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桥村位于陵阳镇西部,东邻陵阳村,南邻所村村,西连三河村,北与兰溪村接壤,共有11个村民组,494户人家,总人口1520人。土地总面积15269亩;耕地面积3025亩(其中:水田面积1975亩,桑园面积1050亩,茶园面积150亩);水面面积70亩;其它用地面积400亩;林地面积11624亩。山场林木种类主要有杉木、松树、毛竹等,属省级生态示范园之一,铜汤高速穿村而过。
一、组织建设情况:
两村合并后,我支部共有10个党小组,78名正式党员,2名预备党员,7名积极分子作为发展对象,虽然我支部党员人数较多,但年龄都偏大,35岁以下占党员数5%,35岁—60岁占39%,60岁以上占56%。为此,今后一定加大在年轻人中发展党员,尽可能把年轻、文化高、懂技术人吸收到党组织来,更好的发挥党组织的活力。
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都享有固定补贴,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6岁,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工作认真踏实,村内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民安居乐业。
二、经济发展情况:
村集体总收入约20万元,主要来源于林业收入及其它收入,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铅锌、方解石等矿产,引进外资,开发旅游龙潭山莊,现正在筹建2011预计投资1000万元。村集体总资产为39.8万元。
我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为6287元,其中种植业、林业 、畜业、工业等396万元,在乡镇经商有37人,经济收入100余万元,务工人员为384人,主要从事管理、工业、家政等,务工收入为460万元。个体企业三家,经营收入200万元。现村内有卫生室一个,全村共有沼气池等卫生设施200余口,村民以生产粮食为主,年产粮食210万斤,蚕桑养殖是全镇大村,每年肆佰余张蚕种,单产20000公斤。
三、社会发展情况:
几年来我村加大对水利、道路等公益事业的投入,2010年我村对五组唐家及方冲组进行道路拓宽,并砂石垫层2000米,村投资10万元,对南山渠水沟进行修复360米,投资2 万余元。2010年及2011年初,我们修建阳边大山塘,投资约3.5万元,小型水利修理约2万元,几年来新铺柏油路3条,2.8公里,村投资十余万元,建了15个垃圾池,有专人负责及时处理各类垃圾。经常帮助困难户、五保户解决生活、生产等实际困难。
四、今后发展规划:
根据我村的村情,星桥村11个村民组,分7个自然村布局,安排村部周边约30亩的面积作为星桥村中心村。逐步拆销5组及方冲组,迁至中心村东北边。经村两委研究,村民代表同意已报上级审批。
今年下半年现已着手准备将全村的饮用水进行改装重建,大约投资约16万元。主要解决村民用水难和用卫生水,同时对垌山圲组、唐家组、方冲组道路进行硬化,着重为民办实事。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723103 | 247100 | -- | 查看 星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石溪村 |
黄石溪村:是2007年成立,由原东河、黄石、三溪三村合并而成,位于陵阳镇南边,北临九华山,南临石台县,境内有黄石溪贯穿全境。全村辖16个村民组,665户。有人口2165人,全村占地面积44.2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2814亩,山场面积50148亩。 |
杨梅村 |
杨梅村共有常住人口1098人,其中农业户口1083人,辖8个村民组;区域面积9449亩:共有水田1480亩;旱地98亩;山场7050亩,其中有林面积6920亩。 我村已建党支部一个,党员38名,但党员渐趋老龄化,支部正广泛宣传,积极吸纳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党组织,现已收到《入党申请书》七份。 我村交通便利,“京台”高速、S325省道从我村经过,村中道路路面硬化2.5千米,达85%,计划今年再将道路硬化800米,使道路硬化率达到95%,机耕路修建,维修3千余米。 2009年投入资金50余万元,修建蓄水池5个,铺设管道8000余米,使我村家家户户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流水。 村内共修建垃圾池10余个,垃圾填埋场1处,安排专人清理垃圾,村内共建沼气池100余口,农村公共卫生改厕项目实施50余户。 我们在县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下,还建立了“农家书屋”,实施了文化共享工程。今年,又在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建起了科普活动室,通过这些平台向广大村民传播科普文化知识,帮助村民提供科技水平和致富能力。 