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金安区 >> 毛坦厂镇 >> 八角塘村

八角塘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八角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八角塘村简介

  八角塘村位于毛坦厂镇西北部,西临霍山县与儿街镇,北临金安区东河口镇,东南与本镇浸堰村接壤,105国道、和县道六毛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全村总面积4.9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300亩,山场面积4800亩,水面308亩。特色经济以板栗和油茶为主,全村共辖25个村民组,628个农户,人口2026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8个党小组,89名党员,村民代表35人。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120元。
   我村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茶、栗,富有水泥石、膨润土、石料等多种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90%,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电话、手机、摩托车等已普及,9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楼房,村小学教学规范,村办企业发展迅猛,轮窑厂,采石场,预制场,茶叶精制厂,精米加工厂等年创利税两千多万元,村庄布点规划整齐,村民安居乐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02104 237000 -- 查看 八角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八角塘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八角塘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毛坦厂街道社区

  毛坦厂镇街道由老街和新街两部分组成。老街全长3华里,有常住人口4000人,毛坦厂中心学校位于老街,在校学生2500人。老街内明清徽派古建筑群、涂公馆、近代人民公社大食堂、涂公祠等被上级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大街已建成新华路、石笋路、学府东路、学府西路、农贸市场等,全长6华里。街道辖区内有明清建筑涂公祠、三纵司令部等明清建筑至今保存完好,被国家文物局、建设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大街共有常住居民7000人,位于学府西路的省示范高中——毛坦厂中学,在校学生15000余人,随着毛中的发展,流动人口逐渐增加,街道人口多达4万人。    街道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建立党总支委员会,下设新街一、二、三支部、东街支部、西街支部,共五个党支部,党员总数146人,街道居委会下辖五个选区。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新街市场繁荣,事业兴旺,广大居民安居乐业,老街所有困难户都享受国家低保,生活有了基本保障,街道社会治安良好,每个选区都有治保委员会和调解委员会,民事纠纷及时调处,真正做到挖掘无穷民力,维护社会安定,创造平安街道,构建和谐社会,为毛坦厂镇的政治、经济、卫生、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街道总支,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与党委、政府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积极配合党委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关注民生,服务群众,努力为共创文明街道,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  

八角塘村

  八角塘村位于毛坦厂镇西北部,西临霍山县与儿街镇,北临金安区东河口镇,东南与本镇浸堰村接壤,105国道、和县道六毛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全村总面积4.96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300亩,山场面积4800亩,水面308亩。特色经济以板栗和油茶为主,全村共辖25个村民组,628个农户,人口2026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8个党小组,89名党员,村民代表35人。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120元。    我村资源丰富,盛产粮、油、茶、栗,富有水泥石、膨润土、石料等多种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达90%,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电话、手机、摩托车等已普及,9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楼房,村小学教学规范,村办企业发展迅猛,轮窑厂,采石场,预制场,茶叶精制厂,精米加工厂等年创利税两千多万元,村庄布点规划整齐,村民安居乐业。  

凤凰冲村

  凤凰冲村地处毛坦厂镇西南端,面积9.1平方公里,总人口1320人,370户,男女劳动力953人,16个村民组。村民代表30名,耕地面积1098亩。其中水田994亩,旱地104亩,山场面积6485亩,交通便利,一条6公里的水泥公路,环绕全村于105国道相接。村内有1所学校,1所卫生室,电力通讯配套设施齐全,程控电话普及率达90%。村内有机电动车辆10部,家用电器普及率98%,广播电视覆盖率100%。我村主要经济收入:粮食、油茶树、毛竹、杉木、茶叶等。组织建设:全村28名党员,其中女党员4名,三个党小组,1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支部委员,平均年龄44岁。2007年兴建了标准化村部,2012顺利完成村级活动场所三年行动计划,扩建二层新村部,建立了标准会议室、办公室、活动室、档案室、计生服务室、综治室等,办公桌椅整齐,规章制度齐全,电教设备齐全,定期向村民开展科技培训,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

浸堰村

  浸堰村位于毛坦厂镇中部,105国道贯穿境内,与集镇毗邻。全村辖36个村民组,878个户,2966人,现有党员69名,设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村民代表46名。全村耕地面积1786亩,村办集体企业5个,村集体年纯收入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以农业、林业、建筑、餐饮、服务、商贸、运输和劳务经济为主要收入,经济活跃,发展良好,是六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村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加快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位置,加大投入,狠抓阵地建设,使村级面貌焕然一新,软硬件设施达到一流水平。坚持强化班子自身建设,抓队伍,强阵地,重规范,谋发展,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农组示范服务工作,进而赢得了民心,理顺了关系,凝聚了力量,促进了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在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各项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以村内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园区为主战场,培育开发了草莓、大棚蔬菜、花卉苗圃和水面立体养殖等一批农组示范服务龙头项目,大大加快了群众的增收步伐,为三个文明的齐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村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民政殡改等多项工作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全村上下人心齐、风气顺、党风纯、社会稳,各项工作步入健康、快速、高效发展的轨道,并被上级授予“三有村”、“小康示范村”和“五个好村”等称号。  

