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黄山区 >> 乌石镇 >> 地理溪村

地理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地理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地理溪村简介

  【地理溪村】 地理溪村位于乌石镇西南部,面积36.3平方公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1500㎜,空气相对湿度80%,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全村总面积36.3平方公里,西南与黟县宏潭乡和石台七都镇毗邻,境内环境优美,生态极佳,下辖戴家塘、程家门、新庄、三村、鸭脚术、湖毕岭、红星共8个村民组,21个自然村,245户,全村总人口823人。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5人。地理溪村境内农林资源丰富,其中耕地面积46.6公顷,林地3476公顷,水田29.7公顷,茶园140公顷。林地主要以杉树、松树、毛竹为主;茶叶面积105公顷,是乌石镇主要产茶区,茶叶品质优良,2009年被省农委确定为茶叶“一村一品”示范项目。地理溪村是乌石镇境内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土特产品以木耳、豆腐乳、火腿最为有名。村境内有全区最大的小(二)型水库——红星水库。塘田组有土地革命时期塘田党支部秘密联络点旧址(1932年11月潜山红军分队队长、0员江顺娣在塘田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之一,占地77.8平方米。地理溪村是具有革命传统的老区。农村经济总收入2009年7761800元,2010年9158900元,增幅为18%;粮食总产2009年301吨,2010年220吨;茶叶总产2009年70吨,2010年50吨;生猪、家禽的出栏量分别为201头和820只。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5190元,2010年5738元,较上年增加548元,增幅为11%,2010年外务工人员108人,劳务收入995300元。
   2010年,地理溪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826人,参保率100%。2010年,投资7万余元建成的村级标准化卫生室面积达80平米。2011年农家书屋建成投入使用,红星水库在2010年实施了除险加固改造。2010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务实施张家岭弯道改造工程。筹资人数800人,筹资12000元,筹劳人数400个,折资总额20000元,筹资筹劳合计32000元,受益群众826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03202 242700 -- 查看 地理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地理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地理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茶儿垅村

  【茶儿垅村】 茶儿垅村地处乌石镇西北边陲,三面环太平湖,一面临山,面积12.59平方公里。对外交通依赖茶六(茶儿垅——六都)公路,全长15.88公路。全村辖4个村民组,163户585人,95%为移民后靠的陈村水库移民户,为典型的纯边远山区。茶儿垅村有有耕地面积24.7公顷,林地面积1256公顷,茶园面积75公顷。境内海狮山,高可千仞,有七十二折,望之如莲,莲花峰顶平如掌,其山仰黄山,俯临清溪,秋雾横铺,如狮生海中,因名海狮山。五代时西峰禅师卓锡于此,亦曰西峰泉,祷而则应,故名而生。农村经济总收入2009年6383000元,2010年7531900元,增幅为18%;粮食总产2009年63吨,2010年59吨;茶叶总产2009年30吨,2010年18吨;生猪、家禽的出栏量分别为102头和520只。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5261元,2010年5984元,较上年增加723元,增幅为14%,2010年外务工人员100人,劳务收入817300元。2010年茶儿垅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591人,参保率100%。2010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务实施吴毕路拓宽改造工程。筹资人数570人,筹资8550元,筹劳人数285个,折资总额14250元,筹资筹劳合计22800元,受益群众585人。   

地理溪村

  【地理溪村】 地理溪村位于乌石镇西南部,面积36.3平方公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1500㎜,空气相对湿度80%,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全村总面积36.3平方公里,西南与黟县宏潭乡和石台七都镇毗邻,境内环境优美,生态极佳,下辖戴家塘、程家门、新庄、三村、鸭脚术、湖毕岭、红星共8个村民组,21个自然村,245户,全村总人口823人。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5人。地理溪村境内农林资源丰富,其中耕地面积46.6公顷,林地3476公顷,水田29.7公顷,茶园140公顷。林地主要以杉树、松树、毛竹为主;茶叶面积105公顷,是乌石镇主要产茶区,茶叶品质优良,2009年被省农委确定为茶叶“一村一品”示范项目。地理溪村是乌石镇境内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土特产品以木耳、豆腐乳、火腿最为有名。村境内有全区最大的小(二)型水库——红星水库。塘田组有土地革命时期塘田党支部秘密联络点旧址(1932年11月潜山红军分队队长、0员江顺娣在塘田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之一,占地77.8平方米。地理溪村是具有革命传统的老区。农村经济总收入2009年7761800元,2010年9158900元,增幅为18%;粮食总产2009年301吨,2010年220吨;茶叶总产2009年70吨,2010年50吨;生猪、家禽的出栏量分别为201头和820只。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5190元,2010年5738元,较上年增加548元,增幅为11%,2010年外务工人员108人,劳务收入995300元。    2010年,地理溪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826人,参保率100%。2010年,投资7万余元建成的村级标准化卫生室面积达80平米。2011年农家书屋建成投入使用,红星水库在2010年实施了除险加固改造。2010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务实施张家岭弯道改造工程。筹资人数800人,筹资12000元,筹劳人数400个,折资总额20000元,筹资筹劳合计32000元,受益群众826人。   

