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金安区 >> 东桥镇 >> 中果店村

中果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中果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果店村简介

  中果店村位于东桥镇南端,县道木三路贯穿南北,现与三十铺镇相接,西临瓦西河,东与罗老庄村相连,北与潘店村相邻。由原老鸹墩村、中果村合并而成。隶属东桥镇人民政府。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人口2584人,695户,27个村组。党总支1个,下设2个党支部(第-支部、第二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99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2余名。国营南灌塘电站、潘店初中、潘店希望小学和东桥自来水厂均座落于我村境内。全村人均纯收入3500元。
   经济发展。农民以科学种植优质杂交稻、杂交油菜、品优小麦为主导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效益明显;东桥镇最大养养殖基地东升养殖场年出栏生猪800头,带动其他中小型养殖户10户,年创利80万元。全村拥有大、中、小型货运汽车50多台,年创收入近300万元,农用旋耕机10台,收割机4台,方便了群众耕作与收割。
   社会稳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两委”班子齐抓共管,人心所向,无刑事案件发生及打架斗殴现象。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文化繁荣。广大群众自编自演一些戏剧等文艺节目,既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又丰富了民间的文化生活。大多数群众文化素养较好。农家书屋藏书1600册,可供群众自行阅读。
   交通顺畅。县道木三路横穿全村达4公里,先后兴修了3条砂石路10公里,全村纵横贯通,交通便捷顺畅。
   人口发展。计划生育是国策,党总支始终抓住这根主线不放松,按照人口计划,力求少生优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新农村建设。在上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监管下,农户确需建房须严格程序,即:农户书面申请,村民组会议研究通过,村委会审核并附书面报告,镇专抓组审批,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现场勘查确定边界。由于宣传到位,工作扎实,全村无一户违章违房。现有新农村规划点一处。
   基层组织建设。设党总支一个,支委会由3人组成,下设2个党支部,即:第-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第二党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共12个党小组,拥有正式党员99名,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12名。村委会由3人组成(主任1人,委员2人)。金安区建区十周年被表彰为“双百”先进单位。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02102 237000 -- 查看 中果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果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中果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何山村

   何山村位于东桥镇东北角,东与合肥市官亭镇老庙村相连,南与肥西县交界,西与六岗村隔河相望,北与寿县三觉镇前进村一路之隔。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83亩,总人口3176人,辖36个村民组,规划康居点6个。六王水泥路贯穿全村。村内中心小学1所,卫生室1个,基督教堂1个,电管站2座,村级主干道6条。何山村党总支107名党员。下设两个支部,六个党小组,六个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区由党小组长负责,党小组长和党员责任区由两个支部的书记委员包干。中心党小组,组长徐瑞昌,责任区负责人徐瑞昌,联系人魏祥福,总支委员。门郢党小组,组长何贤军,责任区负责人何贤军,联系人周杰,总支书记。王圩党小组,组长张谷山,责任区负责人张谷山,联系人王世发,第一支委员营长。老郢党小组,组长凡军,责任区负责人凡军,联系人何永生,第二支部书记。古同党小组,组长任绪友,责任区负责人任绪友,联系人赵家友,总支委员,村长。王岗党小组,组长吴献兵,责任区负责人吴献兵,联系人曹华明,第二支部委员。党总支书记周杰同志现年46岁,中专文化水平。1983年入伍,1986年退伍回乡,1987年加入中国0。历任何山小学代课教师、村会计、文书、村主任,2004年任何山村党支书记至今。村委会主任赵家友。现年47岁,初中文化水平,2005年加入中国0。2008年当选村委会主任至今。  

