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村位于皖南山区,座落于青阳县朱备镇的北大门,东与杨田、北与蓉城联接。整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原为三个行政村,2000年底合并为一个村,联名“江村村”。全村共二十七个村民组,总人口数3098人,水田3142亩,山场总面积5946亩。
江村村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稻谷质优。林业是江村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柱。同时,桑蚕、茶叶、苎麻在我村也有着悠长的种植历史,并形成规模,由于品质上乘而广受好评。其中,高山茶叶最是久负盛名。江村村在村里两委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辛勤劳动下,勤劳致富,生活水平节节高升。我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实现小康目标,狠抓两个文明建设,做到物质和精神文明同步小康。
江村村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有众多养殖大户。其中,皖南土鸡养殖者张帮青更是远近闻名,每年都能向外界供应上万头土鸡。他养殖的皖南土鸡食味鲜美、纯天然放养、营养价值高且无污染,年年畅销省内外。近年,为开拓市场,作为老党员的张帮青夫妇勇于创新,在养鸡的同时对原生态生猪进行试探性养殖,现平均每年可宰杀近百头原生态黑猪。不久前,张帮青还利用科技原理建立了洁净的现代化鸡舍和猪舍,使得所养殖家畜的卫生有了多重保障。他们带动了部分村民开展养殖业,促进了我村经济发展。
我村地处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后山,景色宜人。更有着丰富的特色资源。首先当属地热资源。经过上级指示,五年前,专家对我村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估调查。通过两个多月的的地质调查、物探、钻探。专家指出,受结构断裂控制,我村地下蕴藏着大量地热资源,且地热田的浅部热特征明显,水温可达27.2摄氏度。因此,我村可作为极好的后备发展地段。这给全镇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希望。九华山是一个以旅游经济为中心的地区,随着国内外对旅游热的升温以及“两山一湖”的开发开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九华山后山的旅游经济也必然将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村三面环山,山场蕴藏大量稀有优质瓷矿石,有待开采。我村村民一定会努力利用好这些天赐良“源”,将我村发展为全县乃至全省的骄傲。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723106 | 247100 | -- | 查看 江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桥村 |
东桥村坐落在青阳县朱备镇中部,全村总面积18.4平方公里,14个村民组,1964农业人口,582户。耕地面积2000母,其中水田1440亩,山场总面积22000亩,用材林19600亩。201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04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4万元。村党支部现有党小组6个,党员71人。其中:女性党员7人;35岁以下的6人,36至45岁的9人,46至54岁的12人,55岁59岁的13人,60岁以上的31人。大专及以上1人,高中学历14人,初中及以下56人。 东桥村地处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子岩风景区),全镇19座寺庙,其中东桥村有15座。其境内风景秀丽,峰壑连绵,流泉飞瀑,竹木葱茏。有“天柱仙踪”、“九子泉声”等著名景点。还有地藏王菩萨在九华山的第一修行地“华严古道场”,新中国第一尊“大兴菩萨”,朱元璋备兵作战所留下“逃过湾”,明代施达创建的“天柱书堂”等。 |
江村村 |
江村村位于皖南山区,座落于青阳县朱备镇的北大门,东与杨田、北与蓉城联接。整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原为三个行政村,2000年底合并为一个村,联名“江村村”。全村共二十七个村民组,总人口数3098人,水田3142亩,山场总面积5946亩。 江村村以农业为主,主产水稻,稻谷质优。林业是江村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柱。同时,桑蚕、茶叶、苎麻在我村也有着悠长的种植历史,并形成规模,由于品质上乘而广受好评。其中,高山茶叶最是久负盛名。江村村在村里两委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辛勤劳动下,勤劳致富,生活水平节节高升。我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实现小康目标,狠抓两个文明建设,做到物质和精神文明同步小康。 江村村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有众多养殖大户。其中,皖南土鸡养殖者张帮青更是远近闻名,每年都能向外界供应上万头土鸡。