我们在2009年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林地按股分配到各农户。 我村是一个山区村,农业灌溉用水都靠山塘蓄水,我村共有山塘20余口,村委会计划3年内完成山塘清理、维修和灌溉沟渠建设,今年计划清理、维修山塘5口,沟渠修理1000米。 我村今年计划在塔岭开发区新建村民规划区1处,安置偏远村民10余户。 我村民风淳朴,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山青水秀,东接崇觉村,西连梅山村,南与石台县毗邻,北靠陵阳镇集镇,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
崇觉村 |
崇觉村位于陵阳镇南大门,东与谢村村相邻,南与黄山区太平湖镇琉璃岭交界,西于杨梅村相邻,北于沙埂村毗邻,属丘陵地区。 本村下辖十个村民组,420户,总人口1340人,9个党小组46名党员,其中女性党员8名,水田面积1617亩,山场面积5764余亩,其中国家级省级公益林1020亩。 交通条件便利。京台高速(省内称合铜黄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并在本村境内设有出口(陵阳);S103省道贯穿本村南北,S325省道在本村境内起点。 基础设施完善。境内有小(2)型水库一座,安全饮用水受益人口1300余人;广播、有线电视复盖全村;全村十个村民组基本完成点点通(路基)工程;镇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座落我村鸦雀岭。 村民安居乐业。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兼其他增收渠道。 基层组织建设加强。近年来,我村两委积极工作,努力带领全村上下加快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曾经获“五个好党支部”、“民主法治示范村”、“先进党支部”、“经济发展先进村”等光荣称号。 |
上章村 |
上章村总面积7.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5人(其中党员42人),辖11个村民组,共有水田1450亩,山场7059亩,有林面积6500亩。 村现建有警务室一个,治保会1个,调委会1个,联防队员10人,调解、治安信息员各8人。 村内有“享誉江南”的李氏宗祠一座,有千年以上的古银杏2株,有小型水库一座和大型山塘一口,能满足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用水,村内有教学点一处,标准化卫生室一所,自来水通到各家各户。 我村山青水秀,绿水长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治安稳定。 |
清泉村 |
陵阳镇清泉村位于青阳县西南,为AAAAA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古南大门,西与贵池区棠溪乡接壤,九黄公路穿村而过,交通较通达。占地面积14.6平方公里。现辖6个村民小组,254户,全村人口1000余,耕地面积1145亩,其中水田680亩,竹园3000亩,茶园面积1000余亩,山场面积19700余亩。村上现有企业清泉茶场、七步泉矿泉水厂、凤形山观光茶园(台资)、矿山三座。清泉村是青阳县重点林业大村,境内生态保护完好,风景优美,神龙谷生态区名满江南,清泉村素有“天然氧吧”“人间桃源”之称。 近年来,全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两个主题,围绕林业,发展茶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投入资金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美化、照明亮化,不断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建设,使全村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良好结果。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造林千家村”、“安徽省首批生态示范村”、“池州市最美乡村”、“池州市特色乡村”、“池州市绿色小康村”。 |
兰溪村 |
兰溪村辖区内有11个村民组,共有常住住户349户,人口1028人(其中党员50人),区域面积16.5平方公里,共有水田面积1164.82亩,旱地面积85亩,山场面积15000亩(其中有林面积8530亩) |
所村村 |
