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坑村 洪坑村是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一个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韵,位于岩寺镇东南方向,距岩寺和歙县均为5公里,离歙县雄村小南海仅5华里,含洪坑和王大桥两个自然村,有1300多人口。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004100 | 242700 | -- | 查看 洪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永兴社区 |
永兴位于徽州区岩寺镇丰乐河两岸,区域面积1100多亩,2005年由村改成居委会,全居现有8个居民组,431户1257人,党员57名,其中女性11名。建有标准化厂房有五千平米,固定资产314万,土地使用权50万。永兴没有资源优势,但在区委、区政府大力号召发展工业经济、工业强区的时,抓住了机遇,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平台优势,以城北工业园建设为依托,因时制宜,顺势而为,乘势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招商引资等方式,发展壮大村居集体经济,创出一条以永兴实业为模式的发展之路。 |
广惠社区 |
岩寺镇广惠居委会地处美丽富饶的黄山脚下,位于徽州区城中心,距合屯高速公路潜口入口处5公里,距离黄山国际机场18公里。广惠原名“向阳”,2005年完成“村”改“居”,全居现共有8个居民小组,632户,1840人,居两委成员6人。党总支下设老年、农工商、企业生产三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党员93名。 广惠工业富居起步较早,1987年就借“船”出“海”,与永佳集团联手创办股份制合作企业——华惠公司,广惠人因此成为黄山市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1996年成为全市首个“亿元村”。广惠历届两委班子牢固树立“无工不富,办企兴村”的指导思想,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建设党建工作标兵、促进广惠跨越发展”为主题,创新实施了以“支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议事会评议、党员大会审议、居民代表大会决议”的五步议事法,把议事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为全居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多年来,广惠年集体经济纯收入逐年增加:2010至2012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分别达到808、916.4和1008.7万元。广惠的发展,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曾多次获得省、市、区的表彰。 未来三年我们的主要奋斗目标是:集体经济总收入年均递增不低于14%,到2014年要达到150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不低于11%,到2014年不低于1.4万元。 广惠诚邀五湖宾客、四海朋友来投资发展。 招商热线:0559-3511427-8000,0559-3515468 传 真 :0559-3511427-8009 |
上街社区 |
岩寺镇上街居委会位于徽州城区,于2005年实行村改居,辖七个居民组,930余人,337户,有耕地面积700余亩,林地12公顷,水域2公顷,现已发展蔬菜基地100多亩,吊瓜基地200亩,杨桐基地100亩,呈现出多种经济结构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2010年全居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321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720元。投资300万元的居委会便民服务中心大楼于2010年9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上街居委会积极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的空间,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加快居委会服务业发展,努力满足辖区居民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需求,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服务全面、娱乐丰富的新型和谐居委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下街社区 |
下街社区是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10041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1004。邮政编码为2427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9 ,车牌号码为皖J。与翰山村、信行村、洪坑村、上街社区、龙井社区、祊塘村、石岗村、瑶村村、虹光村、罗田村、富山村、上朱村、临河村、广惠社区、永兴社区相邻。 |
龙井社区 |
岩寺镇龙井居委会位于徽州城区,于2005年实行村改居,辖12个居民组2063人。2010年,全居经济总收入达1.31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7819元,全居的固定资产达1000万元,是改革开放前的50倍,人均住房面积55平方米,龙井居委会呈现出多种经济结构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龙井居委会立足自身,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加快居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扩大居民就业渠道。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新建居委会办公大楼,改善村容村貌;新建48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相继建成了龙丰、富饶等2个设施完善的住宅小区。同时年开展道路、绿化、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安排居民近200户,人均居住面积达55平方米;铺设水泥路面超过1万平方米,彻底解决了居民的出行难问题。龙井居委会开发城市型居民住宅小区,使居民的生活水准和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如今,龙井居委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精神面貌日新月异,和谐环境文明进步。 |