他养殖的皖南土鸡食味鲜美、纯天然放养、营养价值高且无污染,年年畅销省内外。近年,为开拓市场,作为老党员的张帮青夫妇勇于创新,在养鸡的同时对原生态生猪进行试探性养殖,现平均每年可宰杀近百头原生态黑猪。不久前,张帮青还利用科技原理建立了洁净的现代化鸡舍和猪舍,使得所养殖家畜的卫生有了多重保障。他们带动了部分村民开展养殖业,促进了我村经济发展。 我村地处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后山,景色宜人。更有着丰富的特色资源。首先当属地热资源。经过上级指示,五年前,专家对我村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估调查。通过两个多月的的地质调查、物探、钻探。专家指出,受结构断裂控制,我村地下蕴藏着大量地热资源,且地热田的浅部热特征明显,水温可达27.2摄氏度。因此,我村可作为极好的后备发展地段。这给全镇的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更多希望。九华山是一个以旅游经济为中心的地区,随着国内外对旅游热的升温以及“两山一湖”的开发开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九华山后山的旅游经济也必然将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村三面环山,山场蕴藏大量稀有优质瓷矿石,有待开采。我村村民一定会努力利用好这些天赐良“源”,将我村发展为全县乃至全省的骄傲。 |
朱笔村 |
朱笔村位于朱备镇中部,青通河上游两岸,镇政府所在地(集镇中心),村域面积13.2平方公里。共有830户,人口2565人,辖17个村民组。现有耕地面积2.18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0.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1平方公里。主导产业有水稻、茶叶、竹木等林产品。农民收入一半来源于外出务工工资。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 10 万元。 朱笔村党支部共8个党小组,党员94人。其中:女性党员17人;35岁以下的8人,36至45岁的13人,46至54岁的16人,55至59岁的10人,60岁以上的44人。大专及以上3人,中专学历7人,高中、中技学历14人,初中及以下70人。 村支两委共5人,在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朱笔村的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民生工程取得的很大的进步。2006年,朱笔村成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财政、政策上得到很大的帮扶,建设了垅里新农村试点组。村庄规划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道路、卫生、生活环境上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朱笔村坐落于九子岩下,优越的自然地理风光为这里开展乡村旅游、苗圃培植提供了先天的条件,也涌现了一批创业致富的典型。村内有当地村民-福依山而建的德福山庄,风景秀美。村民胡东高的生态苗圃自1998年以来,年均出圃1.5万棵,收入 50 元。全村共有创业致富 14 户,其中从事农家乐项目的 1户,苗木培植 5 户,生态养殖 2 户。 坐落于朱笔村后山村民组的总投资12个亿的德懋堂项目将是该村的重点项目。该项目的建成,将有力的提升该镇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
将军村 |
青阳县朱备镇将军村位于县城以南13公里处,朱陵公路贯穿南北,境内最高海拔1220米,是青阳母亲河青通河的主要源头之一。将军村历史文化悠久,其“将军”名源于明朝常遇春将军在此囤兵扎寨而得名,境内景点丰富,有花台、团箕寨、菩萨岭、杀猪台、大鼓岭等,徒步二个小时可达九华山天台正顶。东与杨田镇交界;南与陵阳镇相邻;西与九华山相依;北与我镇的东桥村相接。土地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34000亩,有林地面积为33000亩,全村耕地面积为780亩,全村总人口1498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而人均林地面积为约23亩,林业在全村集体和农民经济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池州最大的水利工程牛桥水库坐落于将军村境内。 将军村设党总支一个,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72名,两委干部5名。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主管局的支持下,依托地理和区位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空间,大力推进村组的造林绿化步伐。经过不懈的努力,将军村现在以其“和谐、绿色、美丽、文明”的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取得了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的双赢局面。于1998年获得由全国绿化委颁发的“全国绿化造林绿化千佳村”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