一、基本情况: 所村村位于陵阳镇西部,村部距镇政府4.5公里,下辖十四个村民组,555户,总人口1746人,总面积19665亩,其中耕地面积5538.09亩(其中:水田面积2192.45亩,园地面积973.14亩,桑园面积620亩,茶园面积235亩),林地面积11344.89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537.06亩,交通用地96.46亩,水域面积290.4亩,未利用地面积1084.57亩。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农业水稻、蚕桑为主,兼其他增收渠道,外出务工和矿山、粉厂务工。2005年修通了“村村通”油路,并安装了130盏路灯。2006年村部配备了办公电脑,安装了广播复盖全村,收听率达80%。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保护型示范村。 二、中心村庄以油榨组的外组、田畈、团结、东边、西边、街上、九甲村民组成。302户,人口1026人。2009年新建村部综合楼一栋(六间三层全框架式624平方米)。 |
分石村 |
分石村地理走向属南北狭长走向,北与分流村交界,南与陵阳村交界。S103省道和G3(铜汤)高速公路纵贯其中。现有10个村民小组,共401户,1300余人口,劳动力人数为732人(2010年统计),其中男劳力302人,女劳力430人,有党员41名(其中有女党员7名)。水田面积1500余亩,茶桑面积400余亩,林地面积9000余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水稻、西瓜、少量茶桑以及第三产业。 新农村规划建设: 分石村10个村民组分南片5个组以少庄、武村组为集中规划区;北片5个组以石村组为集中规划区,并在相对较大的石村规划区建立了村部办公大楼。 文教、卫生: 1、分石村小学是陵阳镇的一所完小,座落在中心村庄石村组,学生人数110人,教师10人。 2、两个乡村医,其中一人是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护人员,在村卫生室上班。3、村部建立了农家书屋,免费给村民借阅,丰富了村民生活,增长村民的知识和文化水平。4、在省道和村民组集中区建立了垃圾池,设专人负责日常清运,美化村容村貌。 |
分流村 |
分流村坐落于陵阳镇北大门。东与黄山区永丰乡毗邻,南与分石村接壤,西与兰溪村、朱备镇为邻,北与杨田镇上车村交界。京台高速,S103道穿村而过。属典型的丘陵地区。 分流村面积为16.83平方公里,总户数364户,人口1122人,辖九个村民组。山林面积15900余亩,耕田面积1047亩。农民主要靠务工、创业收入为主。现外出务工人员约300余人。村集体经济主要靠林业为主。全村现有0党员42名,在读大学生20余名。村两委干部四人。今年来,分流村社会治安稳定,村民生活和谐。村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党支部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奋斗。 |
沙埂村 |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 沙埂村由原沙堤村与南埂村合并而成,位于富贵陵阳镇的北部,东面与上章村毗邻,西面与梅山村交界;南有陵阳村为依托,北有崇觉村、谢村相呼应。合同黄高速与318省道犹如两条巨龙从本村横穿而过,这给本村的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 二、人口与资源 沙埂村现有16个村民组,乡村劳动力资源数1213人,乡村从业人员数1238人,总户数615户,总人口1969人,耕地总面积3302.1亩(其中水田3150.1亩,旱地152亩),总面积1050公顷。桑园300亩,茶园250亩,零星果树258株,水果产量10吨。国家生态公益林面积255亩。沙埂村也有特色资源,沙堤毛豆腐文明遐迩,陵阳禽蛋加工也颇具特色。 三、领导班子及组织建设 村两委班子以曹太保支书为核心,共7人,35周岁以下2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人,其中一人为今年上任的大学生村官,一人是一村一大人员。支部有党员80人 四、工作情况 本村自2010年以来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完成各项工作,尤其是在全村深入开展了“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 的主题活动,建设了安全饮水工程,将民生工程落到了实处。另外,本村还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观 |
梅山村 |
我村位于陵阳镇的南部,东、西、北三面均于本镇沙堤、南阳、所村三村交界,南边于石台县接壤,京台高速傍村而过,全村占地面积14.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00余亩,有林地13185亩,森林蓄积量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8%,村内设完小一所,村级卫生室1个,全村下辖12个村民组,645户,2110余人,建设沼气池400余口,入户率70%,全村年产粮食400万斤,生猪出栏1000余头,年产茶叶2000公斤,食用菌5000公斤,村里交通便利,村容整洁,2006年相继被评为省、市级生态示范村和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