油坊村

  油坊村位于东桥镇西,没瓦西河畔,东与二道杠村相接,北与青峰岭村接壤,南与潘店、任郢两村相邻,由原增联村、油坊村合并而成。全村28个村民组,27个自然村庄,总人口2238人,耕地面积3365.19亩,党总支1个,下设2个党支部(第-支部、第二党支部),拥有正式党员83名,预备党员2名,培育入党积极分子10余名。   经济发展。农民以科学种植优质杂交稻、杂交油菜,品优小麦为主导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效益明显;皖西白鹅养殖大户8户,生产出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全村拥有大、中、小型货运汽车50多台,年创收入数百万元,农用旋耕机12台,收割机14台,方便了群众耕作与收割。    社会稳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两委”班子齐抓共管,人心所向,无刑事案件发生及打架斗殴现象。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文化繁荣。广大群众自建国以后,就善于自编自演一些戏剧、花鼓灯等文艺节目,既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又丰富了民间的文化生活。大多数群众文化素养较好。    交通顺畅。2009年修筑了一条镇通往村部的4公里水泥路。先后兴修了老坟岗砂石路、安东家俱厂至老坟岗砂石路、桃园至花东砂石路、河南至南庄砂石路,方便了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交通顺畅。    人口发展。计划生育是国策,党总支始终抓住这根主线不放松,按照人口计划,力求少生优生,确保不超生。   新农村建设。在上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监管下,农户确需建房须严格程序,即:农户书面申请,村民组会议研究通过,村委会审核并附书面报告,镇专抓组审批,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现场勘查确定边界。由于宣传到位,工作扎实,全村无一户违章违房。    基层组织建设。设党总支一个,支委会由3人组成,下设2个党支部,即:第-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第二党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共11个党小组,拥有正式党员83名,预备党员2名,培育入党申请人10余名、积极分子2名。村委会由3人组成(主任1人,委员2人)。    地方经济特色。种植业多数农民由原来的模式种植发展到科学优化种植,产量逐年提高,效益明显;养殖业以党员代仁福、吴允朝,村民赵德义、赵德中、翁世林等为笼头的养鹅大户,田成喜养猪大户,带动和影响了周边的人,效益可观。   运输业。全村拥有大、中、小型货运车辆50多台,旋耕机12台,收割机14台,方便了群众耕作与收割。年创收入数百万元。  

庙岗村

  庙岗村位于东桥镇东,东与肥西交界,北与六岗相邻、南与段新街村相连,西与任郢、金桥村相接。属于丘陵地形,东马路南北贯穿9个村民组,合六叶高速东西贯穿7个村民组。全村22个自然村庄,19个村民组,人口1955人,耕地面积2572亩。党总支一个,下设两个党支部,十一个党小组,拥有党员63名。    庙岗村的经济、文化、交通在东桥镇具有重要的位置,由于东马路和合六叶高速经过本村,给我村经济文化交通带来更为广泛的发展,在社会上也大大提高了知明度,新农村建设正在规划中,把本村边远的村庄进行土地置换,集中到规划点来。党组织建设通过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学习,对照自己承诺事项正在履行自己的承诺。两委班子团结协调,工作整体有序。

段新街村

  段新街村位于东桥镇东南部,东临潜山干渠,南与三十铺镇太平村交界,西与任郢村相连,北与庙岗村为邻,由原大岗、兴和、新街三小村合并而成,大岗街道系原马集乡政府所在地,总面积1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53.58亩,辖33个村民组,总人口3576人。东马路南北贯穿全村,驻村单位有马集学校、马集粮站、大岗卫生院、马集砖瓦厂。基层组织建设。设党总支一个,支委会由3人组成,下设2个党支部,即:第-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第二党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共15个党小组,拥有正式党员139名,预备党员4名,培育入党申请人15余名、积极分子4名。村委会由3人组成(主任1人,委员2人)。我村的小学教活动在镇党委关心、领导下,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首先村召开了两委会和总支大会,广大党员开展了“双培双带”、 “设岗定责”和“双向承诺”活动,村两委同志走村入户进行了调研、走访活动,制定了村级年度计划,力争到年底将群众纯收入提高10%。建立高效农业,推广科技种田,利用本村现有优势,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进程,实行村庄规划,杜绝乱搭乱建,努力打造好省级新农村示范村的农民康居点建设这个亮点,改造群众生活和居住环境。   