信行村 |
岩寺镇信行村地理位置优越,位居城区西北郊,与城北工业园相连,位于徽州区迎宾大道西侧,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条件便利,现辖5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438户,1349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9%,现有劳动力人数1010人。3800平米的村部综合大楼已于2009年7月竣工投入使用。信行毗邻工业园的地理优势,使得综合大楼三层的现已出租给森通电子厂做生产车间,提高了综合楼的使用效益。信行村农民新村于2008年基本建成,占地面积约40亩,共建房屋116幢。 因工业园用地,信行村的主导产业逐渐转向二、三产业转移,主要以运输业和劳务输出为主,2010年全村经济收入14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51元,比上年度分别增长15.71%、15.05%。村集体总收入45万元。 |
洪坑村 |
洪坑村 洪坑村是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一个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韵,位于岩寺镇东南方向,距岩寺和歙县均为5公里,离歙县雄村小南海仅5华里,含洪坑和王大桥两个自然村,有1300多人口。 |
祊塘村 |
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祊塘村座落于岩寺镇城北与徽州区潜口镇交界,村委会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235户84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6名,全村共有30名0党员,村部设在村口村部大楼。该村以早莲藕种植销售为农业主导产业,此外,由于该村位于城乡结合部,劳务输出也成为了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10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03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221元。 全村耕地面积1000亩,水田面积1200亩。有较大的塘库5座,水利设施较完善,灌溉情况较好,适宜莲藕种植,该村1988年开始种植莲藕,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全村莲耦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其中早莲藕种植面积600余亩. 该村两委还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引导农户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该村实施的“黄山市徽州区早莲藕基地”项目,扩建早莲藕400亩,建立千亩早莲藕基地。项目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早莲藕生产基础条件,通过加强营销协会建设,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生产新模式,促进当地早莲藕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祊塘村两委信心百倍、意气奋发,为村民们带来了美好的致富远景。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干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美丽新祊塘。 |
翰山村 |
翰山村隶属徽州区岩寺镇,位于徽州区城区西郊,距城区2.5公里,东接205国道,西连市经济开发区,城区过境公路穿村而过,公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翰山村国土面积14平方公里,占岩寺镇总面积的六分之一,耕地面积192公顷,林地面积560公顷,水域18公顷,辖12个村民小组(翰山、高段、石岭、马安山、石际、泉水塘、宋村、塘坞、岩塘、畴留、朱川坞、灰窑),总人口数量为2602人,在全镇18个村居中排名第二。 翰山村是在2008年在原翰山村和原高段村并村的基础上成立,本地农民收入以养蚕、畜禽养殖为主导,以劳务输出作为重要补充来源。2012年,翰山村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316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集体经济发展方面,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7.6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977元,比上年增长15.02%。201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再上一个台阶,截至2013年11月,已经超过120万元。 班子建设方面,村两委班子成员共8名,村监委3名。翰山村党总支下设翰山、高段、创业三个党支部,6个功能党小组,截至2013年年底,共有党员96名(包括预备党员4名),60岁以上的老党员23名,平均年龄45岁。 |
瑶村村 |
瑶村地处徽州区的东大门,与古城歙县交界。元末明初始建。1987年撤地建市时,从歙县郑村镇划归徽州区岩寺镇管辖。瑶村座落在岩寺城东,慈张线和皖赣铁路穿村而过。距黄山机场18公里,距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黄山风景区65公里。岩寺火车站设在该村村口,公路客运招手即停,交通极为方便。全村由芭蕉坦、里光山、瑶村3个自然村组成,7个村民小组,497户,共1503人。全村经济以务工、种、种养殖为主。2010年农村经济收入191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339元。 徽州区循环经济园坐落在瑶村村内,占地1.2平方公里,欢迎各界投资商前来洽谈投资。 联系热线:瑶村村委会 0559-3588468 3588567 |
虹光村 |
