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村地处陶辛东北角,西靠荆十路,东临青弋江,水路交通便捷,由18个村民组组成,共有1200户,4050余人,党员100人,全村有耕地4000亩,农业主要以水稻、油菜为主,水产养殖面积570亩,主要以养殖虾、蟹、鱼类等为主,全村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1600余人。
村领导班子成员9名,1名大学生村官, 书记1人,副书记2人,计生专干2人,文书2人,出纳1人。三太村两委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村民一事一议的原则,带领村民建设道路、开挖排涝沟渠等。发展特色种养、鼓励村民种植大棚蔬菜,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以发挥规模效益,增加收入;做好新型农民培训,使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有序转移,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三太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村经济发展逐年提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稳步前进。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221102 | 241000 | -- | 查看 三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夫子阙社区 |
夫子阙社区:办公地点位于夫子阙富民路街道,由原三官村转变而来。我村共有区域面积3.1平方公里,辖2个小区,共720户,居民成分(常住人口2649人,流动人口1500余人)。其管辖范围东至三太村村民委员会西至白沙村村民委员会南至白沙村村民委员会北至新塘村村民委员会。 夫子阙社区与友谊村、四门村、新塘村、水韵村、芮村村、双桥村、陶辛社区、沙墩村、三太村、白沙村、奚村村、胡湾村、芦中村、倪家村、清凉渡村相邻。 |
陶辛社区 |
陶辛社区是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陶辛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02211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221。邮政编码为241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3 ,车牌号码为皖B。与友谊村、四门村、新塘村、水韵村、芮村村、双桥村、沙墩村、三太村、白沙村、奚村村、夫子阙社区、胡湾村、芦中村、倪家村、清凉渡村相邻。 |
友谊村 |
陶辛镇友谊村地处陶辛镇西部,与南陵县许镇隔河相望,荆十公路缘境而过,交通比较闭塞。 友谊村辖10个片,占地面积6.2平方公里,总人口4320人,其中耕地面积3555亩。本村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养殖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为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友谊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大力发展农业和养殖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村社会治安秩序状况持续良好。 |
四门村 |
四门村在陶辛镇西北部,区域人口2116人,640多户,共有8个自然村,19个村民组。四门村水网密布,沟渠纵横、土壤肥沃、交通便捷、区位优越。位于皖赣铁路复线南面,湾石路穿村而过。四门村位于陶辛圩最北端,陶辛水系末端,有着芜湖县北大门之称。 |
新塘村 |
新塘村位于陶辛镇南部,交通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2412人,全村辖18个村民组,主产水稻、油菜种植业及苗木花卉。辅以养殖、蔬菜、劳动力蔬菜为经济来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 现有基干民兵8人,普通民兵80人,-15人,现役军人3人。 |
水韵村 |
水韵村位于陶辛镇最北部,北与方村镇接壤,东邻芮村,南邻陶辛村。皖赣铁路、荆石公路贯穿而过,交通便利。农业以传统的粮、油、棉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其他产业以农家乐旅游为依托。村内社会治安良好,村民安居乐业。 水韵村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唐王渡和缪庄农家乐农庄是陶辛水韵重要景点之一。唐王渡位于我村北侧,因传说唐王李世民曾在此经过而得名,并有陶辛北大门之称,历史上该处是陶辛乃至芜湖县的水上交通要塞,是陶辛、十连、埭南等圩区域内人们到方村老街的必经之路。缪庄农家乐农庄距陶辛水韵主景区香湖岛不到一公里,是旅游、垂钓、休闲和度假的最佳之处。在建的芜湖“鱼沟钩”农庄有限公司位于唐王渡附近,在打造垂钓为主业务的基础上,将着力发展农家采摘园、孩子户外学习园等农家乐形式,将水韵村打造为游客消闲观光、体验生活的乐园,孩子户外学习的基地,陶辛水韵的延伸旅游点。水韵村人民热情欢迎您到这里来体验生活、感受美丽。 |
芮村村 |
奚村位于陶辛镇的中部,南靠青弋江,由奚村、原陶辛村张社片、承村南埂、决心等四个自然村撤并而成;辖6.5平方公里,现有农户1056户,人口3264人,耕地面积3590余亩,水面1500亩,28个自然村,44个村民组,党员89名。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小麦、棉花,副业有莲藕、甘蔗、青虾;是个传统农业村。该村交通便捷,湾石路、荆十路穿境而过;目前为青虾养殖专业村, 建有葡萄生态旅游观光园;高效农业、工商业几乎为空白,可以说是“地大物‘薄’”,资源少,结构老化,效益低;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较薄弱;不足的存在为村两委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
双桥村 |
双桥村辖内设两个片,分别为马桥片和石桥片,自然村28个,34个村民组,总人口3802人,占地面积为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05亩,外滩面积140余亩,养殖水面为580亩。双桥村属合并村,现已重新改选结束,在职干部10人,其中大学生村官一名,现有两个党支部,党员人数90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104省道、皖赣铁路复线贯穿,区域内到达临近的大众城市的时间均在3小时左右;芜湖旅游十景之一“陶辛水韵”环绕该村,2002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村。因此,优越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为该村青虾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把调整和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质量,经济效益以及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通过对示范区的水域环境、低落洼田的改造等综合治理,并采取生态修复、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等综合措施改善了养殖环境。 |
沙墩村 |
沙墩村位于陶辛镇西南角,是芜湖十景“陶辛水韵”核心区,芜湖市首届魅力乡村,村内辖20个村民组,一个中心村,总人口2516人、耕地2300亩、水面2000余亩、泥水面250亩、外滩150亩。我村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地势平坦,水网纵横,风景秀丽。荆十路贯穿我村,全村基本实现户户有道路,交通便捷。 村领导班子成员7名,其中含1名大学生村官, 4个党小组,有党员52人,村主导产业为旅游服务、现代农业、水产养殖。村集体年收入4万余元。 |
