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岭村位于双河镇与施桥镇棋杆村交界,是双河镇西南最边远、最偏僻的自然行政村,是典型的半岗半畈村,总面积1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60亩,人口1632人,21个村民组,37个自然村庄,428户。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虽然我村群众的经济迅猛发展,然而我村农业基础设施还是十分薄弱,村级道路长、路况差、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地制约着我村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解决上述突出矛盾,在全村干群的大力支持下,经村两委研究,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利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和财政奖补的优惠政策,逐组先难后易分年度解决全村道路、水利等公益建设事业。
2008年,九十铺至村部的水泥路修通。2009年以村部为中心,三条主要公路的水泥路也相继竣工,计修通水泥路工程6.5公里,并在这2009年、2010年这两年时间利用一事一议和财政奖补资金新修建近5公里多的村组砂石路,当家塘、水渠也在整修中。但尚有部分村民组砂石路未通,桥闸涵洞有待解决,荒山有待治理等,村将逐步按照一事一议项目以财政奖补政策分年度实施每年一至两个项目,努力创造和谐六岭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02106 | 237000 | -- | 查看 六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双河社区 |
本辖区位于六安市东南,座落在庄半 畈,地处舒六合三县交界处,总面积为6000平方米,常住人口2600户,常住人口6468人,暂住人口120人,暂住40户。 双河街道现有责任区五个,即河南、东街、六合桥、西街、新街。每个责任区内设有治安保卫、社会帮教、民事调解等组织,主要负责责任区内的社会治安、民事调解等工作。 双河街道是一个历史文明古镇,东与省道合肥相连接,南与六舒三道路连接,西于312国道相通,交通便捷。在双河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双河中心粮站和双溪商场开发成为文化,休闲一条龙的商贸街,并在双河新大街同时开发两条新街,环境优雅。 |
高峰村 |
高峰村位于双河镇东南。属于小山岗丘陵地区。东和枣林村接壤,南与曙光村相邻。西伴新塘村,北于谢郢村,晁仓村一渠之隔。双新路穿-村。全村所辖25个村民组,430户,农业人口1686人。劳动力930人。本村耕地面积1815亩。敬老院、小学校、卫生室各一所。现有党员42名,6个党小组。人均耕地面积1.076亩。以种植优质水稻为主导产业,兼种部分蔬菜。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村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新修了村级水泥路两条,长4.5公里。由15个村民组公路全部铺上砂石,基本上解决了我村学生上学和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二期农网整改。我村更换了3台变压器。近年来,我村兴修了15口当家塘。打钻井200多眼,确保人畜用水。村级敬老院有18位五保老人入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农民体育健身场所已投入使用。农农书屋对外开放。2010年将村部进行了装修。计生服务室,会议室。办公室,桌椅配备整齐。部分农户享受广播电视村村通。全村享受低保人数75人。享受计划生育奖扶政策人数4人。民生政策宣传,材料发送每家每户。随着民生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这真是:政策暖人心,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人民感谢党。 |
墩子湾村 |
一、墩子湾村概况: 墩子湾村位于金安区双河镇西南、六舒路、双高路交叉贯穿我村,全村共有31个自然村庄,21个村民组,农业人口1509人,户数428户,全村共有党员33人,村民代表32人,全村地理优置优越,交通便利,给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我村经济建设开始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但是随着“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报批,全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特点随之显现,给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并给村级经济发展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村现设有工业园区一个,下设七个在建项目,农业园区一个,农村康居点工程在建项目一个,新村部在建工程项目一个。我村也将按照“以农业园建设为基础,以工业园壮大为核心,以服务业发展为纽带”的路线稳步发展,最终打造墩子湾为农业大村,工业重村,服务业强村。 二、三年规划: 1、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抓好村领导班子和其他干部理论业务培训,扎实抓好党员“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经常性地开展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 2、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制订经济发展规划,落实各项措施,加大科技信息服务等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实力,主攻养殖业、种植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使农民增产、增收。 