马集村

  马集村位于东桥镇东南部,东与肥西县交界,西临淠史杭潜山干渠,总面积6.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11亩,辖13个村民组,总人口1547人。现有马集学校教学点1个,卫生室1所。本村设马集、学校、桃园3个安全文明小区,近几年无刑释解教人员和违法犯罪人员,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养殖业兴旺,马集村位于东桥镇东部,与肥西交界,仅靠淠史河主干渠.水利资源丰富,适合养殖业发展,出名的是皖西白鹅和淡水鱼养殖,村里发展起许多颇具规模的养殖大户,陶育保的皖西白鹅养殖,拥有大棚200个平方。鱼塘五个。皖西白鹅2000多只。附近闻名,汤道宏的养殖鱼塘近千亩,年产鱼几顿。远销合肥市场。   

金桥村

  金桥村位于东桥镇街道南端,与街道接壤,向东至南与六岗村、庙岗村、东淝河相隔;向南与任郢村相连;向西与二道杠村相连;向北与寿县夹横村相连。全村共有14个村民组,人口2013人,总户数465户,面积5.68平方公里,耕地2427亩,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6名。东马路横穿东北、金桥等村民组;东高路横穿文郢、瓦屋等村民组,是镇政府的所在地,其他部门、机关单位均在我村高庄组境内。    我村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养殖、种职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享盛名;全村以农业为主,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为村里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在各项工作中,被上级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历年来,未发生重大政治刑事案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村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基础上,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09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乡镇推进”工作中,我村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度推进、整体提高的工作思路,加强调查研究,加大争取扶持力度,在区财政局的大力帮扶指导下,强化各项推进措施落实,新建村级活动场所8间,修通了主干道水泥路1.6公里,新建村民组砂石路2.5公里,改善了村级两个组织办公条件,改善了村内交通条件。  

街西村

  街西村与东桥街道北端相连,东邻寿县冯楼村,西连青峰岭村,北望莲花村,南接油坊村,李三路横穿全境。全村总面积3.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50亩,现有农业人口2005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村庄布点规划整齐,村民安居乐业。科学种植水稻、小麦,产量逐年增加,效益明显;皖西白鹅养殖大户3户,青爪鸡养殖大户3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辖区内有东桥初级中学、青峰小学各一所,教学规范。    党员发展情况,拥有正式党员53名,预备党员2人,积极分子5人。党员发展注重从文化程度高,思想觉悟高的年轻同志中发展,特别是年轻的女同志。目前全村有女党员4名,文化程度都是高中学历以上。2013年吸收预备党员两名,都是年轻同志。2013年上半年吸收孔令霞、王磊两位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为党增添新的血液。   

莲花村

  东桥镇莲花村位于东桥镇北部,东北与寿县三觉镇为邻,西与翁墩乡隔河相望,南和街西、青峰岭村交界,面积6.3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800亩,人口2290人,辖20个村民组,距镇政府3公里,东八水泥路贯穿全村,交通方便。全村现有党员74名,村民代表50名,设党总支一个,村支部两个,即莲花村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每年新发展党员两名。莲花村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小麦,年水稻总产量252万公斤,小麦年产量82.7万公斤。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菜,年产量17.3万公斤。地方特色养殖是养鱼,有野鸡洼养殖水面500亩,皖西白鹅养殖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还有无公害莲藕种植。野鸡洼周边有200亩左右的百年柿树林,为野鸡洼的特色养殖更增加地方特色。上年农村经济纯收入104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比上一年度增长7%,下一年将继续保持这个增长速度。我们村两委有决心、有信心带领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为把本村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六岗村

