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黄山区 >> 新明乡 >> 新明村

新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新明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明村简介

  新明村自唐天宝以仙源镇立太平县一直归太平管辖,实行保甲制,解放后取现在名。原太平县界立于现旌德县黄华岭村民组当中,解放后经多次行政区划分,现黄山区界已向我区移动1公里。
   新明村地处旌德、泾县、太平三县交界,东与葛湖村、西与三合村、南与招桃村接壤。浮溪河经我村流入太平湖,全长15公里,发源于旌县黄华岭。仙三公路贯穿我村通旌德县三溪镇。
  全村总面积21206亩。共辖13个村民组、468户、1667人。分别以4个大自然村居住,即:密溪片有密溪口、密溪、小块、虹桥、浮溪片有浮溪、内浮村民组;举坑片有张家三村、刘家村民组,沿河片有平坑、浮岭下、芳村、外浮村民组。境内资源丰富,拥有山林18807亩、茶园92亩,木竹茶是当地群众主要经济来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03200 242700 -- 查看 新明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新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葛湖村

葛湖村  葛湖村,解放前隶属桃河乡公所管辖,解放后曾先后隶属桃河乡、三口人民公社、新明人民公社管辖。一说“葛湖”为“葛河”之误,俗称“葛河里”全境以一河贯之,自龙王山山麓至麻陂潭止,河两岸有有葛藤,故名.葛湖村位处新明乡东南部、东北面与旌德县毗邻。其边界的龙王山海拔1760米;西与仙源、三口两镇接壤。由于从山环绕,重岭叠嶂,形成了中央零星星若干小“盆地”的江南丘陵地貌。该村是陈村水库建成后的移民后靠村。    全村共辖10个村民组(含原乡管龙王山林场)480户、1680人。境内资源丰富,全村茶叶年产量1.8万公斤,产值260万元;毛竹10万担,产值120万元。森林覆盖率85.1%,其中现有葛湖村林场1800亩和六零坑原始森林3600亩。特别是近年来,特色农业长足发展。现建立蚕桑基地400亩,山核桃基地250亩,中药材50亩等。此外,还有麻碧潭旅游资源和洪家湾电站等电力资源。由此,木竹茶亦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猴坑村

  猴坑村地处黄山区东部、太平湖畔,是一个移民后靠村,全村区域总面积26.19平方公里,共辖12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430户,1428人,境内高山重林,大部分村落散步在太平湖湖畔,面临太平湖,浩瀚澄碧,湖光山色,环境优景宜人,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孕育了历史国际名茶“太平猴魁“,因此亦是太平猴魁茶叶原产地保护的核心区,是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经济示范村。拥有耕地7公顷,林地2199公顷(其中列为国家公益林300公顷),茶园130公顷,茶、竹、木是当地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村人民,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打好猴魁牌,做大茶文章“的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保护与优化发展环境,全村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猴坑村,解放前为三龙乡管辖地方。即:东至甘坑、芦汐坑(原名桃合村)、北至小河里(现我乡曙光村、三口镇湘潭、汪家桥村)、西至现龙门乡,南至饶家、双坑。解放后初期仍以原三龙乡为基础建制。1952年土改时划乡建村,将原桃合村划归三门村,改为三合三合村,解放前为三龙乡管辖地方。即:东至甘坑、芦汐坑(原名桃合村)、北至小河里(现我乡曙光、汪家桥村)、西至现龙门乡,南至饶家、双坑。解放后初期仍以原三龙乡为基础建制。1952年土改时划乡建村,将原桃合村划归三门村,改为三合村。由低级社、高级社不断过渡,后转为三合生产大队。1970年陈村水库建设,移民搬迁,有7个生产队迁移后靠重建家园。1983年又改为三合村,2013年更名为猴坑村。   目前,全村人民正意气风发,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指南,打猴魁牌,做茶文章,画旅游图、建设全省农家乐乡村旅游“金名片”,全力打造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其中猴村村民组是猴坑村一个村民组,是太平猴魁茶叶核心产区,该村民组共22户,人口72人,2011年人均收入20万元,2012年人均收25万元,茶园面积700余亩,年产干茶10000斤左右。   

新明村

  新明村自唐天宝以仙源镇立太平县一直归太平管辖,实行保甲制,解放后取现在名。原太平县界立于现旌德县黄华岭村民组当中,解放后经多次行政区划分,现黄山区界已向我区移动1公里。    新明村地处旌德、泾县、太平三县交界,东与葛湖村、西与三合村、南与招桃村接壤。浮溪河经我村流入太平湖,全长15公里,发源于旌县黄华岭。仙三公路贯穿我村通旌德县三溪镇。   全村总面积21206亩。共辖13个村民组、468户、1667人。分别以4个大自然村居住,即:密溪片有密溪口、密溪、小块、虹桥、浮溪片有浮溪、内浮村民组;举坑片有张家三村、刘家村民组,沿河片有平坑、浮岭下、芳村、外浮村民组。境内资源丰富,拥有山林18807亩、茶园92亩,木竹茶是当地群众主要经济来源。   

招桃村

  招桃村历史以来,村所在地都是乡建制地,解放前隶属三龙乡管辖。解放后,成立三门区,我村为桃河乡(地名原是桃林)。1958年大办人民公社化,我村为两个大队,即为玉升大队,招桃大队,属桃河管理区领导。1964年大公社划小,原桃河管理区成立为新明人民公社,原玉升、招桃两大队合并为招桃大队。1983年公社体制改革,翌年11月成立黄山市(县级),新明公社改为新明乡人民政府。招桃村至今仍隶属新明乡政府。    招桃村以麻川河下游一河分隔,东与新明村毗邻,南与葛湖村、仙源水东村交界,西与仙源镇水东瑶潭村民组交界,北与三合村双坑村民组相连。总面积19.28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1个村民组、445户、1411人。全村以项、陈、周、程、方、熊为主。村所在地设在原新明乡政府所在地(桃林)。全村拥有旱地52亩,茶园1520亩,林山13034.9亩(其中村林场2320亩已划为国家生态林),竹山2474.2亩。木竹茶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   

樵山村

  樵山村位于新明乡东北部,距乡政府15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座落在高山之中,东与泾县接壤,南、西、北分别与新明村、三合村相邻,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樵山村2008年在村级规模调整中与原曙光村合并。   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结构,形成了樵山村独特的物产资源.全村共辖13个村民组、1268人。境内拥有视为“人间仙境”的樵山神仙洞、太平湖曙光半岛等旅游资源;天然香榧林1000余亩,年均产量25000公斤,年均产值400多万元,近年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又拓展香榧幼林800余亩;全村茶园面积1750亩,年产量17500公斤,年产值800余万元;毛竹林500亩,另外还有檀皮、药材等特色产业。茶叶和香榧是全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合并后的樵山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巩固茶产业、做强香榧业、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思路。着力把樵山村打造为老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奋斗目标。   


新明村特产大全




新明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