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歙县 >> 王村镇 >> 王村村

王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王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村村简介

  王村村地处歙县南部、渐江江畔,距县城23公里,离黄山市中心城区12公里,与“花山谜窟”隔江相望,徽杭高速公路横贯境内,是歙南王村、街口片重要的交通枢纽。全村土地面积2万余亩,其中耕地面积4200亩,山场面积1.2万多亩,茶园220余亩,旱地4000余亩。农业主导产业为粮油,农村第二产业主要为农副产品加工和纸杯生产,第三产业为务工、餐饮、商贸与外出打工。
   2008年初经区域调整后与上店、敬兴、烟西合并,村现辖14个村民组,1600多户,总人口6300人,其中农业人口5600人,为王村镇政府所在地,也是黄山市人口最多的村。该村先后荣获市“党建先锋村”、县“文明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现有村两委干部9名,大学生村官1名。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党组织委员18人,党员193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建党对象9名,党总支每年发展党员10-12名。务工党员140余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良好,2008年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98%,新农合参保率达98.5%,农民人均纯收入575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万余元。
   2011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1600余人,年收入2880万元。此外还凭借与国家4A风景名胜区“花山谜窟”毗邻优势,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之路。先后引进霸王山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农民新村建设项目等。
   投资200余万元,占地面积1.2亩兴建的王村村综合办公楼于2007年12月竣工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大楼集办公、会议、文娱于一体。一楼窗口设全程为民服务代办点;二楼为村委会办公场所,设书记室、主任室、委员室、民兵营、综治办、农家书屋等;三楼有大小会议室2个,可同时容纳近200人的会务,此外还设有计生服务室、村民健身活动中心等。该村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了市首个农民集邮协会,还成立了书画协会、农家书屋和中老年人活动中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21112 242700 -- 查看 王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王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横联村

  王村镇横联村位于镇区以南,距市府屯溪仅10公里,于2010年村级区域调整,由原旃田、三安、定邦、呈田四个村合并而成,现辖36个村民组,总人口5020人。该村经济收入以粮油经济为主。村部所在地旃田位于镇区以南,为原横关乡政府所在地。现仍保留横关学校,信用社,供电所,医院等单位。    横联村两委成员共7名,设立党总支,下辖4个党支部,党员170余名。该村目前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政局稳定,无重大刑事治安事件,未发生安全事故,适龄青少年无辍学现象,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民生工程也一并落实,新农合参保率100%,农业保险参保率99.8%。卫生医疗设施进一步完善,人人享有安全保障饮用水。   

横关村

      1、自然经济情况    王村镇横关村位于歙县南面,距县城2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辖13个村民组,645户,2456人,其中:全村土地总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798亩,水田面积2574亩,林地面积8026亩,茶园面积1333亩。年降雨量为1495毫米,年平均气温17.2度等。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油菜等。2009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    2、农业生产现状    2009年全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34亩,总产量1267吨,人们生活用粮主要是水稻。全村经济总收入为 12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5元。大牲畜年末存栏1000头(牛),猪存栏1000头,家禽存栏10000余只。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实施扶新农村建设以来,经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艰苦努力,王村镇横关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10年统计该村通村公路达 公里,占全村通路比重95%;该村已实施了农网改造,通电率达100%;广播电视使用户已达96%;已通电话总户数占全村的95%;解决人畜饮水500/1100户/头(匹),占应解决农户数比重70.5%;已建沼气池13口,占全村总户数的13.6%;已改圈40户42个,占全村总户数的6.2%;已硬化村级便道路12条。   4、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横关村现有党员78名,村两委班子健全,民兵连、妇代会组织健全,工作开展顺利。    5、文教卫生建设情况    横关村,在村所辖范围内有中学、小学,在入学率在100%以上;文明组3个,文明户327户。   