3、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强化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持续开展保持0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普法教育,积极推进村务、党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
莲花堰村 |
莲花堰村位于双河镇西南,东邻墩子湾村,西接施桥镇,北靠丰乐河,属于半岗半畈的鱼米之村,全村总耕地面积2600亩,总人口2400人,23个村民组,14个党小组,成立莲花堰村党总支,分路南路北友部,两支部共有正式党员79名,预备党员3名,建党积极分子3名。村两委职数4人(村民代表54名)。通过两委换届后,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工作、奋力拼搏、团结一致,各项工作呈现一派新气象,现正在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全村人民大力支持下,为构建和谐的、美好的莲花堰村而奋斗。 莲花堰村人民的经济发展主要以水稻、油菜、麦为主,以平塘农业小区为示范,推广特色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新型农产品已覆盖全村,全村人民粮油产量大大提高,真正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在推行新型农产品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近几年村两委将村内闲置的水源承包给农户做精养鱼塘,如许大明承包莲花堰头,每年上交村壹千元,还有莲花堰(小堰)承包给潘文权、许全友两同志解决了堰闸管理人员工资,彭大塘承包给困难户张承义。三年来共收入5万元左右,从而走上富裕之路,还有养殖户杨乃开、杨乃硕、孟祥清,养鸡户孟祥涛等,总体在养殖业专业户正在辐射全村,各项专业户就家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全村总体养殖总收入20万元。 在消化村级债务和发展经济上,村两委一班人和全村人民开发了荒山造林、荒滩造林,每年总收入5万元以上,填补了村级债务的消化。 在为民办实事上,村两委多次到上级要求,解决村级道路迫在困难,现得到上级思准批复,目前正在规划实施中。 总之,新一届两委一班人,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绞尽脑汁发展经济,坚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在人民一定能够走上富裕之路。 |
六岭村 |
六岭村位于双河镇与施桥镇棋杆村交界,是双河镇西南最边远、最偏僻的自然行政村,是典型的半岗半畈村,总面积1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60亩,人口1632人,21个村民组,37个自然村庄,428户。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虽然我村群众的经济迅猛发展,然而我村农业基础设施还是十分薄弱,村级道路长、路况差、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地制约着我村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解决上述突出矛盾,在全村干群的大力支持下,经村两委研究,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利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和财政奖补的优惠政策,逐组先难后易分年度解决全村道路、水利等公益建设事业。 2008年,九十铺至村部的水泥路修通。2009年以村部为中心,三条主要公路的水泥路也相继竣工,计修通水泥路工程6.5公里,并在这2009年、2010年这两年时间利用一事一议和财政奖补资金新修建近5公里多的村组砂石路,当家塘、水渠也在整修中。但尚有部分村民组砂石路未通,桥闸涵洞有待解决,荒山有待治理等,村将逐步按照一事一议项目以财政奖补政策分年度实施每年一至两个项目,努力创造和谐六岭村。 |
孙岗村 |
双河镇孙岗村位于双河镇西南边际,是三村合并村,人口3010人, 38个村民组,全村党员109人,党小组16个,村民代表44人,村级配套组织建立健全、交通便捷,电力通讯设施完备,程控电话覆盖全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5037.8亩,村级主干道及到组已修通水泥路计18公里,还有到组土坯路近5公里,村内有小学一所、卫生室一所、提水站二座、变压器11台。2010年新建村部一处,我村资源丰富,农业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小麦为主,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多次受区委、镇党委表彰。 |
邬桥村 |