星桥村 |
星桥村位于陵阳镇西部,东邻陵阳村,南邻所村村,西连三河村,北与兰溪村接壤,共有11个村民组,494户人家,总人口1520人。土地总面积15269亩;耕地面积3025亩(其中:水田面积1975亩,桑园面积1050亩,茶园面积150亩);水面面积70亩;其它用地面积400亩;林地面积11624亩。山场林木种类主要有杉木、松树、毛竹等,属省级生态示范园之一,铜汤高速穿村而过。 一、组织建设情况: 两村合并后,我支部共有10个党小组,78名正式党员,2名预备党员,7名积极分子作为发展对象,虽然我支部党员人数较多,但年龄都偏大,35岁以下占党员数5%,35岁—60岁占39%,60岁以上占56%。为此,今后一定加大在年轻人中发展党员,尽可能把年轻、文化高、懂技术人吸收到党组织来,更好的发挥党组织的活力。 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都享有固定补贴,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6岁,班子成员之间团结、工作认真踏实,村内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民安居乐业。 二、经济发展情况: 村集体总收入约20万元,主要来源于林业收入及其它收入,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铅锌、方解石等矿产,引进外资,开发旅游龙潭山莊,现正在筹建2011预计投资1000万元。村集体总资产为39.8万元。 我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为6287元,其中种植业、林业 、畜业、工业等396万元,在乡镇经商有37人,经济收入100余万元,务工人员为384人,主要从事管理、工业、家政等,务工收入为460万元。个体企业三家,经营收入200万元。现村内有卫生室一个,全村共有沼气池等卫生设施200余口,村民以生产粮食为主,年产粮食210万斤,蚕桑养殖是全镇大村,每年肆佰余张蚕种,单产20000公斤。 三、社会发展情况: 几年来我村加大对水利、道路等公益事业的投入,2010年我村对五组唐家及方冲组进行道路拓宽,并砂石垫层2000米,村投资10万元,对南山渠水沟进行修复360米,投资2 万余元。2010年及2011年初,我们修建阳边大山塘,投资约3.5万元,小型水利修理约2万元,几年来新铺柏油路3条,2.8公里,村投资十余万元,建了15个垃圾池,有专人负责及时处理各类垃圾。经常帮助困难户、五保户解决生活、生产等实际困难。 四、今后发展规划: 根据我村的村情,星桥村11个村民组,分7个自然村布局,安排村部周边约30亩的面积作为星桥村中心村。逐步拆销5组及方冲组,迁至中心村东北边。经村两委研究,村民代表同意已报上级审批。 今年下半年现已着手准备将全村的饮用水进行改装重建,大约投资约16万元。主要解决村民用水难和用卫生水,同时对垌山圲组、唐家组、方冲组道路进行硬化,着重为民办实事。 |
三河村 |
青阳县陵阳镇三河村,是由村级规模调整,黄石、东河、三溪合并而成立的林业大村。三河村位于九华山后山,东与本镇梅山村交界,南和石台县六都相邻,西邻本镇南阳村,北与九华山接壤。全村土地面积4425.2公顷,其中林业用地2194.3公顷,划为国家公益面积1843公顷,水田面积192公顷,茶园面积186公顷,退耕还林、茶面积72公顷。全村辖16个村民组,总人口216人,665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三河村村支两委从本村村情出发,高度重视林业、旅游、茶叶、养殖畜牧业等作为全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一、林业:全村山场2914.3公顷。村集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根据县镇造林绿化要求,大搞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采取集体、个人和联户等形式对宜林荒山造人工林。沿九黄公路西侧营造绿化林;与九华相邻的黄石大部分山场都划为国家公益林,总面积达到1843公顷,保持了生态。通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全村共营造杉木和马尾松林680公顷,竹林378公顷,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马尾松、枫香等阔叶林245公顷。 1、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积极筹集资金,在防火期间,请专人对有林山场进行防火值班巡逻,并做好日志,一旦发现防火隐患,及时反映到村和林业相关部门,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2、全村林业管理秩序井然有序,多年来,坚持了木竹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制度,三十年来未发生重大乱砍滥伐案件。 