠有山有水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几任领导不懈的努力,2009年集体纯收入达到24万元,预计2010年集体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由于国家项目的相继落户我社区每年土地在不断减少,争对这一现象社区千方百计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创业。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以上,预计今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新湖社区

  新湖社区位于贵池区东部,交通区位优势便利,正在建设的九华山机场所在地。全村辖19个村民组,867户,3762人,党员121名,耕地面积9000余亩,山场面积8200余亩。   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支部,共有0党员121人,其中女性党员19人,35岁以下党员12人,60岁以上党员76人。现任社区两委干部共有7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主任兼职)、计生专干2人、文书、民兵营长。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全体有40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新湖以水稻、棉花、油菜、瓜果种植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   

先进社区

  先进村位于九华河以东,交通区位优势十分便利。全村辖38个村民组,1695户,4893人,党员78名,耕地面积13960余亩,山场面积800余亩,可养殖水面积1200余亩。    村党委下设2个支部,共有0党员78人,其中女性党员18人,35岁以下党员53人,60岁以上党员35人。现任村两委干部共有7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主任不兼职)、计生专干、文书、民兵营长。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32200平方米,全体有1695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100%,全村共建户用沼气19口。    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全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瓜果种植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   

郭港社区

  郭港社区位于梅龙街道的最西端,北依长江,南临九华河,贵铜公路横穿而过。社区国土面积10.82平方公里,5600余人口。晋朝文学家郭璞 当年游历长江沿线时曾在此下船停驻游览,社区因此而得名。民间流传甚广的乾隆下江南,游龙戏凤 得故事相传也发生于此。    几年来,郭港社区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带动下,充分遵循村庄规划和产业规划,以点带面,精心组织,循序渐进,使全社区的基础公益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从2006年起,郭港社区共修建了水泥路9.6公里,沙石路57.3公里,基本做到了户户通达;村级卫生室1个,农民图书室2个;有线电视,无线网络 基本覆盖;90%的居民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新农村电气化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在危改资金的引导下共投入110多万元将郭港小学建成了全市为数不多的市级农村示范小学;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推动下,社区逐步形成了以运输,餐饮为主打的二·三产业结构模式。2009年底社区人均纯收入已达到6200元。在经济强劲发展的同时,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也有了快速提高,2007-2008年郭港社区先后被命名为“新农村建设和谐村”,“ 文明村”,2008年又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安徽省优秀农村社区”。2009年被池州市评为“爱国卫生先进村”。2012年被评为梅龙街道“重点工程建设优质服务单位”。  

梅龙社区

  梅龙村位于长江中下游,贵铜公路贯穿我村,辖区内有主河流九华河。全村辖16个村民组,其中1个经济发展组,现有1010户,2916人,党员80名,耕地面积4600余亩,山场面积10余亩,可养殖水面积1000余亩。    村党委下设3个支部,共有0党员80人,其中女性党员8人。35岁以下党员12人,60岁以上党员30人。现任村两委干部共有6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吴英航、村委会主任汪涛、计生专干吴义芳、文书章征、民兵营长谢新友,大学生村官阮航。    到目前为止,全村101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100%,全村建有禽业养殖协会1个。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我村以水稻、渔业、禽业等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   

双湖村

  双湖村地处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龙街道东部,东临双丰圩,南接梅龙街道双丰村,西抵西岔湖,北靠十八索湖.是贵池、青阳、铜陵交汇处。全村境内面积共有12.5平方公里.地貌东南面以水田、水塘为主,西北面主要以山林区为主.境内有山林6671.2亩.水田5842亩,水塘面积643亩.全村常居人口2819人,共23个村民组.一个党总支,三个党支部,正式党员73名,预备党员3名.现任社区两委干部共有5人,其组成分别为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主任不兼职)、计生专干、文书,民兵营长。   到目前为止,全村“村村通”工程2.2公里,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沙石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6万平方米,全体有826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100%。    一、在经济发展方面,我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瓜果种植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7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20元    二、双湖村总体交通区位优势:2005年沿江高速从双湖村境内西侧横跨而过,(现已通车).2008年宁安城际铁路(正在修建中)又与高速公路并肩而行.桐许战备公路从境内正中穿过.连接了318国道和321省道。使双湖村到318国道只有10公里,到321省道只有7公里.九华山旅游机场与双湖村西面相结.    三、土地资源丰富,境内西面山林面积广,水资源丰富。是广大企业投资兴业的最佳场所。东南面山水相间,环境优美是旅游休闲开发的最佳选择。  