  六岗村位于东桥镇东,东与何山村,北与寿县三觉镇冯楼村交界、南与庙岗村相连,西与金桥村相接。总面积4.9平方公里,现在耕地面积2564亩,人口1800人,所辖16个村民组。距镇政府2公里,东西两条自然小河。“村村通”东王路、东马路贯穿村,皖小1所,卫生院1所,全村正式党员65名,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3名。村民代表31名,设党总支1个,支部2个(即第-支部和第二党支部),每年发展党员不少于1名。我村粮食作物主要是优质水稻、小麦,2010年水稻总产量约140万公斤,小麦45万公斤,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菜,年总产量约8万公斤,2010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2010年被确定为农业部万亩油菜示范基地。    六岗村的经济、文化、交通在东桥镇具有重要的位置,党组织建设通过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学习,对照自己承诺事项正在履行自己的承诺。两委班子团结协调,工作整体有序。    经济发展。农民以科学种植优质杂交稻、杂交油菜、品优小麦为主导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效益明显;养殖业主要以万凤根、金家好白鹅养殖、何成良生猪养殖、刘永和青爪鸡养殖等为龙头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年创利30万元。全村拥有大、中、小型货运汽车40多台,年创收入近150万元,农用旋耕机7台,收割机6台,方便了群众耕作与收割。    社会稳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两委”班子齐抓共管,人心所向,无刑事案件发生及打架斗殴现象。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文化繁荣。农家书屋藏书2700册,可供群众自行阅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素质。    交通顺畅。“村村通”东马、东王水泥路贯穿全村,2011年修通4.5公里环组,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兴修了冯郢至塘拐2公里条砂石路,全村纵横贯通,交通便捷顺畅。    人口发展。计划生育是国策,党总支始终抓住这根主线不放松,按照人口计划,力求少生优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新农村建设。在上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2010年征院墙、六岗两村民组荒地50亩为本村新农村建设康居点工程,并与代建商签字合同,正在建设中。    基层组织建设。设党总支一个,支委会由3人组成,下设2个党支部,即:第-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第二党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共7个党小组,拥有正式党员65名,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3名。村委会由3人组成(主任1人,委员2人)。   

二道杠村

  二道杠村位于东桥镇东端,与街道接壤,向东至南与任郢村、金桥村相邻,向北与街西村相接。全村共有14个村组,人口1724人,总户数409户,面积3.93平方公里,耕地1818亩,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0名。木三路横穿而过,镇政府所在地,其它部门、机关单位均在我村与金桥村境内。我村境内民营企业3家,镇卫生院坐落于我村境内。    经济发展:农民以科学种植优质杂交稻、杂交油菜,品优小麦为主导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效益明显;皖西白鹅养殖大户3户,生产出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全村拥有民营企业3家,年创产值百万元。农用机械共20台(套),方便了群众耕作与收割。    社会稳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两委”班子齐抓共管,人心所向,无刑事案件发生及打架斗殴现象。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文化繁荣。我村紧靠东桥街道,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10年在我村放映电影5场,村民自发组织文艺演出,既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又丰富了民间的文化生活,大多数群众文化素养较好。    交通顺畅。2010年修筑了一条王圩至余大庄砂石路3公里。县道木三路贯穿我村全境,方便了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交通顺畅。    人口发展。计划生育是国策,党支部始终抓住这根主线不放松,按照人口计划,力求少生优生,确保不超生。    新农村建设。在上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监管下,农户确需建房须严格程序,即:农户书面申请,村民组会议研究通过,村委会审核并附书面报告,镇专抓组审批,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现场勘查确定边界。由于宣传到位,工作扎实,全村无一户违章违房。    基层组织建设。党支部1个,支委会由3人组成,下设5党小组,拥有正式党员50名,预备党员1人,积极分子5人。   村委会由3人组成(主任1人,委员2人)。    地方经济特色。种植业多数农民由原来的模式种植发展到科学优化种植,产量逐年提高,效益明显;以“丑鹅”牌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享誉省内外。带动养殖业的规模发展。效益可观。    运输业。全村拥有大、中、小型货运车辆30多台。收入效益可观。   

