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东村位于蜀山镇西边,与白湖农场接壤,辖区内资源丰富,辖区人口3962人,耕地面积3217亩,12个自然村。主要农作物水稻,棉花、茶叶、荸荠等。改革开放以来,湖东村一班人带领村广大群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当前,我村正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王坤友同志为榜样,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把我村各项工作业绩向前推进一步。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422108 | 238300 | 0553 | 查看 湖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姑社区 |
黄姑社区是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蜀山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14221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1422。邮政编码为238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3,车牌号码为皖B。与苏疃村、德和村、百胜社区、白湖村、湖东村、双泉村、关河村、蜀山社区、石岗村、集中村、仁泉村、拾联村、新安村、杨桥村、凤凰山村、花桥村相邻。 |
百胜社区 |
百胜社区是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蜀山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14221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1422。邮政编码为238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3,车牌号码为皖B。与苏疃村、德和村、黄姑社区、白湖村、湖东村、双泉村、关河村、蜀山社区、石岗村、集中村、仁泉村、拾联村、新安村、杨桥村、凤凰山村、花桥村相邻。 |
蜀山社区 |
蜀山社区是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蜀山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14221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1422。邮政编码为238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3,车牌号码为皖B。与苏疃村、德和村、黄姑社区、百胜社区、白湖村、湖东村、双泉村、关河村、石岗村、集中村、仁泉村、拾联村、新安村、杨桥村、凤凰山村、花桥村相邻。 |
德和村 |
德和村位于蜀山镇中西部,严凤路穿村而过,东接仁泉村。相距镇政府中心区仅为1公里,交通地理优势十分明显。 德和村辖区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由祠堂、腰村、桃园、圩湾、小张、何村、赵村、西村、田埠、下邢、应程、李畈、山洼、蒋村、山边、大小村和洼周17个自然村组成。常住人口4100余人,流动人口30余人。拥有耕地面积近4480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1亩。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荸荠、小麦、油菜等。水产养殖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辖区内私营企业、厂矿共6家。 德和村两委干部由7人组成,党支部4人:书记由程绍根担任,支部委员由何合鹏、邢树林、张复全组成;村民委员会3人:副主任由程根生担任,村委委员由王贤文、邢珏组成;另外聘用计生专干1名。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22名,设12个党小组,目前,党员队伍中,高龄党员比例占到60%。近几年来,党支部注重年龄结构调整,已经陆续吸收20余名有事业心、有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年加入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考察对象行列。 |
白湖村 |
白湖村座落在蜀山镇西部,与白湖农场接壤,所辖21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785亩,人口3533,共有党员81名,9个党小组。我村至目前为止,在各级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之下,共获得镇政府颁发的奖项有:计划生育工作第三名,水利兴修第三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三名,曾被县政府评为县级平安村。 |
湖东村 |
湖东村位于蜀山镇西边,与白湖农场接壤,辖区内资源丰富,辖区人口3962人,耕地面积3217亩,12个自然村。主要农作物水稻,棉花、茶叶、荸荠等。改革开放以来,湖东村一班人带领村广大群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当前,我村正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王坤友同志为榜样,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把我村各项工作业绩向前推进一步。 |
双泉村 |
双泉村座落在蜀山镇中部,与周家大山林场接壤,所辖2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795亩,3465人口,共有党员87名,其中女党员3名,9个党小组。我村至目前为止,在各级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之下,共获得镇政府颁发的奖项有:计划生育工作第三名,红旗党支部、水利兴修第二名,农作物高产示范片第一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三名,曾被县政府评为县级平安村。 |
关河村 |