邬桥村位于双河镇西南边陲,东与本镇雨淋岗村相邻,南与舒县棠树乡路西村一河之隔,以张母桥自然河流为界,西与施桥镇古河村接壤,北与本镇孙岗村相邻,属半岗半畈丘陵地貌,全村有农业人口1685人,413户,党员44名,村民代表33名,全村有24个村民组组成,有耕地面积3000亩,其中水浇地2109亩,旱地面积391亩,林区覆盖面积500亩,塘、堰、沟水面积有400多亩,风景秀丽宜人。 邬桥村交通十分便捷,距双河镇12公里,距六舒三公路4公里。2007年根据国家政策,乡村道路升级修建一条3.5米宽水泥路贯穿全村,村内到组砂石路路面平整,晴雨通车。2009年利用渡改桥政策在我村境内张母桥河床架起长约120米,宽4米的大桥打开了我村南大门的交通之道。 邬桥村是一方充满朝气,涌动活动、焕发生机的热土,村支部村委会把坚持解放思想,优化环境,坚持以科教兴村、科教兴农、创先争优,以种植优质稻谷、小麦、油菜为主产品。年农作物产值为500万元,鱼业民入50万元,养殖业60万元,其他收入近800万元,被我镇誉为富裕之村。 |
雨淋岗村 |
雨淋岗村地处双河镇东南边,属半岗半畈地带。东边与舒城县一河之隔,西边与孙岗村接壤,南边与邬桥村相邻,北靠祁塘村。 全村辖26个村民组。农业人口2098人,其中劳动力1556人。总户数553户,其中五保户20户。党员44名,预备党员3名,村民代表38名。总耕地面积2663亩,其中水田2537亩,旱地126亩。全村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距六舒三公路约3公里,百雨水泥路横穿村内,另有对各村民组砂石路6条约10公里。宣楼排涝渠将我村一分为二。村内有小学一所。全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小麦为主。 |
祁塘村 |
祁塘村地处双河镇江东南角,全村国土面积5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组,524户,人口2069人,其中五保户17户,特困户76户,总耕地面积1645亩。2007年利用“村村通”项目工程兴建“村级十字公路”交通便利。境内沟塘堰渠星罗棋布,水面面积尚有400亩有待开发利用。2009年利用整村推进项目,新建大楼提水站一座,在大旱之年可以解决旱情。2010年利用整乡镇推进契机,新建徽派风格7间房屋,改善村两委办公环境。 我村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盛产优质粮油,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粮大户纷纷出现。村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力通信设施日益完备,各项工作中,多次受到党委政府表彰。 |
百洋村 |
百洋村位于双河镇东南方,丰乐河畔与舒城县一河之隔,防汛路段长达5华里,属半岗半畈地势,沙石路通组到户,交通便捷,电力、通讯设施完备,全村辖23个村民组,590户,总人口2200人,耕地1444.7亩,村党总支有51名党员(其中女党员4名)计5个党小组,村民代表55人,我村资源丰富,主产粮、油、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多次受到党委、政府表彰。 |
许楼村 |
许楼村总面积八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二千六佰壹拾伍亩;人口2016名,辖25个村民组,党总支委员会下辖红旗,胜利两个党支部,十三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八十六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10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广大党员时时以党员标准严肃要求自己,处处起先锋模范作用,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 许楼村两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为彻底改变农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村两委带领广大干群为每个村民组修了一口当家塘,集资40万修了二级提水站;二00六年建了标准化卫生室,农民参加医保率每年在98%以上;二00八年集资、捐资修了四公里水泥路,计划二00九年再修1.5公里水泥路,基本完成组组通,二00八年春又组织实施了农电改造,新增变压器2台,架设了高低线蛛网交织6公里;二00八年建成农家书室,配套用书5000余册,报刊架起50多种音响光盘200张;二00九年盼望上级支持建农民健身体育场,让农民健身活动有场所,总之许楼村两委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团结一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努力把许楼村建设成为一个“生活宽裕、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许楼。 |
枣林村 |
枣林村地处双河镇腹地,下辖大塘郢、小塘郢、兴庄、许小、粉坊、小圩、老庄、小庄、大墩、湾咀、大院、大塘、范庄、韩庄、江大庄、许庄、高塘、大圩、月河、小湾、长堰、罗店、长庄、松墩、李庄、小河、塘梗、杰塘、黄泥坎、湾堰、河套、月河许庄、中心、红星 、墩堰、弥陀寺等36个村民组。 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势突出,村经济在两委的带领下,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友爱村 |