随着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三河村村支两委一班人,及时更新观念,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带动全村农户,加大森林资源的培育与保护力度,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提高林业收入。 二、旅游:我村位于九华山和太平湖之间,九黄省公路穿境而过,黄石大峡谷风景秀美;佛道内涵十分丰富的道僧洞景点座落在境内,为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三、茶叶:黄石溪名茶历史悠久,早在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56年后国家外交部每年以礼品茶订购,产品远销香港、澳门、东南亚一带。后来获奖甚多,但目前要加快对黄石溪名茶基地和品牌建设,已退耕还茶,扩大了茶叶种植面积,既改进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并招商开发安吉“白茶”500多亩。 四、养殖、畜牧业:目前三河村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业、养鱼100多亩水面;蜈蚣、牛、猪等户各投资十几万元。 三河人深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三河村的良好生态环境,正在向人们展示一个青山绿水,富饶美丽的新形象,正在向人们展示三河人的勤劳和智慧。三河人有着宏伟的发展目标奔向更好的明天。 |
南阳村 |
南阳村是由原南阳村、日新村、考塘村合并的新南阳村。位于陵阳镇的西南部,九华山南麓,东与石台县龙田村接壤,南与石台县高路亭村中龙山林场接壤,西边与国营南阳林场接壤,北邻三河村、清泉村,占地面积16.77平方公里,14个村民小组,657户,2062人,耕地面积3143亩。其中水田2643亩,桑园面积500亩,山场面积18320亩,已建立治保会1个6人,治安巡逻队1个8人,治安信息员14人,调解信息员14人。 南阳村景色宜人、生态环境优越,民风淳朴、勤劳,是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村、省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池州首届文明村、法制宣传先进村,今年又荣获2010年池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村称号。 |
陵阳村 |
陵阳村位于陵阳镇集镇中心位置,地处103省道两侧,东靠永丰村,南靠沙埂村,西靠红星村,北靠分石村。由原陵阳村、济阳村和永安村三村合并而成,辖17个村民组,户数838户,总人口2732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727亩,山场面积10538亩。 一是党员队伍建设概况 全村有党支部一个,党小组14个,党员人数119名,其中男性92名、女性26名。预备党员人数10名。年龄结构情况:35岁以下22人,36-45岁26人,46-54岁18人,55-59岁14人,60岁以上39人。文化程度以初中生为主,含高中(中专)以上文化27人。 二是经济发展概况 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山场、固定资产出租、转移支付和集镇建设劳务费。农民人均收入5500元,主要收入来源靠打工和经商为主,以种植水稻、发展养殖业为副的其他增收渠道。 三是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1、认真开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各个主要道路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全覆盖,并且从2010年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实施进组道路兴建;2、大力兴修水利,确保生产生活用水,达到防汛抗旱工作要求;3、认真开展安全引用水工程,让大部分农户都喝上放心水;4是搞好村容村貌工作,兴建垃圾池3座,聘请了保洁员2人,负责及时清理垃圾池中的垃圾;5、重点落实好民生工程,超额完成卫生厕所改厕任务,兴建三格式卫生厕所34座,帮助百姓建好沼气池;6、充分发挥村卫生室作用,为全村百姓服务,关心百姓的健康,并适时开展为百姓免费健康体检活动;7、全村“四通”情况达到90%以上。 四是获奖情况 多次荣获先进党支部、维稳综治工作先进村、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经济发展贡献奖等多项荣誉,仅2010年就荣获经济发展先进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文明村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村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