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黄山区 >> 龙门乡 >> 龙源村

龙源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源村简介

  港利社区简介
   港利社区是改革开放30年之际,新建的社区,于2008年12月份揭牌。社区东至人民路,南至银河一路,西至磬云路,北至银河三路,总面种1.2平方公里。设计人口30000人,现入住9000余人。辖区内有港利锦秀江南,市行政中心、市-、市法院、市卫生局、市疾防中心,市食品药品鉴督局、市人防办、市粮食局、埇桥地税局、市移动公司等多家单位座落其境内。三八河穿境而过,本社区交通便利,是全市首脑所在地,本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党建物龙头,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不断完善计生,调解治保,安全卫生,低保老龄,工青妇等各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及三八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队作用。是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
  港利社区根据群众实际需要,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发挥我们资源优势。着力以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社区服务不断完善。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有图书阅览室、培训室、棋牌室、水上公园、幼儿园、蓝球场等配套设施为居民学习,娱乐提供活动场所。
  港利社区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宣传科学知识,破除迷信,抵制邪救的良好气氛。社区卫生整洁,公共场所做到了净化、绿化、美化。倡导了文明树立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持之一垣。社区居民全体素质提高。对社区认同感增强,积极参于新社区的建设,社区剩余劳力得到合理安排。我们通过各项服务,宣传教育更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居委会于居民,辖区各单位管理相处的极其融洽,居民于居民之间和睦相处,居民文明程度进步提高,港利社区变地更加和谐文明。有效推动社区各项事业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03201 242700 -- 查看 龙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源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源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源村

  港利社区简介    港利社区是改革开放30年之际,新建的社区,于2008年12月份揭牌。社区东至人民路,南至银河一路,西至磬云路,北至银河三路,总面种1.2平方公里。设计人口30000人,现入住9000余人。辖区内有港利锦秀江南,市行政中心、市-、市法院、市卫生局、市疾防中心,市食品药品鉴督局、市人防办、市粮食局、埇桥地税局、市移动公司等多家单位座落其境内。三八河穿境而过,本社区交通便利,是全市首脑所在地,本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党建物龙头,以社区服务为重点,不断完善计生,调解治保,安全卫生,低保老龄,工青妇等各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及三八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队作用。是全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   港利社区根据群众实际需要,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发挥我们资源优势。着力以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上不断推陈出新,社区服务不断完善。社区有文化活动中心,有图书阅览室、培训室、棋牌室、水上公园、幼儿园、蓝球场等配套设施为居民学习,娱乐提供活动场所。   港利社区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宣传科学知识,破除迷信,抵制邪救的良好气氛。社区卫生整洁,公共场所做到了净化、绿化、美化。倡导了文明树立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持之一垣。社区居民全体素质提高。对社区认同感增强,积极参于新社区的建设,社区剩余劳力得到合理安排。我们通过各项服务,宣传教育更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居委会于居民,辖区各单位管理相处的极其融洽,居民于居民之间和睦相处,居民文明程度进步提高,港利社区变地更加和谐文明。有效推动社区各项事业发展。   

秀湖村

  秀湖村 位于龙门乡政府所在地正北,是2008年3月村级规模调整时由原复兴村和入翠村合并后新命名的行政村。东与新明乡接壤,南与龙门村相依,西与轮渡村相邻,北与泾县桃花潭毗邻。境内山峰连绵起伏,湖水涟漪,青山绿水与自然分布的村落构成了一幅生态优良,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卷。全村共辖梅家、华溪、八甲、叶家、王家、戴家、舒家等7个村民组,890人,263户。总面积为131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19372 亩,村民以毛竹、木材、茶叶和渔业为生,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3927元。东复旅游公路直达该村,是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极佳胜地。秀湖村的戴家组历史悠久,始建于距今1400年的隋朝年间,隋朝-云南大理廷尉左少卿和都统御史左建成相继从安徽婺源(现江西省婺源县)迁往此地居住。到了明代有诸姓、族人迁入,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后裔汪伦及其后人、唐宰相戴至德后裔中部分迁住在这里,一时人丁兴旺,加上历朝南北移民的迁入,带来了文化经济的一度繁荣。历史上曾出现了孙百万、宗百万两个大家族。唐代还出了影响海内外的宣州都督一品将军左匡政。他与唐代另外一名将薛仁贵征东的故事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清代有常州府台、教授加三级戴文林进士和宁国府进士戴北复等有影响的人物。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李白、杜荀鹤、罗隐、苏东坡、文天祥等历史名人相继来此寻古吟唱,如李白的《白龟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新四军的根据地之一,当地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行政隶属黄山区,上世纪四十年代这里曾为泾县属地,解放后划归原入翠乡。近年来,秀湖村充分利用当地绝佳的生态环境和秀美的湖光山色资源优势,以“感受农家风情,饱览山湖秀色,体验垂钓乐趣,亲临万亩竹林”的发展思路,闯出了富有本地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新天地。2005年被列入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6年被授予市级生态村。同年被评为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2007年被授予市级旅游专业村。   

龙门村

  龙门村 位于龙门乡政府所在地东北部,是2008年3月村级规模调整时由原俞春村和东坑村合并后新命名的行政村,南与龙源村相邻,北与秀湖村相依。全村共辖俞家、小龙坑、梨树坑、沈家湾、河西、凤凰山、盛家、东坑、汪家山等9个村民组,1221人,374户。总面积为1958.73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为27893亩,盛产毛竹、木材,是太平猴魁茶的原产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36 元。该村小龙坑、河西、凤凰山、盛家等4个村民组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太平湖畔,通往太平湖中下游的东复旅游公路穿境而过。   

轮渡村

  轮渡村 位于龙门乡政府所在地西北,地处太平湖中上游,西与太平湖镇相邻,北与新华乡、泾县桃花潭镇接壤。全村共辖竹棵、陈家、茶岭、轮渡、平龙、燕岭、窑上、朱家崂等8个村民组,1018人,294户。村民居住在太平湖沿岸的11个自然村,均为上世纪70年代初陈村水库建成蓄水时搬迁后靠移民。沿湖两岸山青水秀,风景怡人,气候适宜,环境十分优美。土地总面积1399.97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5227亩,水域面积十分辽阔。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竹、木、茶、渔为主,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60元。本村旅游资源丰富,有著名的太平湾风景区和竹棵农家休闲山庄。   

麻川村

  麻川村 位于龙门乡政府所在地正北,地处太平湖下游,座落在太平湖沿岸。原隶属泾县茂林区。1958年9月并入泾县花林茶场。1978年11月划归原太平县龙门公社管辖。东与新明乡相邻,南与秀湖村相连,北与泾县桃花潭毗邻。距陈村大坝仅两公里。全村共辖盘龙、新建、立新3个村民小组,393人,118户,土地总面积1203.87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3833亩,村民经济来源以竹、木、渔为主,辅以少量茶叶收入,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1938年7月至1939年7月,新四军军部在这里设立了后方留守处,建立了兵工厂、后方医院、印刷所以及蜡烛厂、纱布厂等军需工厂。麻川村离陈村水库大坝10华里水路,境内旅游资源丰富,盘龙山庄休闲度假接待中心已达三星级接待标准,沿湖农户均参与农家乐乡村旅游业。   


龙源村特产大全




龙源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