友爱村位于双河镇与施桥镇两镇的中心地段,双施路直穿中心,村庄分布在公路的南北两侧,东与春光村接壤,南与草堰村相邻,西与施桥长牛岗村要连,北靠丰乐河。全村辖17个村民组,总户数1760人,劳动力985人,全村国土面积11.85km2,耕地面积1616.8亩,村内辖一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43名0党员(其中1名为预备党员),团员40名,村民代表30名,村干部3人,村内五保户16人(其中入镇敬老院6人),低保户84人,60岁老龄人口174人,人均年纯收入3990元,种植业是我村的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和第三产业也相继发展,自2002年换届的新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能紧跟形势掌握政策,为民服务。在2002年10月底一举成功铺筑了9条对各居民点的砂石路,耗费资金4万余元,2004年由于村接电早,断杆、断线现象严重,通过更换调配了三台50kw的变压台区,2007年新建村部4间,各种组织配套健全,2008年秋通过镇政府向上争取项目全面实施土地整理配套工程,于2009年3月将本村实际耕地面积流转给天业公司,效益收入有所提高,群众得到了实惠。在2009年8月通过群众“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上级财政奖补资金在四房组修建一口50亩的当家塘,2010年5月根据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又扩建了村部4间总造价达10万余元,同年10月由于洪水的几次冲击,各条道路段受损投资近7万余元进行砂石铺筑,民生工程惠及全村,人人得实惠,人人感党恩,部分村民组已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饮水工程,全村通用自来水户已达80%以上,医保、农保让群众应保参保,以人民利益为重,退耕还林覆盖面积达160余亩,基本上是茂密丛林,安状况形势良好,近年来未发生过重大刑事和-案件,全村稳定,无一例-、信访事件。 今年年初经村支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讨,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决议,已制定了村级基层组织各种配套制度,谋划了2011年的奋斗目标,即①、双施路至村部、双施路至邵桥组两条500米长的水泥路。②、农电整改。③、修建一所老年健身休闲场所。④、争办农家书屋。以上目标任务已向广大党员、群众进行了承诺。 总之,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两委同志共同努力和全村广大党员、群众的协助下,紧跟形势,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村情,扎实有效服务于民,改变我村落后面貌,提高村民生活、生产条件,真正把我村建设成为路通、水通、电亮、庄美、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景象。 |
新塘村 |
新塘村隶属于皖六安市金安区双河镇,位于双河镇东南面,距离双河镇4.5公里,北面紧邻双河镇工业集中区。该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属于典型的易旱易涝半丘陵地区。六舒路、双新路川村而过。国土面积5.6平方公里,有耕田2107亩,其中人均耕地1.09亩;有林地700亩。全村辖 26 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95户,有村人口 1920人,主要从事第一产业。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河北村 |
河北村位于丰乐河西岸,全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127.6亩,总人口1565人,436户,32名党员,23个村民组,在职村干名(女性一人),平均年龄44周岁,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一、山青水秀 我村的山场面积约占村总面积一半,水资源也十分丰富,40亩以上水面有5口;20-30亩有21口;10-20亩有19口;5-10亩水面有22口,全村有效林地面积益享受国家经济补贴近500亩,还有杉树、松树410多亩,四旁植树和庭院造林达210亩之多;春暖花开之时,一片绿叶映衬着全村高楼,就像绽放的花蕾,四季常青的松树,朴实憨厚的微笑,就像一位老人欢迎四方宾朋,真是鸟语花香在此处,使人留恋往返。 二、村庄规划 根据党委政府的布置和安排,按照土建都门统一规划我村六处新居民点拔地而起,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户的生产节奏,改善了广大农户的生活条件,加快了我村广大农户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三、交通便捷 我村兴修一条水泥路由东至西贯穿全村,是一通靓丽的风景线,各村民组平坦的沙石路面,村主干道路紧紧相连,无论雨雪天气,人与车行走时,畅通无阻,做到了两天不沾泥,晴天沾少尘的富民之路。 综上所述,我村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从村两委一班人来看:年富力强,从村风上看:团结进取、和谐相处,从村貌来看:是日新月异,从人们生活水平上看:日盗提高,从全村农家子弟上来看:上大学、读博士,如雨后春筐层出不穷,这都是0深入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我们也赶上了好时代,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我村各项工作和方方面面的变化都与时俱进,诚请四海宾客来我村走一走,看一看,您不旦旦达到情操上的陶冶,更重要能达到的致富之路。 |
九十铺村 |
九十铺村位于双河镇南边,属丘陵地带,六舒路、九高路、九柿路纵横全村,村内已修水泥路3公里,砂石路通组到户,电力、通讯设施完备。全村辖35个村民组,595户总人口3166人,其中农民人口2180人,总面积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28.5亩(旱地354亩),山林4780亩,水面积1260亩。村党总支有84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0名),设香椿、九椿2个支部,10个党小组。有村民代表40人。在周世友劳模的帮助下,我村现建有残疾人之家住宅14间,五保户568住宅12间,计生优抚公寓16间,村卫生室3间,村部办公室及活动室9间,兴办了养猪场一所,20万套种鸡场和养鹅场正在兴办,从荷叶塘水库为依据的“香椿树生态园”正在逐步扩大规模。村内有服装加工企业2家,一家轮窑厂借助六舒路的交通优势,在铺塘和九十铺两村民组境内,整合了近百亩土地,一处高标准、高起点的康居工程正在规划、实施中。我村主产粮、油、棉,农业连年丰收,养殖业、加工业莲勃发展,还有近干各农民工队伍收入也在逐年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 |
