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村位于南陵县西部8公里处,工山镇西南4.2公里处,东与籍山镇相邻;南与天官相连;西与代汇村相接;北与山峰、工山村接壤。
红星村行政面积11853.45亩(790.23公顷), 其中水田计税面积3485.68亩,辖32村民组,现常住人口3786人, 共1175户,设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2个,党员72人。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于2010年新建,位于红星村中心位置,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南丫路穿村而过,加上新修好的村级道路红代路、九甲至天官路和九甲至11K的南丫路;使红星村道路网完全沟通。各村民组都通电与电话,已经有30个村民小组接通自来水,红星村社区宽带网络已接通。
红星村主要经济支柱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现有集体经济林1000余亩,其中,梨树、桃树等果林面积450余亩,风景林木和生态经济林木550余亩。农民种植水田为主。辖区内有大量的水面资源和村民的自留山场。
辖区内有服务中心、卫生室、生产资料便民店、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多媒体播放厅和体育篮球厂等便民生活、文体设施,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
红星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近年来,对村级道路进行了硬化、拓宽、铺垫沙石,同时,兴修水利,挖塘修堤,完成了对红星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及多个当家塘兴修工作。农业上,不断推广新技术,发展种植新品种。
红星村党总支、村委会“两委”为了带领群众发展家庭经济奔小康、走一村一品的富民道路,村支“两委”人员加强并带领群众学习政策和技术、把握机遇,引导群众发家致富。
红星村两委班子希望将红星村打造成“群众乐业、适宜居住”的乡村世界。同时,也欢迎各界朋友来红星投资兴业,共同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223105 | 241000 | -- | 查看 红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象山村 |
象山村位于工山镇东南方,南与三里镇相邻,北与籍山镇接壤,西与童村村相靠。全村耕地面积为3210亩,总人口为2872人,共887户,下辖26个村民组,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78人。 该村东距318国道仅6公里,北离南铜路省道约16公里,交通便利。该村经济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是全县主要的产粮区。近年来,村内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全村发展种植烟草近200亩。另外,村里还积极发展养殖业,养鸡大户年出栏鸡的数量达十万余只。 |
柏一村 |
柏一村位于南陵县西北部,距县城约10公里,地处芜湖市最大的小(一)型水库石峰水库下游,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灌溉区。全村总面积为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5200亩,总人口为3818人,共1127户,下辖26自然村、58个村民组。该村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88人。 该村地理环境优越,农业基础较好,水利设施健全,是国家级农田规划项目之一。农业产业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导产业。通过招商引资,辖区内现有以开采、加工石灰石为主的企业,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在村“两委”的努力下,2007年该村被镇党委政府授予“综合评比先进村”,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水利建设先进村”。2012年被镇政府授予“综治第一名”。2013年该村从原来的工山镇三类村荣升到工山镇一类村。 |
天官村 |
天官村位于工山镇东南部,东与籍山镇相邻,南与象山村相接,西与童村、乔村、戴汇相靠,北与红星村相依。全村总面积为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100亩,总人口为2130人,共634户,下辖21个村民组,设党支部1个,党员57人。 该村地理环境优越,距县工业园区仅4公里。道路通畅,交通便利,五代路自东向西穿村中心而过。山场资源丰富,面积达3000余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天然氧吧”的美称。历史悠久的天山寺庙坐落该村境内,近年被加以扩建,新建的大雄宝殿,其规模气势可堪比九华山大雄宝殿,为天官旅的游带来巨大的潜力。 |
红星村 |
红星村位于南陵县西部8公里处,工山镇西南4.2公里处,东与籍山镇相邻;南与天官相连;西与代汇村相接;北与山峰、工山村接壤。 红星村行政面积11853.45亩(790.23公顷), 其中水田计税面积3485.68亩,辖32村民组,现常住人口3786人, 共1175户,设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2个,党员72人。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于2010年新建,位于红星村中心位置,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南丫路穿村而过,加上新修好的村级道路红代路、九甲至天官路和九甲至11K的南丫路;使红星村道路网完全沟通。各村民组都通电与电话,已经有30个村民小组接通自来水,红星村社区宽带网络已接通。 红星村主要经济支柱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现有集体经济林1000余亩,其中,梨树、桃树等果林面积450余亩,风景林木和生态经济林木550余亩。农民种植水田为主。辖区内有大量的水面资源和村民的自留山场。 辖区内有服务中心、卫生室、生产资料便民店、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多媒体播放厅和体育篮球厂等便民生活、文体设施,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 红星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近年来,对村级道路进行了硬化、拓宽、铺垫沙石,同时,兴修水利,挖塘修堤,完成了对红星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及多个当家塘兴修工作。农业上,不断推广新技术,发展种植新品种。 红星村党总支、村委会“两委”为了带领群众发展家庭经济奔小康、走一村一品的富民道路,村支“两委”人员加强并带领群众学习政策和技术、把握机遇,引导群众发家致富。 红星村两委班子希望将红星村打造成“群众乐业、适宜居住”的乡村世界。同时,也欢迎各界朋友来红星投资兴业,共同发展。 |