升庄村

  歙县王村镇升庄,是王村镇重要的行政村之一。2007年12月份,由原红庄村、升庄村、柏山村撤并组成大升庄村。升庄村位于镇区西南面,距县城约30公里,距黄山市区仅3公里。王小公路、红庄—屯溪公路穿村而过,区域交通条件相对较好。    升庄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人口共有3640人,村民居住相对分散。其中劳动力人口2523人,外出务工1060人。近几年劳务经济呈发展壮大趋势。    农业是升庄村的主导产业,其中以粮油和养殖业为主。升庄是王村镇重要的蛋鸡养殖基地,发展的重点是按照饲养上水平、上规模、质量上档次、保安全的要求,加大养殖规模。此外,传统的茶叶、干鲜果以及村民外出务工,也是村民收入的重要部分。    升庄村土地总面积约21597亩,其中茶园面积1243亩,水田面积3402亩,旱地面积4162亩,山场面积12088亩。近两年,升庄村的招商引资工作大有起色,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5.19万元。   

新安村

  新安村由原烟村、潘村、杏村撤并而成,其中烟村,潘村都是历代有名的古村落居住地,新安村位于渐江江畔,山明水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优越。该村距市区10公里、县城15公里,七花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人口3700余人,总户数1100余户,31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7名,党员97名,土地面积12287亩。全村土地面积2万余亩,其中耕地面积4200亩,山场面积1.2万多亩,茶园600亩,粮油1200亩,旱地4000余亩。农业主导产业为粮油,第二产业为务工、商贸与外出打工。全村下辖30个村民组,在外务工人数2000余人,年务工经济收入达600多万元,2009年底人均收入5813元。   

八村村

  八村村地处皖南山区,位于歙县南郊、黄山市东部,距市区12公里,距离歙县县城24公里。八村村辖居川、文川、后塘、龙川、大观、庄前、黄泥丘、姜冲等8个自然村,故得名“八村”。王街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近年来该村两委通过“认亲招商”争取各种项目资金几十万修建了文川、龙川、大观三条水泥路总长六公里,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及外出务工;全村总人口2300余人,16个村民小组;该村经济产业主要以茶叶、粮油、养殖和务工为主,茶园面积1119亩,水田面积3060亩,蛋鸡10余万羽,村民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全村外出务工人员400余人,主要在屯溪务工为主,年务工收入800余万元。   

王村村

  王村村地处歙县南部、渐江江畔,距县城23公里,离黄山市中心城区12公里,与“花山谜窟”隔江相望,徽杭高速公路横贯境内,是歙南王村、街口片重要的交通枢纽。全村土地面积2万余亩,其中耕地面积4200亩,山场面积1.2万多亩,茶园220余亩,旱地4000余亩。农业主导产业为粮油,农村第二产业主要为农副产品加工和纸杯生产,第三产业为务工、餐饮、商贸与外出打工。    2008年初经区域调整后与上店、敬兴、烟西合并,村现辖14个村民组,1600多户,总人口6300人,其中农业人口5600人,为王村镇政府所在地,也是黄山市人口最多的村。该村先后荣获市“党建先锋村”、县“文明村”、“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现有村两委干部9名,大学生村官1名。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党组织委员18人,党员193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建党对象9名,党总支每年发展党员10-12名。务工党员140余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良好,2008年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达98%,新农合参保率达98.5%,农民人均纯收入5752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万余元。    2011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1600余人,年收入2880万元。此外还凭借与国家4A风景名胜区“花山谜窟”毗邻优势,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之路。先后引进霸王山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农民新村建设项目等。    投资200余万元,占地面积1.2亩兴建的王村村综合办公楼于2007年12月竣工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大楼集办公、会议、文娱于一体。一楼窗口设全程为民服务代办点;二楼为村委会办公场所,设书记室、主任室、委员室、民兵营、综治办、农家书屋等;三楼有大小会议室2个,可同时容纳近200人的会务,此外还设有计生服务室、村民健身活动中心等。该村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立了市首个农民集邮协会,还成立了书画协会、农家书屋和中老年人活动中心。   


王村村特产大全




王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