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歙县 >> 郑村镇 >> 棠樾村

棠樾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棠樾村谷歌卫星地图)


棠樾村简介

  棠樾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棠樾村是鲍氏村落,历代以经商为生。并以牌坊群而闻名于世,牌坊群由7座牌坊组成,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都是旌表棠樾人的"忠孝节义"的。在牌坊群旁,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特别精致,近年已修复如旧。
  中国牌坊博物馆也在这里筹建。主要牌坊: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继吴氏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男祠与女祠。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21104 242700 -- 查看 棠樾村谷歌卫星地图

棠樾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棠樾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潭渡村

  潭渡村:地处歙县县城西北郊,距县城3公里,东与徽城镇七川村相接、南至丰乐河畔、西与郑村相连、北靠富堨镇徐村。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有17个村民小组,726户、2569人,其中:中共党员115人,劳动力1900多人,耕地面积1720亩。  

堨田村

  堨田村:堨田村是在2010年12月,由堨田、梅村、祥里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30个村民小组,1636户,3672人。堨田村座落于丰乐河畔,东距歙县县城约十公里,南临芜屯公路和皖赣铁路,西与徽州区岩寺镇接壤,北靠三台山。堨田村古称湖田,南北朝时南朝梁大通元年,新安内史吕文达倡建吕堨于西溪南附近丰乐河上。拦河筑坝,开浚水渠数十里,南达岩寺,北通堨田,使堨田数千亩水田得以灌溉,抗旱、排涝效能大为提高。为纪念吕堨开创成功,故村名由湖田改为堨田。自湖田改名堨田以来,已有将近1500年历史。名贤主要有北宋重臣吕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明代著名画家郑重等。现存主要古建筑有普济桥、白果厅等。  

郑村村

  郑村村:由原郑村村与西村村合并而成,全村辖5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共1918户,4089人。地处歙县西郊,距县城5公里,介于歙县城区与徽州区之间,距离黄山机场30公里,距离徽杭高速公路出口10公里,呈歙旅游公路、慈张公路、皖赣铁路穿越郑村镇区。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8亩,基本农田1065亩。  

向杲村

  歙县郑村镇向杲村地处县城西郊,与徽州区交界,全村紧临皖赣铁路、慈张线、丰乐河而建,距县城5公里,距徽州区5公里。现有13个村民小组,775户,2180人,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党员88名。村主要产业为第三产业和工业,2010年村集体收入32.5万元、人均纯收入7874元。该村位于慈张线边,交通便利。该村民风纯朴,群众生活富裕安康。   领导有方 班子团结    向杲村两委在村党总支书记吴平、筹备组组长姚鹏飞的带领下,始终围绕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和行之有效的创建措施,确保组织领导、人员机构、资金投入、管理协调、监督激励“五到位”。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建立健全了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执政为民,使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干部在群众中威信高,干群关系融洽和谐。   职权明晰 民主健全    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关系融洽,村民会议制度完善,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程序到位,村务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有序,党务、村务公开,每季度公开一次,认真推行“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开展“三资”清理工作,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实行了委托代理服务,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使村级事物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让群众明白,使干部清白。    作风扎实 服务规范    向杲村两委始终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一方面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0多万元硬化了长2.1公里宽5.5公里的牌边组主干道路面和向杲至浩村水泥路面,投资8万元购买了向杲小学教学楼作为向杲村村委会,并重新进行装修。浇注水沟、水渠3000米,同时对村组道路、村庄周围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投资规模4万元在村主干道路安装路灯20余只。积极参与农村清洁工程,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加强了向杲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并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积极帮助解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在村两委班子领导下,成立向杲红门里养殖协会、山里人家钓鱼协会,为向杲村养殖、种植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技术保障。    2010年,县循环经济园征地拆迁工作拉开了序幕,该村红门里组将整体搬迁至安置区,征地拆迁任务繁重,村两委干部发扬不怕吃苦、积极向前的作风,在党总支书记吴平、村委会主任姚鹏飞的带领下,村两委一班人配合镇干部分成多个工作组,分片包户上门进行耐心细致工作,终于提前完成征地拆迁任务,为园区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活富裕 规划合理    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进一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聘请有关部门制定《向杲村村庄规划》,并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决定从两方面加快向杲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在牌边发展工业经济。积极招商引资,与政府联合引进黄山市华隆混凝土有限公司在牌边组兴建混凝土搅拌站和木材加工厂,供应县城建筑工程,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也进一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在红门里、浩村组发展水产养殖;三是在下市和浩村规划30亩建设农民新村,兴建向杲村委会办公楼,目前《向杲农民新村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已完成2个项目范围内征地、清表和土方平整工程,下步着手建设,以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和办公条件。   乡风淳朴 文明和谐    向杲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毫不放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并依据《纲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不断发挥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倡导良好的道德风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积极发展教育事业,改善教育环境,积极发挥科技作用,以各种科普组织为龙头,大力推广致富实用科技。积极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低保工作,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提高群众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村民生产正常有序,多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做到调解不出村。全村有机动车辆30多辆,摩托车160余辆,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达98%以上,冰箱、洗衣机等大型电器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已占领农村阵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棠樾村

  棠樾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棠樾村是鲍氏村落,历代以经商为生。并以牌坊群而闻名于世,牌坊群由7座牌坊组成,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都是旌表棠樾人的"忠孝节义"的。在牌坊群旁,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特别精致,近年已修复如旧。   中国牌坊博物馆也在这里筹建。主要牌坊: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继吴氏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男祠与女祠。  


棠樾村特产大全




棠樾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