清溪村

  【清溪村】 清溪村位于乌石镇西部,太平湖上游。西北部与石台县七都镇黄河村、银溪村相接壤,东南与茶儿垅村、舒溪村、桃源村、地理溪村相毗邻。黄山区五大河流之一的清溪河穿境而过,039县道横贯俞家组,西入石台七都境内。全村面积55.25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组,522户,1771人。清溪村属纯山区,同时也是库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境内有丰富的木竹、青石板资源,并拥有充沛的水能资源,盛产竹笋、香菇、木耳、淡水鱼、虾等。清溪村是乌石镇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茶园面积179公顷,村内有华溪、清溪两家茶场。耕地面积88公顷。农村经济总收入2009年18459100元,2010年21781700元,增幅为18%;粮食总产2009年98吨,2010年70吨;茶叶总产2009年80吨,2010年60吨;生猪、家禽的出栏量分别为303头和1768只。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5238元,2010年5849元,较上年增加611元,增幅为12%,2010年外务工人员429人,劳务收入3562800元。清溪村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原杨家垅村部,计生服务所和村两委办公室总面积150平方米。清溪村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1771人,参保率98%。 2010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务实施方家路硬化工程。筹资人数1550人,筹资23250元,筹劳人数775个,折资总额38750元,筹资筹劳合计62000元,受益群众1770人。   

桃源村

  【桃源村】 桃源村是2008年实施村级规模调整,由原售口村和桃坑村合并而成,面积86.2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组,农户506,人口1706人,其中移民人口116人。 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3年在全镇村级目标考核中荣获“先锋村”称号,2008年、2010年镇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8年区级“双培双带”示范基地,2008年—2009年春夏区级护林防火先进单位,2009年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计生先进村,2011年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桃源村全村山场面积8000余公顷,茶园198余公顷,耕地7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机茶园186公顷,村级经济林53公顷,天然林106公顷,是乌石镇最大的茶叶产区。全村以黄山毛峰、猴魁茶叶制作为基础,发展茶叶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总收入2009年1591900元,2010年18784400元,粮食总产2010年311吨,茶叶总产22010年80吨,生猪、家禽的出栏量分别为280头和1640只。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5274元,2010年6138元,较上年增加864元,增幅为16%,2010年外务工人员354人,劳务收入2710800元。桃源村有医疗卫生室2个,建筑面积360平方米。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1670人,参保率95%。2010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务实施村级道路(松坑、大坑)拓宽改造工程。筹资人数1706,筹资25590元,筹劳人数853个,折资总额42650元,筹资筹劳合计68240元,受益群众1746人。  

舒溪村

  【舒溪村】 舒溪村地处太平湖上游南岸,北距乌石镇杨村集镇2.5公里,南邻桃源村,东邻乌石村,西依茶儿垅村、清溪村。镇境殷溪河、佘溪河、地理溪河在舒溪村交汇,形成大片滩头、湿地,是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舒溪村总面积22.32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落,农户449户,人口1536人,其中移民人口119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7.5%。舒溪村耕地面积145公顷,林地面积904公顷,茶园面积65公顷,渔业面积26公顷。境内杨家寨游乐景区是乌石镇首家收费景区,景区内有沙滩摩托车,cs野战基地,及团队拓展训练基地。境内有建于北宋神宗年间的西峰寺,素有“小九华”之称,年接待游客近万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009年11151200元,2010年13158400元,粮食总产2009年776吨,2010年650吨;茶叶总产2009年25吨,2010年20吨,;生猪、家禽的出栏量分别为410头和1062只。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6124元,2010年6981元,较上年增加857元,增幅为14%,2010年外务工人员400人,劳务收入3733800元。舒溪村有卫生室1个,境内有省级标准的乌石镇敬老院,集中供养57名五保老人。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14980人,参保率98%。2010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务实施长千河堤综合治理。筹资人数1384人,筹资20760元,筹劳人数692个,折资总额34600元,筹资筹务合计55360元,受益群众1534人。2010年,舒溪村成功申请黄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8960000元,继2008年以来,以每年18%增长。粮、茶是舒溪村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9%,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村集体可支配收入229100元。  

