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村位于池州市郊五公里处,318国道、铜九铁路和城际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山清水秀。全村人口2518人,辖19个村民组,党员45名。
联合村区域优势明显,属于丘陵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合种植水稻、油菜、棉花、大豆等作物。境内资源丰富,已有多家企业落户。现已形成三大支柱产业,一是矿山加工业;二是特色加工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先后创办六家服装企业;三是养殖和种植业,目前已有规模养猪厂2家,大棚蔬菜4家,初具规模,效益明显。
近年来,联合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道路基本实现了组组通,经济已步入快车道,村内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民主法制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新一届班子实现了年经化、知识化,班子成员团结合作,凝心聚力谋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702102 | 247100 | -- | 查看 联合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涓桥社区 |
涓桥社区:成立于2001年3月,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现有4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400栋,住户458户,常住人口2076人。 |
叶管村 |
叶管村:地处涓桥镇东南,距318国道9公里,距九华山45公里。国土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0亩,山场面积16000余亩。全村辖9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460户,常住人口1700多人。 |
三友村 |
三友村:位于池州城西郊,为涓桥镇政府所在地,沿江高速、铜九铁路、318国道穿境而过。全村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组,638户,2186人。水田面积2088亩,旱地360亩,林地6549亩,水面800亩。 |
联合村 |
联合村位于池州市郊五公里处,318国道、铜九铁路和城际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山清水秀。全村人口2518人,辖19个村民组,党员45名。 联合村区域优势明显,属于丘陵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合种植水稻、油菜、棉花、大豆等作物。境内资源丰富,已有多家企业落户。现已形成三大支柱产业,一是矿山加工业;二是特色加工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先后创办六家服装企业;三是养殖和种植业,目前已有规模养猪厂2家,大棚蔬菜4家,初具规模,效益明显。 近年来,联合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善,道路基本实现了组组通,经济已步入快车道,村内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民主法制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新一届班子实现了年经化、知识化,班子成员团结合作,凝心聚力谋发展! |
四联村 |
四联村地处涓桥镇东部,与清溪街道办事处接壤,村域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60亩,山林面积10121亩。全村辖6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576户,总人口2367人,1个党支部,45名党员。境内资源十分丰富,养殖业、种植业发达。 四联村交通便利。距池州市仅10公里,与沿江高速公路及清溪河贯境而过,交通四通八达;基础教育雄厚,有一所完小,具有几十年的历史;信息十分便捷;电力、医疗等农村基础设施完善。 四联村是涓桥镇一个农业资源相对丰富的行政村,鱼、虾、蟹等水产品应有尽有,水稻、油菜、小麦等种植业也相对较稳定,产量较大。 四联村部有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等工作、活动场所,电教设备齐全,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办公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一些惠及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四联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二千三百六十七余四联村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四联村社会经济取得全面快速发展,我们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来我村考察、投资,共谋发展大业。 |
乐岭村 |
乐岭村位于涓桥镇东南部318国道东侧,离镇政府所在地约20公里,全村现有11个村民组,人口1507人共410户,耕地面积820亩(其中水田650亩,旱地170亩),山场面积1700亩,是个典型的山区村。全村共有党员31人,其中女党员3人,党小组3个,支委3人。 乐岭村党支部始终以“五个好”村级党组织为目标,把支部建设作为核心工作来抓,支部就是一面旗帜,不是方向,就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堡垒,加强支部建设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同时支部以农组五大平台建设作为增强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切入点常抓不懈。“七一”前后,通过开展有声有色的组织生活,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两委班子融洽,战斗力增强,班子整体合力得到充分发挥。 |
桂畈村 |
涓桥镇桂畈村南接318国道,北邻秋浦河道,地处池州城西郊8公里,全村26个村民组,983户,3442人,其中党员108人,国土面积27平方公理,其中耕地面积3888亩,山场面积12757亩。 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可支配财力20万元。作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和全省“千村百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紧紧围绕 “二十”字建设目标,因地制宜,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桂畈村坚持扬长避短,立足本村自然条件,在“山、水、田”上作文章,选准发展思路,拓宽增收渠道。近年来,依托涓桥镇工业集中区和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先后引进大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恒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金正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池州华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池州星光苗木有限公司、平源木业有限公司、一绝饲料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一村一品”提供了产业支撑,同时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依托国债项目,共建沼气池188口,实施改水改厕272口,修建了18公里“村村通” 水泥路和25公里村组沙石路。沿318国道规划的500多亩工业集中区和农产品开发基地已投入使用且初显规模,桂畈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