谢郢村 |
谢郢村位于金安区东南,北和双河集镇毗邻,东邻晁仓,南与高峰村、许楼村接壤,西边是丰乐河沿村而过。谢郢村是05年体改后,由原来的汤院村、谢郢村撤并而成,全村辖28个村民组,农业户数612户,农业人口2642人。村内设立党总支一个,下辖两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76名党员。人口居住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32亩,人均1.034亩。以种植优质稻米为主导产业,兼种部分蔬菜。 党的富民、亲民、爱民政策指引下,在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村干群发奋图强,坚忍不拔,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后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特别是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早在九十年代末,举双河全镇之力,全面进行了割田成方,同时兴建刘沟电灌站一座,内有小乙型金杯水库一座,双新二条乡道自南北方向穿村而过,05年全部完成村组道路砂石化。96年、06年分次全面实行了农网提升改造,现有50KW变压器4台,2010年在“整村推进”工作中,投资16万元改造了村部,部分村民组享受广播电视村村通,合作医疗参保率100%。五包老人27位,低保人群86人,计划生育奖帮扶7人,独生保户80人。残疾扶助4人。全部享受了0的民生工程润泽。基础设施的加大投入,大大地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村容村貌,现在是田成方,渠成网,电灯亮,庄园美,农家乐的可喜景象。民生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群众得到实惠,人民感谢党。 |
晁仓村 |
晁仓村位于双河镇所在地东南,地处丰乐河畔于肥西隔水相望,17个村民组、一个党支部,41名党员,全村总人口1480人,承包耕地1148亩,实有耕地约1600亩,村内荒水面积较多,有东洋河、龙潭堰、新河、葡萄河、大河约800亩,全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村内于07年建修两条水泥路3.5公里,水源广、交通方便,可开伐种植业和荒水的养殖业。 |
春光村 |
春光村位于双河镇街道相邻,前后丰东河交汇于此双施公路、双宝公路纵横全村,全村15个村民组,454户,人口1803人,总耕地面积1450亩。2007年末人均收入1900元,人们生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奋斗、务真求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力推进农业生产调整,大力发展种植养业。 DX“5355”工程为主体,以脱贫致富为主要任务,全面开展以农业科技为主的“三学三革”活动,实现村组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培训、示范、引导、辐射,使全村90%以上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中青年党员100%脱贫致富,党员帮带的贫困户全部脱贫,农民有经营目标,已均收入得到2500元。 |
草堰村 |
草堰村位于双河古镇西南角。东与春光村相邻,南隔陈家河与许楼村一衣带水,西与施桥镇八十铺村毗邻,北与友爱村接壤。村域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49亩,水面积千亩以上,总人口2256人,辖21个村民组,拥各农户631户,党小组4个,现有党员30名,村民代表40名。 草堰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由陈家河贯穿村级水泥路环绕中心,电力设施硬化,拥有50KVA以上的变压器4台,电话和有线电视覆盖全村,50%以上村民饮用自来水,农家书屋给村民增添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村级卫生室给村民看病带来了方便快捷。农田基本建设配套齐全,田成方,路成线,树成行,渠成网,地势平坦,溪水塘堰置罗棋市,开发型农业发展影响广阔。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殷切关怀下,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和谐新农村,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展示在世人面前。 |
曙光村 |
曙光村位于双河镇东南边际,半岗半畈,易涝易旱。东靠丰乐河堤与舒城交界,南与百洋村相连,西与高峰村相连,北与枣林村相连,21个村民组,人口1800人,430户,其中五保户29人,重点优扶21人,低保户25户77人,残疾发证一至二级17人,全村劳动力1190人,党员26人,1名预备党员,100名团员。耕地面积1438亩,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2500元。我村自然条件差。在各级政府惠民政策和民生工程实施下,我村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正在向和谐、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