童村村 |
童村村位于工山镇西南边,距镇政府18公里。全村总面积约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811.03亩,总人口为3725人,共1162户,下辖29个村民组。该村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87人。 该村境内水资源丰富,拥有芜湖市小Ⅰ型水库一座,大小塘坝近300口,其中水面面积达10亩以上的有10余口,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全村95%以上的农户用上程控电话,家家用上洁净的井用自来水,村内修建村村通公路6余公里,机耕路通到每家每户。 近年来,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力发展烟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总面积达800多亩。并重点培养种植、养殖大户,先后涌现多个种烟大户和养殖大户。 |
工一村 |
工一村位于工山镇西南部,西南紧靠籍山镇,西与红星村相邻,北与家发镇接壤,属丘陵地带,320省道贯穿境内。全村耕地面积为4563.95亩,总人口为4316人,共1438户,下辖38个村民组。该村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99人。 该村地势优越,交通便利,与南陵县城交往密切。积极利用便利条件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村内现有镇办企业1家,个体企业2个。农业产业以水稻为主导产业,西瓜、蔬菜为辅导产业,并有户办养殖厂10个。近年对各自然村进行沙石铺垫,积极兴修水利,2008年曾获县第五届“春谷杯”水利兴修先进村。 |
桂镇村 |
桂镇村位于工山镇西北部,距南陵县城仅13公里,工家路和即将动工的铜宣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耕地面积为3120亩,山场面积为7210亩,总人口为3629人,共1062户,下辖29个村民组。该村党总支部下设2个党支部,有党员104人。 该村属半山半丘陵地区,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气温宜人、景色秀美。桂镇茶场是该村的龙头企业,茶叶面积400余亩,年产值近600万元。村“两委”班子将因地制宜,扩大规模,逐步实现“一村一品”的战略目标。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桂镇村也始终不放松精神文明建设,现村内设有青年活动中心和图书阅览室,供村民娱乐、学习使用。 |
跃进村 |
跃进村位于铜南繁、三县交界处,东与家发镇石峰村接壤,南与桂镇、高岭村相邻,西与铜陵县钟鸣镇交界,北与繁昌县孙村镇八分村相连。全村耕地面积为4650亩,林山场面积为3000多亩,总人口为3680人,共1021户,下辖13个自然村、53个村民组。该村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94人。 该村矿藏资源丰富,蕴藏丰富的玄武石、钾长石。农业产业以水稻、油菜为主导产业。养殖业发展较快,现有户办养殖场15个。并有丰富的毛竹、杉木等林业资源。该村因地制宜,改造发展,将原茶场实行对外承包,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促进全村经济发展。 |
戴汇村 |
戴汇村位于工山镇西北郊,距县城15公里,东接红星村,南接天官村、乔村,西邻戴公山林场,北与山峰村接壤,辖24个自然村,人口2972,919户,耕地面积2005亩,山场2130亩,5个党小组,80名党员,境内个私企业9家,林场1个,小学1所,中学1所,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创安活动室1个.2007年,戴汇村被镇政府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投资20多万元对村级道路进行拓宽、加固,并对戴汇老街进行拆迁改造。 近年,又加大投入,新建了农民培训中心,为村内养殖、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指导。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支两委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狠抓洛落实,使我村社会治安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有了显著增强,从而促进我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有序滴发展。 |
工山村 |
工山村位于芜湖西北部,地处于大工山脚下,距205省道0.5公里,该村于2000年11月由现工山村、原工二村合并。目前,全村总面积12.6平方公里,辖16个自然村,31个村民组,739户,总人口2872人,耕地面积3031亩。该村于2000年成立了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3名。2008年被芜湖市委,授予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党组织。 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通广播,修建“村村通”道路5公里,户户通沙石路,农业产业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以无子西瓜、黄桃等为辅导产业。户办养殖场15个。辖区内企业3个,林业以外松为主,并以此为依托,引进浙江开发商承包荒山125多亩。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3450元左右,外出务工1500人左右。 |
大工村 |
大工村位于南陵县城西边,与铜陵、繁昌交界处,320省道穿村而过,拥有历史悠久的乌霞寺风景区和国家级“古铜矿遗址”。全村耕地面积为3800亩,总人口为3776人,共1100户,下辖24个村民组,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3个,党员103人,预备党员2人。 该村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村内有矿山18座,选矿厂6个,拥有金、银、铜、铁、钼等品种的矿产。 该村的“古铜新村”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过几年的拆迁,43户农户迁入新居,400米绿化带完成,1500米下水道畅通,一座公共厕所也已竣工,道路两边的太阳能环保节能灯整齐、明亮。“古铜新村”还将新建一座标准化的篮球场,200平方米的图书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和值班室,丰富人们的文体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