建华村

  建华村位于梅龙街道东南,交通区位优势便利 。全村辖19个村民组,723户,2558人,党员72名,耕地面积9000余亩,山场面积5000余亩,可养殖水面积1300余亩。    村党委下设3个支部,共有0党员72人,其中女性党员11人,35岁以下党员12人,60岁以上党员23人。现任村两委干部共有5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计生专干、文书、民兵营长。   

双岭村

  双岭村位于梅龙东部,交通区位优势观茅公路和观桐公路交叉口。全村辖26个村民组,815户,3194人,党员132名,耕地面积7171余亩,山场面积4895余亩,可养殖水面积360余亩。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共有0党员132人,其中女性党员23人,35岁以下党员18人,60岁以上党员25人。   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共有4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主任不兼职)、计生专干、文书、民兵营长。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全体有24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30.5%,全村共建户用沼气175口,建池率达22%以上。   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4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26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双岭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瓜果种植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   

大同村

  大同村位于贵池区梅龙街道办事处东北,与铜陵为邻,贵铜公路横穿东西,交通优势明显。全村下设18个村民组,554户,2150人,党员54人,其中正式党员51名预备党员3名,女性8名,35岁以下6名,60岁以上18名。耕地面积5420亩,可养殖水面800余亩建筑及其他1557亩。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进行全面硬化,硬化面积88500平方米。全村有55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达99%以上。    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余元,农民人均收入5800元。在村经济发展方面以水稻养殖动物和水生植物为主。   村民从事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和务工工资等。   

祠堂村

  祠堂村位于梅龙东南部,交通区位优势便利,临近正在建设的九华山机场。全村辖16个村民组,503户,1909人,党员63名,耕地面积2083余亩,山场面积4715余亩,可养殖水面积280余亩。其中女性党员7人,35岁以下党员11人,60岁以上党员21人。   现任社区两委干部共有4人,其组成分别为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主任不兼职)、计生专干、文书。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8400平方米,全体有415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82.5%。    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4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26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我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瓜果种植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   

胜利村

  胜利村位于长江南岸,交通区位优势明显,321省道贯通全境。全村辖26个村民组,901户,3617人,党员88名,耕地面积9552余亩,可养殖水面积200余亩。    村党委下设3个支部,共有0党员88人,其中女性党员11人,35岁以下党员12人,60岁以上党员37人。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共有5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主任不兼职)、计生专干、文书、民兵营长。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8750平方米,全体有901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100%,全村共建户用沼气110口,建池率达12%以上。    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62.0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35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胜利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瓜果种植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   

双惠村

  双惠村位于沿江江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村辖30个村民组,3864人,党员81名,耕地面积7960余亩,山场面积100余亩,可养殖水面积510余亩。    村党委下设2个支部,共有0党员81人,其中女性党员8人,35岁以下党员17人,60岁以上党员36人。现任村两委干部共有56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主任不兼职)、计生专干、调解主任。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2100平方米,全体有 110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全村共建户用沼气30口,建池率达100 %以上。    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预计,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双惠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养殖业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养殖业、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   

桐梓山村

  桐梓山村位于长江沿线,临近铜陵市。全村辖18个村民组,750户,2400人,党员81名,耕地面积6260余亩,山场面积300余亩,可养殖水面积600余亩。    村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共有0党员81人,其中女性党员10人,35岁以下党员10人,60岁以上党员35人。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共有5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主任兼职)、计生专干、文书、民兵营长(参照两委组成填写)。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3000平方米,全体有75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100%,全村共建户用沼气60口,建池率达100%以上。    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10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桐梓山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瓜果种植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   

中梅村

  中梅村位于梅龙街道中部,北临长江,东接胜利村,西靠梅龙村,南面与新湖村相连,贵铜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辖12个村民组,606户,1835人,党员64名,耕地面积3700余亩,可养殖水面积400余亩。   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共有0党员64人,其中女性党员8人,35岁以下党员10人,60岁以上党员26人。现任村两委干部共有4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主任是兼职)、计生专干、文书、民兵营长。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部分道路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5250平方米,全村有60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99%,全村共建户用沼气15口。   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中梅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   

新龙村

  新龙村位于九华河畔,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城际铁路和铜九铁路穿村而过,南与318过道相接。全村辖18个村民组,752户,2770人,党员68名,耕地面积5500余亩,山场面积6840余亩,可养殖水面积300余亩。其中女性党员8人,35岁以下党员7人,60岁以上党员11人。   现任社区两委干部共有6人,其组成分别为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书记、主任不兼职)、计生专干2人、文书。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3.3万平方米,全体有620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83%。    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5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50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我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瓜果种植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等。   


桐梓山村特产大全




桐梓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