任郢村

  任郢村位于东桥镇西南,东与金桥村相接,北与二道杠村接壤,南与潘店、罗老庄、中果店三村相邻,由原高桥村、任郢村合并而成。全村27个村民组,23个自然村庄,总人口2668人,耕地面积5148.1亩,党总支1个,下设2个党支部(第-支部、第二党支部),全村有正式党员84名。    经济发展。农民以科学种植优质杂交稻、杂交油菜,品优小麦为主导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效益明显;皖西白鹅养殖大户10户,生产出的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全村拥有大、中、小型货运汽车60多台,年创收入数百万元,农用旋耕机15台,收割机18台,方便了群众耕作与收割。    社会稳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两委”班子齐抓共管,人心所向,无刑事案件发生及打架斗殴现象。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交通顺畅。近年业来,先后兴修了东高砂石路、潘马砂石路、桃园油砂石路,方便了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交通顺畅。    新农村建设。以村部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在村部西、北边各征地20亩,新建150套新农村住居,总投资约150万元,把我村边远的小自然村庄搬迁至规划点。    基层组织建设。设党总支一个,支委会由3人组成,下设2个党支部,即:第-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第二党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共5个党小组,拥有正式党员84名。村委会由3人组成(主任1人,委员2人)。    运输业。全村拥有大、中、小型货运车辆60多台,旋耕机15台,收割机18台,方便了群众耕作与收割,年创收入数百万元。  

潘店村

  潘店村位于东桥镇西南部,西临瓦西河与翁墩乡隔河相望,东与任郢村相连,南与中果村相接,北与油坊村相通。全村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3548亩,共30个村民组,1个街道,610户,2759人。系原潘店小乡政府所在地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现有党员94人。    合六叶高速公路横穿我村,木三路从潘店街道经过。目前,该村通过项目争取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已将村内主要机耕路铺上了砂石路面,基本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潘店街道农贸市场工程建设基本完工;潘马水泥路建设正在进行;先锋米业流转我村下坝、先锋、跃进、李大庄等村民组的土地且初见成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抢抓机遇,克难攻坚,狠抓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与此同时村两委一班人时刻不忘计划生育工作,制定了严格的计生包包责任制,从制度上约束村干部去抓计划生育工作。同时,通过大量的宣传、摸排,入户走访,使得包村干部对所包村民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为抓好计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村级计生工作位于全镇中上水平。   

中果店村

  中果店村位于东桥镇南端,县道木三路贯穿南北,现与三十铺镇相接,西临瓦西河,东与罗老庄村相连,北与潘店村相邻。由原老鸹墩村、中果村合并而成。隶属东桥镇人民政府。总面积10.08平方公里,人口2584人,695户,27个村组。党总支1个,下设2个党支部(第-支部、第二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99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12余名。国营南灌塘电站、潘店初中、潘店希望小学和东桥自来水厂均座落于我村境内。全村人均纯收入3500元。    经济发展。农民以科学种植优质杂交稻、杂交油菜、品优小麦为主导产品,产量逐年增加,效益明显;东桥镇最大养养殖基地东升养殖场年出栏生猪800头,带动其他中小型养殖户10户,年创利80万元。全村拥有大、中、小型货运汽车50多台,年创收入近300万元,农用旋耕机10台,收割机4台,方便了群众耕作与收割。    社会稳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两委”班子齐抓共管,人心所向,无刑事案件发生及打架斗殴现象。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文化繁荣。广大群众自编自演一些戏剧等文艺节目,既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又丰富了民间的文化生活。大多数群众文化素养较好。农家书屋藏书1600册,可供群众自行阅读。    交通顺畅。县道木三路横穿全村达4公里,先后兴修了3条砂石路10公里,全村纵横贯通,交通便捷顺畅。    人口发展。计划生育是国策,党总支始终抓住这根主线不放松,按照人口计划,力求少生优生,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新农村建设。在上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监管下,农户确需建房须严格程序,即:农户书面申请,村民组会议研究通过,村委会审核并附书面报告,镇专抓组审批,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现场勘查确定边界。由于宣传到位,工作扎实,全村无一户违章违房。现有新农村规划点一处。    基层组织建设。设党总支一个,支委会由3人组成,下设2个党支部,即:第-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第二党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共12个党小组,拥有正式党员99名,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12名。村委会由3人组成(主任1人,委员2人)。金安区建区十周年被表彰为“双百”先进单位。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罗老庄村