柏二村 |
柏二村地处216省道与铜南宣高速交汇处,与县食品工业园紧邻,面积有9平方公里,其中农田2306亩,山场818亩,水面160亩;柏二村辖14个自然村,26个村民组,600余户,有人口1919人;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有党员59名;柏二村现有村支两委干部4名,其中3名村在编干部。 柏二村交通便捷,村内有两条干道,南通320省道,北与216省道相连;柏二村水利条件优越,有河道三条,干渠一条,当家塘183口。 |
春福村 |
春福村位于工山镇最南端,南与三里镇接壤,西与何湾镇毗邻。全村耕地面积2300余亩,总人口为1664人,共478户,下辖14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66人。 该村地理属丘陵山区,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曾被评为“市级生态村”。境内资源丰富,主要为自然资源和天然景观,并有优厚的外松、天然林等林业资源。地大物博,人口偏少,是修身养性、投资发展的好地方。 |
山峰村 |
山峰村位于工山镇南部。全村总面积为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137亩,总人口为2966人,共845户,下辖18个自然村、36个村民组。该村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72人。 该村境内现有矿山二座,发展养殖户30多户。村集体年收入4.5万元。近年来,该村通过盘活资产、整合资源、扶持企业发展等手段,化解了村级债务,促进了集体经济良性循环。同时,改善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各种特色经营,并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发展壮大个体小企业和种养大户规模。并鼓励青年农民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发展集体经济。 |
桃园村 |
桃园村位于工山镇西部,西与何湾镇毗邻,南与春福村相接,东与乔村接壤,北与铜陵交界,南丫路穿境而过。全村耕地面积为3147亩,总人口为2412人,共688户,下辖15个村民组,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62人。 该村属丘陵地区,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石灰石远近闻名。在上级领导的领导下,村“两委”团结协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芜湖同辉石料有限公司在该村境内创办了路面集料生产线,年产各种规格石子20余吨,年产值800余万元,效益可观。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村内极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修建新屋、杨塔两座大桥,改善交通,方便群众。并对张家山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改造,为村内农业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
万安村 |
万安村位于工山镇中部,且为工山镇政府所在地,地势优越,交通方便,南面紧邻南铜路。全村耕地面积为2310亩,总人口为2741人,共810户,下辖16个自然村、33个村民组,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61人。 该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种植、养殖业为辅导。主要农作物有两季水稻、小麦、棉花等。村内现有养猪、养肉羊、养虾等养殖专业户20余个,另有与温氏合作的养鸡大户4户,且有丰富的松树、风景树资源。 近年来,该村加大投资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自然村全部实现了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沙石道路逐渐修至各自然村,改水改厕工程逐步实施推进。 目前,万安村已确定为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重点村,制定有详细的规划蓝图,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即将全面展开,万安村的明天将是和谐、美丽的新农村。 热诚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参观、考察、投资! |
高岭村 |
高岭村位于南陵县西乡工业园区,320省道东西贯穿而过,与省级风景区乌霞寺风景区仅距1公里。全村总面积为15.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为2779亩,山场面积为3560亩,总人口为3083人,共997户,下辖14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该村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85名。 该村大力发展经济,招商引资,极力打造南陵县西乡工业园区这个品牌。县镇两级领导也高度重视,对外来企业实行多种优惠政策,为落户企业减免税收,减少资金压力,村“两委”积极做好全程服务工作。现有11家企业落户该村,极大促进了全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该村对种植、养殖积极分子积极组织培训,使他们懂技术、会实用。目前,村内有种植雷竹160余亩,山芋160余亩,户办养殖厂10多个。 |
乔村村 |
乔村村位于南丫公路17K处南侧,在美丽的大工山脚下。全村耕地面积为2641亩,山场面积为3700余亩,总人口为2595人,共740户,下辖20个村民组,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员57人。 该村境内有多个村办企业,木材加工厂、茶场、林场、农场等,年纯收入约7万元。发展村办企业的同时,也注重招商引资,2006年初,圣神服饰有限公司(羊毛衫厂)在该处落户。近年,养殖业也迅速发展,现村内养殖户达21个,养殖面积10800余平方米,年产生猪2200头、肉鸡360000只。 村内既有西周时期的古铜矿遗址,也有风景如画的老庙竹海风光。距西山风景区、乌霞寺风景区仅二十五分钟的路程,目前已被列为旅游区规划范围。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