长芦村

  【长芦村】 长芦村位于庐山南麓,总面积7.02平方公里,总人口1181人,农户349户,有9个村民组。有林地面积372公顷,耕地面积140公顷,茶园面积8公顷。有历史悠久的古刹永庆庵,年接待游客约10000人以上,佛学大师杨文会故居就座落在村委会所在地岭下村,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民居4座,保存完好。农村经济总收入2009年6672800元,2010年8274300元,增幅为24%;粮食总产2010年742吨,茶叶总产2010年4吨;生猪、家禽的出栏量分别为560头和1233只。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6048元,2010年6917元,较上年增加869元,增幅为14%,2010年外务工人员240人,劳务收入3081700元。居民饮用水多为村民自筹自建的自流水,除大旱年景外,基本可保持供应。程控电话普及率达80%以上,有线电视覆盖到7个村民组。2010年新建垃圾池15个。长芦村有达标卫生室1个, 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1036人。2010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务实施村庄水毁道路修复工程程,筹资人数1100人,筹资16500元,筹劳人数550个,折资总额27500元,筹资筹劳合计44000元,受益群众1170人。2010年,长芦村被上级评定为黄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2008年三年来农村经济总收入以每年24%的速度递增。全村以粮、茶为主导产业,2010年农业总产值6720000元,主导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8%,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   

乌石村

  (一)地理位置   乌石村地处黄山区乌石乡政府所在地,首府村,太平湖东岸,被列为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   乌石村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乌石乡集镇所在地,距铜黄高速太平湖站5公里,距县城35公里,南邻焦村镇,东邻长芦村,西邻舒溪村、北邻夏村村。   (二)行政区划   乌石村原由乌石村和杨村村合并而成, 2008年3月实施村级规模调整后,乌石村与杨村村合并为乌石村。乌石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落,共632户2068人,其中移民人口1091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4%。15个村民组分别为:垅墩组、后村组、柿树坦组、杨村组、徐东组、徐西组、长路组、鲍家田组、定村组、郑家组、跃进组、秀石组、秀丰组、齐心组、沙村组。全村共有党员57人,其中女党员10人,村民代表50人,村两委班子6人,另聘请1名计生专干。2010年度在全乡村际目标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荣获“红旗村”的称号。2010年度,人均纯收入6700元。村内五保对象17人,低保对象72人。   (三)自然条件   乌石村属于典型的太平湖移民后靠村,生态环境良好,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森林覆盖率为77%。因处太平湖周边,小气候特征明显,气候温和,日夜温差大、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22.5摄氏度,年降水量1702毫米,无霜期超过225天。   乌石村南面靠山,地势东高西低,境内的太子河由东向西注入太平湖。优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广袤的土地资源孕育了众多品质优良的农林产品,茶叶、吊瓜、家禽家畜和清水河鱼、河虾等也是远近闻名。   (四)资源条件   乌石村耕地面积2565亩,其中水田面积2046亩,有林地面积426公顷,茶园面积230亩,水域面积达到30公顷,生态环境极佳。典型湿地风光等众多山水、人文旅游资源。   (五)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乌石村两委突出项目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重点,紧扣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两项根本任务,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1、交通现状   2000年实施的县乡公路(桃和油路),形成了太平湖-宏村—西递黄金旅游线要道, 2007年在县、乡、村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乌夏公路长2.6公里和徐村路,宽3.5米的道路硬化工程。另15个村民组道路硬化率达80%。   2、水利资源利用现状   境内拥有小(二)型水库2座,当家塘15座,河沟遍布,主要采取的是自流式灌溉,    3、饮用水设施现状   全村饮用水均采用自流水方式,已建成的饮水工程由于当时投资有限,工程建设标准低,再加上历年洪水破坏,如秀丰、齐心、鲍家田组饮水设施已难以正常供水,急需修复和完善。   4、 村庄建设现状   全村15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落居住比较集中,其中杨村、后村、跃进几个村民组分布在集镇所在地,农民住房大多数都是移民时倚山而建或就地后靠,建筑零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5、公共设施现状   乌石村有区级达标卫生室,2个,建筑面积158平方米。   6、产业发展现状   林业是乌石村现有的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林达2100亩,国家公益林有1110亩,养猪场3个;种植业以水稻、油菜为主,近年引进吊瓜种植达30亩;另外民办砖厂2家。   

夏村村

  【夏村村】 夏村村坐落在乌石镇罗岭,庐山南麓,南邻乌石村,西临太平湖,北至太平湖镇南安村,桃和油路穿境而过。全村总面积11.68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组,农户668户、人口2548。农村经济总收入2009年12157000元,2010年14345300元,增幅为18%;粮食总产2010年1494吨;茶叶总产2010年16吨;生猪、家禽的出栏量分别为710头和2265只。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年5027元,2010年5672元,较上年增加645元,增幅为13%,2010年外务工人员541人,劳务收入5122800元。村有区级达标卫生室1个,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2297人,参保率98%。2010年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务实施大湖冲道路硬化和庐山水库渠堤工程。筹资人数2430人,筹资36450元,筹劳人数1215个,折资总额60750元,筹资筹劳合计97200元,受益群众2158人。  


地理溪村特产大全




地理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