  罗老庄村位于东桥镇最南端,东与段新街村毗邻,南与三十铺镇接壤,西与中果店村相连,北与任郢村相接,距镇政府12.5公里。全村由原罗老庄、窑厂两村合并而成,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40亩,辖31个村民组,总户数678户,总人口2658人,每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我村历年被评为平安村。现在农家书室、远程教育和一个小学,交通便捷,一条村村通水泥路通住县道木三路。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党员73人。    经济发展。自2010年起,全部实行土地流转工程,安徽鑫瑞万亩种植水稻基地座落于我村陈小圩组。已承包土地面积2100亩,其中返租到包1600亩,全村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农民家庭收入得到明显提高。    社会稳定。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两委”班子齐抓共管,人心所向,无刑事案件发生及打架斗殴现象。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交通顺畅。2006年修筑了一条中罗水泥路3.5公里,2010年修建5.5公里罗油砂石路,2011年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修建陈新砂石路目前正在实施中,通过近几年来的道路建设,大大改善了交通环境,方便了群众的生产与生活。    人口发展。计划生育是国策,党总支始终抓住这根主线不放松,按照人口计划,力求少生优生,确保不超生。    新农村建设。在上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监管下,农户确需建房须严格程序,即:农户书面申请,村民组会议研究通过,村委会审核并附书面报告,镇专抓组审批,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现场勘查确定边界。由于宣传到位,工作扎实,全村无一户违章违房。    基层组织建设。设党总支一个,支委会由3人组成,下设2个党支部,即:第-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第二党支部(支委会由3人组成),共11个党小组,拥有正式党员73名,预备党员2名,培育入党申请人10余名、积极分子2名。村委会由3人组成(主任1人,委员2人)。    地方经济特色。种植业以鑫瑞种植基地为龙头,流转土地2100亩,效益明显。养殖业姚道友养皖西白鹅1500只,养鸭2000只,带动和影响了周边养殖户,效益可观。  

东桥街道社区

  东桥镇街道地处金安、寿县两县区交界,因东桥头集而得名,系东桥镇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规划街道面积4.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0多人,人口密集,经济繁荣,是商贾云集之地。街道 拥有老街、经贸大街、九龙街、发行路、府后路、油坊路等多条路街。东桥镇政府及多家镇直单位座 落于街道境内,县道李三路穿街而过。    街道目前有总支委员会1个,下设2个支部,有党员72名。两委班子成员5人。东桥街道居委会隶属于东桥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经济较为繁荣,社会治安稳定,文化发展,有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舞,   人员达100多人。交通便利。   

青峰岭村

  青峰岭村位于瓦西干渠东畔,由原张巷、青峰两小村合并而成,西与翁墩乡隔河相望,县道李三路东西横穿全境。全村总面积8.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75亩,辖25个村民组,共613户,常住人口2534人。现设治安卡点1个,安全文明小区4个。村内有小学2所,卫生室1个,电灌站3个,敬老院1座。按照区委、镇党委有关文件精神,以及镇创先办统一安排布置,依照“五个好”、“五带头”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细化了创先争优的目标。党组织对村民作出了承诺,有能力的党员也作出了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承诺事宜。党组织对村民承诺了三项内容:第一把空心自然村庄置换成耕地,5个置换点,已兑现3个置换点,还有2个置换点正在兑现中。第二把青峰岭电灌站与张巷电灌站输水渠修好,已全部兑现。第三逐一把通往各村民组的土机耕路修成砂石路,此项承诺正在进行中。党员除去老弱病残的23名党员外,其他66名党员都作出了承诺,也兑现了承诺,这样在我村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中果店村特产大全




中果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