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池州市 >> 贵池区 >> 梅村镇 >> 必胜村

必胜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必胜村谷歌卫星地图)


必胜村简介

  必胜村位于梅村镇最东面,东与棠溪镇交界,北与梅街镇交界,南至龙须河与新村居委会交界。青石公路穿境而过。全村辖 11个村民组,355户,1248人,党员34名,耕地面积880 余亩,山场面积 17650余亩,可养殖水面积40余亩。村党委下设 1个支部,共有0党员34人,其中女性党员3人,35岁以下党员6 人,60岁以上党员 12 人。现任村两委干部共有5 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一人、计生专干一人、文书一人兼民兵营长;支委两人。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 12250 平方米,所有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90%,全村共建户用沼气250口,建池率达 80 %以上。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50元。在经济发展方面,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瓜果种植和苗木培育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和外出务工收入。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702104 247100 -- 查看 必胜村谷歌卫星地图

必胜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必胜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高坦社区

  梅村镇高坦社区位于贵池区西南40公里,座落在如诗如画的秋浦河沿岸,毗邻省级优秀旅游胜地牯牛降和大王洞风景区,是梅村镇政府所在地,交通十分便利,221省道穿境而过,距318国道、沿江高速和铜九铁路10公里,离池州市和安庆市仅40公里。社区由三村合并而成,全居共有19个村(居)民小组,687户,2580人,党员76名,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山场9210亩,耕地1500亩。    社区集商贸旅游服务功能于一身,汇人文历史和自然风景于一处,群山环抱,山水如画,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是天然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境内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去处。   

新村社区

  新村居委会位于梅村镇东部,东与本镇必胜村相邻,南与棠溪镇东山村接壤,西北与中新村交界。境内交通发达,为原梅村镇政府所在地,梅霄公路、杜十公路在境内经过,是九华山至石台、贵池至霄坑旅游线路的必经之路。龙须河在我村环绕8公里;学校两座:中、小学。敬老院一座。企业三家:强盛、鑫茂矿业,深渡口水电站;个体工商一百余家。国土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5万亩,耕地面积0.14万亩,有8个居民小区,446户,党员34人,总人口1100余人,是典型的山区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深口、沙坡组以茶叶、竹木为主,其余的村民组种植水稻、苗木外出务工等,总体村民经济较好!   

霄坑村

杨棚村

  杨棚村位于国家第一个生态经示范区,省级优秀旅游乡镇,贵池区梅村镇,紧靠历史闻名的古徽之路。殷石公路穿境而过。秋浦河绕村而行,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曾被全国绿化委授予:全国绿化千家村,省农委授予:省级专业示范村,区委区政府连续2年授予:一村一品,主导产业示范 村。    杨棚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党员96各,下辖21个村民组,808户,3074人。拥有山场面积近2万亩,现有茶园6100亩,全村以茶叶、毛竹两大类为农民经济支柱,主导茶叶,打造一村一品杨棚茶叶品牌。  

珍溪村

  珍溪村位于梅村镇东北郊,美丽的秋浦河沿村而下,杜石旅游专线穿村而过,紧邻221省道。境内山水环绕,景色秀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19.6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866户,共3192人。全村农用地面积24105.5亩,其中耕地面积约有1963.5亩;森林面积约22129亩,森里覆盖率高达88%;水域面积广阔,约有水域面积130余亩。  

长山村

  长山村位于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梅村镇西北郊,东望九华山,南接石台原始森林,梅村镇政府亦在辖区内,    可谓梅村镇的北大门。长山村距市区45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组,809户,2818人。总面积13.6平方公里,    山场11000亩,耕地2800亩,境内林木葱郁,森林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广,有河有湖,水资源丰富。    长山村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长江水道45公里、安庆机场30公里,距318国道、沿江高速和铜九铁路仅10公里,    省道S221线越境而过,即将动工的济(南)祁(门)高速也将直穿村内,是石台到贵池、安庆的必经之道。    村内有山有水,地势平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4℃,气候宜人,无霜期达227天,日照充足,    年平均日照1967小时,降水充沛,年均降水量1550毫升。境内土壤多为沙壤性紫色冲积土和棕色泥土两类。    土质好,无污染,适宜多种果蔬作物生长。   