青山堰村

  青山堰村位于毛坦厂镇西南,与霍山县与儿街镇毗邻,总面积9.5平方公里,山场面积5730亩,耕地2300亩,辖31个村民组,708户,总人口2568人。该村现有民营企业9家,2009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68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890元,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民风纯朴、社会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被市、区委授予“文明村”、“五好村”、“小康村”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等光荣称号。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一班人理清思路,立足村情,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依托本村丰富的油茶和茶叶资源,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油茶和茶叶基地建设,同时以邦恒茶油有限公司、茶叶精制厂、大米加工厂等为龙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了群众增收步伐,我村生产的邦恒牌茶油荣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全国。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村“两委”一班人本着尊重民意、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的原则,完成了村庄整治和村庄布点规划,将原来76个自然村庄规划调整为9个,重点围绕105国道和球(场岭)真(龙地)路交通便捷的优势,对岔路口三角带重新规划,改造和重建住户220户,并做好下水道、绿化带、彩砖人行道、路灯、有线电视、水泥路、冲水式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美化、净化、亮化,建设美好家园。  

李家冲村

  李家冲村位于毛坦厂镇南部,与东石笋风景区毗邻。全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45万亩。耕地面积1335亩,辖18个村民组,589户,总人口2255人。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员69名,设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全村交通便捷、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镇利群工业区、镇中学座落在境内,现有村办集体企业5家,是一个工业发达、农业发展、经济活跃的山区村。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一班人理清思路、立足村情,加大投入,狠抓阵地建设,全面改造升级村级办公场所,全面规范村级各项规章制度,村级配套组织健全,办公场所清洁、宽敞,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树起了崭新形象。始终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争创0员先锋模范岗活动,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充分开发利用村内茶叶、食用菌、百合、药材、油茶,以及竹、木、加工、养殖业等物色种植养殖业等农组示范基地建设,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巩固老企业,发展新企业。使全村工农业产值稳步增长,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也充分展现了基础党组织在带领农民致富和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巨大活力。村风正,民风纯,社会稳,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人民携手奋进,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大步迈进。  

东石笋村

  坦厂镇东石笋村位于金安区最南端,与舒城、霍山二县交界,面积11.1平方公里,山场11平方公里,耕地212亩,是典型的山区村。辖7个村民组,257户,农业人口910人,设5个党小组,有党员50人。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被上级党组织确定为省委书记郭金龙的联系点。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18.5万元,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255元。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一班人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村情,理清思路,积极引导群众开发旅游资源和林木资源,重点发展茶叶、茶油、假山盆景、苗木花卉等特色产品和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升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林业资源日益丰富,茶叶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盛产的名优茶“石笋翠芽”、“铁桂兰”享誉省内外。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人们休闲度假的生态乐园。省级风景区——东石笋风景区,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现有星级宾饭馆2家,“农家乐”饭店10多家,前来观光休闲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抓发展的同时,村“两委”始终注重强基固本,狠抓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加强民主管理,全面推行村务、财务、党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三个文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村政治稳定,人心安定,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先后被省、市、区授予“文明村”、“五好村”、“小康示范村”和“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计生协先进村”“安徽省生态村”等光荣称号。  

大山寨村

  大山寨位于毛坦厂西北部,东与本镇八角塘村接壤,西南与霍山县与儿街镇交界,北与金安区东河口镇相连,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31亩,山场面积3300亩,水面面积150亩,退耕还林面积602亩,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全村辖14个村民组,314户,农业人口1216人,其中劳动力780人,65周岁以上老人184人,村委会辖14个村民组,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党员31名,其中女党员6名。村小学1所,教师7名,在校学生70多人,卫生室1所,医师2名。2010年区政府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2009、2010年被上级党委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8年我村实施“村村通”工程,修建了3公里水泥路,2009、2010年我村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修建三条村级砂石路。    2010年在区委组织部的“村级活动场所”项目的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兴建了占地面积1288平方米,建设面积560平方米的新村部,内设党员活动室、人口学校、接待室、计生服务室、三资代理工作站、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综治工作站等,大大地提高了为民办事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村党支部认真地分析在抓好基层组织硬件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基层组织建设的各种软件资料进行认真地分类归档管理,使村部建设规范有序,面貌整洁一新。村党支部坚持以“五个好”标准为目标,深入学习和巩固-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党员的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一是抓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二是坚持过好组织生活,抓好正常的“三会一课”,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学科学、学技术、创先进活动,并将年青有为、积极向上、政治觉悟高的同志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三是加强硬件建设,强化软件程序;四是大力开展阳光村务活动,做好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做到严格公开程序、按时公开,从而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五是以创文明、树新风活动为主线,坚持不懈地加强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着力培养“四有”新人,创建文明、安全的社会氛围,在开展活动的带动下,我村无违法犯罪行为、更无-人员案件,为我村的正常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八角塘村特产大全




八角塘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