关河村位于无为县蜀山镇西北边陲,东与花桥村相邻,南与花桥、石岗村接壤,西接庐江白湖农场,北边与居巢相邻。村内辖24个自然村,人口3267人,耕地面积3225亩,社会面积近6000亩。农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山芋等。 关河村现有党员96人,村民代表31人,村两委干部7人,近几年来,村两委一班人致力于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走出了一条符合关河村实际的发展路。 在关河村上下努力下,2007年获镇综合考评第二名,并获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获财经工作先进单位;这一系列成绩取得来源于村党支部的领头人,来源于村两委的团结,来源于广大党员和普通群众的支持,关河村两委一班人深知成绩永远属于过去。“立足当前,展望未来”让关河这块贫瘠又富饶的土地永不落后,才是关河人所不懈奋斗的目标! |
石岗村 |
蜀山镇石岗行政村位于蜀山镇西,西至白湖农场,北至居巢区坝镇,东至国家级森林公园,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我村总人口3311人,耕地面积3595亩,26个自然村。我村有思源养鸭厂、群利安玩具厂、李林华养鸡厂。主要农作物是棉花、茶叶、水稻、荸荠、板栗等。 改革开放以来,石岗村一班人带领村广大群众落实科学发展观,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8年荣获蜀山镇计划生育一等奖、综合考评第三名。2009年土地管理第一名。当前,蜀山镇石岗村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王坤友为榜样,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
苏疃村 |
苏疃村:位于蜀山镇最西端,与庐江县接壤,和白湖农场隔河相望,南邻黄姑社区、北邻白湖村。总面积5.8平方公里。全村17个村民组,715户,3053人。耕地面积3010亩,人均耕地1.0亩,半圩区。 苏疃村与德和村、黄姑社区、百胜社区、白湖村、湖东村、双泉村、关河村、蜀山社区、石岗村、集中村、仁泉村、拾联村、新安村、杨桥村、凤凰山村、花桥村相邻。 |
集中村 |
集中村位于蜀山镇最东边,与泉塘镇接壤,军二路贯穿全程,交通非常便捷,是蜀山镇的东大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我村总人口3785人,耕地面积3536亩,9个自然村,主要农作物是水稻、荸荠,近两年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主要是螃蟹、黄鳝(目前黄鳝有1000多箱,螃蟹养殖面积有1000多亩)。2009年村“两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奋发拼搏,获得了镇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及征兵工作二等奖。 今后,村“两委”继续带领全村人民开拓进取,团结一心,力争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
仁泉村 |
我们仁泉村是由原张李、仁泉两村于2006年5月合并而成,处于蜀山镇中东部,东与泉塘镇临河村接壤,北接百胜社区,南连蜀山社区与镇政府毗邻,严凤路和蜀百路贯穿全村南北,交通便利。 全村耕地面积3920亩,林业面积95亩。绝大部分地势较低,属临河圩中心地带,河沟密布,水源丰富。辖区内有17个自然村,划分为7个村民小组,分别是小张、宋村、张村、西李、安折、周章、魏段。现有住户1086户,总人口4360人。全村有19个党小组,党员118名。支部委员和村民委员会分别由3人组成,干群融洽,民风淳朴。 近年来,特别是并村后资源整合渐显优势,两委一班人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科学发展。在传统农作物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荸荠等经济作物,提升效益,同时利用当地水资源优势,适时引导村民进行水产养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河蟹、黄鳝养殖初具规模,已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点和亮点。 党的-以来,村党总支、村委会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科学规划,关注民生,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先后投资30余万元建成6.5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投入8万余元建立能容纳40余人的村级“五保之家”,使本村孤寡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投入35万元建设15间村级办公活动中心,既提升了村级工作效率,也方便了村民服务和办事。投资25万元对380亩低洼芦滩进行造地和整治,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水稻种植示范田,仅此一项村集体年收入10万余元。 据传仁泉村名,源于三国时。曹操领兵伐吴,行至此泉,人乏马困,军中疾病流行。曹军干渴难忍,逐饮此泉水,而病神愈。曹操驻马叹曰:惠尔仁泉,遂得名。至今村名已传千百年。仁泉村历史悠久,交通发达,北靠天井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有500余亩的仁泉山亟待开发,东有400余亩标准良田对外承租,域内渠沟纵横,水源十分丰富,可谓鱼米之乡,诚邀有志之士来村投资办厂,兴办企业,共建共赢。 |
拾联村 |
拾联村位于无为县蜀山镇南边,东与洪巷乡龙泉村相邻,南与鹤毛乡桥头村接壤,西河、郭公河环抱该村,水资源丰富,属典型的沿江圩区。村内辖19个自然村,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2372.44亩,社会面积近5000亩。农作物主要以水稻、荸荠为主;水产养殖,尤其是河蟹养殖,由于境内水好、草好,近几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接近1000亩,在村党支部的积极支持下,2009年“拾联村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其注册的“天河牌”河蟹,因其膏好、黄好、肉质鲜美,逐渐被世人所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拾联村现有党员54人,村民代表31人,村两委干部5人,近几年来,村两委一班人致力于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于2006年建成汽渡,2007年修通村级公路网,并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拾联村实际的发展路。 在拾联村上下努力下,2007年、2009年分获镇综合考评第一名和第二名,并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授予“红旗党支部”称号,这一系列成绩取得来源于村党支部的领头人,来源于村两委的团结,来源于广大党员和普通群众的支持,拾联村两委一班人深知成绩永远属于过去。“立足当前,展望未来”让拾联这块贫瘠又富饶的土地永不落后,才是拾联人所不懈奋斗的目标! 拾联村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人居环境,这里村民勤劳纯朴,热情好客,欢迎有识之士来拾联休闲旅游、投资创业!开放的拾联一定会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新安村 |