紫岩村 |
紫岩村简介 村域国土现状,紫岩村地处贵池区西面,属丘陵地貌,距城区12公里,沿江高速、铜九铁路、318国道线穿村而过。周边与联合、四联、乐岭、涓桥、新桥、桂畈六村接壤。国土面积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450亩,林地7972亩。可养殖水面200亩。 村组结构及人口情况,全村18个村民组,548户,人口2076人,残疾人口28个,其中一级,二级残疾人口6个。三级以下15人,享受低保残疾人12个。五保户9户,享受低保73人,其中一类7户14人,月享受60元;二类12户33人,月享受45元,三类人10户26人,月享受20元。外出务工286人。已婚育龄妇女480人,未婚育龄妇女190人,二孩育龄妇女230人,一孩180人,已婚无孩育龄22人,三孩以上育龄妇女48人。 党支部建设情况,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正式党员54人,预备党员5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本届村民代表46人,村两委干部6人(含大学生村官1人) 村国民经济情况,村集体无积累,无债务。1、入驻企业11户,其中产值100-500万元2户, 500万-1000万以下1户,1000万以上1户,100万元以下7户。全村2009年工农业总产值199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40万,农业1755万元。 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情况,村级完小一所,村级办公场所一处,面积508平方米。拥有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留守儿童活动室、文化活动室(陈村)、村级卫生室各一处,已建村村通水泥路8.23公里,拥有小型水库一座,设计容量15万立方米,面积约50亩。 |
涓桥村 |
涓桥村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西郊15公里,涓桥镇北邻2.5公里,因古代名谣“涓水河上古石桥,风吹雨打不动摇”而得名。辖区拥有国土面积10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带,其中耕地1280亩、林地5600亩、20个村民组,593户、常住人口2200多人、0党员52人。 涓桥村交通便捷,318国道,沿江高速、铜九铁路南北贯穿全村1.5公里。距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池州港17公里,国家二类港口泥州港25公里,与正在筹建的九华旅游机场40公里。 涓桥村文化底蕴深厚,资源得天独厚,素称“鱼米之乡”,境内矿产丰富,煤炭、熔剂石灰石品质上乘,储量充足,开发潜力巨大。 涓桥村是人文大村,通过2000多勤劳智慧的涓桥人共同努力,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和在涓桥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村工作,明确整改事项,强化落实责任,集中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涓桥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健全完善,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主职干部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促进全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涓桥村党支部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重塑经济强镇、实现涓桥跨越”的主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以改革的姿态,开放的精神,加大对外开放步伐,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平稳上升。涓桥村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建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0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及质量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我们热忱欢迎省内外客商来村考察、指导,投资兴业、发财发展,携手共创美好辉煌的明天! |
普丰村 |
普丰村位于涓桥镇西边,秋浦河、沿江高速穿境而过,由原普丰村、保庆村和泉冲村合并为新普丰村。全村人口5040人,33个村民组,110名党员,总支下设三个支部。 加强班子建设。镇党委选派一名政治素质高、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担任该村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理顺两委关系,增强班子的合力,指导和帮助该村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做好在青年、妇女和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切实抓好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发展能手、回乡知识青年、-、乡镇企业骨干以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纳入视野,通过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解决基层组织后继乏人问题。 多渠道抓好教育培训工作。以保持先进性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队伍的教育和培训。经常开展与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谈心活动,举办培训班,帮助他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帮助村健全和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党员的致富本领,认真组织实施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进一步加强学习,改进作风。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中,健全完善学习制度,学习的内容重点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政治、法律等知识。不断提高村干部的素质。