檀林村

  檀林村成立于1985年3月,辖区面积17.8平方公里,现有17个村民组,住户479户,常住人口1102人,流动人口752人,辖区单位2个,其中学校1个,村卫生室1个,个体商业网点9个。  

十字村

  十字村位于梅村镇最西部,2008年4月由原十字、绍埂、长胜三个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31平方公里。现有21个村民组,总人口2870人,776户。辖区单位三个,其中学校2个,村卫生室1个,个体商业网点26个。   

栗坑村

  栗坑村成立于1985年3月,辖区面积21.8平方公里,现有9个村民小组,村民住宅楼183栋,住户351户,常住人1320人,其中流动人口260人,辖区单位2个,其中学校1个,村级卫生室1个,个体商业网点9个。    村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村干部4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中专学历、49周岁,参加过区、镇集中培训;村两委工作人员工资报酬情况是:支书主任一肩挑每月打卡发放460元,其他村干部每月打卡发放350元,误工补贴干部每月打卡发放280元,年终按考核得分兑现一定的奖励工资。全部村两委干部从2009年始参加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具体缴费情况实行区、镇、村和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镇-会代表2名、镇人大代表2名、今年1名党员受到镇表彰。   

黄田村

  黄田村位于梅村镇的北部,与梅街、殷汇两镇接壤。全村22个村民组,人口2460人。自然状况:七山一水二分田。现在的黄田村是由原来的黄田、灰坑、南冲三个村合并形成的。村党总支部辖黄田、灰坑、南冲三个支部,共有党员79人。栗黄公路穿村而过,龙须河绕村而行,沿河两岸风景优美,可乘竹筏漂流,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大楼山北峰崖留下千年的古寺遗址,至今仍保留一座完整的寺庙。长达数公里的长申洞,常年流水不断,洞内石笋、石钟乳以及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了那神秘的传说。   

梅山村

  我村位于梅村镇北部偏远的一个村,现有人口948人,253户,8个村民组,党员34人,女党员4名,村民代表31名,总面积22平方公里,山场面积27700亩,其中石山占6000亩,村级林场400亩,旱地260亩,水田402亩,境内有一个私营企业梅山金矿,招商引资企业梅山铅锌矿。    村内有教学点一座,共 8人,其中一年级6人,二年级2人。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竹木采伐和外出务工。2010年被贵池区绿化委员会评为"绿色小康村"。   

中新村

  中新村成立于2003年11月,辖区面积4.7平方公里,现有16个村民组,居民住宅楼208栋,住户516户,常住人口2012人,流动人口558人,医务室1所。  

必胜村

  必胜村位于梅村镇最东面,东与棠溪镇交界,北与梅街镇交界,南至龙须河与新村居委会交界。青石公路穿境而过。全村辖 11个村民组,355户,1248人,党员34名,耕地面积880 余亩,山场面积 17650余亩,可养殖水面积40余亩。村党委下设 1个支部,共有0党员34人,其中女性党员3人,35岁以下党员6 人,60岁以上党员 12 人。现任村两委干部共有5 人,其组成分别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一人、计生专干一人、文书一人兼民兵营长;支委两人。    到目前为止,全村通组、通户道路均用水泥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达 12250 平方米,所有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使用率为90%,全村共建户用沼气250口,建池率达 80 %以上。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预计,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50元。在经济发展方面,村以水稻、棉花、油菜、瓜果种植和苗木培育为主;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农业生产、外出务工等行业,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产品销售、务工工资和外出务工收入。   


必胜村特产大全




必胜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