三太村 |
三太村地处陶辛东北角,西靠荆十路,东临青弋江,水路交通便捷,由18个村民组组成,共有1200户,4050余人,党员100人,全村有耕地4000亩,农业主要以水稻、油菜为主,水产养殖面积570亩,主要以养殖虾、蟹、鱼类等为主,全村每年外出务工人员约1600余人。 村领导班子成员9名,1名大学生村官, 书记1人,副书记2人,计生专干2人,文书2人,出纳1人。三太村两委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村民一事一议的原则,带领村民建设道路、开挖排涝沟渠等。发展特色种养、鼓励村民种植大棚蔬菜,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以发挥规模效益,增加收入;做好新型农民培训,使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有序转移,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三太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村经济发展逐年提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稳步前进。 |
白沙村 |
白沙村位于陶辛镇的西南部,距芜湖县县城11公里。我村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地势平坦,水网纵横,风景秀丽。全村人口6008人、1536户,耕地面积4957 亩,养殖水面2000余亩,辖有22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全村基本实现自然村有道路,通车率达100﹪,家家用上自来水,广播电视覆盖率100﹪。 农业生产上以水稻、油菜为主。根据村情,村两委积极引进、推广无籽西瓜,发展渔塘精养。工业企业有华森门业、盛火塑料、白沙孵化厂坐落我村,安置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目前有北胡中心小区和东莞小区、风水小区新农村建设点,小区内有超市、卫生室、幼儿园、体育场等健身设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内有学校2座,一所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小学。 村领导班子成员12名,其中含1名选派干部,1名大学生村官,6个党小组,有党员200人。白沙村两委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村民一事一议的原则,带领村民建设道路、开挖排涝沟渠等。发展特色种养、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以发挥规模效益,增加收入;做好新型农民培训,使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有序转移,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白沙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村经济发展逐年提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稳步前进。 |
奚村村 |
奚村位于陶辛镇的中部,南靠青弋江,由奚村、原陶辛村张社片、承村南埂、决心等四个自然村撤并而成;辖6.5平方公里,现有农户1056户,人口3264人,耕地面积3590余亩,水面1500亩,28个自然村,44个村民组,党员89名。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小麦、棉花,副业有莲藕、甘蔗、青虾;是个传统农业村。该村交通便捷,湾石路、荆十路穿境而过;目前为青虾养殖专业村, 建有葡萄生态旅游观光园;高效农业、工商业几乎为空白,可以说是“地大物‘薄’”,资源少,结构老化,效益低;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较薄弱;不足的存在为村两委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
胡湾村 |
胡湾村位于陶辛镇的南部边缘,与南陵县许镇的太丰圩隔河相望。全境9.3平方公里,为长弯腰形,圩堤长度10余公里。23个自然村,4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989亩,水面1500余亩。现有人口5663人,党员118人,分6个党小组。村内有完小一所,教学点3处,村医疗卫生室3所,排灌站2座,粮站一所,个体粮食加工厂3家,预制厂2家。农业主要以粮食种植和特种水产养殖为主,农民收入主要是农业生产收入和劳务经济收入,是典型的圩区农业村。 |
芦中村 |
芦中村地处陶辛镇西南部,与南陵县许镇一河之隔,荆十公路贯穿全境,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芦中村辖30个村民组,占地面积6.9平方公里,总人口4463人,其中耕地面积3537亩,本村以水稻为主,河蟹养殖、加工等相关产业为农民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多年来芦中村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大力发展农业、养殖业,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全村上下坚持长期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群防群治取得一定的成果,村民安居乐业。 |
倪家村 |
倪家村 倪家村本部位于陶辛镇东部,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县城,交通便利,湾石路、皖赣铁路及复线穿境而过,距芜湖市20公里,宣城市20公里。村级规模调整以后,和原天井村合并为新的倪家村,天井片位于陶辛镇南端,与南陵县许镇太丰圩接壤。现在我村辖27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1300余户,总人口5200余人,其中党员112人。全村耕地面积3328亩,水面积1550余亩。经济来源以蔬菜种植为主,船舶运输为辅,全村人均收入9900余元。村委会驻崔墩自然村,村领导班子有10人,大学生村官1人,设有人口学校、综治办、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信访室等,功能齐全。我村狠抓文明创建,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善。 新的倪家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全村群众锐意进取,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村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清凉渡村 |
清凉渡村位于陶辛镇东北部,交通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目前行政村地域面积8.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34人,耕地面积3884亩,辖区内共27个自然村。清凉渡村主产水稻、油菜种植业及苗木花卉,辅以养殖、蔬菜、劳动力输出为经济来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村委会驻七房小区,设有人口学校、综治办、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信访室等,功能齐全。我村狠抓文明创建,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善。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全村群众锐意进取,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村级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