虹光村地处徽州区以东与歙县王村镇交界,交通便利。村委会辖11个村民小组,全村381户,1304口人,虹光村亦林亦农,林地面积有449公顷,耕地面积84公顷,桑园面积28公顷。村两委班子成员共6名,全村共有40名党员,设有专门的党员活动室。该村以养蚕、茶叶、养猪和蜂业为主导,除此劳务输出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虹光村在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生产发展为总抓手,以解决群众关心和关注的事入手,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截止2010年虹光村经济总收入达15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97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59%、15.0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罗田村 |
罗田,隶属黄山市徽州区,东南分别与歙县和屯溪区交界,慈张线205国道、皖赣铁路穿村而过,交通极为便利。曾为罗田乡乡政府所在地,1992年撤区并乡并入岩寺镇。 罗田有三个自然村,呈三足鼎立形状。正面是罗田自然村,后面两个自然村分别是马岭、择树。罗田自然村倚靠大山,前面开阔,有自北向南、自西向南两条水流,是难得的风水宝地。马岭座落在罗田村后,相距1公里左右。 |
富山村 |
岩寺镇富山村座落在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西北3公里的丰乐河上游,与安徽徽州经济开发区毗邻。村委会现辖7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342户,总人口1080人,现有两委干部4人,村党组织有党员41人,党支部下设夕阳红党小组、创业党小组和安凯农副产品产销协会党小组三个党小组。 |
上朱村 |
上朱村原属歙县郑村镇2004年8月划归徽州区岩寺镇管辖。村委会辖16个村民小组,1679人,村“两委”成员4名,设立了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现有党员70名。 上朱村面积1.9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700余亩,旱地110余亩,林场400余亩。村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近年来,陆续扩展了养殖业,运输业、劳务输出也成为当地村民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上朱村“两委”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6月,新建了村部综合办公大楼,解决了村部无办公场所、党员无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简陋等问题。同时,“两委”成员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各项村级组织,在村部建设、水利兴修、道路硬化、文明创建、治安综治、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今,上朱村的工作步入全镇先进行列,2009年顺利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验收,并在年度考核中获得村级目标管理考核三等奖、农村片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二等奖、文明创建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4146元增长到2010年的7534元。现村“两委”成员正满怀壮志,坚持科学发展,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与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全力打造一个富裕、和谐、文明的新上朱。 |
临河村 |
临河村座落在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西北城郊。全村由临河、茆田、丛睦3个自然村组成,分为十个村民组,总人口为1046人、302户。全村以蔬菜种植业为主导产业,水稻、瓜蒌、甘蔗、西瓜种植也具有一定的规模。2008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9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96元。 历史上临河村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田地分布于丰乐河畔一级梯地,土地肥沃,没有“三废”污染。目前全村有蔬菜大棚750亩,年产蔬菜3200吨,占全区蔬菜产量的三成左右,尤其是西红柿、丝瓜、四季豆产量高、品质好,在周边区县甚至全市都很有名气。通过市级审定,被授予“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的称号。 2007年初由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首批新农村建设“十有”达标示范村。 |
石岗村 |
地处205国道线上的革命老区所在地岩寺镇石岗村座落于徽州区岩寺镇南部城郊,亦山亦水,风景秀丽,是新农村示范村。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属生态自然村。村辖小练、古塘、察塘、青光石、石岗、干村、小岩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406户,人口1496人,拥有耕地面积1080亩,林地5300亩。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662万元,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产值12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6元。近几年来,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实现了各自然村水泥路互通网,硬化水泥路5000余米;二是完成了石岗、小岩、干村、察塘、古塘等自然村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老虎窝、鲤鱼塘等当家塘进行维修,组织干群清理疏通水渠;四是村内全面安装了路灯,开展了村主干道路的卫生洁工作;五是积极慰问村内困难户、五保户等-;六是打造“一村一品”,引导小练自然村农民改造老茶园300余亩,发挥资源优势,组建小练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七是投资50余万元的完成村部大楼建设,改善办公条件,为党员、群众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供阵地支持;八是积极对上争取,积极编制石岗村偏远的小练自然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2011年开工,即将全面完成全村1500余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