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黄山区 >> 太平湖镇 >> 汪王岭村

汪王岭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汪王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汪王岭村简介

  汪王岭村位于黄山区太平湖与黄山西大门连线间,新建成的合铜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太平湖旅游区仅2公里,距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黄山30公里,是典型的山区、库区、老区,汪王岭系丘陵、山区、竹、茶资源较为丰富,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0%,总面积47434亩,耕地104亩(旱地),林山45000亩,茶园1800余亩,水面450亩,总人口数为1510人,总户数425户,所辖6个村民组,18个自然村,沿秧溪河两岸居住,村委会所在地位于铜锣村民组旁,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其中一名女同志,平均年龄为37岁。党员61名。其中男党员52名,女党员9名。全村95%以上为农村户口,劳动力1120人,常年在外打工286人。农业产业主导为茶业,其次收入来源于毛竹、林木;村经济总收入850万元,茶业总产值近800万元,其他经济产值为15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03104 242700 -- 查看 汪王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汪王岭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汪王岭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和平村

  和平村概况    太平湖镇和平村在2008年初因村级规模调整的需要,由原古芒、上坡两村合并而成,位于风景秀丽的太平湖南岸,镇政务新区座落于此,103省道、合铜黄高速穿境而过,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底已经验收达标通过。现村两委成员7人,村党总支有党员88名,下设古芒、上坡、凤凰山庄社区、惠民贡菊专业合作社4个支部,全村辖萌坑、林冲、陈家、王家、熊田、新庄、下屋、大庄、尖山九个村民组,共有432户,农业人口1376人,农村劳动力840余人,幅员面积14987余亩,其中水田302亩、旱地190亩、茶园456亩、经果林310亩、林山11600亩、水面500余亩。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家乐”旅游、茶叶、木竹、渔业、务工和部分种养业等。地域内有旅游休闲度假B区、神火集团培训中心、深圳老干部活动中心、许氏度假村四家旅游企业和永泰、天元、皖太、恒泰浮选四家工矿企业。当前,和平村的村级总体发展思路是“旅游兴村、项目强村、生态立村、农业稳村”。先后荣获“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黄山市第一届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村党组织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农村党建工作市级先锋村”。随着太平湖B区项目和钼矿环保生态恢复项目的正式启动,不久的将来,和平村将会成为太平湖畔一颗耀眼的明珠。   

朝阳村

  朝阳村位于太平湖镇西部,三面临湖,西部靠山,山水相映,风景怡人。合铜黄高速公路和103省道的咽喉工程——二座太平湖大桥均座落于境内,形成“一弓一箭”独特人造景观。这里有浓郁的人文历史,明代雪潭古刹遗迹犹存,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惊现于此。朝阳村属全移民后靠村,总面积7.4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2010年底,乡村户数266户,其中农业户数236户,乡村总人口892人,其中农业人口775人,农村经济总收入11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62元,村集体可分配收入22.88万元。现有耕地80亩、茶叶1280亩、林山9720亩、水产养殖700亩。朝阳村围绕林、茶、渔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壮大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朝阳村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构建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壮大发展集体经济为根本,强抓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民生工程任务,大力推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加大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力保障。下一步,朝阳村将已以上发展思路为基础,利用区位优势,整合发挥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加大对外招商和项目服务力度,搭建服务平台,发展一村一品,提速旅游发展,为进一步又好又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二都村

  太平湖镇二都村位于太平湖北岸,距镇政府14公里。村辖猫儿墩、立新、荷叶、大夫弟、上风井、八间、新庄、施家园8个村民组。全村318户,1O82人,共有党员79人。全村地域面积共6.43平方公里,耕地1541亩,山场2824.9亩,茶园452.6亩,森林覆盖率为75%。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水稻、茶叶、西瓜和外出务工等,2011年人均纯收入7320元   

广阳村

  广阳村位于太平湖镇北岸,西以琉璃岭为界与青阳沙济接壤,地域面积9.3平方公里,辖区有向阳、章村、新建、新村、西庄、华村、卫东、沙丘、章村、新屋、陵山、田背后等十二个村民组,485户,总人口1800余人,共有党员103人。村委会座落在新村村民组内。泾太公路和S103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农民经济收入以水稻、茶叶、西瓜、甘蔗为主。村委会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全村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变。实现了家家有电话,组组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和通水泥路。  

共幸村

  共幸村位于太平湖的南岸,距太平湖镇(政务中心)七公里,太平湖旅游码头位于我村境内,S103省道穿境而过,全村辖曹家庄、浮一、浮二、共幸四个村民组,157户,总人口502人。共幸村现有正式党员42人(其中女党员11人),预备党员2人,村民代表30人(其中女10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毛竹、茶叶、网箱养殖、经果林、农家乐餐饮接待等。从事农家乐餐饮接待7户,从事经果林种植12户(果林面积达120余亩)从事网箱养殖18户(养殖面积达100余亩)全村人均收入达6800余元。    共幸村幅圆总面积15300亩,其中水域面积1950亩、耕地144亩(其中水田115亩)茶园190亩、经果林120亩、林山12500亩(其中金盆湾项目首期已征用林地406亩)村庄道路占地面积为516亩。   

汪王岭村

  汪王岭村位于黄山区太平湖与黄山西大门连线间,新建成的合铜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太平湖旅游区仅2公里,距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黄山30公里,是典型的山区、库区、老区,汪王岭系丘陵、山区、竹、茶资源较为丰富,全村森林覆盖率达90%,总面积47434亩,耕地104亩(旱地),林山45000亩,茶园1800余亩,水面450亩,总人口数为1510人,总户数425户,所辖6个村民组,18个自然村,沿秧溪河两岸居住,村委会所在地位于铜锣村民组旁,村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其中一名女同志,平均年龄为37岁。党员61名。其中男党员52名,女党员9名。全村95%以上为农村户口,劳动力1120人,常年在外打工286人。农业产业主导为茶业,其次收入来源于毛竹、林木;村经济总收入850万元,茶业总产值近800万元,其他经济产值为15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  

南安村

  太平湖镇南安村在2008年初因村级规模调整的需要,由原南安、塘家千、新建三村合并而成,位于风景秀丽的太平湖南岸,103省道、合铜黄高速出口穿境而过,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我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底已经验收达标通过。现村两委成员8人,村党总支有党员136名,下设南安、塘家千、太平渔村社区、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4个支部,全村辖黎家、夏家、光明、立新、新屋、向阳、舒家、直岭、下庄、丁冲、马山、福里、柳家梁、团结、大冲、高山16个村民组,共有580户,全村总人口2126人其中农业人口2100人,农村劳动力1360余人,幅员面积16095余亩,其中水田1592亩、旱地320亩、茶园725亩、林山15200亩、水面490余亩。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农家乐”旅游、茶叶、苗木、木竹、渔业、务工和部分种养业等。当前,南安村的村级总体发展思路是“旅游兴村、项目强村、生态立村、农业稳村”。先后荣获“省五星级农家乐旅游示范村”“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村党组织2009年被评为黄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随着太平湖中信项目的正式启动,不久的将来,南安村将会成为太平湖畔一颗闪亮的明星。   


汪王岭村特产大全




汪王岭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