蜀山镇新安村位于无为县蜀山镇西南,南与本县鹤毛乡一桥相连,西邻庐江县白湖镇一河相望,银岗路南北贯穿而过,西河东西穿村流淌。现有耕地面4172亩,人口3728人,可用水面680亩,主产以水稻、荸荠为主。下设17个村民组,党员120人。系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近年来,新安村在以王坤友同志为首的党总支一班人的带领下,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克服重重困难,多方融资,多方争取,大刀阔斧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初争取腰徐自然村列入县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2007年争取县委组织部支持新建300㎡的村级活动场所;2007年12月对七联圩圩堤长2.1Km险段进行了加固加高;2008年2月对新安村朱村自然村内河300m淤泥进行疏理;2008年在滩口自然村推广沼气,受益户达136户。 2009年初滩口自然村列入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2009年4月建立了3000亩水稻示范片一个,2009年5月与凤凰山村联建了网箱生态养鳝基地1个。目前,全村各项事业正稳步向前发展。 |
杨桥村 |
蜀山镇杨桥村位于蜀山镇东北,国家级森林公园天井森林公园山脚下,辖区内资源丰富,辖区总人口3186人,耕地面积3210亩,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棉花、茶叶等。改革开放以来,杨桥村一班人带领村广大群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8年荣获县水利兴修先进村、扶贫开发第三名、荣获镇水利兴修第一名、信访先进单位,2009年荣获蜀山镇武装考评第一名、信访先进单位、综治先进单位、水利兴修先进单位。当前,杨桥村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王坤友同志为榜样,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将我村各项工作业绩更进一步。 |
凤凰山村 |
凤凰山村位于蜀山镇西南,北依凤凰山、鸟寇山,南临西河,西与“江淮独秀”——泊山洞风景区相邻,省道军二路与市道银岗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境内石灰石资源丰富,采石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全村共辖20个自然村,总人口3336人,耕地面积3150亩。现有两委干部7人(含选派干部1人),党员80名,党员议事会代表15名,村民代表30名。 村两委一班人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大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特别是蜀山镇工业集中区落户该村后,更为全村可持续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该村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连续八年被镇党委评为“红旗党组织”; 2007年3月,被评为全镇 “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县信访工作“三无”村;2008年2月,被评为全镇“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5月,被评为巢湖市首批“民主管理示范村”;2009年2月,被评为全镇“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和“水利兴修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先进信访先进单位”、“水利兴修工作先进单位”、“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
花桥村 |
蜀山镇花桥村是全县第四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行政村,我村位于蜀山镇西部,老百胜境内,其中林地1050亩、耕地3451亩,总户数965户、总人口3460人,党员数182人。该村农业以“水稻、油菜”为种植模式。2009年人均纯收入是5100元。该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最近几年,村委会下大力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其它部门的帮助支持以及村民们的配合帮助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新品种茶叶,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二是引资建小型企业,利用花桥村的交通优势(石凤路的优势),在何村自然村引进了扎钢厂,今年8月,正式投产。三是在镇和各帮扶单位的帮助和外出富裕的商人的支持下,新建了三汊河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如今的花桥村村庄干净、整洁,道路硬化了,路灯明亮了,厕所卫生了,环境美化了,休闲有去处了。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发自内心地说:农村生活城镇化,党的恩情比天大。 总之,今后花桥村的干部群众一定会齐心协力,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去把花桥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