除了理论的学习外,还要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学习做到有学习笔记,有学习心得。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进组入户制度。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所需,为他们提供信息,帮助他们搞好邻里关系,加强沟通,积极化解矛盾,每年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一、二件实事。进组入户要记好民情日记,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带到村进行归纳整理,制定祥细的整改计划,落实专人负责抓好整改。村两委干部要经常到矛盾多、难事多、热点多的村民组进行走访,每人联系一个困难户,扶持一个示范户,重点解决一个难点问题,做一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送一、二条实用的科技致富信息。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增强集体经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要想自己大发展,全力以赴抓招商”的思想观念,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根据本村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和规划,做好适合本地发展,有一定潜力的、高质量的项目准备。在做好现有项目巩固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千方百计吸引外资,力争更多的企业落户本地。 增强发展观念,引导农户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真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大力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以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重点搞好种植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并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以本镇三个养殖协会为龙头,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进一步加强林改管理和秋浦河河沙治理工作,使之真正造福于民,惠及百姓。 扎实做好村务公开工作。村委会按要求做好村务公开工作,每季度至少对财务公开一次,其他工作做到常规性工作按季度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单项工作在任务完成后一次性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公开的内容严格按上级规定的项目,如期如实逐项公开。尤其是财务收支公开做到明细、清楚,不搞截留。村务公开的各项工作做到“六规范、一满意”,即公开的内容规范、程序规范、形式规范、时间规范、监管规范、公开栏建设规范,公开结果让多数村民满意。 |
凉亭村 |
凉亭村位于涓桥镇东部,距离池州城约22公里处,总体面积约11平方公里,村党支下设 4个党小组,现有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6人,全村共有12个自然村,总人口2088人,耕地面积1762亩,山场602亩,辖区内有林木加工企业4家,吸收就业人员50余人,有效缓解了我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提高群众的家庭收入。村内程控电话、广播、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移动通信基站均达到100%覆盖,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了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我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民心工程”,争创体育达标先进村,我村多方统筹资金修建了1条3米宽6公里长的水泥砼道路并与各自然村的沙石路面相连接;投入资金2万元修建、清淤当家塘口2处;引导群众修建沼气池8座;我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28%,较好地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 |
新桥村 |
新桥村位于贵池区城西18公里,西邻秋浦街道,秋浦河穿境而过。区域面积3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80亩,山场面积6380多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新桥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全村10个党小组,现有“两委”干部6人,党员96人,新桥村共有11个自然村,总人口3945人,村内程控电话、广播、电视、宽带网络达到全覆盖,村内有一条长6.3公里的主干水泥路,各自然村都实现了村村通砂石路。新桥村内新建卫生室1所,占地100多平方米,医师1人,医务人员1人,基本上解决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我村的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上我村有独天独厚的条件,我村的工作也的确做得比较出色,如: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社会的稳定、基层组织建设都得到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
七一村 |
贵池区涓桥镇七一村,位于池州市贵池区西郊二十公里处,地处丘陵,气候宜人。 全村国土面积1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00亩,山场面积近万亩,山塘75口,小型水库3座,红旗河流经七一村境内长约三公里。 全村辖16个村民组,910户,3260人,七一村两委工作人员7人,其中大学生村官一名,任-助理。全村现有三个党支部,六个党小组,100名0员,其中女党员20人(其中预备党员4名);村民代表51人,其中女代表15人。 七一村内村级完小一所,村级卫生室一所,有线电视接收站一座,农村商业银行分理处一家,涓桥自来水厂坐落七一村红旗河旁,全村50%农户用上了安全卫生饮用水。 七一村境内318国道穿经3.9公里,沿江高速、铜九铁路穿村而过约三公里,村村通水泥路4条计7.8公里,村民组道路基本硬化,交通十分便捷。 七一村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水稻等农作物生长,董村片200余亩农田进行有序流转,董村林场经营权对外承包经营,境内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五家煤矿、一家轮窑厂相继关闭,全村现有规模小企业8家,个体工商户40余家,2012年安徽原种猪育种场在我村姜村组落户,计划2013年6月投入生产。七一中心村规划已经编制,小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七一村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农村繁荣局面逐渐展现。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