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桥村位于黄山北麓,三口镇南端,距镇政府约5.2公里。下辖九个村民小组,480户,1621人。东邻谭家桥镇罗村、长源村;南依黄山;西接耿城镇沟村;北连巷联村、联中村。全村总面积31146亩,其中水田面积1098亩、茶园面积1772亩、旱地面积2933亩、林业用地面积25163亩、水面面积480亩。以木、竹、茶和水稻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中木竹产量居全镇之首,也是我村的主导产业。
2010年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达4500万元,村集体经济达3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64元。我村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有规范化村级卫生室一所,医务人员2名,医疗设备齐全。全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达98%以上。村民使用清洁、卫生饮用水率达99%。有限电视、电话到户率均在99%以上。
境内林茂竹修,峰奇石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秀丽的夫子湖、雄峻的狮子峰、灵异的神仙洞、传奇的紫云溪,还有传说中黄帝-得道的夫子峰,是颇具特色的集山、水、洞、寺为一体的风景旅游胜地。总投资1.5亿元的市443重点项目——夫子山旅游综合开发于2006年落户我村,目前该项目正稳步推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003107 | 242700 | -- | 查看 汪家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白果树村 |
白果树村位于三口镇东北部,103省道穿境而过,东北与新明、仙源交界,西南与本镇三口湘潭村毗邻,发源于黄山布水峰的麻川河,至南向北从村前蜿蜒而过,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毛竹资源十分丰富,全村14个村民小组,653户,总人口2132人,土地面积12420.62亩,耕地面积1065.62亩,水田2443、62亩,旱地260亩,茶园300亩,山场15455亩,竹林面积5560亩。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水田、毛竹、茶叶及外出务工。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少量林业收入。 村党总支部现有党员56人,分为3个党小组,其中男性党员50人,女性党员6人;文化程度:大专一人,高中二人,初中及以下25人;年龄段:35岁及以下3人,36~59岁16人,60岁及以上9人。村两委干部总数7人,平均年龄41岁。 |
湘潭村 |
湘潭村位于三口镇东南部,为太平湖移民安置村。移民人口占98%,分别与本镇白果树、联中、汪家桥、巷联毗邻,东南与谭家桥镇接壤;村民主要居住在老街(金墩街),部分村民与本镇白果树、联中混合居住。103省道穿越全镜,麻川河自南向北从村前蜿蜒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另有一万四千多亩山场位于新明乡境内,在新明乡候坑拥有500亩猴魁基地——三道门猴魁基地。 全村11个村民组512户,总人口1500多人,茶园1500亩、山场1500亩。村民以茶叶、毛竹为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湘潭村在村两委一帮人的大胆创业、扎实苦干下,立足湘潭村实际,做好茶文章,在本镇境内已建成太平猴魁苗圃基地及雾家坑猴魁基地。生产的茶叶品质高、远销到港澳等地。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千元。同时,运输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发达,集体经济主要依靠林业。 |
联中村 |
联中村位于三口镇境内103省道的南侧,处于三口镇集镇中心位置。与移民村湘潭村连成一片。三口卫生院、粮站、中小学、信用社、邮政所等部门均坐落在本村。东北以103省道为界,南西与本镇汪家桥村、巷联村交界。全村总面积42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30公顷,林地280公顷,其他10公顷)全村森林覆盖率达45%左右。 全村辖7个村民组。总户数330户,人口1050 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各有3人组成,交叉任职。全村党员28人,下设四个党小组。其他各配套组织健全。农业资源较为丰富,是个宜农、宜牧、宜发展田园风光旅游的最佳地区。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以劳务输出和粮食生产为主。 2012年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达6500万元,村集体经济达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我村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有村级卫生室一所,医务人员2名,医疗设备齐全。全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达95%以上。村民使用清洁、卫生饮用水率达98%。有限电视、电话到户率均在95%以上。 我们坚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及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村经济经济。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工作中心,以土地整改项目为契机,把握机遇,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全村的各项事业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 |
巷联村 |
巷联村地处黄山夫子峰东北麓,三口盆地中西部,东南与联中村、汪家桥村接壤,西北与耿城沟村、饶村毗邻。发源于夫子峰的芦溪河沿“三夫”公路横贯其境,向东汇入麻川河。巷联村由原巷里村和原刘联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16.71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组,802户,2900余人,全村拥有耕地6110余亩,其中退耕还林1900余亩,为黄山区大村之一。村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每年生产水稻400余万斤,素有“太平粮仓”的美誉,每年饲养母猪200余头,生猪千余头,曾荣获“市级养猪先进村”的美誉。随着“新三”公路的全线贯通,为巷联村的经济发展灌输了新鲜血液。近年来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拓展工作思路,以超级稻示范种植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区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2009年3月,树莓种植基地落户巷联村,加快了巷联村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步伐,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2008年至2010年,巷联村先后荣获市级党建先进村、先锋村;荣获三口镇经济社会发展先进村、红旗村;2010年,成功跨入省级新农村示范村行列,荣获“市级十有村”光荣称号。 |
汪家桥村 |
汪家桥村位于黄山北麓,三口镇南端,距镇政府约5.2公里。下辖九个村民小组,480户,1621人。东邻谭家桥镇罗村、长源村;南依黄山;西接耿城镇沟村;北连巷联村、联中村。全村总面积31146亩,其中水田面积1098亩、茶园面积1772亩、旱地面积2933亩、林业用地面积25163亩、水面面积480亩。以木、竹、茶和水稻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中木竹产量居全镇之首,也是我村的主导产业。 2010年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达4500万元,村集体经济达3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64元。我村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有规范化村级卫生室一所,医务人员2名,医疗设备齐全。全村主干道路硬化率达98%以上。村民使用清洁、卫生饮用水率达99%。有限电视、电话到户率均在99%以上。 境内林茂竹修,峰奇石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秀丽的夫子湖、雄峻的狮子峰、灵异的神仙洞、传奇的紫云溪,还有传说中黄帝-得道的夫子峰,是颇具特色的集山、水、洞、寺为一体的风景旅游胜地。总投资1.5亿元的市443重点项目——夫子山旅游综合开发于2006年落户我村,目前该项目正稳步推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